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无小事:避免形式主义 心中常念“为了谁”
心中常念“为了谁”(一线行走)
在基层,有些形式主义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具体工作中背离了初衷,跑偏了方向,习惯成自然而又浑然不觉
最近到云南省陆良县大莫古镇烂泥沟村采访,经过村里的公示栏,发现有些特别。
凑近一看,集体经济收支情况、党员缴纳党费情况、低保户补助信息等全部打印在A4纸上,四周还加装了几排侧面开口的塑料壳,用来遮风挡雨。
随行的镇纪委书记李良非说,前几年村里村务公开意识差,加上村一级经费紧张,有些村连个公示栏都没有,不光群众意见大,还存在廉政风险。
此前,为了强化村务公开,大莫古镇曾要求在公示栏上粘贴A4纸,结果一遇上暴风雨天气,公示被吹得面目全非,不知所终。后来逐渐改用喷绘,看上去气派漂亮,也不怕风吹雨打。不过喷绘成本太高。有的村反映,很多信息要及时更新,村一级经费吃不消。一张喷绘少则几十,多则上百,仅此一项一年就得花费数千元。
其实,对村民而言,公示的关键在于能让人看得明白,漂不漂亮并不是很重要。想通了这个理,大家开始研究,A4纸最怕天气不好,加个保护壳就没问题了。如此一来,成本降了,公开更及时了。对一些更偏远的村组,打印不方便,手写也简便。如果村民不识字,村里的广播同样能发挥作用。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问题会有多种解决方案,却往往各有利弊,受到不同因素的牵制。哪个方案更可行?不妨先扪心自问:我们的初衷是什么,最想达到什么效果?目的明了,方向对了,工作的办法和路径就清晰了。
去基层调研采访,以往最头疼的就是当地干部会塞给你一大堆无足轻重的书籍和画册,不拿显得不够尊重,拿了又徒增负担。如今,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上次去某地采访,当地在很多地方贴了二维码,手机一扫,有关信息一目了然。还有一次去曲靖,临走时当地干部请我关注“微曲靖”微信公众号,历史资料、最新工作进展等应有尽有。对于地方来说,最好的名片不在于宣传册印制得多精美,而在于如何让别人既方便又深入地了解自己。
在基层,有些形式主义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在具体工作中背离了初衷,跑偏了方向,习惯成自然而又浑然不觉。要避免形式主义,就得心中常念“为了谁”,有了这杆秤,自然会迎检少用展板、宣传少用画册,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将形式主义自觉挡在门外。
(作者为本报云南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9年02月12日 11 版)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19-02-12/5503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