新闻多一点|国际问题专家谈中阿元首会晤重要意义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7月17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8日下午,习近平主席同特本总统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回顾了深厚的中阿传统友谊,共同擘画中阿关系未来发展蓝图,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联合声明》。
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阿元首会晤成果丰硕,意义重大。两国元首对中阿关系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将进一步巩固双方政治互信,推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再上新台阶,为增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注入更多正能量。
今年是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建交65周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指出,65年来,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始终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追求共同发展和民族振兴道路上的真诚朋友、天然伙伴。
“中国同阿尔及利亚有着独特的友好关系,是第一个同阿建交的非阿拉伯国家。”前任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埃及大使吴思科说,早在1958年阿尔及利亚尚未完全独立时,中国就同阿临时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并在其反殖民斗争最艰难时期给予坚定的道义和物质支持。
据吴思科介绍,1963年,中国开始向阿尔及利亚派遣援外医疗队,这也是中国向海外派遣的第一支医疗队;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两阿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两阿”中就有阿尔及利亚;2014年,阿尔及利亚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首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在中阿建交65周年、中国向阿派遣医疗队60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同来访的特本总统举行会晤,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掀开了中阿友好关系发展史上的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所长王林聪说。
会谈中,两国元首决定进一步密切各层级政治磋商,加强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安全和国防等领域合作,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从而扩大共同利益、加强相互支持、应对各种全球性危机和挑战。
“此访是特本总统2019年就任后首次访华,特本总统致力于推动两国在双多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曾线上出席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和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王林聪表示,在会谈中,两位领导人同意全面加强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这将有助于中阿发挥互补优势,深化务实合作,造福两国人民。
“阿尔及利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了富有成果、惠及双方的务实合作。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阿尔及利亚最大进口来源国;阿尔及利亚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之一,中阿合作建设了大量标志性大项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董漫远说,在两国元首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中阿互利合作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空间、更加光明的前景。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交通、科技、电信、城市可持续发展、贸易、航天、检验检疫、能源、教育、体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中阿过去是战友,并肩战斗;现在是伙伴,争取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吴思科表示,中阿双方在稳步推进现有重大合作项目的同时,也在探索更加全面、多元的合作领域,这将有力促进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会谈中,习近平主席祝贺阿尔及利亚当选2024-2025年度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表示愿同阿方加强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协调和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董漫远说,阿尔及利亚是一个具有非洲、阿拉伯和地中海三重属性的“枢纽”国家,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同为重要的发展中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双方就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保持密切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林聪说,中阿双方在维护国际秩序方面立场相近,都主张多边主义,都支持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双方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协调配合,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同时为推动构建新时代中阿、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前进动力。
“当前国际格局很不平衡,感谢中方为推动建设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发挥的关键作用”,特本总统在会谈中表示,阿方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针对当前国际形势中出现的逆全球化倾向上升、阵营对抗逆流抬头、国际秩序屡遭破坏、区域合作面临挑战等令人不安的动向,中方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议主张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吴思科说,世界上除了某些热衷于地缘博弈的国家,还有众多像中国和阿尔及利亚这样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热爱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只要各国携起手来,加强团结协作,就能大力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世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记者:温馨、曹嘉玥、冯歆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23-07-19/8288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