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场重要外交活动,习近平都强调“深化”这一意识
【学习进行时】11月以来,国家主席习近平频频出席重要外交活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他在所作的主旨演讲或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贯穿始终的“中国主张”。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11月10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17日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20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1日至22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
新冠疫情冲击下的2020年,11月是“云外交”高峰月。仅10日至22日短短的两周内,习近平主席就出席了4场重大外交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他在讲话中贯穿始终的“中国主张”。
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 “扎牢维护人类健康安全的篱笆”
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我们要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环顾全球,疫情使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巨大威胁,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面临严峻考验,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全力挽救生命是当务之急,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无疑亟需“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传染性疾病。要加强世界卫生组织作用,推进全球疾病大流行防范应对,扎牢维护人类健康安全的篱笆,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1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
3月份,习近平在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时第一次提到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自此之后,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频频提及这一理念,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也成为近期各大重要外交活动中国不变的倡议和主张。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习近平17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指出,近一年的抗疫实践证明,只要团结一心、科学防治,病毒传播可以控制,疫情影响能够克服。
对于如何加强抗疫合作、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有着深刻思考。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了3点:要加强各国联防联控,支持彼此抗疫努力,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关键领导作用,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共同抵制“政治病毒”。要用好本组织卫生领域合作机制,深化疫情监测、科研攻关、疾病防治等领域交流合作。
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不仅是倡议者,也是积极的践行者:中国企业正在同俄罗斯、巴西伙伴合作开展疫苗三期临床试验;中国已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将在这个平台上同各国特别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疫苗;中国已经设立疫苗研发中国中心……
通过毫无保留地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向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帮助,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中国诠释了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为如何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率先垂范。
构建发展共同体 “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即将过去的一年,人类经历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超过百万人失去生命,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社会民生遭遇重创,影响超出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
21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语调沉重地描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的严重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的重创。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重大危机面前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对于世界经济遭受的创伤,只有共同发展才是复苏的良药。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要深化务实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
共同发展是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也不是“真发展”。“大国要率先示范,主要经济体要以身作则,发展中国家要积极作为,通过共同开放、共担责任,推动世界共同发展。”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强调。
习近平对构建发展共同体提出了目标——“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好的发展需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绿色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联合国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发展中国家,更好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在重要外交活动中,习近平始终坚持并倡导这样的发展理念。
不久前,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了中国未来发展。中国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进一步敞开,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落实好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还倡议”,积极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帮助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渡过难关;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稳步推动金融市场准入……习近平向全世界传达出积极信号: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人类命运之舟行稳致远
虽然各个外交活动主题不同,但“命运共同体”是近期习近平主席重要外交活动讲话当之无愧的关键词,出现在每一场讲话、致辞中。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一直以来,在各个重要场合,习近平都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中,习近平再提时代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经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时,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是面向时代之问最好的答案。
为了维护安全和稳定,习近平强调,要构建“安全共同体”,要遵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有效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营造良好地区安全环境。
为了促进民心相通,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人文共同体”,促进文明互学互鉴,增进各国睦邻友好,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
面对世界和亚太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对于亚太合作未来的路怎么走,习近平提出,要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
习近平的这些倡议,出自于对人类福祉、世界发展的深沉关切,不仅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也推动了这一理念走深走实,是“深化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率先实践。
人类在同一条船上,风高浪急之时更需要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这条人类命运之舟的前进方向,也在波涛汹涌之时给了我们前进的无尽动力。
每一场外交活动都是一次中国声音的传递。习近平在外交活动中反复宣示的“中国主张”,体现了中国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决心,体现了中国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行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20-11-26/66275.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