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大新实践:政府办啥实事 代表“票决“拍板
从今年起,71岁的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街道漳州渔业村渔民陈祥根每月都能从政府领到960多元的养老金。“加上村里的补助,我每个月能拿到1000多元,心里踏实多了!”虽然离开了赖以为生的大海,老陈也不用为失去生活来源担忧了。
陈祥根是今年舟山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的受益人之一。根据项目要求,政府要实现当年在册的80%的低收入渔农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1万以上的目标,其中,推进渔民养老保障工作是项目的重中之重。
经过县乡多年试点,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今年在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这个“政府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基础上提出候选项目、同级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进行审议以投票表决方式确定项目、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代表和群众监督”的工作制度,成为中国基层人大建设的新实践。
舟山市社保局副局长阮剑鸿介绍,根据有关政策,失地农民可转轨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然而,失海渔民却没有相关规定,当地渔民要求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的呼声日渐强烈。在今年舟山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3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失海渔民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议案和建议。最终,这个议案在人大会上高票通过,成为本年度舟山市政府全力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过去政府做什么实事是自己决定,项目的进展也没什么有效的监督机制;现在是群众提、代表定,督促政府实施,项目更切合老百姓的需求,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也更有动力了。”这项议案的提出者之一、舟山市人大代表夏永祥感慨道。
浙江省宁海县是该省最早启动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试点的地方。2009年,该县力洋镇客运站改造工程以排名第一的得票率,成为当年政府民生实事工程。时任力洋镇人大代表的叶继堂至今对第一次参加“票决”的情景记忆犹新:“以前基层代表选上来的工作主要就是开开会、举举手,第一次‘票决’时我心里也嘀咕,投这个票有用吗?可实践证明,人大代表‘票决’出来的项目,得到了民心民意的拥护,效果非常明显。”
他说,客运站改造项目实施前有部分居民对拆迁有抵触情绪,方案高票通过后,这些拆迁户感受到广大人民的呼声,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在人大代表亲自登门宣讲政策后,他们很快转变了思想,多年推不动的项目最终在当年顺利建成并通车。
从“政府拍板”到“代表票决”,从“一厢情愿”到“你情我愿”,浙江省桐庐县县长方毅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做项目是自上而下地推动,如何让政府工作与百姓意愿相契合是一大难点;实施票决制后,每一个项目方案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经过人大代表的审议“票决”,一方面增进了群众对项目的支持理解,同时,还倒逼政府将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提升了政府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票决”后的项目如何保证落实?据了解,每个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均有人大代表负责跟踪监督,采取定期视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检查实施进度。同时,各地人大常委会普遍规定在年底对当年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建议政府将人大评价结果作为考评重要依据,对测评不满意项目涉及的职能部门“一票否决”。这些措施,成为压在政府头上的“紧箍咒”,促使项目高质高效地如期完成。
“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让政府决策由‘为民做主’变为‘让民做主’,人大监督由‘事后跟进’变为‘全程参与’,代表履职由‘要我监督’变成‘我要监督’。这不是人大自找麻烦,也不是人大找政府麻烦,而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关系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宋建勋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zyxw/gn/2017-06-10/4457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