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格林斯潘的中国储蓄造成美国经济问题论
驳格林斯潘的中国储蓄造成美国经济问题论
叶劲松
据有关网络媒体报道,“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3月12日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美联储不是住房泡沫祸首,造成美国楼市泡沫的是长期固息抵押贷款利率的下降,而全球利率被压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等国家的高储蓄率。”“格林斯潘进而把长期利率全球性下滑归咎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高速增长导致的储蓄过剩。他说:‘这一有意识的储蓄过剩推动全球长期利率在2000年初至2005年间日益显著地下滑……从而导致全球住房价格泡沫的现象,而且这可能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照他话意思,美国楼市泡沫是利率下降造成,而“利率在2000年初至2005年间日益显著地下滑”,是中国等的“储蓄过剩”造成 。格林斯潘进而把美国等国的“住房价格泡沫”的最终原因也归咎于中国的“储蓄过剩”。
我们讲生产过剩,实际就是生产商品过多。格林斯潘说““储蓄过剩”,也就应该理解为储蓄过多。照格林斯潘说法,是中国等国的储蓄过多造成美国等国的“利率在2000年初至2005年间日益显著地下滑”。但是,格林斯潘只是给出这样一个论点,却未见他对这个论点的论证。或者说格氏未能从道理上讲清楚,为何中国等国的储蓄过多,会造成美国等国的“利率在2000年初至2005年间日益显著地下滑”。格氏提出论点,却不能具体用论据、论证来支持,这只能表明格氏的虚弱。
格氏不能对自己的中国的储蓄过多造成美国的“利率在2000年初至2005年间日益显著地下滑”论点进行论证,但我们可以查出中国储蓄量与对应年份美国利率的资料,来看格氏所讲的中国的储蓄量与美国的利率升降关系是否成立。按格氏说法的原理,在中国储蓄总额越多的年份,美国的利率应越低。反之,美国的利率应越高。那么我们就在经济现实中去观察一下,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关系。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2.38万亿,2001年末为14.36万亿元, 2005年末为30万亿元,2006年末则为34.8万亿元,2007年未则为40万亿,2008年末为46.6万亿元。
据资料《美国利率变动资料》,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2000年5月为6.50%,2001年12月是1.75%,2002年11月是1.25%, 2005年12月是4.25%,2006年6月是5.25%,2007年9月是4.75%。2008年12月,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更“降到历史最低点”的0.25%(美国利率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因此据上述资料看,2000直到2008年这段时间,中国的储蓄额是一直上升的,而美国利率在这段时间经历了下降、上升、又下降的过程。而按照格氏的论点,随中国的储蓄额增加,这段时间美国的利率应一直趋于下降。所以,格氏关于中国储蓄过多使美国利率降低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另外,格氏关于“即使美联储在2004年至2005年间迅速升息,也没有阻挡楼市泡沫的产生”的话证明,美联储的利率确定是独立自主的,并不是让美国利率简单地随中国等的储蓄增多而下跌。
并且,格氏关于“即使美联储在2004年至2005年间迅速升息,也没有阻挡楼市泡沫的产生”的话,与格氏关于其利率下降会使美国楼市泡沫产生的说法之间是相互矛盾。因为格氏关于利率下降,就可使楼市价格上升,使楼市泡沫产生的话法如果成立,那么利率上升就应该反过来使楼市价格下跌,从而阻止楼市泡沫产生,而“美联储在2004年至2005年间迅速升息,也没有阻挡楼市泡沫的产生”的现象就不会产生。反过来,这现象产生则证明,格氏关于楼市价格与利率升降存在那种关系的说法并不成立。
还有,在2006年美国楼市泡沫破裂后,美国利率不断降低,去年底起,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已“降到历史最低点”的0.25%,但是楼价仍继续着2006年后下跌趋势,并未见楼市复苏,更未有楼市泡沫。这也从另一角度证明,格氏关于是利率下降造成美国楼市泡沫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因此,格氏不能通过论据来证明其论点,但能证明格氏论点不成立的论据却不少。那么,使美国利率下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使美国楼市泡沫产生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是美国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迫于外部竞争的压力,总是盲目地、不断地改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造成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但资本家扩大生产并不是为了改善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造成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因此,市场扩大远赶不上生产的扩张,最终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马克思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着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生产力”(《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61页)。
上世纪末,美国制造业就已发生生产过剩,出现制造业生产下降。到2001年时,美国IT泡沫也崩溃了。制造业和所谓高科技产业(IT业)生产同时下滑,使美国经济滑向经济过剩危机。
危机来临,美国怎么办?里根上台后的近三十年,虽然美国平时高唱坚持市场经济的调子,但经济危机来临之时,基本上按凯恩斯的思路行事。凯恩斯认为,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分两部分:人们对消费资料的消费需求不足,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投资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低利率下加大放贷,能刺激投资,消除投资需求不足。而现在认为,低利率下加大放贷还会刺激消费,消除消费需求不足。因此,最近几十年,每当出现经济危机,美国基本上都会采用降低利率并加大放贷,来刺激消费、投资需求。
同样,美国为缓和世纪之交的经济危机,从2000年就开始降低利率。IT泡沫破灭后,美国加速降低利率。美国降低利率以 “反危机”的情况,有关当时经济状况的文献资料都有讲述。“当初美联储为了尽快摆脱IT泡沫的崩溃,频繁降息,以刺激低迷的经济”( 孙立坚《美房地产泡沫怎样被放大》)。
“ 在“9·11”事件之后,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疯狂地降低自己所控制的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在几个星期之内从3.5%降到1.75%,以此来刺激经济复苏。2003年6月,格林斯潘更是把这一利率降到了1%,并且让这种状态维持了1年。同时,其他颇具影响力的中央银行开始公开表示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这也使得长期利率降低。2002年11月,当时的美联储理事本·伯南克警告说,对于通货紧缩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在这种情况下,房屋抵押贷款的利率从2000年的8%降低到了2003年的6%。”(丹尼尔·格罗斯《 美国房地产泡沫成因》)因此,从孙立坚、丹尼尔·格罗斯的文章都可看出,进入新世纪后格氏主持下降低利率,是用来“刺激低迷的经济”,“ 刺激经济复苏”。我们根本看不到格氏主持下美联储调低利率是因为中国等储蓄太多。
现在还可在网上搜索到格氏当年关于降低利率的讲话,从中可知道他当年是因为美国经济衰退才降低利率,还是因为中国储蓄问题降低利率。“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警告说,美国经济前景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目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还不会结束。美国经济还有继续疲软下去的危险。格林斯潘于(2001年)5月24日晚递交了一份报告,对美国经济中仍存在的危险因素作了谨慎的评估。通过这份评估报告,格林斯潘发出了一个信号:由于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必要时,央行有足够的余地通过再次降息来保证美国经济持续反弹。”
|
“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周三(2001年7月18日)表示,正处于困境的美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阻止它复苏的障碍,可能迫使美联储再次降低利率。”
格氏当年的讲话也证明,他当年降低利率是企图使美国经济“反弹”、“复苏”,而不是因为中国等储蓄太多。而多年以后,格氏无视他当年的讲话(包括报告这种书面讲话),自扇耳光说是因为中国等储蓄太多他才降低利率。
美国的历史也可证明,美国的低利率常与美国经济危机有关,而与中国储蓄多少无关。
上世纪50~90年代前期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中国储蓄额总的讲是极少,并且总的讲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关系很小,有二十余年甚至几乎无关系。但美国在1957年危机、1960年危机、1969年危机……等各次危机中,都采用降低利率的“反危机”措施。并且“在1961年2月肯尼迪(时任美国总统——笔者注)提出的‘反危机’措施中,在强调‘加快政府的采购和公共工程计划’以外,还重视‘降低长期贷款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以刺激企业投资和住房建筑” ((武汉大学经济系北美经济研究室《战后美国经济危机》人民出版社1976.87)。美国的经济史证明,低利率下大肆发放信贷,不过是资本主义扩大内需以“刺激低迷的经济”的“反危机”措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必然产生的经济过剩危机所决定的,并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美国“降低长期贷款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以刺激企业投资和住房建筑”,与中国的储蓄额多少无关,与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的经济过剩有关。
曾多年常驻美国的我国著名记者张海涛,在其所著的《论美国“赌博资本主义”》中写道:“70年代以来,美国联储是提高和降低利率两手并举,然而它基本的一手是降低利率。在经济危机期间是如此,在经济走出危机、呈现增长期间也常常如此。在6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相继发生的三次经济危机期间,联储均曾多次降低利率,……在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经济危机期间,联储曾先后门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把它从接近10%一直降到3%,还曾先后7次降低贴现率,把它从7%一直降到3%。1993年夏,它还曾经应克林顿政府的要求,再一次降低利率。如前所述,1998年9月到11月,它又曾三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两次降低贴现率。近30年以来,联储通过降低利率,增发钞票,向美国金融界提供了大量廉价资金。”因此,降低利率是资本主义用来“反危机”,以及危机结束后促进经济复苏的措施。
下面我们再具体分析本次美国楼市泡沫的产生原因。
二战之后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工人阶级受资产阶级剝削,“工人在财富迅速增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比较份额愈来愈小”,但扣除通货膨胀后的美国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收入还有增长。这段时间工人阶级还处于相对贫困化。80、90年代,从体现新自由主义特色的“里根革命”开始,资产阶级加大对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进攻,使美国工人阶级的实际工资收入长期处于下降状况(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999年9月6日报道说,在过去20年中,美国几乎所有工人的实际工资都有所下降,而个人年工作时间比1980年多83小时,增加近4%),这段时间工人阶级已处于绝对贫困。而这段时间生产还在不断扩大。因此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受资本剝削的亿万劳动群众购买力绝对缩小(以往一般是相对缩小)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更加尖锐化,生产过剩严重,并爆发经济危机。
此时,资产阶级也企图用低利率下大肆发放信贷来刺激需求,缓和资本主义生产扩大和受资本剝削的亿万劳动群众购买力缩小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缓和生产过剩危机。由于这次矛盾特别尖锐,不仅制造业严重过剩,而且所谓的高科技产业(IT产业)也严重过剩。资产阶级认为,如以往一样低利率下发放信贷来刺激需求不足以緩和经济危机,需更大规模地发放信贷来刺激需求。因此,以往资产阶级还主要是对工作与收入状况相对较好、从而还款能力较好的阶层发放住房贷款。而21世纪后,美国资产阶级已大量对被认为工作与收入状况较差、从而还款能力较差的阶层发放住房贷款(即次贷)。这表明,美国资产阶级企图用发放风险极大的次级贷款,发掘最底层民众的消费,使他们也来参与购买被投机炒作的住房。资产阶级想这样来扩大房地产市场,并带动冶金、家电、建材等市场的扩大。资本家们希望这样能缓解越来越严重的生产过剩状况。
但是,仅仅低利率信贷还不行。沒有经济热点,即使拿到低利率的贷款资金,也不知这资金应该投向何处。而这将影响低利率信贷发放。因此,资产阶级还需据具体情况炒作出某个经济热点(或经济泡沫)。资产阶级、以及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企图用这些投资热点、消费热点来吸引人们大量申请低利率信贷,并投向这些热点,拉动需求,以解决(或至少缓和)这种社会经济矛盾。资产阶级企图以此来避免生产过剩危机的发展,从而使自己利润率不至于降低。
当时,资产阶级找到房地产作为经济热点。这个热点经过投机炒作,最后形成严重房地产泡沫。
进入21世纪的美国经济危机期间,房地产被作为经济热点并投机炒作风的原因在于,美国的IT泡沫破灭时美国“股票跌得鼻青脸肿”,而房产价格却较稳定。前些年参与IT泡沫股投机炒作的大量资金,有不少的在IT股急跌时从股票市场撤出。这部分撤出资金的所有人中,不少认为购买房产是使这部分资金保值增值的好去处,因而将他们的这些资金投入房地产业,使参与房地产投机炒作的资金比平时增多不少,也就使房价升高不少。而资产阶级为了使它们炒作的热点足够热,换句话说,为了使它们吹起来的房地产泡沫能吹得足够大,就必须使尽量多的资金参与购房,各阶级的人都参与购房(而次贷的大量发行,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资产阶级企图这样来使自己的房地产增值获利,并通过房地产发展带动经济其它行业,使整个经济走出经济过剩危机。因此,不管美国的信贷泡沫、楼市泡沫(即房地产泡沫),不过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及这种制度必然产生的经济过剩、资金过剩(因为经常经济过剩,资金常常不知投向何处而呈现过剩)的产物,而绝不是中国储蓄太多的产物。
而格林斯潘回避美国资本主义内在经济矛盾,将美国的楼市泡沫归于中国的储蓄过多,不过是掩饰美国自吹自擂吹起来的美国资本主义神话的破产。
新世纪初的房地产热和低利率次贷的大量发放,使不少最底层民众也参与购房。最底层民众也希望有自己的住房,或改善自己极简陋窄小的住房状况。但因为贫穷,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实现这种愿望。但次贷和“一年之内美联储连续11次降息,加上巨额货币投放市场,大大刺激了房价上涨,形成了房地产业泡沫。房价的上升和利率处于40年来的最低水平”改变了这种状况。低利息促使有钱人贷款炒房投机,加大房价上升势头。低利息的次级贷款发放,又增大了最底层民众贷款买房可能。而房价的不断高速上升,也让最底层民众认为,在房价还未更高之时,现在不用这低利息的次贷买房,以后房价再升高,贷款利息升高之时再想买房,就更买不起了(或买房成本更高了)。这使许多的最底层民众也用次贷购房。
美国资产阶级掀起的房地产泡沫,提升了房屋价格,也提升了房屋销售量,并带动了冶金、建材、家电等诸多行业行情。这对于减轻新世纪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起了重要作用。“2002美国房地产业在经济衰退期间保持高速增长,是美国经济躲过深度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回头看过去两年左右的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在仅一个季度的负增长(其它一些统计数据又表明当时不止一个季度的负增长——笔者注)之后就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回升,……究其原因,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是两年来美国的房价持续超高速增长救了美国经济的命。”“美国有专家分析认为,2000年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美国经济经历了长达5年多的扩张期,……这一经济周期中,房价的持续上扬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过去5年里,美国的住宅价格上涨了57%”。
“美国的房价持续超高速增长救了美国经济的命”,“ 房价的持续上扬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都证明,美国资产阶级用“美国的房价持续超高速增长”产生的房地产泡沫,来“反危机”,来使经济复苏。可以看出,沒有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绝对缩小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以及这矛盾尖锐化产生的经济危机,就沒有这房地产泡沫。所以,格氏将美国房地产泡沫归咎于中国储蓄过多(或过剩)是非常荒谬的,他这不过是掩饰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不可克服内在矛盾的一个伎俩。
但是,房地产泡沫虽然对于减轻新世纪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及其后几年经济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它本身仍然摆脱不了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受资本剝削的亿万劳动群众购买力缩小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的制约。房地产泡沫下房屋价格高涨,房地产商利润率急剧增加,使资产阶级加大对房地产的投资,以获得更巨大的利润,这造成房地产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劳动民众实际工资几乎未增长,房屋价格却不断高涨,以及银行资本为获得与房地产业资本相适应的高利润,抬高贷款利息(包括次贷利息),都严重削弱了劳动民众贷款购房能力。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缩小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在房地产业空前尖锐。最后房屋销售量下降,房屋空置率上升,房屋价格持续下跌,房屋新开工量下降……,美国资产阶级掀起的房地产泡沫破灭了。又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了。
因此,低利率、经济泡沫(包括房地产泡沫),都是美国资产阶级为缓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产生的经济过剩危机的措施。低利率、经济泡沫的产生,以及经济泡沫的破裂(它往往伴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矛盾的发展造成。
这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经济危机发生,使劳动大众怀疑,这些都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造成。劳动大众的觉醒使资产阶级及豢养的“专家”焦急万分。因为当广大劳动群众都认识到经济泡沫的产生、破裂(它往往伴随着经济危机的产生)这些对经济的折腾,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造成,那么广大劳动群众都会加入到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斗争中,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统治将摇摇欲坠。格林斯潘等最近频繁将低利率、经济泡沫乃至经济危机归咎于中国等国家的储蓄额,实质是企图向人们讲:低利率实施,以及经济泡沫的产生、破裂不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造成,而是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外的因素——中国储蓄过剩造成,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还是很好的。资产阶级及豢养的“专家”企图用谎言阻止劳动人民的觉醒,维护有利于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辩护作用揭露所说“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它敲响了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丧钟。现在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违背警章还是不违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让位于豢养的文丐的争斗,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页、1972年9月第1版。人民出版社)最近,国外的格林斯潘、保尔森等,国内许小年、张维迎等关于美国经济泡沫、经济危机原因的言论,都回避产生美国经济泡沫、经济危机的美国资本主义内在经济矛盾,充分表现了他们做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士的坏心恶意”。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qq/2013-05-02/17876.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