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建设:打通的是路 贴近的是心
打通的是路,贴近的是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
“再谢共产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是羊肠道,现在的道路宽又广……”
一身藏式节日盛装,在村道边的小广场上站定,吴发全清清嗓子,先是一段说词,紧接着歌声便飘散开来。海拔2600米的大山上,原本万籁俱寂,不一会儿便飞起欢声笑语。吴发全用当地代代传承的“说唱嘛啦调”,唱出了乡亲们的心声。
这里是冬日的四川省小金县沃日镇。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让原本散居在高山上的村民聚拢了,也让党的好政策更快、更实地走进千家万户。
岂止是小金一县。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公路变宽、硬化、平整,在全国各地,很多像吴发全一样的基层群众心暖了、劲足了,与党和政府的距离更近了。
公路修到心坎上
不到50户人家的黑石沟村,因遍地黑石而得名。说偏远,其实只是偏,山东省蒙阴县高都镇所在地,距黑石沟不到一公里。但有条小河隔着,村民去趟镇上,得先走土路向东绕一公里,上了大路再绕两公里。
修路的心思不知动了多少回,却始终未成。一来,“村村通”之前只到行政村;二来,村民不富,村里也无集体收入,筹资难;三来,到处是坚硬的黑石,还要穿沟过河,施工难度大。
“村民一个劲地找村两委、找镇上,不是不想修,但确实不好办。”黑石沟村所属的高都社区党支部书记张贵斌心里也急。
2013年,蒙阴县被纳入山东省第二批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两年间要建设300多公里村级道路。张贵斌和镇领导得知消息后赶到县交通局,把黑石沟的情况作了重点说明。先期调查发现,黑石沟村民数量不足50户,达不到“网化工程”基本条件,但村民对路的需求确实急迫。
特事特办,黑石沟的路,终于被列入日程。
小山村的人心,从未这样的凝聚。修路要占地、砍树、拆房,没一户讲条件;少的100,多的1000,村民纷纷解囊;很多村民自发出工出力,送茶送饭。路修通的那一天,村民们杀了一头大肥猪,点响了鞭炮。
把钱花到刀刃上,把路修到心坎上。这些年,黑石沟村的故事在很多地方都在发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关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持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出行难题。来自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25万公里,共解决406个乡镇、6万建制村通硬化路问题。
惠民政策入家门
“认识他们吗?”在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记者问站在路边的一位老人。
“认识,镇上的干部嘛,那个是书记。”老人说,这些人经常到村里来,见面也会打招呼。
木栏村的群众大多住在高山上。过去没有路,干部走访群众不易。即便下村,靠双腿爬上爬下,一天下来也走不了几户。如今,硬化路通到每个村民小组,连起每家每户。干部们骑摩托车或开汽车,很快就到了群众家。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开展了‘不忘初心·干部连心’活动,昨天还举办了镇上的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干部们给群众表演节目,热闹得很!”沃日镇党委书记杨敏说。
联系基层群众,落实惠民政策,不能靠隔空喊话。虽然说,不管有没有路,工作都要做。但没有路,进不了群众的家门,再好的政策也难落实,群众心理上也会有疏离感。
如果不是下来挂职,舒驰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感受。2017年下半年,他从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任上到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挂职,任州委常委、副州长。
“在部里工作,也知道农村公路很重要,但下到地方,才真正发现远比想象中的更重要。”舒驰说,农村公路建设,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不再感觉遥远,“有了路,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才能更多惠及群众。”
公路一通百业兴。农村公路建设加速,打开了惠民政策进村入户的门,随之而来的是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建制村通客车工作,便是其中一项。近3年来,全国新增通客车建制村2.2万个,建制村通客车率超过96%。
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工作也快马加鞭地开展。各创建县深入推进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城乡物流服务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3A级以上的市县比例超过80%,农村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70%。
群众有了主心骨
20年前,90%的村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如今不仅村民们走了出去,外面的人也纷至沓来。
在河南省济源市水洪池村,巨大的变化皆缘于两条路。追根溯源,还要从已退休的老支书苗天才说起。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县里支持下,苗天才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历经10年打通了一条长13.5公里、宽约4米的出山公路。之后,又带领党员群众用3年时间打通了连接河南、山西的跨省通道。
有限的文字,无法叙说修路中的艰辛。如果没有苗天才,没有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引领,水洪池人走出大山的梦,或许会晚好多年才能圆。
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这样的故事很多。一个个基层党组织,一个个普通党员,与群众一起攻坚克难,巩固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让群众有了主心骨。
山西省临县白文镇,经过持续几年建设,四通八达的通村路网格局已经形成。“路修好了,种的东西有人上门来收。农闲了,还能到香菇基地帮帮工,我们老两口一年也能赚2万多元。多亏党和政府帮着修了路,多亏干部们想法搞产业。”67岁的庙坪村村民郝东海,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格外高兴。
路通了,路好了,长期被“出行难”困扰的众多基层群众,走上了平安、放心的硬化路,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我77岁了,每天早上起床就出来护路,活干完了才回家吃饭。”在木栏村,马全方老人管护1.3公里路面,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
铺下的是路,竖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18-02-08/4870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