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真的破碎了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有关“美国梦”已经破碎的话题,经常被人说起。尤其是“占领华尔街运动”,更是把关于“美国梦”破灭的讨论推向了高潮。不过随着近一年多来,美国经济走向好转,这个话题开始沉寂了。
但是,最近在美国对于“美国梦”问题的讨论却非常热烈,《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连篇累牍地有大牌评论员发表文章,认为在美国已经没有什么“美国梦”了,像《纽约时报》著名的专栏作家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所写的文章题目就是:《“美国梦”移民加拿大!》
那么,为什么“美国梦”这个美国人曾经引以自豪,全世界的人都羡慕的梦想,很多美国人认为已经随风飘去了呢?因为,近来一位法国巴黎名叫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的经济学教授所写的一本经济学畅销书《21世纪的资本》,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虽然别的经济学书也曾经畅销过,但皮凯蒂的著作被认为是一部能够改变舆论走向的严肃学术作品,美国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纷纷围绕这本书发表文章、做节目讨论。皮凯蒂在美国人气高涨,有人为他取了个绰号——摇滚明星般的经济学家,可见这本书在美国掀起的热潮之大。
这本书道出了什么秘密,让美国人为之兴奋和不安呢?实际上,书中的观点并不特别新奇:财富继承和社会不公等现象在西方已急剧增加,只有提高税率才能控制这种状况。那为什么这本书还这样热呢?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对这本书的评价:《21世纪资本论》一书真正的新颖之处在于,他摧毁了保守派美国人最为珍视的一些错误信条,即“我们生活在一个靠才能成功的时代,富人的巨额财富都是赚来的,也都是应得的。”
克鲁格曼认为,皮凯蒂是世界上顶尖的研究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的专家,他不单告诉世人美国有越来越多的财富被一小群经济精英赚得,而且他还有力地证明,美国正在倒退回“承袭制资本主义”的年代。在这样的制度下,出身的重要性要高过后天的努力和才能,能否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不仅由财富决定,还由承袭的财富决定。
克鲁格曼写了篇文章题目就叫“美国走向拼爹时代”,他在文章中举例说美国富人榜前十名中有六位是财富继承人(四名是沃尔玛的继承人),而不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并且如今那些经济精英的子女一开始就拥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他特别同意皮凯蒂的观点,认为美国“逐步走向寡头”。美国经济由少数寡头控制、造成巨大的不平等,白手起家、通过个人努力奋斗,永远无法同那些“富二代”或“富三代”竞争。这样的情境还怎么去实现“美国梦”呢?
认为美国最强大年轻人不足三成
国内巨大的贫富不均、机会不等是造成“美国梦”破灭的重要因素,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在世界上走向衰落,让美国人觉得实力不济、大不如前,是“美国梦”变得黯淡的另一诱因。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可能在今年底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把美国戴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桂冠摘下。
《纽约时报》的另一位专栏作家弗兰克·布鲁尼(Frank Bruni)感叹:“我们的成功多长久啊!这么长时间保持下来,感觉真不错。”但是布鲁尼也认为:美国衰落不可避免。他说目前大多数美国人都以为美国已经落后了。他引用盖洛普民意调查(Gallup Poll),在过去六年,对美国人的调查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数据显示,很多美国人早就认为是中国,而不是美国。2014年,这个比例更是惊人的52%对31%。
由于总体国力衰落,美国在国际事务上已经明显力不从心,在利比亚、叙利亚以及最近的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已经没有能力像过去那样很有力地干涉,这更让很多美国人觉得美国在走下坡路。在一个不断下滑的国家,实现个人的梦想有些缘木求鱼了!
美国人认为“美国梦”破灭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很多美国人对美国这个国家、对美国的制度没有信心了!非常有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最近写了两篇文章,文章的题目分别是:“美国人的自信心在下降”和“美国人对政府丧失了信心”。布鲁克斯引用数据表明:有50%超过65岁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在18岁到29岁的美国人中,只有27%的人持这种观点。30年前,大多数美国人都被认为是中产阶层。但是自1988年以来,认为自己是“贫民”的人比例翻了一翻。
认为美国人信心丧失不仅仅是戴维·布鲁克斯的观点,弗兰克·布鲁尼也在文章中表达了同样的感受:“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乐观主义、雄心壮志,以及曾经的奕奕神采”,“在美国这场光荣的社会实验中,乐观主义一直是维系它的生命线,雄心壮志则是它的根基”,“我们的进取心经过拐点,开始了向下的弧线”。我引用了这么多布鲁尼的话,只是想用美国人的原话说明美国人没有自信心了!一个社会的人民没有了自信心,还怎么去实现梦想呢?
或许很多人不认同美国人对于“美国梦”破碎的看法,认为美国人向来有很强的危机意识。不过世界其他国家的人,尤其是正在努力去实现“中国梦”的中国人,从美国人对于“美国梦”的反思中应该可以获得很多启示。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xxhq/bm/2014-06-10/2621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