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要新闻 >

国内

打印

聆听总书记对科技工作者的赞誉与期许

  2020年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向他们并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四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

  国务院于2016年11月25日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明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2017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是“精忠报国、敢为人先、拼搏奉献”。

  2018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创新先锋,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2019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是“礼赞共和国追梦新时代”。

  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主题是“科技为民、奋斗有我”。

  今天,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看看总书记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有着怎样的赞誉与期许。

  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大家责任重大、使命重大,应该努力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2019年,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图为2013年8月19日,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组长。图为2020年3月2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

  ——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

点击进入下一页

叶培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研究员,我国卫星事业的功臣,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顶级专家。图为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叶培建在北京飞控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发扬我国科技界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吴文俊,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吴文俊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新华社发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潜艇研制工程的先驱者,领导实现了我国核潜艇装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壮举,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图为黄旭华院士手捧潜艇模型的照片(2016年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熊琦/摄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科技战线的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统一领导、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拿出更多成果,不辜负党中央重托,不辜负人民期盼。

  ——《求是》2020年第6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点击进入下一页

程开甲,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2019年,程开甲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图为程开甲在打字机上撰写论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

点击进入下一页

顾方舟,我国病毒学家,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科技攻关的先驱者,为实现我国全面消灭脊髓灰质炎奉献了一生,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他研发的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护佑了几代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使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2019年,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新华社发

  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社会和民众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南仁东,我国著名天文学家,FAST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被誉为“天眼之父”。他主持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FAST重大科学工程的顺利落成发挥了关键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南仁东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图为南仁东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施工现场(2013年12月31日摄)。新华社发

  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图为黄大年为吉林大学学生授课(2011年4月10日摄)。新华社发

  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进入下一页

孙家栋,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卓越贡献。2019年,孙家栋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图为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10年12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摄

  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20-05-31/6319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0-05-31 关键字:国内  重要新闻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