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欧洲

打印

王湘穂:中俄要做美国打不败的对手,才会成为他们最尊敬的朋友

春节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罕见接受美国记者卡尔森的采访刷屏。

在俄乌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刚刚在阿夫杰耶夫卡打了胜仗的俄罗斯,2023年又录得3.6%的高增长,因而这场采访的英文版仅仅在克里姆林宫的油管播放13天就达到202万。而西方主流媒体视而不见,即便看过,也称“看得快睡着了”。

俄乌冲突虽发生在欧洲,却深刻影响了全球格局,以及中国与全球主要大国的国际关系。观察者网近期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战略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王湘穗,为我们分析俄乌冲突两年来全球变局,以及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布局。

西方联手制裁之下,为什么俄罗斯这么抗打?

观察者网:我们看到国内很多学者去俄罗斯考察后的报告、以及公开的数据后发现,打了两年仗,被48个国家施以近两万项制裁的俄罗斯,政治社会比较稳定,2023年GDP还增长了3.6%。大家很想知道,俄罗斯为什么这么抗打,您怎么分析这背后的原因?

王湘穗:我去年九、十月份也去俄罗斯考察,我的观察跟您刚刚描述的情况和印象基本一致。

首先,感到俄罗斯政治上很稳定,很多俄罗斯人对俄乌战争是抱支持态度的。特别是我在与俄罗斯的一些战略研究机构和相对年轻的俄罗斯人讨论的时候发现,一开始他们对特别军事行动持保留态度,但是随着西方制裁的加剧,他们越来越发现,俄罗斯已经越来越成了受害者。整个西方世界就是要全面打压俄罗斯的安全与独立,他们在政治上越来越倾向支持普京政府。

其次,俄罗斯经济确实也没有受到很多影响。我们参访的俄罗斯生产部门不多,但我们在彼得堡、莫斯科等一些地方的商店发现,那里物资充足,买卖活跃,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从经济增长数据上来看,俄罗斯2023年能有3.6%这么高的增长,我认为有几条原因:

第一,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遗产,保持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虽然随着苏联的瓦解,这一产业体系受重创,但是作为经互会组织(1949年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1991年解散)的核心,作为历史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前苏联工业化的老家底还在,特别是在军工领域。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仍然保留着一定的自给自足的特征,保留了相对独立的产业体系,因此在受到西方全面制裁的时候,俄罗斯自给自足的体系还能够保持经济的正常运转。

第二,俄罗斯的自然资源禀赋很优越,它有世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性产品,长期向世界出口天然气、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即便是现在,美西方还要进口俄罗斯的矿产和天然气产品。俄罗斯优越的自然禀赋,使得它的经济比较能够抵抗住制裁。

第三,俄罗斯对西方制裁有应对的经验。俄罗斯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已经受到了欧洲和西方的一些制裁,因此对于西方的制裁,他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系统深入的研究,寻找到了一些应对之法。

我去俄罗斯访问的时候就发现,莫斯科的国际关系学院专门有一个中心,有许多学者在集中研究西方的制裁和应对策略。

俄乌冲突之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前所未有,像您刚才讲到有48个国家参与,这是公开宣布的,实际上还有一些国家迫于西方压力,没有公开,但也不敢跟俄罗斯进行更多合作。

尤其是西方对俄罗斯金融制裁很严苛,特别是把俄罗斯剔除在SWIFT系统之外,还冻结了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试图让俄罗斯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贱民”,这实际上是带有种族歧视的做法;此外还对政府官员、企业家乃至普通公民的个人财产实施制裁,这些都与西方宣扬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价值观相违背。

俄罗斯对美西方金融制裁的应对非常得法。在西方制裁之初,普京就签署了“卢布结算令”,宣布所言“不友好国家”购买俄罗斯天燃气,必须用卢布结算。这对全球美元体系是具有颠覆性的冲击,因为全球主要货币都是跟美元挂钩的,一旦要脱离美元体系,普遍认为任何国际交易将会停止。而俄罗斯人运用商品供应国的地位将卢布与天然气挂钩,并没有出现贸易中断、卢布崩盘的现象。

相反,倒是美元的信用受到很大的冲击。以往美元体系常常是“我们的货币,你们的问题”。卢布结算令之后,俄罗斯把难题变成“我们的商品,你们的问题”,商品供应国挑战了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

所以俄罗斯人自己说,这次不仅仅是军事上对抗西方的打压,在经济上也是卢布起义,俄罗斯摆脱了美元的制约,不再受美元体系的剥削了。

第四,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有效应对西方制裁,还跟它重视统一战线有关。俄罗斯加大了与中国、印度以及南方国家的合作,因此跟西方断裂脱钩之后,俄罗斯的经济活动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正是因为统一战线起了作用,使得俄罗斯能够抵抗住制裁,保持了经济的平稳,也恢复了军工生产。

普京在接受卡尔森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俄罗斯不会在俄乌冲突中失败(视频截图)

为什么冲突持续至今?

观察者网:2022年4月15日您在一次讲座中谈到,“俄乌两军现有的总兵力对比为4:1,预备役对比为2:1,大型装备俄军火炮是乌军3倍,坦克是6倍,装甲车是7倍,战斗机与直升机为10倍,拥有压倒性优势。”为什么俄乌冲突维持了两年之久,还在继续?

王湘穗:2022年做讲座的时候,俄罗斯和乌克兰刚开战,只能对俄乌双方的力量做一些相对静态的数据分析。现在来看,这场冲突之所以能够持续两年时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西方全力支持这场冲突,使冲突具有代理人战争的性质。

俄罗斯面对的不是乌克兰一家,它面对的是整个北约,甚至是整个西方。因此,俄罗斯的军力与乌克兰相比占有压倒性优势,可面对整个北约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这两年里,俄乌冲突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闪击战,就是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一种突袭的方式,对乌全境各战略要点进行打击。俄罗斯很想在短时间内占领基辅,通过震慑、尽快控制整个乌克兰。

但是实际上这场闪击战遭到挫败,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抵抗意志缺乏准确的估计;还有俄罗斯人对于西方对乌克兰的情报支持对其军事行动的影响也估计不足。

比如说当时俄罗斯准备占领基辅机场组织机降的时候,乌克兰根据西方提供的情报,迅速调集力量,攻击俄罗斯伞兵、破坏机场,使得机降行动无法实施。这证明,俄罗斯在面对西方对乌克兰进行情报和武器支持后,并不具有发起闪击战的优势。

第二个阶段:重点进攻阶段。冲突爆发一个月左右,俄军调整战术,选择重点进攻乌东地区四个州。从战役角度来讲,俄罗斯总体上达到了目标,最终控制了四个州,并宣布这四个州加入俄罗斯。

第三个阶段:拉锯战阶段。在俄罗斯重点进攻后期,乌克兰在西方大力支援下组织起反攻,双方进入了拉锯战。俄乌双方互有进退,战线犬牙交错。

第四个阶段:俄罗斯恢复攻势。最近的阿夫迪夫卡战役是一个新的转折点。战役出现的新变化就是,俄罗斯恢复攻势,而乌克兰转向全面防御。

从这四个阶段的变化进程来看,可以回答刚才您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一场俄罗斯具有压倒性优势、预计短期就会结束的军事行动,变成了连续两年还在进行中的军事冲突?主要的原因就在于:

第一,俄乌冲突具有代理人冲突的特点,俄罗斯面对的不光是乌克兰,还有北约,甚至是整个西方。在军事冲突中,西方给乌克兰上千亿美元的金钱援助、提供了大量装备、为乌克兰军队提供了实时情报和成建制的训练服务,此外还有大量的雇佣军直接参战。因此,在力量对比上,俄罗斯并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第二,随着军事行动的逐步推进,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也在逐步调整提高。最初,俄罗斯的目标是:乌东两州变成独立共和国;乌克兰去军事化、中立化:乌不加入北约。在第二阶段军事行动后,乌东四个州已经被纳入俄罗斯。在第三阶段后,俄罗斯仍在继续扩大控制区。目标的调整,自然意味力量投入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第三,面对新的武器装备和新的战争形态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认识和掌握。在此次军事行动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大量使用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等,前线作战出现了新的作战样式,呈现出“仪表盘”+泥泞壕堑互嵌、滑翔炸弹与狙击手交织的战场场景,这些变化都需要作战人员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只有比对手更好的适应战场变化,才能逐步掌握作战的主动权,赢得战场上的胜利。

多极世界的揭幕之战

观察者网:俄乌冲突爆发两年间,大国力量角逐,全球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两年后来看,您如何分析俄乌冲突的赢家和输家?

王湘穗:你提出世界格局变迁的问题,我觉得很重要。俄乌冲突是一个要从更高视角、更长远框架来看待的文明的冲突。

我认为,从全球格局演变的视角观察,俄乌冲突是多极世界的揭幕之战。在这场战争之前,世界仍然是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全球不同地方虽有一些局部反抗,但仍然不足以从整体上挑战单极世界。

单极世界的主要特点就是,核心国家和中心地带有很强的排他性,经济上要利益最大化、在安全上要绝对化。单极世界体系,不允许多文明、多民族、主权国家拥有更大发展空间,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其他一些大国就是对单极世界体系的挑战,他的安全要寄托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上。

俄乌冲突的起源,就在于北约的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的生存与安全空间。在俄乌冲突之前,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曾经做过和平解决的努力。2015年俄罗斯和欧洲签订《明斯克协议》,同意在乌克兰东部实现停火,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彼此的分歧;其次北约不东扩,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为俄罗斯保留最起码的安全空间等等。

但是,在俄乌冲突之前,《明斯克协议》已经被破坏,其中包括美国在乌克兰搞颜色革命,支持乌克兰重新武装化,以及支持对乌东地区亲俄的两个州发起军事行动。这迫使俄罗斯不得不采取“保卫顿巴斯地区特别军事行动”。

可以说,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发生的,是对美国持续打击弱化俄罗斯、消除对单极世界体系挑战、以维持美国全球霸权的战略图谋与积极行动的反击。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场特别军事行动具有反霸的性质。根本目标是反对单极世界体系的霸权体系,推进多极世界体系的建立。所以,我把俄乌冲突称之为是通向多极世界的揭幕战。

在这场军事冲突中,欧洲无疑是大输家。苏东解体之后,俄罗斯采取亲西方政策,欧洲和俄罗斯在经济、政治和安全上形成了相对比较紧密的合作。但是在美国的挑唆推动之下,俄乌冲突的爆发后,欧洲追随美国站到了俄罗斯的对立面,欧洲与俄罗斯的联系发生了断裂。

于此同时,欧洲的自立性和独立性也被大大削弱,在军事上,欧洲也更加依赖于美国。但同时,欧洲又觉得美国靠不住,经济上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链被破坏。俄乌冲突以前,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是现在每况愈下,政治上矛盾重重,安全上缺少保障,有分崩离析的可能。

另一个输家是乌克兰,乌克兰从一个独立国家变成了欧美的代理人,乌克兰的国家独立与领土完整,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如果按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乌克兰还能不能维持独立国家的地位都要打上问号。

从表面情况看,目前最大的赢家好像是美国。它成功使欧洲的金融资产和资本流向了美国,使得美国在疫情期间仍得到流入资本的支撑,使美国成为是目前发达国家中经济表现最好的经济体;再就是打消了欧洲的战略自主,将欧洲重新纳入自己的保护伞之下。美国通过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实施制裁,然后乘机以高价兜售自己的能源,让能源对外依赖严重的欧洲经济遭受重创,而自己发了战争财。

俄罗斯能源出口被制裁之后,美国的天然气向欧洲出口大增

但是从长远来看,俄乌冲突使美国主导的单级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国家已经看到,美国靠不住;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获得了巨大收益。俄罗斯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初所列的初始目标,已经达成。重要的是,经此一战,俄罗斯正在重塑大国形象与地位,将会成为未来多极世界中令人敬畏的重要一极。因而,我认为,从长远看俄罗斯可能会成为这场冲突真正的、长远的大赢家。

欧洲的悲剧

观察者网:欧洲是我们国家一直想争取的力量。我们看到欧洲内部也有不合,而且经济上,连表现最好的德国都已经陷入衰退了,但是最新消息是,欧盟刚刚通过了对乌500亿欧元援助;英法德三国又分别与乌克兰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安全合作协议》,据估计,G7其它成员国也会与乌克兰签署类似的安全合作协议,欧洲看起来铁了心要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死磕到底。有学者比喻说,这是欧洲带着“炸药包”援助乌克兰,您怎么分析欧洲的举动?以及欧洲形势的走向?

王湘穗:以前欧洲一直被称为是“经济的巨人、政治的矮子、军事的侏儒”。从此次俄乌冲突中欧洲的表现来看,这个经济巨人也不行了,经济在走下坡路,政治还在继续矮化,军事似乎在努力长大。

美国挑起这场冲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的,是要离间欧洲与俄罗斯国家的关系。如果俄罗斯和欧洲走到一起,欧洲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会加强,会使欧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支安全力量和战略力量。

然而在俄乌冲突之后,欧洲人非常怕俄罗斯,他们怕俄罗斯继续扩张。但俄罗斯实际上怕的是北约继续东扩。在欧洲和俄罗斯处在两头怕的情况下,美国介入俄乌战事,导致两头怕的状态持续恶化。

我认为,欧洲的领导人们对谁是对手、谁是朋友的问题,产生了重大的错判。把可以增强欧洲经济实力、提供安全保障的俄罗斯当成了对手和威胁,而把打压欧元区金融、经济发展,在欧洲腹心地带挑起安全冲突的美国当成朋友。现在讲欧洲需要有战略自主的意识,前提是欧洲要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关键是欧洲要站在欧洲立场上认识这场冲突对欧洲的损益。

特朗普前不久讲过,如果我当选,我主张北约那些不交钱的欧洲国家都应该挨俄罗斯的揍。欧洲人以为在美国的单极世界里,欧洲排序在前列,而美国人并不太在意欧洲的利益受损,不但不在乎欧洲的利益,甚至会有意损害欧洲的利益。

2024年2月16日,法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图为2023年5月14日,马克龙欢迎泽连斯基到访法国。图/AP

欧洲像默克尔这样比较清醒的政治家已经很少了,现在的欧洲政坛被一批白左把持,意识形态至上,更多地追随美国的指挥棒,缺乏战略意识。

我觉得如果欧洲不觉醒,他们将继续吃大亏,他们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不仅是抱着“炸药包”救援,而且是抱着“炸药包”进火堆,不光解决不了俄乌双方的问题,还会引火烧身甚至炸死自己。

欧洲的悲剧在于,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战略困境。欧洲必须认清这场战争的基本性质,这是走向多极化的揭幕之战,美国挡不住,欧洲也挡不住。欧洲现在要做的就是顺应潮流而行,努力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而不是去帮着美国维持旧的单级世界。

欧洲对于中国的态度也需要调整,不能把主张世界多极化、停止一切武装冲突的中国当做“战略竞争者”,错把伙伴当对手。

这一次慕安会报告的主题是世界的安全局势正面临“双输”,欧洲似乎有一点点意识到,目前欧洲的安全战略是一个走向双输的战略。走向双输的原因就在于,欧洲是跟着美国的战车去维护一个不可持续的单极体系,这是欧洲的战略错误。

中国有理有利有节,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理解

观察者网:中国虽然离俄乌战场很远,但是作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大国,俄乌冲突发生之后,中国被深深地嵌入到西方的叙事中,从中俄关系升级、中欧关系恶化,到台海紧张局势一度升级;与此同时中俄贸易增长、人民币海外结算大增等等,您如何分析俄乌冲突以来中国的立场、策略以及利益得失?

王湘穗:对俄乌冲突问题的态度,中国讲了两句话:一个是历史经纬,一个是是非曲直。

从历史经纬来看,乌克兰是苏联时期成型、并成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有很深远的历史渊源。乌克兰独立之后,一直在亲俄和亲西方之间摇摆,西方企图将乌克兰纳入北约,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

所以中国从历史经纬和是非曲直出发,秉持一种比较中立的立场,不赞同双方发生武装冲突,希望各方好好商量通过谈判促成问题的解决。我觉得中国的立场是正确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立场得到了冲突双方以及绝大多数国家的理解,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对此都持中立立场,跟着美国选边站的西方国家反而成了少数。

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伙伴关系,我们应该有理有利有节地支持俄罗斯的反霸斗争,共同推进多极化世界的进程。

什么叫有理有利有节?有理就是讲从国际法的角度,从历史经纬的角度,从是非曲直的角度,要讲理,不能够无限制地使用暴力去解决问题;但是也要看到有利的一点,俄罗斯的这一场走向多极化、开辟多极化道路的揭幕战,对于中国肯定是有利的。同时还要有节,有节主要表现在,也要考虑维护和欧洲、乌克兰甚至美国的关系,不要公开打脸。

俄乌何时停战?

观察者网:尽管拜登还对援乌痴心不改,但近日美国6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方案搁浅;于此同时,2月17日,乌军撤出顿涅茨克地区重镇阿夫杰耶夫卡,这意味着俄罗斯又一次赢下关键战役,至此乌军失去了在乌东的最后一个据点。 您如何看待2024年俄乌冲突的未来前景?停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湘穗:我觉得俄乌冲突短期还结束不了,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拜登政府不想让俄乌冲突就这样停下来。因为这个时候停下来意味着,乌克兰冲突会成为拜登外交上的重大失败,这对拜登的选情将是灾难性的冲击。

由于拜登在选举方面的考虑,他要力挺乌克兰继续打下去,因此美国大选之前乌克兰很难走和平谈判的道路。

从此次阿夫杰耶夫卡一役的情况看,乌克兰前线的决策也受到国际政治的制约,乌克兰包括前线指挥官很难自己做决策。

从俄罗斯的角度讲,目前处在有利的状态,很可能还要扩大战果。俄罗斯还想对整个乌东地区进行控制,至少成为缓冲区,这样才能阻止基辅政权投入西方怀抱。

观察者网: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特朗普上台的可能性在升高,如果特朗普当选呢?大选结果会如何影响俄乌冲突的走势?

王湘穗:特朗普说,如果他上台一天就能够让战争停下来。这可能是夸大其词,但的确有可能很快停战。

即使是拜登当选,拜登过了选举这一关以后,他也不可能再火上浇油了,因为美国国会不会给他钱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可能要默许停战,或者控制住乌克兰局势。所以,大概率要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才有可能进入实质性的停战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小打小停,但冲突很可能还是会延续下去。

中国要采取有重心的平衡策略

观察者网:就向您之前说的,在问题真正解决之前,乌克兰将成为欧洲地区不断发作的“溃疡面”。我们知道,俄乌冲突推动了中俄之间的战略合作升级。那么在您看来,美国不同选举结果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影响中俄两国的战略关系走向?

王湘穗:从现在情况看,中俄关系还是会延续现在的态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我认为,即使俄乌冲突停止之后,俄美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缓和的,因为彼此之间的敌意都在加深。美国社会认为普京就是一个“独裁者”,是一个“屠夫”。普京如果还在台上,美国很难跟俄罗斯改善关系。即使是特朗普上台,受到国内政治的影响,他也很难与俄罗斯全面改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作为欧亚大陆上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的加深,就会形成大陆国家对海洋国家在战略态势上总体的主动地位。这一点我觉得中俄的领导都能够看得到,因此中俄“手拉手”、“背靠背”的战略合作关系将会延续下去。

观察者网:既然俄美关系不会改善,中俄关系也会继续,那么中国如何在美、欧、俄复杂的大国博弈中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时又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王湘穗:我觉得中国对于俄罗斯的反霸斗争和经济发展都应该支持,经济上中俄之间互补性很强,这是互利的。

现在俄罗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在向东看,中国应该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推动中俄战略性的合作。去年以来,国际局势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我们应该根据新情况,制定更高水平的、更符合长远目标的中俄战略合作条约。

从为我们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以及创造发展的外部环境角度,中国在中俄、中美、中欧之间要搞好平衡,但更要有重点。

我认为,在以中俄关系为重心的前提下,也要积极开展与欧洲的合作关系,做正确的事,不说狠话。比如说我们不要给欧洲人上课,我们还是要多跟他们谈合作。

德国就是一方面说狠话,另一方面企业该来的来,该合作的继续合作,该投资的继续投资。我们不负有教育欧洲人的这种责任,我们只要办好自己的事。

对于美国来讲,中俄都要做美国打不败的对手,这样才会成为他们最尊敬的朋友,不然就会他为刀俎、我为鱼肉。就像布林肯最近讲的那样,在国际关系中,你要么坐在餐桌上,要么就在菜单上。按照西方的政治逻辑,弱肉强食,天经地义。弱者是无法获得尊重的,他们尊崇的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所以我觉得大国关系的好坏,主要看彼此的力量对比,其次看你怎么做。

要在多极世界中立足,首先要有力量,其次要拥有使用力量的决心与恰当使用力量的能力,然后还必须让其他国家确信中国有捍卫自身利益和维护多极世界的决心与能力。

没有力量是“嘴把式”,肯定无法在丛林世界里立足;有力量不会用则是“傻把式”,亦无法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我们只有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增强使用力量能力上,都更下功夫、争取更大长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多极世界体系中得到广泛尊重的一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oz/2024-02-27/8670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4-02-28 关键字:欧洲  小小寰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