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欧洲

打印

乌克兰危机的历史根源和走势分析

 “颜色革命”加剧了乌克兰国内东部和西部的对立,俄罗斯和美、欧的地缘政治争夺使得夹缝中的乌克兰陷入重重漩涡。

  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就乌克兰问题做一个交流,乌克兰从去年11月份发生动荡,到现在已经持续了一年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克兰危机对欧亚地区的战略格局、大国关系,甚至全球未来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的走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两天俄罗斯跟德国、波兰在互相驱逐外交官,也是因为乌克兰危机。现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生的外交事件,都可以跟乌克兰危机联系起来。甚至在北京召开APEC会议,很多西方的媒体也在关注,看乌克兰危机以后,到底中俄能够走多近。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主要对乌克兰危机的历史根源,特别是文化上、制度上的一些成因,给大家做一个比较简单的一个解读。另外,讲一讲乌克兰危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前景。最后,讲一讲乌克兰危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一、乌克兰危机的历史根源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乌克兰的概况。乌克兰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是欧洲仅次于俄罗斯,面积第二大的国家。地处欧洲东部和俄罗斯接壤,处在黑海、亚速海的北岸。有7个陆上邻国,依次是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乌克兰获得了独立。乌克兰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在欧盟和独联体地缘政治的交叉点,也是俄罗斯跟西方争夺的焦点。

  从地图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一点,乌克兰东面漫长的边界线都与俄罗斯接壤,这里面有现在已经宣布成立共和国,从乌克兰脱离出去的两个地方,一个叫做卢甘斯克,一个叫顿涅茨克。乌克兰现在的政府军和东部民间武装发生战斗的地方,主要是在这里。

  乌克兰中间有一条河叫第聂伯河,以第聂伯河为界,乌克兰被分为东部乌克兰和西部乌克兰。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差异。

  二战的时候,乌克兰是苏联军队和纳粹德国军队争夺的战略要地,因为乌克兰物产丰饶,被称作欧洲粮仓。苏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耕地,土壤也很肥沃,但是苏联还是养活不了自己,粮食需要进口。当时,乌克兰是苏联很重要的粮食产地,因为他很重要,所以几任苏联领导人都跟乌克兰有关系。

  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就是苏联还没有成立,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当时有十四国干涉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白卫军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想推翻苏维埃政权。一些老电影,像“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讲的就是苏维埃政权在围困中非常缺粮食,当时有一个名言,叫“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当时确实很缺少粮食,但那时乌克兰有粮食。所以列宁交给斯大林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到乌克兰去找粮食。斯大林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不仅完成了征粮任务,还组织了一个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乌克兰军,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赫鲁晓夫做过两次的乌克兰第一书记,先是在二战之前,当时苏共中央派他去乌克兰当书记。斯大林跟他说,说乌克兰很重要,结果赫鲁晓夫去了以后确实发现乌克兰十分重要,因为苏联很多新的工业基地就在乌克兰,大量的企业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开始建设,另外他传统的粮食生产对苏联很重要。

  赫鲁晓夫干了一任书记正好赶上纳粹德国入侵,赫鲁晓夫就到一支部队去当了政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赫鲁晓夫重新回到乌克兰,还是当乌克兰的第一书记。这时候他的地位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乌克兰很重要,所以他也很重要。最后,他是从乌克兰第一书记直接成为了中央书记,成为接替斯大林的苏联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是俄罗斯人,但是他父母在乌克兰东部搞了很多企业,从俄罗斯迁了很多的工人、农民,到这些企业来工作。勃列日涅夫父母到了乌克兰东部,当时勃列日涅夫很小。实际上,勃列日涅夫就是在乌克兰东部成长起来的,在那里的基层工作,一层一层的做起来。因为基层工作做的很好,受到了赫鲁晓夫的赏识,最后成为赫鲁晓夫之后的苏联领导人。

  可以看得出来,乌克兰对苏联有多么重要。离开了乌克兰,过去的苏联不可能是那么强大的一个国家;离开了乌克兰,现在的俄罗斯也不可能再次成为一个很强大的国家。

  乌克兰的人口大概是4541万人,有110多个民族,乌克兰族占的比例70%以上,过去俄罗斯族占的比例更高一点,后来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以后,很多俄罗斯族就迁回到俄罗斯去了。现在俄罗斯人的比例大约是17.28%,不到20%。乌克兰东部的州,除了现在被俄罗斯拿走的克里米亚以外,其他的像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这些州,俄罗斯族都没有占到半数。

  乌克兰官方语言是乌克兰语,但是俄语通用,而且基本上东部地区是说俄语,西部地区讲乌克兰语。这两个语言虽然属于一个语系,但是也有一些差异。另外,乌克兰东西部的宗教信仰不一样,东部地区主要信仰东正教,东正教的中心主要是莫斯科,西部地区信仰天主教。这就造成了乌克兰东部和西部在文化上被割裂的状态。

  乌克兰危机以前全国是27个行政区划,有一个自治共和国,叫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两个直辖市,一个叫做基辅,一个叫做塞瓦斯托波尔。塞瓦斯托波尔是俄罗斯黑海舰队所在的地方,处在克里米亚,后来连同克里米亚一块儿加入了俄罗斯。所以,当时在普京宣布俄罗斯接纳克里米亚的时候,他要说两个地方,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因为他两个在行政区划上不一样,一个是自治共和国,一个是直辖市。

  乌克兰人均的产值2011年的时候大概3000多美元,这也是乌克兰为什么经常会出现一些示威活动的原因。因为在苏联时期乌克兰是很富裕的地方,苏联解体的时候乌克兰非常有条件成为独联体地区比较发达国家。当时乌克兰和波兰的生活水平差不多,经过独立20多年的发展,乌克兰人觉得反差非常大,因为波兰现在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万美元,是他的几倍。很多乌克兰人找原因,反思波兰为什么发展地那么快,经济状况那么好,是因为波兰加入了欧盟,得到了西方的帮助,我们乌克兰没有加入欧盟,所以我们经济发展很差。很多普通的老百姓就出于这样一个心理,希望能够进入欧盟,觉得只要进入欧盟就可以成为波兰。所以去年年底,亚努科维奇宣布拒绝签署和欧盟的贸易协定,很多乌克兰年轻人上街去游行。当然这里面也有外国势力介入,给提供一些资金,提供一些支持。

  乌克兰的州很多,每个州的面积都不是很大。本来一开始闹的比较凶的是“东三州”。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之外,还有哈尔科夫,哈尔科夫也有很多企业,俄罗斯人也不少。最后,宣布成立共和国,只有这两个,哈尔科夫没有跟着过去。现在可能乌克兰政府控制不了的就是这两个州。

  在历史上,乌克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联系密切,血缘关系非常密切,应该是同一个祖宗,他们都属于斯拉夫民族的不同分支。斯拉夫人最早建立国家是基辅罗斯(Kiev Russ),基辅罗斯就在今天乌克兰首都基辅的附近。基辅罗斯之后,才出现了莫斯科公国、俄罗斯这些国家。所以俄罗斯人为什么很难接受基辅彻底成为西方的一部分,成为和俄罗斯格格不入的一个地方?因为俄罗斯的根在那个地方,这也是现在俄罗斯千方百计要留住乌克兰的一个原因。如果基辅把这段历史否定了,那么俄罗斯民族的发祥地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这对俄罗斯来说很重要。

  另外,当时蒙古人的西征对乌克兰历史有很大的影响。蒙古人打到了莫斯科,征服了整个俄罗斯、乌克兰,建立了很大的汗国,叫做金帐汗国。后来俄罗斯帝国的兴起也是跟反抗金帐汗国的统治是联系在一起的。

  乌克兰民族到14世纪开始才逐渐形成,有了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文化习惯。但是西部和东部是不一样的,而这主要还是和处于谁的统治之下是有关系的。乌克兰在历史上长时期处于被割裂的状态,东部地区大部分时间处于俄罗斯的统治之下,西部地区处在波兰,甚至是瑞典、立陶宛这些东欧国家的统治之下。在一定程度上讲,这造成了乌克兰东西部的差异。

  乌克兰东部最早是在1654年和俄罗斯正式合并的,西部地区当时还留在波兰领土上。波兰处在德国和俄国之间。曾经他也有过很强盛的一段时间,波兰强盛的时候统治了西乌克兰。后来随着沙皇俄国的崛起,不断跟波兰发生冲突,特别后来苏联成立以后,也和波兰经常会发生一些冲突,爆发了“苏波战争”。苏联刚成立的时候,乌克兰只有东乌克兰,还没有西乌克兰,西乌克兰还在波兰的统治之下。

  二战以后,苏联把乌克兰作为单独一部分,加入联合国,乌克兰成为联合国的成员国。所以乌克兰在独立以后不存在再到联合国去争取席位的问题,他自然而然有一个席位。

  1939年9月初,德军入侵波兰,在这一年8月份的时候,苏德签署了一个秘密的协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名义上是两个国家互不侵犯,实际上最后有一个附加条款,这个条款就是苏德瓜分波兰。当时划了一条线,这条线以西归德国,以东归苏联。所以当时纳粹德国打波兰,打到这条线就停下了,后来苏军出兵把东边这块拿走了,就是西乌克兰。

  所以,西乌克兰比较完整地进入苏联是在二战以后。二战之初,苏联虽然短暂地拿到了西乌克兰,但后来纳粹德国又占领了乌克兰全境。所以实际上,苏联控制住乌克兰全国领土是二战以后,西乌克兰进入苏联的时间很短,这也是为什么西乌克兰跟俄罗斯没有多少感情,而是希望能够加入欧洲。

  欧洲的一些政治学家有一个比较极端的说法,说乌克兰根本就不存在,乌克兰的东部就是俄罗斯,西部就是波兰。这个可能主要是波兰的人这么说,因为确实西乌克兰在更长时间里处在波兰的统治之下。

  在苏联时期乌克兰发生了一个很大的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这起事件对苏联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对乌克兰更是很大的灾难,当然不光是对乌克兰了,对白俄罗斯影响也是非常大,因为风朝着白俄罗斯那边吹。这是乌克兰人民心目当中很痛苦的一个往事。乌克兰1991年8月份宣布独立,12月份搞了公决,基本上和苏联解体是同步的。

  乌克兰独立以后,一直处于政治上比较混乱的状况。乌克兰在苏联时期作为苏联的一个行政区划,并没有显现出特别深刻的民族矛盾。一旦独立以后,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东西部差异怎么弥合,因为过去在苏联的版图之内表现得不是那么明显。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大家文化、经济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之下,西乌克兰和东乌克兰的问题就不那么突出了。那一旦成为独立国家,东部和西部到底怎么摆布,这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地区的矛盾导致这个国家很难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政治体制,到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搞什么国体、政体,有很大的分歧。因为东部想在政权里面说了算,西部也想说了算。所以争来争去,最后集中到是搞总统制还是搞议会制。因为东部地区人口比较多,经济又很发达,对整个国家经济命脉,包括对军队警察的控制,东部都很强势,所以搞总统制对东部有利。但西部不干,西部坚持搞议会制,西部的行政州比较多,在议会当中占多数,可以通过议会来控制政权,所以当时围绕政治体制问题争论了很长时间。

  乌克兰1991年独立,几年以后才搞出第一部宪法,宪法主要争的还是到底搞什么体制,所以宪法迟迟拿不出来,实际上宪法出来以后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去年11月份,反对派搞示威的时候就提出要恢复议会制,实际上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因为过去橙色革命之前是搞总统制,橙色革命以后改到议会制,后来亚努科维奇上台以后又搞回总统制,这回反对派上来以后接着搞议会制,还是摇摆不定的。

  乌克兰独立以后,库奇马执政时间是最长的,他是第二任总统,执政十年时间。他的政策相对来说比较中立,跟俄罗斯关系也处理的比较好,跟西方的关系也比较好,在国内也基本上可以摆得平。但是,在他执政的后期,很多政治进程他自己也没有办法把握。

  乌克兰政治多元化发展无序,2006年的时候有130个政党,选举的时候100多个党来争夺选票。所以乌克兰有一个特点,每一次选总统都是几十个人参选,没有一个总统候选人第一轮就能够获胜,都是搞了一轮选举以后,然后投前两名,前两名进入第二轮。所以乌克兰每次大选都搞得非常复杂,拖的时间很长,很多政治危机就在大选期间显露无疑了,这个也是乌克兰为什么会发生橙色革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乌克兰的这种分裂倾向很早之前就已经出来了。乌克兰刚刚独立,克里米亚就说我要走了,因为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是俄罗斯人,而且克里米亚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驻地,俄罗斯黑海舰队是苏联第三大舰队。沙皇俄国的时候为了争夺黑海的控制权,跟土耳其跟罗马尼亚打了很多次仗。当时土耳其比较强盛,叫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当时沙俄跟它作战是很吃力的,而且后来土耳其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叶卡捷琳娜女皇把克里米亚拿到手以后,也是非常有感触,因为他的前任也是在这方面前仆后继,最后到她手里把克里米亚拿到了。

  叶卡捷琳娜是德国人,如果看俄罗斯历史的话,其实俄罗斯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跟他文化兼收并蓄是有关系的。斯大林也不是俄罗斯族,他是格鲁吉亚族,老一辈的十月革命那批人很多都是犹太人,托洛斯基他们都是犹太人。在文化上兼收并蓄,这个是使俄国能够迅速强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多少有点像中国的唐朝,唐朝也是兼收并蓄,所以唐朝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帝国。叶卡捷琳娜是从德国嫁到俄罗斯的,成为女皇以后开疆拓土,给俄罗斯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其实把俄罗斯的沙皇排排序的话,第一是彼得大帝,第二可能就是叶卡捷琳娜女皇。叶卡捷琳娜女皇确实非常有能力,在拿到克里米亚以后,她就说了一句话,她说克里米亚是我给俄罗斯带来的一个嫁妆。

  前面说了,赫鲁晓夫对乌克兰有感情,两任乌克兰第一书记。1654年东乌克兰并到俄罗斯,到1954年要庆祝乌克兰并入俄罗斯300周年,当时赫鲁晓夫已经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了,他对乌克兰很有感情,他就临时提了动意,说干脆把克里米亚给乌克兰算了,因为实际上一直是在俄罗斯联邦,后来其他的人也不敢反对,因为苏联当时那种体制,那就同意吧,结果克里米亚就变成了乌克兰的一部分。

  我们评论乌克兰危机的时候,经常有一句话,说乌克兰问题,克里米亚问题要看他的历史经纬,就是看他历史上到底是怎么回事。普京也强调这一点,克里米亚本来就是俄罗斯的,我们现在拿过来顺理成章。实际上,90年代的时候就闹过一段时间,当时也是克里米亚要搞公决,要回到俄罗斯怀抱。而且当时俄罗斯议会专门通过了一个决议,说接纳克里米亚,让克里米亚回来。但是当时叶利钦不如普京这么强硬,对西方还有很多的幻想。国家刚解体刚转型,叶利钦总想一步成为西方的一部分,觉得西方会平等地对待俄罗斯,会接纳俄罗斯成为西方的一员。所以叶利钦不想和西方对抗,最后叶利钦就放弃了,没有让议会的决议算数。最后等于是在叶利钦的默许之下,乌克兰把克里米亚当时的分裂势头给压下去了,但是乌克兰也做了一些让步,你克里米亚虽然留在乌克兰,但是我给你自治权,让你成为自治共和国,许诺了很多的自治权,财政的,包括行政的自治权都克里米亚,但是最后很多都没有兑现,克里米亚居民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库奇马1994年成为乌克兰总统,他之前的开国总统叫做克拉夫丘克,克拉夫丘克是当时埋葬苏联的重要人物之一。当时有三个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还有白俄罗斯的舒什克维奇。这三个人一起密谋,咱们搞一个“独联体”,把苏联给取代了。密谋完了之后,叶利钦打电话给戈尔巴乔夫,说苏联没了,你的总统也干不下去了。其实,8.19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已经被叶利钦拿走了,所以就灰溜溜地下台了。

  当时克拉夫丘克是这么一个角色,我们看他连宪法都搞不定,乌克兰独立以后他也没有得到各派的承认。直到库奇马当政时期,库奇马是一个相当圆滑的政治人物,他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相对来说能够平衡各派的力量,所以库奇马1994年当选总统,1999年的时候再次获胜,不过他获胜的过程都是比较艰难的,都是第二轮胜出。

  今年5月份,现在这个总统波罗申科,他在大选的第一轮就能胜出,也是乌克兰独立以后的“第一次”。第一轮就能拿到半数以上的选票很不容易,当然这跟乌克兰现在复杂、混乱的局势是有关系的。

  库奇马当政的十年,其实也是政局逐步走上失控的十年。他执政期间不断发生大规模的示威活动,而且从老百姓的情绪来看,对库奇马和各个政党所谓的政治人物都不信任了。所以2000年的时候搞过一个民调,对乌克兰当时有影响的政治家做一个排序,结果没有一个政治家得到的信任票比不信任票多,都是不信任票超过信任票。问卷中还可以填写你到底信任谁,结果将近一半的乌克兰人,在“你可以信任谁”那栏上写了“上帝”。可以看出,乌克兰居民对当政者、当权者失望的情绪,他们渴望变革,希望有新鲜的力量使乌克兰能够走上正轨。

  乌克兰危机跟当政者的腐败,包括在政治上专制是有关系的。库奇马执政期间就有人曾经弹劾过他,说他有腐败问题,还怀疑一个记者被暗杀跟库奇马有关系,因为这个记者批评他。这些事都成为库奇马执政的污点。库奇马现在还在世,相对来说,在乌克兰的政治家中,他算有影响力的。所以前一段时间乌克兰乱的最厉害的时候,也曾经把库奇马请出来,让他给劝劝架,现在各派都争执不下,东部和西部矛盾很难弥合,能不能让库奇马发挥点作用,结果老头真出来了,但他说话没有人听了。

  库奇马执政后期不断发生群众示威活动,他的威信降到很低了,最后他只能自己下台,然后选一个中意的候选人,找一个自己的接班人。他选的是当时当总理的亚努科维奇。亚努科维奇来自东部,是从顿涅茨克出来的,顿涅茨克是乌克兰东部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那个地方大企业很多。亚努科维奇当过顿涅茨克的州委书记,在当地影响力非常大。顿涅茨克各级的官员都是亚努科维奇的门生故旧,所以他们担心新政府去清算,这也是顿涅茨克为什么现在闹的这么厉害的原因之一。

  亚努科维奇是东部的代表,那西部肯定要有自己的候选人,西部当时推出来的是尤先科,尤先科来自西部,有很深的美国背景,他的夫人是美国籍。尤先科做过一段时间总理,做过财政部长,是财政方面的专家,被库奇马解职以后,实际上他就等于是失业了。失业以后他靠什么来生活,靠谁来养活呢?就是美国的基金会。实际上他背后有西方大量资金的支持。当时出现一个情况,因为亚努科维奇来自于顿涅茨克,来自东部,东部地区和俄罗斯的关系很密切,所以相对来说俄罗斯倾向于亚努科维奇,然后尤先科来自西部,又有很深的美国背景,所以西方就支持尤先科,所以就形成了“橙色革命”之前两大阵营对垒的这样一个情况。

  为什么叫“橙色革命”?在议会选举的时候,尤先科为了能有更加鲜明的印迹让民众记住,让人一看到这个印迹就知道是尤先科的那个党,便于大家投票支持他,他选择了橙色,因为橙色很亮。在议会选举当中成绩不错,所以,后来他竞选总统的时候又把橙色拿出来,作为他们的一个标志。亚努科维奇把蓝色和白色作为自己的标志,因为乌克兰国旗上也有蓝色,蓝白也是俄罗斯三色旗当中的两个颜色,这里面确实有一些政治意味。所以,当时的总统竞选就变成了橙色和蓝白色的颜色之争。

  为什么叫做“颜色革命”,这跟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是有关系的,因为格鲁吉亚是在这之前发生颜色革命的。格鲁吉亚的革命叫做“玫瑰革命”,当时他的领导人叫做萨卡什维利,很年轻,大家都喜欢叫做“米沙”,就是长的很帅小伙子,很多格鲁吉亚的妇女喜欢他。他当司法部长的时候,他把一些贪官的物证拍成照片,后来开内阁会议时,把这些照片往桌子上一拍,就直接向总统发难,说你处理不处理这些人,我都掌握证据了。当时那个会是向全国直播的,你说这些都涉及到在座的部长,那总统能处理谁,谁也不能处理,但是因为这件事萨卡什维利名声大噪,后来被解职以后,他成为反对派的重要领导人。

  他在参加群众集会,或者是参加政治活动的时候,手里总是拿一朵玫瑰花,他很受女同志欢迎,就拿这个来号召民众。所以格鲁吉亚的政权更迭,被称作“玫瑰革命”。

  一开始“颜色革命”不叫做“颜色革命”,叫做“花朵革命”,因为玫瑰花。结果乌克兰这个事出了之后,影响大了,就变成了“颜色革命”,因为乌克兰确确实实就是颜色之争。

  我们看看颜色之争的选举过程,一波三折,头一轮选完之后,亚努科维奇是领先的,头一个选举前两名是亚努科维奇和尤先科,这两人又进入第二轮。第二轮选完之后亚努科维奇获胜。但是结果一出来尤先科不干了,他的阵营就开始搞街头抗议,当然这里面有西方的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给予了很多支持,提供账篷,提供资金。当时是11月份,乌克兰天寒地冻,乌克兰的地理位置比北京还要靠北一点,冬天非常冷,这个季节让大家上大街抗议,那是非常冷的,所以你要提供衣物,要提供帐篷,这个不是一般人都想去的,所以还要提供钱。一天大概几美元,所以很多没有工作的,特别是从西部农村赶来的,就把这当工作了,我在广场上坐着,每天还挣美元。通过这种方式,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最后法院宣布选举结果无效,又重新选举,再选一次。有一点很有意思,普京觉得亚努科维奇当选已经成为定局了,所以那边选举结果一公布,普京马上就打电话祝贺亚努科维奇,祝贺你当选总统,说你就职仪式完了之后我就访问乌克兰。

  结果这边整个翻盘了,法院宣布选举结果无效,还得重选,最后弄的普京很没有面子。第二轮再选就完全不一样了,尤先科的选票超过亚努科维奇,所以通过这样一个选举,使乌克兰出现了一次非正常的政权更迭,产生了亲西方的政权。

  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第一,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对立;第二,民众的不满,对当局的不信任的情绪弥漫;第三,乌克兰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政治体制;再一个是外部争斗的影响,特别是俄罗斯和西方的争斗。

  美国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的剑拔弩张的对峙情绪,从橙色革命开始就已经注定。当时标志性的有两篇文章,实际上都是代表了美、俄官方的看法。一个是美国的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冠冕堂皇地说,我们在乌克兰把选举结果翻过来,是为了大多数乌克兰人民想要的民主和独立,说是美国和欧盟胜利了,实际上这就说明美国和欧盟确实是插手了,支持尤先科。同一天俄罗斯针锋相对地发表了一篇文章,讲尤先科是小丑,说这是西方导演的木偶戏。可以看出,俄罗斯跟西方围绕乌克兰的争夺,从2004年就正式拉开序幕了,从这两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看到了。绝对不是因为一年之前亚努科维奇的一个决定,那就导致了乌克兰会出现这么急剧的一个动荡,这里面有非常深刻的背景和原因。

  尤先科、亚努科维奇、季莫申科的政治博弈

  尤先科执政以后,不断地发生各种各样的政治危机。季莫申科担任总理才7个月,就被解职了。季莫申科也非常不简单,她来自西部,是个女强人,在经济领域是很会利用自己的资本,被称作“天然气公主”,她是靠天然气起家的。

  乌克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动荡的局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这些领导人更多考虑的还是自己或者是自己集团的利益,往大了说是地区的利益,往小了说其实就是寡头的利益。其实这几个领导人都是寡头,亚努科维奇代表了东部工业集团的利益,他本身就是东部的寡头,季莫申科,自己也是一个天然气寡头。

  所以他们攫取政权,首先想到的是,拿到政权以后怎么样让自己的权势、让自己的财富得到无限制地增长,考虑的并不是国家朝哪个方向发展,怎么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乌克兰动荡的很重要的原因。几个寡头争来争去,政权就是在这几个寡头的手里,或者是寡头的代理人手里。

  俄罗斯在90年代的时候也是这个情况,当时都是寡头,在争来争去,他们来控制政权。普京执政以后有很大的贡献,他解决了寡头的问题,把这些呼风唤雨的寡头抓的抓,驱逐的驱逐。所以,现在的俄罗斯有一个比较正常的政治秩序,而乌克兰出现这个问题没有解决,不断出现议会危机、政权危机。

  尤先科通过“橙色革命”执政以后搞议会制,议会制当中有一个直接的规定,就是总统不能任命总理,总理要由议会多数党派推选,总理的权力是非常大的。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散议会,可以任命几个强力部门的领导人,像国防部长、外交部长总统可以任命,但是像财权,像很多重要地方的资源分配权,都在总理的手里。

  亚努科维奇所在的党在议会中处于第一位,但没有过半数,他想自己弄出一个总理来,还要拉其他的人参与,才能成为议会多数。季莫申科也一样,季莫申科这个党呢,一直是在议会当中处于第二位,那么她要执政呢,也必须要联合其他的政党,季莫申科才能保住总理的职位。尤先科总统,他领导的这个党叫“我们的乌克兰”,在议会当中居第三位,所以他没有办法控制议会。他想很多办法,他的党在议会当中捣乱,尽可能的让你执政联盟流产,流产以后我再解散议会,就是反复地选,尤先科的这个党也不争气,总也选不到第一大党,所以尤先科最后实际上就大权旁落。在政权当中,起重要作用的,代表橙色阵营,代表西部的就是季莫申科,代表东部的就是亚努科维奇,就是这两个人在角逐。

  在尤先科执政的这几年,确实是很乱,大家可能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说简单了就是争权夺利。一会儿议会解散了,一会儿政府垮台了,不断出现这个情况,那么造成一个很大的后果,整个乌克兰政治混乱不堪,没人去搞经济,因为总理他都不知道自己能当几天就下去了。他这边总理刚坐稳,背后的议会联盟解散了,解散了总理就得辞职。当时这个体制就是这么脆弱。最后大家关心的就是怎么保住这个位置,我怎么样争夺更多的权力,没有一个人去想怎么发展经济,怎么让国内恢复秩序,没有人去想这个事。

  尤先科执政这几年,就是这么稀里糊涂过来的,他任期结束以后,灰溜溜的下台了。实际上到他执政末期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办法掌控局势了。当时就是两个人在争,亚努科维奇和季莫申科。

  季莫申科跟亚努科维奇斗,包括2010年的时候,当时总统选举,这两个人直接来角逐,后来亚努科维奇获胜了。其实当时差距也不是特别大,亚努科维奇的支持率是48.95%,季莫申科是45.48%。但是季莫申科还是想奋斗一下,还想搞第二次橙色革命。但是当时的西方呢,因为2010年那个时候,西方发生金融危机了,美国、欧洲,特别是欧洲,想喘一口气,因为如果支持乌克兰革命的话,就得给钱,得投入,当时欧洲拿不出钱,所以季莫申科这个事也没搞成。没搞成就只好接受这个结果,亚努科维奇当政,但亚努科维奇觉得季莫申科始终是他的一个威胁,最后就想了一个办法,让法院、检察院来调查季莫申科,看是不是有什么经济问题。调查以后,说季莫申科在当总理期间,和俄罗斯签署天然气协议的时候,出卖乌克兰国家利益。实际上,季莫申科是代表西部的,但是她做总理的时候,俄罗斯对橙色政府不满意,就用天然气作为一个手段来进行刁难,制造了很多难题,俄、乌谈判非常艰难。因为过去乌克兰一直是拿俄罗斯优惠的天然气,但是俄罗斯不断地涨价,造成乌克兰欠俄罗斯的钱越来越多,它欠的越多,俄罗斯越不给它天然气,说你得先把债还了。现在也是在争这个问题,就是乌克兰必须要先还债,而且现在俄罗斯加码了,就是说你不仅要还债,还要先付款,你要用我的天然气必须先付钱,你钱到了,我天然气给你,钱不到的话天然气不给。这也是俄罗斯惩罚乌克兰的一个手段。

  当时橙色阵营获胜以后,俄罗斯也是用这招来惩罚乌克兰,当时季莫申科去谈的,因为当时季莫申科是总理。那边呢,俄罗斯正好赶上车帅换位,普京干了两任总统以后,他不改宪法,他先当几年总理,让梅德韦杰夫干几年总统,梅德韦杰夫干完一任以后,他再回来接着当总统。那时候普京也是总理,所以两个人在谈天然气的价格,实际上还是非常艰难的,最后协议达成。亚努科维奇找到根据了,说天然气协议签的不合理,结果最后亚努科维奇在跟俄罗斯签天然气协议的时候,对俄罗斯让步更多,但是他拿这个东西做罪名,就把季莫申科抓到监狱里去了。

  亚努科维奇在当政的时候,也是在东西方找平衡,他也不想完全跟着俄罗斯走,他也想跟西方把关系走得近一点。但是欧盟呢,就拿季莫申科来说事,你看你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前总理关到监狱里。当时季莫申科入狱以后,身体状况非常差,她是腰椎的问题,坐都没有办法坐。她在监狱的很多照片曝光以后,欧洲国家觉得太不人道了,说你必须要把她释放了。

  亚努科维奇当时在谈联系国协定的条件时,其实是挺难的,亚努科维奇非常想签,但是欧洲的附加条件是你必须要释放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最后一直犹豫,最后俄罗斯给了他一个馅饼,说我给你150亿,然后我还给你其它一些援助,因为普京想搞欧亚经济联盟,搞欧亚经济联盟想把乌克兰拉过来,这样俄罗斯给了乌克兰很多的优惠,包括购买乌克兰的国债,当时是普京是咬着牙的,因为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后,经济也不容易,但是他为了拉住乌克兰,所以他要大手笔。最后亚努科维奇抵不过诱惑,所以干脆联系国协定不签了,我跟俄罗斯签这个东西。实际上这个对乌克兰来说,确实是有利,但是被政治化了,被乌克兰西部的一些极端组织政治化了,最后就演化成一场危机。

  最后造成这样的结果,亚努科维奇也没有想到。他在积极地为2015年连任总统做准备,去年11月份危机发生以后,他根本没当回事,包括12月份到中国来访问,跟中国签了一个八十亿美元的大单,因为中国对他还是不错的,然后我们宣布跟他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当时我们也觉得,亚努科维奇这么有信心,没想到局势急转直下。亚努科维奇还去看了索契冬奥会,国内那时候几乎已经乱成一锅粥了,但是他还说没问题,自己跑去看索契冬奥会,结果最后就这样一个结果。

  最后他非常惨,跑到东部也不安全,因为乌克兰临时政府还在到处抓他,恨他的人也不少。当时他的飞机也不敢飞了,怕被让乌克兰军队给打下来,所以就往克里米亚跑,当时就请求俄罗斯帮助他,最后等于是普京点头了,让他来。普京要不同意的话,最后他都没地儿跑。

  乌克兰政治危机的体制性根源

  第一,政治转型陷入“误区”。乌克兰在刚独立的时候,像其他独联体国家一样,对西方充满幻想,想搞三权分立,多党制,包括搞非常激进的政治、经济转型,幻想着一步就成为西方国家当中的一员,可以过上和西方国家一样的富足日子。最后结果就是,少数人利用这样一种转型,聚敛财富,多数民众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深感失望,国家的经济命脉,财富,都集中到少数寡头的手里。这些寡头在聚敛了财富以后,担心自己的财富会失去,所以千方百计地控制政权,控制了政权以后,又继续来增长自己的财富。西方最后也没有办法使乌克兰真正走上一条正常的发展道路。西方开的药方,就是搞选举,最后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是搞选举,但是一选就乱,还是要选。所以乌克兰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周期性的停止。无休止的内耗,让国家元气大伤。

  第二,西方的双重标准,让乌克兰难以自主。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欧盟毫不掩饰,我在这个问题上,就是跟你俄罗斯针锋相对。所以它对乌克兰不同的政治力量采用双重标准,对亲西方的橙色阵营和亲俄罗斯的政治力量,标准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包括他支持反对派,采取街头斗争的手段,实际上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反对派利用的手段和方法,完全是违反国家法律的,也跟西方冠冕堂皇地倡导的原则是不一致的,但是西方也支持。所以西方的双方标准,使乌克兰陷入一个深渊。

  第三,乌克兰体制的脆弱性,导致政权软弱无力。乌克兰过去一直幻想西方体制。独立二十多年,近二十位总理轮流当政,基本上一年换一个总理,朝令夕改,所以它的投资环境是非常差的。应该说乌克兰在独立以后,有条件比俄罗斯发展得更好,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离欧盟更近,处在欧盟和俄罗斯之间,它又有着黑海的出海口,对外联系比其他独联体国家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它的整个居民的教育水平,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和欧洲国家联系比较密切。再就是它可以通过黑海直接和外部建立经济联系。再一个它有自己的优势产业,比如说它的粮食,它的资源也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它确实没有抓住机遇,没有踏踏实实去搞经济,在政治上做的功课太多。本来它有可能成为独联体最富的国家,现在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第四,地缘政治的影响。冷战以后,乌克兰处在美国、俄罗斯争夺地区主导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交叉口上。乌克兰的走向,对于美国的战略,对于俄罗斯的战略都很重要。所以当时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缘政治学家,布尔津斯基,在苏联解体以后,就有一个著名的说法,说只要俄罗斯不能再吞并乌克兰,俄罗斯就永远不可能成为这个地区大国。美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要削弱俄罗斯,要遏制俄罗斯,一定要让乌克兰脱离俄罗斯,而且最好要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制造一个很深的一个鸿沟,让这两个国家再也走不到一起去。我觉得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西方达到了这样一个目的。这两个国家,有这么近的血缘关系,有共同的祖先,却变成了仇敌,不共戴天的仇敌,这可能是乌克兰危机以后会出现的结果。再过多少年,乌克兰也不会出现一个亲俄罗斯的政府,因为俄罗斯不可能把克里米亚再还给乌克兰。所以我觉得经过这样一个事情以后,西方这种战略目的,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

  俄罗斯的“强国”梦想

  对俄罗斯来说,对普京来说,一直怀揣着俄罗斯复兴的梦想,这个梦想到底是什么?西方直接解读为要恢复苏联。那么当然普京不这么说了,他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普京执政以后,马上就恢复了苏联国歌,旋律不变,改了歌词。然后俄罗斯军队的旗帜,换成苏联时期的旗帜,包括11月7号的阅兵活动,再现了1941年11月7号红场阅兵的情景。普京确实有很深的情节在这里面,他想让俄罗斯重新成为全球性大国。

  普京最初执政的时候有一句名言,说你给我八年时间,我还你一个强盛的俄罗斯。经过八年的执政,俄罗斯真是不一样了,从一个混乱不堪、疲弱不堪的国家,发生了很好的变化。当然他运气比较好,石油价格很高,手里边攥着战略资源,有很多钱。2012年,普京在执政之前说俄罗斯未来的命运,就是跟欧亚一体化连在一起,他的目标就是要搞欧亚一体化。欧亚一体化就要成立欧亚联盟,就是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联盟,这个欧亚联盟当中,应该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这四个国家应该是欧亚联盟的基础。然后,利用欧亚联盟这四个大国的基础,使独联体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俄罗斯在“后苏联空间”当中成为当一不二的主导者。

  普京有一个判断,他觉得西方已经开始衰落了,金融危机以后,多极化已不可避免,俄罗斯应该可以成为一极。俄罗斯要成为世界的一极,一定要把“后苏联空间”先掌控起来。普京就是想把这个事做出来,结果没想到西方当头一棒,在乌克兰搞出这么大一个事来,让他第一步就没走出去。

  普京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做法,让很多专家大跌眼镜。普京在几天之内就做出决断,直接把克里米亚拿走。当时大家判断,应该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应该让大家在心理上有一个接受的过程。但是普京没有选择这样做,他直接就把克里米亚拿走了。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呢,是他对西方清醒的认识,他确实对西方完全的不信任,觉得时机对他来说很好,所以他要做这个事。另外在南斯拉夫问题上,西方那套规则,那套借口,正好可以拿过来作为俄罗斯的依据。西方当时肢解南斯拉夫的过程当中,西方的那套说辞,普京可以拿来当挡箭牌。

  所以普京在议会宣布把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并到俄罗斯联邦的决定的时候,引用了一套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西方在马其顿问题上的依据。当时开玩笑说,普京肯定是讲话稿拿错了,他拿的肯定是美国在南斯拉夫问题上的讲话稿。而且他讲话当中,也是特别提到了,虽然克里米亚我们拿到手,西方国家对我们横加指责,但是中国、印度支持我们。其实我们也没有支持他,但是我们理解他,就只能说是理解他,但是他这么说了。而且他在提到中国的时候,下面的议员们掌声雷动,这也说明乌克兰危机以后,对中俄关系的发展,其实是很大的一个机会,中俄的合作非常顺畅,能源合作的大单一个接一个,普京现在对中国的借重,前所未有,而且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印象也很好。良好的民意基础,给中俄关系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硬汉”普京的眼泪

  普京在访问蒙古时,听到俄罗斯国歌突然流泪。我去电视台做评论的时候,评论员还专门问我,说普京为什么会流眼泪呢?我觉得作为他个人来说,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他确实很有感触。普京两次流泪,给大家印象很深。一个是总统就职仪式,2012年,千辛万苦又回到这个位置,就职仪式上普京流泪了。然后大家有很多解读,后来让普京自己解释一下,他说是风太大了,流眼泪了。确实他也是比较难,那时候反对派给他的压力也很大,而且他经过这么一换,然后再成为总统,这个过程也不容易。那么这次到蒙古去访问又流眼泪了,所以大家又说,这次肯定不是蒙古的风太大了,肯定还是有什么事,确实现在普京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国内的经济在西方的制裁之下,经济状况很差。

  普京在执政以后,整个修改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构想,那么构想当中有很大一个变化就是不再称美国是战略伙伴了,不再跟美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了,我追求的是跟你美国建立平等的关系,是要求你美国能够公正的对待我。

  克里米亚的地缘政治价值

  我们再看看克里米亚的位置有多重要,它是“黑海门户”,黑海可以直接联系地中海,控制了黑海,可以威胁到西亚,威胁到地中海。俄罗斯的港口基本上在北边,北边的军港很多都是冻港,冬季有半年是出不去的。而塞瓦斯托波尔是天然的良港,它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出海,而且是作为港口来说,作为军港来说,太合适了,而且黑海舰队对俄罗所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所以俄罗斯不能失去克里米亚,不能失去塞瓦斯托波尔。

  克里米亚对西方来说同样重要。格鲁吉亚颜色革命以后,已经变成亲西方的国家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都是加入欧盟或加入北约的国家。西方已经掌控了大半个黑海沿岸了,只要再努一把力,把乌克兰拿到手,把克里米亚拿到手,那基本上就把这个门关上了,俄罗斯就出不来了,就完全把俄罗斯排除在黑海之外了。现在为什么普京觉得威胁这么大,压力这么大,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俄罗斯能不能崛起,还关系到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关系到俄罗斯能不能保障自己南部地区有一个很好的战略屏障。

  俄罗斯跟西方的关系,很难再调和,乌克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兵营了。乌克兰、北约、俄罗斯都在不断地布局,在乌克兰周边陈兵,乌克兰政府军没有什么战斗力,人数很少,有战斗力的就几万人,所以俄罗斯直接打到基辅,占领整个乌克兰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北约在支持乌克兰。

  俄罗斯国内的民族主义也在膨胀,俄罗斯有个非常著名的民族主义者,现在叫自由民主党,领导人叫日里诺夫斯基,他向来以口出狂言著称,曾经被称为俄罗斯的希特勒。这次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以后,出现一个情况,过去普京还有强大的反对派,国内还有不同的声音,在处理乌克兰危机的问题上,俄罗斯空前一致,反对派和当权者立场完全一致。日里诺夫斯基,他过去介于反对派和执政党之间,但是这个人喜欢是信口开河,最近他又信口开河了。他跟普京说,说俄罗斯现在应该建成帝国,把乌克兰拿过来,就直接搞成俄罗斯帝国,说你也别叫普京总统了,直接你就叫弗拉基米尔大帝。

  另外一方面乌克兰的内部也是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特别是西部的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派别,他们在政权当中的力量也很强,所以造成俄罗斯跟乌克兰当前的态势。

  乌克兰对俄罗斯的重要性还有经济上的重要性,它是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向欧洲出口的主要过境国,俄罗斯90%的石油和72%的天然气,都要通过乌克兰向欧洲出口。欧洲非常担心乌克兰危机会造成天然气供应受到影响,特别是冬天,因为欧洲人是用天然气供暖。它现在特别害怕俄罗斯把天然气停掉,现在俄罗斯手里边也有牌,你欧洲要是做的太过了,我就不给你天然气了,不给你,那欧洲国家老百姓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现在处在东西方拉锯的这么一个状态。

  二、乌克兰危机的前景分析

  从前景来说,我觉得一个呢,就是乌克兰问题确实是俄罗斯的战略底线。俄罗斯拿到克里米亚就绝对不会放弃。从俄罗斯来说,战略底线是不能触碰的,现在危机已经过去一年了,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俄罗斯跟西方的博弈,包括俄罗斯跟乌克兰的关系,会长期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化,到底是对谁有利,这种博弈还在继续。可能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制裁,反制裁。但我觉得欧洲已经没有办法再进一步制裁了。因为再制裁的话,欧洲也很难承受,所以为什么在G20会议上,欧洲国家领导人对普京都是冷言冷语,但是这两天正在开欧盟的外长会,包括北约的防长会,最后都没什么更实质性的制裁措施出台。确实欧洲国家也拿不出太多制裁措施了,最多就是制裁名单上加几个人,现在只能是这样,双方其实都处在一个节点上,所以有个说法,可能双方都在找一个体面的妥协的办法。普京看到了西方的本质,所以他现在也不怕,他觉得反正大家都有损失,那么最后就是看谁能挺得住。俄罗斯还是有底气的,有战略资源,有其他的经济伙伴,西方之外,确实心里话,还有中国支持他,还有印度支持他,还有巴西,还有金砖国家,还有拉美,还有非洲,所以他现在也耗得起。

  谁是危机当中直接的受害者?那就是乌克兰。因为乌克兰不可能再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了,而且即便这个国家在名义上保持了领土的完整,经过危机以后,也会大伤元气。乌克兰很难再成为欧洲的粮仓,或者独联体最富裕的国家。所以我觉得危机之后,受到最大影响,或者最大惩罚的还是乌克兰。

  再一个就是美国,有人说这次危机受益者应该是中国,美国人也这么说,中国受益,你看天然气拿到了,现在中国又逢机遇期,本来美国搞“亚太再平衡”,俄罗斯在那搞了一下,现在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有点自说自唱了,没人跟他一块玩了。但我觉得乌克兰危机最大的受益者还是美国,美国一直在推波助澜,他要把危机的危害做到最大,因为危机对他来说太好了,乌克兰离他很远,他希望乌克兰动武,甚至跟俄罗斯打起来都可以,这样的话,可以最大限度的牵制俄罗斯,削弱俄罗斯。同时又可以牵制欧洲,因为一旦打起来,欧洲自己又没有什么能力,然后把欧洲拉进来制裁俄罗斯,双方都有损失,他没损失。他跟俄罗斯的经济关系非常松散,几百亿美元的贸易额,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所以那就耗吧,耗完之后最后俄罗斯不行了,欧洲不行了,那我美国行了,将来我就专心致志对付中国就行了,你欧洲也好,俄罗斯也好,都不是我美国的对手了。而且将来可能因为这个事以后,欧洲包括俄罗斯对美国的依赖性可能更强了,那我就拉着他们来围堵中国,美国的如意算盘在这里。

  现在来说,应该说美国是受益最大的。我们看到美国在这里面一直没起什么好作用,一直在推波助澜,就不让你和谈,就让这个危机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所以对欧洲来说,其实面临两难的选择。其实,欧洲特别是东欧这些国家,它经历过俄罗斯强盛的时候,强盛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安全的威胁。但是如果和美国一块要去削弱俄罗斯,就欧洲的这个力量的话,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俄罗斯,所以他们要付出很大牺牲,特别是欧洲又刚走出欧债危机,它本身就很虚弱。

  所以我们看到欧洲领导人都是口气很硬,但在出招的时候,大家都是犹犹豫豫,特别是在选择制裁领域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千方百计保住自己这一块。

  再一个就是乌克兰会不会分裂,乌克兰一直处于东西对抗的局面。从大选、选票中可以看得出来,东西部就是截然对立的。所以对乌克兰来说,东西部分裂,或者东西部统一的问题始终是很大的困扰。

  乌克兰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偶然,是经过很长时间积聚,最终形成今天这样的后果。乌克兰民众很可怜,战火在东部地区持续燃烧,几千平民因为这个送命,没有办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很多老百姓被卷入到战争当中,他们是乌克兰危机当中损失最大,付出代价最大的人。

  谁能拯救乌克兰?这个问题我是提给乌克兰当政者的,就是现在这个执政集团,能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不能站在乌克兰国际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

  三、乌克兰国殇民怨背后的启示

  首先,是否具有统一坚强的政治核心对国内团结至关重要。从2004年至今,街头示威在乌克兰时常出现,不仅破坏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而且地区和民族分裂的趋势越来越难以遏制。曾经富庶的“欧洲粮仓”正一步步滑向山河破碎的深渊。在此起彼伏的政治大潮中,乌克兰不乏呼风唤雨的政治派别和政治人物,却没有产生能够凝聚民心、代表大多数民众的政治力量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统治集团内讧不断,治理能力低下,对突发事件和网络动员反应迟钝,是局势不断恶化的直接诱因。

  其次,选择国家的政治体制不能脱离本国的实际情况。乌克兰独立后,接受西方开出的转型“良方”,实行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改变选举制度和方式,最终的结果是直接选举使不同政治力量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无休止的党派纷争导致国内的政治生态发展畸形,集中体现为2004年的“橙色革命”以及随后10年的政局动荡,其间两次总统选举、三次议会选举,把总统制改为议会制,都没有换来真正的稳定,反而因为组阁困难引发一次次政府危机,国内的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

  第三,惩治腐败和改善民生的成效决定执政根基是否牢固。近些年来,乌克兰政坛丑闻不断,从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寡头政治到官员及其亲属子女的贪赃枉法,与相当数量的民众生活艰难,甚至难以获得工作机会形成鲜明对照。“透明国际”把乌克兰列为世界上“重度腐败”的50个国家之一,2012年在174个国家中清廉指数排名第144位。许多人参与示威不是因为政治取向,而是对个人境遇的不满。当普通民众把个人的生活困顿都归咎于政府的政策时,这个社会很难保持应有的理性。

  第四,不能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大国的“施舍”上。乌克兰由于战略地位特殊,是俄罗斯和西方争夺的对象,也因此得到不少经济上的好处。但是,大国的“慷慨”是建立在自身的地缘战略利益基础上的,援助实际上只是要乌克兰“惟命是从”的一种工具。大国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也使乌克兰的命运难以捉摸。每当形势有所转机,总有外部的不和谐声音出现,无论哪一派在台上,另外一派肯定不缺少强有力的外部支持。

  乌克兰的政治危机从内部来说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和社会经济根源,但外部因素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颜色革命”加剧了乌克兰国内东部和西部的对立,俄罗斯和美、欧的地缘政治争夺使得夹缝中的乌克兰陷入重重漩涡。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甚至无法在国家发展方向上作出合理的、自主的选择,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我们非常同情乌克兰,希望乌克兰能够尽快走出危机。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oz/2014-12-11/2921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4-12-11 关键字:欧洲  小小环球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