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回荡五十年,致敬切·格瓦拉战斗的一生
英魂回荡五十年,致敬切·格瓦拉战斗的一生
Mark
“砰!砰!砰!……”,伴随着玻利维亚的政府军行刑手开出的刺耳的9声枪响,一个男人应声倒在了安第斯山区,带着微笑与从容,为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捐躯成仁,时间定格在了1967年10月9日。
他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后的半个世纪里,直至今天,全世界无论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国家,都有一代代的后继青年把这个男人当做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并将他“飘逸的长发、坚毅的眼神、摇滚歌手的气质”的形象印在文化衫上,豪迈地穿着……没错,他就是切·格瓦拉!
39岁,他的一生无疑是流星般短暂的。然而,他却把短暂的一生谱写成了壮丽的诗篇、华彩的乐章,传扬于五洲四海。
一个共产主义者,何以得到敌我双方的一致称赞?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些能够让全人类跨越诸如性别、党派、国家、地域、种族、民族、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等人群因素构筑的壁垒,而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因此,即便是敌对阵营也不得不叹服切.格瓦拉的英勇与高贵。他轰轰烈烈的一生真可谓“男儿气概,不枉此生”!
谁说“富人就没有革命性”
富二代、高颜值、学霸……假如一个人同时具有了这三样标签,大多数人对他/她的第一反应肯定会是“捧不完的鲜花”、“听不尽的掌声”、“交往不完的情侣”、“山珍海味”、“夜夜笙歌”、“纸醉金迷”……然而,同时具备这三样标签的切·格瓦拉却完全颠覆了人们的三观。
他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父母双方都至少祖上家境殷实了多代,从小他便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值得世人艳羡的是,他还具有爆表的颜值,秒杀今天所有的“小鲜肉”。
不但“高帅富”,他还用自己的刻苦与努力,在25岁那年便成了医学博士。
在西方国家,律师和医生,绝对是两个超级高薪行业。然而,诚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论,资本主义制度,“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因此,这两个暴利行业的从业者的道德也往往为社会所诟病。但是,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男神”,却并没有利用高明的医术和患者的无知来赢取香车、美女环绕的生活方式。他两次游历拉美各国,看到了无数穷苦人的悲惨生活。那一刻,他心如刀绞,总想为这些痛苦的人群做些什么。尽管他精通医术,但是随着游历的地方越来越多,他越发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凭借一己之医术,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拉美民众普遍的痛苦生活状态,必须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才能让拉美人民过上真正幸福的生活。于是乎,切·格瓦拉放弃了一切优渥的生活,选择了随时可能脑袋搬家的艰险道路——革命,这个富二代开始像南丁格尔、澎湃、还有他后来的战友卡斯特罗兄弟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向 “富人不可能具有革命性”的谬论宣战。
1955年,墨西哥城那个滂沱的雨夜,一次载入人类史册的风云际会发生在三个年轻人间——其中一人正是切·格瓦拉,而另两位则是同样意气风发的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兄弟。在卡斯特罗兄弟的感召下,切·格瓦拉毅然加入他们的革命队伍,从“格拉玛号”这艘战斗红船开始,一步步走上了推翻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起义道路。
1959年的元旦,胜利的曙光终于到来,古巴革命政府在这一天成立,而这一年,切·格瓦拉只有31岁。
拒绝腐蚀,保持初心
革命成功以后,切·格瓦拉正式加入了古巴国籍,并被任命为国家银行总裁以及工业部部长等职务。
然而,彼时的切·格瓦拉却如坐针毡。他发现,古巴的很多官僚们从“革命者”变成了“新赵家人”以后,便被金钱、美色所腐蚀,完全退却了往日的锐意进取之心,丧失了革命意志,甚至脱离群众,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当几乎所有人都躺在功名簿上洋洋得意甚至开始腐化变质的时候,切·格瓦拉毅然离开了古巴,选择了继续革命。
一个人在成功以前,最大的敌人是对手。而一个人在成功以后,最大的敌人就变成了自己。因为,惰性是所有人的本性。当大多数人在获得了成功以后,往往都会在惰性的驱使下,居功自傲、腐化堕落;又因为,自私自利也是所有人的本性。几乎所有人,尤其是所有革命者的成长轨迹都是从激进到保守。他们在革命的时候,一无所有,可以毫不心疼地“革别人的命,共别人的产”,但是,在革命成功以后,由于他们占据了资源,这时候他们便极难做到“革自己的命,共自己的产”。
这当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菲德尔·卡斯特罗当年的好友恩里克·奥瓦莱兹。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的他,早期非常崇拜卡斯特罗,与他并肩作战闹革命。但在革命成功后,尽管卡斯特罗身先士卒,分掉了自家的土地,但奥瓦莱兹依然认为卡斯特罗要分他家的土地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于是瞬间变身反革命,企图刺杀卡斯特罗。最终暗杀行动失败,奥瓦莱兹被捕。在我们批判奥瓦莱兹的时候,是否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大多数人的成长不是沿着“奥瓦莱兹轨迹”吗?
然而令世人叹服的是,切·格瓦拉在这个问题上又一次成为了胜利者——
自从担任了古巴革命政权高官,他就旗帜鲜明地抵制官僚主义,保持节俭生活,并且拒绝给自己增加薪水。他从没上过夜总会,没有看过电影,也没去过海滩。一次在苏联一位官员家里做客时,那位官员拿出极昂贵的瓷器餐具来招待切·格瓦拉,他对主人说:“真是讽刺,我这个土包子怎么配使用这么高级的餐具?”同时,他周末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比如在甘蔗地或工厂里劳动。
切·格瓦拉的伟大之处更在于,他与两位美洲近代英雄人物——只做2届总统的乔治·华盛顿、西蒙·玻利瓦尔一样,在权力面前克服了人类所固有的私心和贪欲。1965年4月1日,刚刚辞去在古巴一切公职的他低调地乘飞机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途,并发誓“生命不息,革命不止”。而且,“无论遇到多大的灾难,我也绝不再回古巴!”
此后,他的足迹遍布非洲的刚果和南美的玻利维亚。然而,切·格瓦拉却遭遇了“人血馒头”式的悲剧。尽管他本人品行端正,但他却无法驾驭自由散漫、藐视纪律的非洲人;尽管他本人一腔热血,英勇无畏,但他却没有得到玻利维亚民众甚至玻利维亚共产党的支持和响应。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孤独的战士。然而他信奉,只要为了真理,“虽千万敌军,吾往矣”!
只可惜,“继续革命”这部戏,尽管他“想唱就唱,要唱得痛快”,但却始终处于“空旷的舞台”,看不到“挥舞的荧光棒”。最终,孤立无援的他被叛徒出卖,惨遭逮捕与枪毙。
臧克家先生的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最适合形容切·格瓦拉的一生。青山犹在,忠骨未销。尽管切·格瓦拉壮烈牺牲了,但是他被子弹击中后所流出的炽热的鲜血,化作了不朽的伟大,顺着巍峨的安第斯山脉与浩荡的亚马孙河,肆意地流向全世界,染红了整个地球。从他的故乡阿根廷,到东京、西柏林等西方阵营的冷战前线,无数左翼进步人士特别是青年学生,高举着他的遗像冲破军警阻拦,豪迈地发出来自左翼的示威号角,最终在来年汇集为一股强力的“五月风暴”,再度点燃近代以来就是欧洲大多数主要革命火种起源地的文化之都——巴黎。
什么是高尚?所谓高尚,就是在自己的利益不受损情况下去利他。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当一名选手或一支队伍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主动纠正裁判对对手的不公平判罚。什么又是高贵?所谓高贵,就是在自己的利益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依然去利他。比如还是在体育比赛中,当一名选手或一支队伍与其对手在场面上胶着甚至相比于对手落于下风的时候,依然去纠正裁判对对手的不公平判罚。在这个世界上,高尚者已然寥寥无几,而高贵者可谓凤毛麟角。切·格瓦拉则光荣地跻身凤毛麟角的行列中。无论是最初的投身革命,还是后来的继续革命,他都为了坚守理想主义而放弃掉眼前的荣华富贵。作为阿根廷人的他,却心系全世界的穷苦大众,并突破国界去实践他心中的理想。
切·格瓦拉同志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战士,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今天这个切·格瓦拉牺牲50周年的纪念日里,让我们以他赠给第二任夫人的泣血遗作《乘风破浪》作为收尾,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乘风破浪》
我的签名在这诗上
我送你六句片语铿锵
多么想看你一眼
(像受伤的鸟儿)柔情无限
多么牵挂你,怕你水温时忘了水深
多么希望我的诗行为你点亮黑屋的灯
长夜漫漫陪伴你的是我的旧顶针
我愿再把我们两个儿子的照片遗赠
我愿把一直伴我的这支枪内
最美的一颗子弹送给你
还有我对孩子们难以忘却的记忆 (总是那么深切,可又总是隐而不见)
孩儿是你我的血脉 是我生命的延续
我要把他们交给革命(幸福而坚定)
这是我们举家团圆的最大的力量源泉!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lm/2017-10-10/4661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