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人民公仆

打印

相伴焦裕禄的日子

受焦裕禄表扬的扎根兰考、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朱礼楚(左)、魏鉴章(右)在观测记录数据

相伴焦裕禄,治理沙碱涝

在欢庆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零二周年的日子里,兰考老同志情不自禁的回忆起焦裕和张钦礼重视科学技术,关心科技人员的感人事迹。

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和五风的影响,我国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这三年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物资匮乏,许多东西不得不凭票供应。购粮有粮票、扯布凭布票、烧煤有煤本,买面、打油有面本,就连日常生活用的红糖、白糖、肉类食品等也是按人定量,凭票限购。说到细米白面,除了劳苦功高的老红军、年高体弱的革命元老全部供应细粮外,连地专级领导干部也是粗细粮搭配,按比例供应。为了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勒紧裤腰带同舟共济,满怀信心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一九六二年年底焦裕禄到兰考。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焦裕禄和张钦礼多次邀请兰考县农业技术员韩庆云一块儿下乡。后来,老韩积劳成疾得了肝硬化。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焦裕禄、张钦礼和局领导商量,叫他去食堂当司务长管伙,不要再下乡了。韩庆云说:伙我可以管,这乡我还得下。我是农业技术员,是研究如何种好粮食的,不是研究咋吃粮食的。由于韩庆云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病情加重,在县医院诊断治疗。出院带药时,医生给他开了治疗肝病的药和两袋葡萄糖粉。取药时,药房的人员告诉他,葡萄糖粉没有了,等有了你再来取吧。老韩指了指货架上的葡萄糖粉,说:你让我来回跑个啥呀?那不是有吗?药房的人告诉他:那是凭特需证供应县委领导和老红军的。每人两袋,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随便挪用。老韩听了鼻子发酸,扭头走了。

焦裕禄和张钦礼前去看望韩技术员,得知此事,焦裕禄生气地说:有病的人治病不能用,留给没有病的人保健用,我看这个规定得改。张钦礼说:焦书记,你的看法俺举双手赞成。又转过头来安慰韩技术员道:老韩,气伤肝,你千万不要往心里去。我那两袋葡萄糖粉归你了。焦书记说:钦礼,今晚就召开县委常委会,废掉这个规定。另外,告诉通信员,把分给咱俩的葡萄糖粉马上给老韩送来。韩技术员感动极了,流着泪说:焦书记,你的肝病也不轻啊,我咋能吃你那份呀!再说,这规定也不是你们俩定的。现在物资这么紧缺,绝对平均也不行。焦书记笑了笑,说道:你放心,我不否定这个规定有其合理性。我是说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取消特需证,有利于防止干部特殊化。

根据焦书记的安排,张钦礼及时组织召开了县委常委会。会上,焦裕禄以取消特需证为题,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常委们一致响应。会上,大家还围绕干部革命化定了干部十不准。会后,通信员将县委领导的葡萄糖粉送给了韩技术员,并告诉他特需证已经废掉的消息。韩技术员感动得像个孩子似的呜呜地哭了。

焦裕禄、张钦礼关心爱护科技人员的事迹感人肺腑,六十年代毕业分配到兰考的魏鉴章、朱礼楚体会最深。二〇〇七年清明节,他们在给张钦礼竖立的纪念碑中这样写道:一九六二年,我们作为林业技术新兵从南方调到兰考工作。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生活困苦等种种磨难,曾一度使我们处于去留的徘徊之中。是焦裕禄和张钦礼兄长似的关爱、严师般的教诲,让我们扎根兰考,开发出兰考泡桐这一科研成果。焦书记辞世后,张钦礼帮我们对这一成果认真总结,大力推广,使兰考农桐间作面积由不足千亩发展到一九七八年的四十七万亩,桐材蓄积量增至二十三万立方,年生长量达八万立方,年采伐量达三万立方。……世人认为科研成果是科技人员的心血,科研人员则深知他们的成果来自焦裕禄、张钦礼这些搭建科研平台的幕后英雄。

朱礼楚这个曾被焦裕禄生前多次表扬过的大学生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是一九六二年八月十八日,也就是我拿着工作介绍信到兰考报到的第三天。张钦礼和曹庆瑞下乡回来,直奔兰考县招待所找我。朱礼楚,朱礼楚!一进招待所大门就喊我的名字。我赶忙从房间跑出来,边跑边答应:我就是朱礼楚,你是谁?曹庆瑞忙介绍说:他就是咱县的县长张钦礼。张钦礼满面笑容地握住我的手,连声说:欢迎你呀,小朱。听说你是林业大学毕业、林业方面的专家,俺兰考急需你这样的人才呀,你来得太好了。那个热情、那种求贤若渴的劲头,让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我的房间,他关心地问长问短。我向他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听了后说:兰考是个苦地方,风沙、盐碱、内涝特别厉害。你不嫌俺兰考穷,从大城市来到重灾区,一定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他讲到战争年代考城县白楼突围一战,考城干部就牺牲了七十四人,其中区以上干部就有十一人时,他的眼圈都红了。几十年过去了,我都没有忘记与他的这次谈话。

我到兰考不到四个月,焦裕禄调到兰考任县委书记。一天,刮着大风,焦裕禄、张钦礼来到老韩陵张庄泡桐园,来看我和魏鉴章同志,头一句话就问:生活习惯吗?我们说:慢慢会习惯的。生活上是与我们南方不一样,我们南方人大都吃米,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沙天气。焦裕禄说:你们是南方人,远离家乡,阔别亲人,这是党的需要。兰考是个沙区,现在又有特重的灾情,生活是苦一些,但这是暂时的。有可能的话,配给你们一些大米。以后生活上、工作中有啥困难都可以提出来,县委想办法帮助你们解决。张钦礼接着说: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咱兰考风起沙飞的黄风就会变成四处飘香的清风,沙荒就能变成绿洲。焦裕禄说:泡桐是兰考一大宝,很有发展前途,很值得研究。特别是农桐间作,这是劳动人民在与风沙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经验。你们将自己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群众的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大有作为。这里关键是要使思想感情在群众中扎根。说到这儿,焦书记意味深长地指着一棵泡桐树说:就像这棵桐树,树干这样粗,树叶这样茂盛,没有扎得很深的根是不行的,根深才能叶茂呀。我表态说:焦书记、张县长,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在兰考扎根,搞好封沙育林、农桐间作,为兰考走向富裕出力。焦裕禄接着说:小朱、小魏,兰考是多么大的林木科研基地呀,你们一定能干出成就来!’”

事隔不久,焦裕禄和张钦礼用自行车各驮着一袋大米,兴致勃勃地来到朱礼楚和魏鉴章的观测站。焦书记说:小朱、小魏,快来看,我和钦礼给你们送啥来了?”“大米!白生生的大米。小朱、小魏又惊讶又高兴。在那瓜菜代的年月,谁吃过净大米白面呀!一位书记、一位县长带着这么多大米,亲自给他们送来,怎不叫他们受宠若惊!只听焦书记说:县委研究了,今后你们俩按全细粮供应,全是大米。小朱、小魏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是啊,这在当时是多么大的关怀和鼓励呀!当年,除老红军外,地专级领导干部还不能享受全细粮呀!另外,焦书记、张县长和兰考人民都吃的是啥呀!粗粮占一多半,加上青菜和代食品,食不果腹。朱礼楚他俩哽咽着,发誓般地说:兰考面貌不彻底改变,我们誓不离开兰考!

朱礼楚嘴里是这样说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他真的把自己融合到兰考的工作中去了。后来,朱礼楚在兰考找了一个美丽、善良、德才兼备的回族姑娘结婚生子。卓兴隆开玩笑地对他说:知识分子和工农兵是一个结合,可咱朱礼楚是搞两个结合——找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娘子,回汉结婚又是一个结合。朱礼楚听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心里美滋滋的。朱礼楚在兰考工作了近五十年,直到生命的尽头。为兰考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为造林事业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sdjl/rmgp/2023-07-13/8278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7-14 关键字:人民公仆  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