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现代农业“打开方式”新观察
2021年年末,黑土地上传来好消息——吉林粮食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大关。业内人士说,农业现代化新探索是产粮破纪录背后的重要原因。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吉林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
种好地有什么新诀窍?现代农业有哪些新的“打开方式”?新华社记者走访多位东北老把式,听他们讲述拥抱新科技的故事。
【镜头一】农技老把式遇到科技新生代
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67岁的韩富熟练地演示如何用手机对田地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管理。
“网络时代种田得靠高科技!”这位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在遇到一群大学毕业生后,被科技的力量征服了。
以前韩富在吉林省西部包地种水稻,长年累月积累了一套丰富经验。谁家种地遇到难事,总会找他请教一番。
“勤劳才能种好地。”这是老韩种好地的诀窍。每到备耕时,上千亩的稻田需要手动拉闸灌溉。“摇把子”很沉,得铆足了劲儿才摇得动。在开关闸门的10多个小时里,还必须有人看护,以防田地返碱返盐。老韩和十几个村民排班,每人看一个小时。起早贪黑有点遭罪。有时老韩也发愁:“以后干不动了,这地可咋整,年轻人谁愿意吃这份苦?”
2017年,一群大学生来到村里,建了现代化农场,老韩被雇为田间管理员。但他觉得,这些大学生没有经过风吹雨淋、摸爬滚打,大多是摆摆花架子就打道回府了。
他没想到,这些小年轻在地里安装了一套“云”灌渠管理系统,将卫星和田里感应设备结合,地区形貌、水渠方向就能通过影像方式呈现。
更让老把式意外的是,田里缺水时,系统自动预警,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远程发送开关水闸指令,实现全自动化管理。这套智能化应用已经在农场普及,老韩也告别了靠人力排班、手动开关闸的时代。小年轻们又在地里配置了水位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节水灌溉、精准灌溉。一番操作,老韩尝到了科技带来的效率和便捷,对这些新生代服气了!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各地布局农业现代化的蓝图中,一批批新生代走进泥土里,成为种地的生力军,在与积累数十年传统农耕经验的老把式碰撞中,激发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镜头二】八位老汉为啥轻松种好万亩田?
吉林省松原市大洼镇民乐村,一望无际的农田被皑皑白雪覆盖,一片寂静。另一侧的春峰种植专业合作社却十分热闹,大家正从合作社领取今年的分红钱。
“粮食增产了,收入提高了。”民乐村村民梁永年告诉记者。问及增产增收的秘诀,他的答案竟然是——不再下地干活!
原来,村里的一万多亩土地集中流转承包给合作社的八个负责人。这八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汉,将过去1000多人才能完成的农活,轻松搞定。
松原位于吉林西部半干旱区,过去这里的村民种地总被缺水绊住脚,家家户户还得出人出力。一年到头忙下来,一亩地才打约1000斤粮食。大家日子过得紧巴巴。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村子,留下老人继续种地。“都这么大岁数了,以后没人种地了,这地不得撂荒啊?”民乐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峰一想起这事就不由地叹气。
转机出现了。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农科院相继来村里建立了工作站,流转土地,试验现代农业技术。秋天到了,试验田产量显著提高。
八老汉中年龄最大的王起生很羡慕,他拉着几位老汉跟着专家学习。测土配方、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一来二去都成了行家。但当时村里维持着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大型机械用不上,很多技术无用武之地。
张志峰看出其中门道。2017年,村集体成立农民合作社,他到处跟村民们算账讲道理,动员大家入社。在磨破了嘴皮子,也拍了无数次胸脯后,大家纷纷加入合作社,全村土地实现了集中经营,交由八老汉管理。
春天,大型播种机上场,几天就播种完毕;夏天,查看病虫害,无人机洒药;秋天,联合收割机摆开阵势,现场边收割边脱粒,顺便将秸秆深翻还田……在八老汉的带领下,专业合作社发挥着大作用,带领村民们奔向好日子。
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
数据表明,在吉林,合作社进行的土地流转率已接近50%。以合作社为标志的现代化农业正形成势头。当土地经过规模化流转,大型农机奏响“协奏曲”,种地不再靠体力。即便是满头银发的老翁,也可以在农田里大展拳脚,带领村民们实现增产、增收,农业高效集约发展。
【镜头三】爱折腾的老稻农“踩准”事业新风口
东北正值农民“猫冬”时节,但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村,加工大米,打包装,给客户发货……稻农刘淑香更忙了。
刘淑香和老伴年过六十,依靠种地,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刘淑香天生闲不住、不服老,不肯停下来享清福,总琢磨着干点啥。
光东村地处长白山区,因山美水好,盛产高品质大米。又因山高水远,好吃的大米运不出、不出名,卖着白菜价,村民普遍收入很低。
这几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品牌农业等三产,光东村逐渐打响了知名度,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
刘淑香发现,村里不少人转型种植绿色有机水稻,提高附加值。“便宜的大米都不好卖,贵的会有人买?”可没想到,只要村里有游客来,都会买上几包绿色有机大米,销路逐渐打开。
刘淑香跃跃欲试,“我要种绿色有机水稻,注册自己的品牌”。但种了一辈子地的刘淑香,对如何种植绿色有机水稻却一窍不通。她和老伴请来当地农技专家,科学调配有机化肥,挑选优质水稻品种,学习科学栽培技术,购置专业农机,又搭建“稻蟹共存”养殖模式……
这两年,刘淑香老两口事业越干越大,种植面积从最初20多公顷增加到近百公顷,大米销量也日益走高。爱折腾的刘淑香又忙叨起来,她又邀请农业专家前来,尝试引入各种新技术,提高产量之余还能增强水稻抗病能力,让水稻更健康茁壮成长。
2020年在吉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村三产融合。
一直以来,中国人在端牢中国碗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如何让碗中装精粮。绿色有机种植、打造种养结合模式、打品牌……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培育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很多人找到了农业现代化的新答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21-12-21/7293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