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遁将军”麦克阿瑟,美国一手制造的伪英雄和真笑话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不仅徇私舞弊、贪污成性,沉溺于声色犬马,而且为了统治日本包庇日军罪行,乐此不疲自我宣传美化。他丝毫没有作战谋略和将帅领导能力,归根到底是美国出于利益,镀了一道又一道金边的“二战名将”。
最近,老墨在回顾二战历史时发现,中途参战的美国鲜有真正靠战绩说话的名将。
为了转变大家对美国人坐享其成、投机取巧的印象,美国通过大量宣传,制造了几位“二战名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美军太平洋战场的“英雄”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然而,仔细审视麦克阿瑟在二战中的实际表现及他一生的所作所为,会发现这位美国二战英雄名不副实。
今天,老墨就通过回顾麦克阿瑟的“名将”生涯,揭开外强中干美军的真面目。
徇私舞弊、横行霸道的麦克阿瑟家族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崛起,并非常规的士兵晋升路径。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有当州长的爷爷,当将军的父亲。
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时,为了避免兵役,麦克阿瑟的祖父特意求到林肯总统头上,希望他安排麦克阿瑟的父亲进美国军事学院(今西点军校)“深造”。但当林肯总统表示已无名额时,麦克阿瑟的祖父就利用其影响力,让麦克阿瑟的父亲直接被任命为军官,从此官运亨通。
年轻的麦克阿瑟
有这样家世的麦克阿瑟,自然轻轻松松入读对寒门子弟遥不可及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推荐信易如反掌。
体检不合格,找医生修改报告;不确定入学考试能否通过,直接找高中老师补救;最终以99.3的高分入学,但其中有多少水分,就不用明说了。
历史上,这种环境下能成长起来的名将是不多见的,倒是很多败军之将才是这么长大的。
而其后的经历也证实了,没有美国宣传机器的吹捧,他的战绩到底是什么样的。
麦克阿瑟父母参加麦克阿瑟的毕业典礼
贪污成性、中饱私囊的狗遁将军
1900年,靠着对菲律宾人民的血腥屠戮,麦克阿瑟的父亲担纲菲律宾军事总督。而麦克阿瑟也与菲律宾有不解的“缘分”。
1941年7月26日,随着日美关系的紧张,罗斯福总统决定将菲律宾陆军纳入美国联邦军队体系。麦克阿瑟因此被重新召回服役,肩负起加强美占菲律宾防御、抵御日本的任务。
面对真正的考验,这位“长腿名将”露出了自己真正的成色。
虽然他坐拥美国在菲律宾几十年的经营、几万美军的军队,甚至还有美国、菲律宾政府提供的物力财力支持,他的表现还是一塌糊涂。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自信满满的麦克阿瑟错估日军力量,日本人在几分钟内摧毁了大部分空军,直接导致美军有生力量损失惨重。最后竟然将一切希望放在等待援军上,至此反击力量全部丧失。
眼见形势不妙,麦克阿瑟抛下手下的美军和菲律宾人民,带着自己的情妇家眷慌忙逃跑。
群龙无首的美军只得投降日本,乖乖的走进集中营,遭受日本人的折磨,生还者不成人形,死难者不计其数。
这次确实不是日军厉害,但是麦克阿瑟也是真无能。
巴丹死亡行军
那罪魁祸首长腿名将麦克阿瑟呢?在美国宣传的“打扮”下,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忍辱负重”“奉命撤离”的勇士。1942年3月,他与情妇家人及幕僚一同乘坐鱼雷快艇撤离至澳大利亚。
在为日本太平洋战争立下天大功劳之后,只有嘴最好使的麦克阿瑟还不忘放下狠话:“我还会回来的”。
日军,甚至他的部下听到这话,都绷不住笑了,称呼他为“狗遁将军”。
在整个败退的过程中,尽管麦克阿瑟丝毫没有考虑美国的利益,可是他对菲律宾的一些事情还是念念不忘,比如最后的军费。
当时菲律宾的美国傀儡,菲律宾总统曼努埃尔·奎松为了随他一起跑路,主动从国库中掏出了50万美元(等于今760万美元)“孝敬”给他。
虽然此后史学界众说纷纭,但是根据卡罗尔·佩蒂略的考证,证实了此事还是有出入的,因为除了落入卖国将军麦克阿瑟口袋,还落入了其幕僚口袋里,这些加起来一共是64万美元(今1000万美元)。
沉溺声色犬马的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麦克阿瑟,好似控制不住自身欲望的野兽。
麦克阿瑟在菲律宾前后期间曾被爆出丑闻,包养混血女演员伊莎贝尔·库珀,金屋藏娇。
他将库珀安置在华盛顿的一所房子里,并禁止她外出,只允许她穿和服、蕾丝内衣和紧身皮衣,并告诉她,她的职责就是躺在床上。为了让她不至于太无聊,麦克阿瑟不得不安排了一辆车和专属司机,掏大钱供她挥霍。
至今还流传着库珀在古巴哈瓦那疯狂购物的故事。那这么一大笔钱是哪里来的呢?正如前文所述,相当一部分是披着合法外衣的菲律宾民脂民膏。
二战结束大摇大摆回到亚洲后,这只感官动物彻底放飞自我。
以出身上流、家世清白著称的东京宝冢特意为他安排上演全是半裸少女的音乐剧。
日本人听说麦克阿瑟很喜欢他们的“昭和女神”知名电影明星原节子,就让原节子给“日本新天皇“麦克阿瑟做情妇,65岁的麦克阿瑟欣然接受。
泯灭人性的野心家
在负责执行远东军事法庭对战争罪的判决时,麦克阿瑟对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们却轻拿轻放。
他竟“体谅”起日本人来了,说什么“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及其人民像日本一样在战争结束时遭受如此惨败。”
然而,那些被他抛弃死在日本集中营里的美军,那些太平洋战场上阵亡的美军,甚至丧生的几千万中国抗日军民呢?这些屈死的亡灵没有得到他一丝的同情。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父与子》)
他所做所为的最终目的,还是他自己能舒舒服服当好真正的日本统治者。
麦克阿瑟甚至还免除了天皇和所有涉及战争罪的皇室成员的刑事起诉。
这其中有不少日本皇族直接参与并指挥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比如日本天皇裕仁的叔父——朝香宫鸠彦亲王。正是他发出的一系列杀人命令,使得南京城破之后,生灵涂炭。
为了获得日军731等部队的实验数据,他毫不犹豫包庇了所有日军实验人员,让他们逍遥法外。
他还把这些反人类研究继续下去,导致美国获得这些血腥的数据资料后,德特里克堡基地战后快速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美国军方的P4生物实验室。
名过其实的传奇将星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真正的能力是在作秀上,或者说在宣传上。
麦克阿瑟不仅不带头盔,其衣服和帽子也经过改装
早在美国趁火打劫参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麦克阿瑟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虽然负责指挥的基本都是小战役,但是在媒体面前作秀的本事却很大。一个不带防毒面具、不戴头盔、目无军纪、乱改军服,在战场上四处招摇的形象,却被美国媒体炒作成“战争英雄”。
后来麦克阿瑟从菲律宾逃跑,只会胆怯的龟缩在地下掩体中,但在返回后,却又开始吹嘘自己的能力。
为了彰显自己的武力,甚至重新拍摄他登陆的过程——把登陆艇丢在海滩上,然后穿着军服涉水。
1950年7月,美国参加朝鲜战争。70岁的麦克阿瑟欣喜若狂,在媒体面前出风头的好机会又来了。他大言不惭地表示:这是“战神给老兵最后的天赐”,认为一定能轻而易举地侵略朝鲜。
为了彰显他的喜悦,他又在日本拍摄大量本人的宣传照片,并表示:“只要华盛顿不拖后腿,我一只手就能搞定战局”。
然而他还是高兴得太早,坚强的朝鲜人民把韩美联军赶了回去,并直接占领首尔。麦克阿瑟大惊失色,准备放弃韩国。他的助手表示,这个时候的麦克阿瑟是一个沮丧的而绝望的人。
1950年9月,麦克阿瑟进行军事赌博,进行仁川登陆作战。不得不说,这次计划很成功,麦克阿瑟得意忘形地准备借此机会穿越三八线,直奔中国。
时任总统杜鲁门听到这消息有些目瞪口呆,生怕引起局势升级,让麦克阿瑟赶快回到白宫进行闭门会谈。但是麦克阿瑟表示,太忙了,不去。
最后杜鲁门总统直接坐飞机,亲自前往前线。杜鲁门表示希望这场战争赶快结束,不要让中国和苏联介入。麦克阿瑟对此轻蔑一笑,表示他可以轻松应付。
得到保证后的杜鲁门匆匆离去,麦克阿瑟甚至对下属表示,这杜鲁门就是来合影的。
因为持续在中国边境上进行得寸进尺地挑衅,1950年10月25日,忍无可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
几次交手中,麦克阿瑟才发现,他不但没有战略眼光,也不会打仗。
尤其是在长津湖战役之后,美军大溃退,美国陷入了深深绝望之中。为了掩盖个人的军事决策失误,麦克阿瑟不断叫嚣要扩大战争,破坏我国工业生产,甚至准备在朝鲜扔核弹,让朝鲜遍布核废料。
杜鲁门
1951年4月10日15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两份文件,解除了麦克阿瑟的所有职务。就这样,一位经美国精心包装的“将星”向他26岁的电影明星情妇告别,终于灰溜溜地回美国去了。
从未远去的麦克阿瑟和走向必败的美国
麦克阿瑟,归根到底是美国出于利益,镀了一道又一道的金边“二战名将”。
被鲜花掌声包围,一生充满了各种美誉赞叹的“麦帅”,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靠各种包装、宣传出来的一个典型的“美国英雄”。
无论是二战,还是朝鲜战争,他的“丰功伟绩”都少不了注水和吹嘘,在朝鲜战场的拙劣表现更堪称人生抹不去的污点。然而这么一个人物竟然还能官至五星上将,美国社会和民众的认知和三观也可略见一斑。
韩先楚将军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战争中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韩先楚将军在面对麦克阿瑟一系列拙劣表现时曾说道 :“他(指麦克阿瑟)要是我的部下,我非毙了他不可,一个连长都不会这样干”,这也许才是对“麦帅”最恰当的评价。
那么麦克阿瑟身上反映的美国问题有没有改变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从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厉。
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收到64万美金的贿赂,在如今的腐败黑暗美国更不是任何问题。
因为今天的美军已经连狂轰滥炸也做不到了,他们唯一还会的,就是像麦克阿瑟一样去捞钱。比如特朗普任期的1万美元的马桶盖,拜登任期的9万美元的一袋五金件……都是如此。
麦克阿瑟的成功归功于美国工业能力的强大和成功的外交政策。
正因为背靠坚定而有力的中苏盟友和舍生忘死的产业工人出身的战士,靠着反法西斯阵营的道义支持,麦克阿瑟才得以取得一些成绩。
在这一系列有利条件支持下,哪怕是一个神经质的兵痞都可以被包装成天下无敌。
而如今的美国,只剩下神经质和不如麦克阿瑟的水货……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bm/2024-06-18/8859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