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时代脊梁 >

解放军官兵

打印

“空中王牌”旅长郝井文:一个"时代楷模"的非典型故事

空中王牌旅长郝井文一个"时代楷模"的非典型故事

范江怀

仰望天空,“时代楷模”郝井文旅长驾驭先进的战机,带给我们的是雷霆之势,令人敬慕。当他回到地面,我们用平视的目光端详这位旅长时,看到的是另外一道风景。与郝旅长接触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并没有高不可攀之感。穿上飞行服,郝旅长就是一名“霸气”十足的战斗员;换上一身便服,郝旅长朴素得就像隔壁的邻居。记者采访他的时候,常常想起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郝旅长做的“好事”,当然是与打仗有关的事。如果说,郝旅长的飞行技术是常人无法企及的话,他做的很多事情却是常人都能够做到的。带兵打仗深不深奥?当然深奥。军事工作既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事业。飞行员的事业在天上,但要想成为“空中王牌”,又必须脚踏实地,在地面上把一件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做好。站在跑道边,看着郝井文驾驶着战机飞向空中的那一刻,真可谓“雷霆出击”“利剑出鞘”。在长达25年的飞行生涯中,郝旅长做了一些“可圈可点”的“大事”,然而做得更多的是一些平凡的“小事”。把平凡的小事、易事长时间坚持做好,甚至做到极致,其结果可能就会“出类拔萃”“不同凡响”。这恐怕才是郝旅长能成为“时代楷模”的原因,也是他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u=2316364874,3894064693&fm=173&app=49&f=JPEG.jpg

一个“时代楷模”的非典型故事——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郝井文备战打仗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本报记者 范江怀

练兵备战要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去努力

带队参加“航空飞镖”国际军事比赛后回到营区,参谋长赵德民发现旅长郝井文越发“坐不住了”。按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应该高兴才是。

为啥不高兴?赵德民说,郝旅长在赛场上受到了挺大的“刺激”。

在这次国际军事比赛中,郝井文看到从战场直接转战赛场的外军飞行员,飞出的窄航线攻击、大角度连续机动和降落不放减速伞等动作,实战含金量颇高。

受到深深“刺激”的郝井文归建后,马上调整了训练计划,在攻击训练中,要求飞行员在边界条件拉起,大大压缩攻击时间,不断提升战场生存率,增强毁伤效果。

我们天天喊实战化训练,什么才是“实战化”?郝井文所在的飞行部队,有几十年没有打过仗了,但这并不妨碍在“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去接近实战、走进实战,在借鉴和学习中提高自己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和水平。

郝井文在与记者的交流中,谈到自己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飞行员当然要练高难动作,把战机飞到极限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实战本领。但是,如果高难动作不从实战出发,飞得再好也是一个“秀”,我们要坚决把不切合实战的“花拳绣腿”赶出训练场。

去年初,媒体报道了一架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被反对派武装击落,飞行员跳伞后遭到武装分子的追杀包围。在短暂交火后,俄罗斯飞行员引爆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英勇殉国。

从媒体上读到这则新闻后,郝井文又一次受到了“刺激”。随后,他提出飞行员们要强化两个课目的训练:一个是游泳,另一个就是手枪的实弹射击和手榴弹的实弹投掷。

有飞行员不解:空军练这些干啥?郝井文很严肃地说,先进的战机是武器,飞行员腰上别着的手枪也是武器!我们天天喊要准备打仗,脑子装的却是准备不打仗的思想。上了战场,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可以说是危机四伏。远洋远海战备执勤不会游泳怎么行?与敌人在地面短兵相接的时候,手枪打不准、手榴弹拉不响怎么行?

在接受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中,郝井文毫不讳言地说:我就是想打仗!

乍一听,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是郝旅长的一句豪言壮语,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但是,你对他深入了解了,才知道他满脑子装的全是打仗的事儿。

首次执行远海飞行任务。飞行前的一天,郝井文把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挑战后果和一些安排跟妻子作了交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

为什么要这么做?郝井文说,飞那么远,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每一次飞行都是打仗和准备打仗的一部分,你得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结果努力。

带兵打仗要有“硬核”更要有“温情”

飞了2000多小时的旅副参谋长王登东,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郝井文的印象时说,旅长身上有一股“霸气”,像李云龙。

采访别的飞行员,谈到郝井文的气质时,有的说他身上有股“杀气”,有的说他身上有股“虎气”,有的则评价他说“很有血性”。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总之,郝井文是一个“硬核”旅长。

在朝鲜战场上,这个英雄的团队击落敌机42架、击伤17架,立下了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郝旅长在与记者重温这段辉煌的战史,探讨朝鲜战场上的制胜“秘诀”时说,客观地看,在武器装备上,交战双方旗鼓相当。在飞行经验方面,美军飞行员有上千个飞行小时的经历,而我军飞行员平均只有几十个飞行小时,明显处在下风。在战斗中,我军飞行员正是靠着敢于空中拼刺刀的勇气,靠着撞也要把你撞下来的不怕死的血性,创下了令世人惊叹的战绩。

多少年前,还在当飞行大队大队长时,郝井文就非常重视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他始终坚持这么一个“老理儿”,飞行技术好帮带,但铸就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则是一个长期的积淀过程。在官兵的眼里,郝旅长就是一个见任务就抢、见第一就夺的硬汉子。在郝井文的字典里,就没有“服输”两个字。“娘炮”是打不了胜仗的,飞行员没有一点血性,何以制敌?

所以,郝井文时时给大家灌输着这么一个理念:凡事不拿第一就是输。

话这么说也这么做,郝井文对飞行员的要求从来不走样。在重大任务和比武竞赛中,争第一自不必说,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郝井文一点也不含糊。飞了3000多个小时的范志刚,和郝井文是同一批的飞行员,对此记忆犹新。比如打篮球,不就是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吗,可郝井文要是看到谁在打篮球时没有拼命的劲头,他会叫停比赛把人给训一顿。

范志刚有点“看不过去”,曾劝过郝井文别那么苛刻,大事认真一点,小事就算了。郝井文不答应,在他看来,要让“敢于拼搏、敢于较真、敢争第一”成为习惯,军人的“血性”就是在一点一滴中养成的。

和郝井文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了,官兵们会发现旅长又有“温暖走心”的一面,有时让人非常感动。

旅篮球队在上级组织的比赛中勇夺第一,郝井文得知后非常高兴,一定要待球队归来时迎接一下,以示祝贺鼓励。

本来预计球队归来时是晚上九十点钟,没想到路途上交通出现了拥堵。机关的同志劝旅长,夜深了就别等了,早点睡觉休息。“球队过五关斩六将,吃不少苦、流不少汗拿了冠军,我们少睡几小时觉算什么?”郝井文坚决不干,一直等到凌晨。当舟车劳顿的球员们一下车看见郝旅长等领导亲自迎接,着实感动了一把。

在小事上是暖心,在实战化训练中就不仅仅是暖心的事儿了,郝井文给大家的是信心“。金头盔”获得者杨鑫,第一次参加对地突防竞赛考核时,就闹了一个“乌龙”,打错了靶子,把到手的“金飞镖”给打飞了。

第一次就铩羽而归,还会有第二次机会吗?搁在有的部队,不能说没有,但至少会让你“缓一缓”,先把机会让给别人。郝井文没有这么做,很快给了杨鑫第二次机会。不承想在空战对抗比武竞赛中,跟杨鑫一块去的另外两名飞行员都夺得了“金头盔”,杨鑫再次空手而归。第三次机会到来的时候,郝井文再次把名额给了杨鑫。有人提醒郝井文:如果杨鑫再掉链子,整个团队的荣誉和成绩都会受影响。

郝井文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选择。他的理由很简单:平时空战对抗训练成绩,杨鑫都排在前面。我们要信任自己的战友、相信他的实力,不能因为一两次失利就放弃!这样不利于飞行员技战能力的跃升。

杨鑫终于抓住了第三次机会,捧回了“金头盔”。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仅看到了郝井文“硬核”的一面,更看到了作为一名“领头雁”的格局和情怀。由此你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空中王牌”能“孵化”出那么多“空中王牌”来。

对抗演练要拿“第一”更要摸“门道”

都说郝井文是一个急性子,长得也“着急了点”,脸上的褶子多,显老。与郝井文聊着聊着,他的忧患意识就会不知不觉地冒出来。

郝井文所带的部队,曾经走出了赫赫有名的王海、孙生禄、焦景文等一大批“空中王牌”。郝井文常常操心的是:不能把这支队伍带砸了。

如何让部队的战斗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出现波浪式的起伏,一直是郝井文思考的课题。独行快,众行远。郝井文用“一个人只能跑得快,一群人才能跑得远”的大白话,来解释这句话的内涵。

与记者交流,郝井文从战场聊到了赛场。为什么刘翔之后,没有再冒出来第二个、第三个刘翔,而中国跳水队和乒乓球队为什么会成为“梦之队”?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你有没有找到人才培养的规律,有没有摸到培养世界冠军的门道。找到了规律摸到了门道,你会拥有生产世界冠军的“流水线”。

这些年,这个团队10人次夺得“金头盔”、6人次获得“金飞镖”,人数次数居空军之首,涌现了一大批“空战能手”。记者问郝井文,是不是掌握了“空战能手”的“制造规律”?

郝井文谦虚地回答“不敢说。”随后,他给了记者另外一个肯定的回答:“我们对自己还是有把握的”。

这个团队曾经也有过“滑铁卢”的教训。多年前,在一次远距离对地攻击比武中,别的部队打的导弹“百步穿杨”,直接冲着靶标洞口飞了进去,可他们打的弹连洞口的边都没有够着。归建后,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他们在空勤楼的大门上挂上了一块一米见方的铜雕。那是兄弟部队击中山洞的场景,上面写着:这就是目标!

每天,飞行员都能看到这块警醒大家知耻而后勇的铜雕。可光看不行,还得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啊。郝井文带着一帮人,成立了“某型武器专攻精练项目组”,对这个“硬骨头”展开了集智攻关。

飞了还不到800小时、年仅29岁的飞行员汤书杳,在去年的空军突防突击竞赛性考核中一战成名,成为空军突防突击竞赛举办以来最年轻的“金飞镖”得主。

现在担任“某型武器专攻精练项目组”负责人的汤书杳,谈到突防突击的门道和对地攻击的诀窍,比谈论他夺得“金飞镖”还要喜形于色。

窍门是怎么找到的?说起来很复杂。汤书杳给记者讲了一个攻关的细节:战机打得准不准,跟飞行的速度、夹角以及风速、击发时机等都有关。在同等条件下,弹着点为何不一样呢?他们把能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甚至弄出了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可还是打得不理想。后来,郝井文让机务人员把打的弹拿过来研究。一般来说,流水线生产的弹不会有什么差异的。可是研究之后,才发现不同批次的弹,还真存在细微的差异。比如说,如果每一枚弹的重量不一样,其动能当然不会一样。掌握了弹所存在的差异,并经过修正之后,这种弹就打得越来越有准头了。

窍门,就隐藏在无数个细节之中。如今只要参加考核或者比武,飞行员们总是信心满满。

有人总结《三十六计》时说,其核心的理念就在于算计。郝井文的“算盘”也善于精算:拿一个“第一”也只是一个,如果拿到通往“第一”的窍门,就可以拿到N个“第一”;有了N个“第一”,就不愁冒不出“空战能手”来。有了一支政治素养、军事素质、战斗作风都过得硬的团队,真正打起仗来才有胜算和把握。

这就是一个“空中王牌”旅长的制胜之道。

瞄准未来要用“头脑”更要用“外脑”

郝井文的老部队有一个“队训”:打造世界一流的空中精锐之师。他们旅成立之后,郝井文把“队训”定制为“打造智勇无敌的空中劲旅”。

为何要强调“智勇”?郝井文解释说,虽说狭路相遇勇者胜,但要想打赢现代战争,光靠勇还不够,还要学会智胜。

想要打胜仗,当然要学会动脑子。可跟郝井文接触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他脑子装的那个“智”,不仅是智商,更是智能。

郝井文告诉记者:要想赢得未来战争,我们必须抢占信息化、无人化和智能化的制高点。

飞了1400多个小时的邢正,是这个旅的“AI大咖”。为了搞一个“AI项目研究”,郝井文把经费家底都豁了出来。邢正觉得旅长在这方面大方得令人吃惊,也让他牵头搞这个课题有了不小的压力。

对AI情有独钟,郝井文不是头一遭显得大方。早在他担任飞行团团长时,郝井文就组织信息作战研究攻关,带领专业骨干展开多项新型作战样式研究,摸索信息化作战的路子和手段。吃了一回“螃蟹”的郝井文,尝到了甜头。他去年又组织力量,与国防科技大学某研究所一起利用大数据攻关……

“大数据、云计算不是用来看的,得用起来。现在的电脑不仅记忆力强大,还会深度学习,对战场态势分析、数据精确计算都非常有帮助。这么好的‘外脑’,我们不用它,那我们脑子肯定是出了问题。”郝井文这么给记者定义他心目中的“智能”。

有了智能化的翅膀,郝井文的团队不仅飞得更快更高,也飞得更强更好。在近一两年空军组织的各类竞赛考核中,他们可没少把“第一”抱回来。郝井文却说,我心中的真正第一,是在未来战场上打胜仗。

“飞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能打得赢。”这是郝井文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他驾驶战机驰骋蓝天、劲舞苍穹,不再是“一览众山小”。其实,与郝井文聊得多了,你会发现,比他身子飞得更高的,是那颗整天琢磨着怎么打仗的“心”!

u=213132750,888288711&fm=173&app=25&f=JPEG.jpg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sdjl/jfjgb/2019-01-23/5471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1-24 关键字:解放军官兵  时代脊梁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