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抗战老兵以及英雄的一点浅思
关于对抗战老兵以及英雄的一点浅思
蒲开龙
什么是永恒?以前,我一直不认为有什么能够永恒,但是我开始否定自己了,我认识到永恒是存在的。是的,精神永恒,信仰永恒,对人民的爱永恒,对祖国的爱永恒。或许会有人并不那样认为,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对我对说就是永恒,那就足够了。
几乎每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上永恒存在,可事实确是不存在的,但有一种人他们虽然早已远去,或者正在离我们渐渐远去,但其精神却永存。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忆起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各种文章中,我们能够经常读到郁达夫的这样一句话,他说: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帮,一个有英雄而不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是的,我们应该尊重英雄,让英雄之光在华夏大地散发永恒的光辉。我们可悲不可悲?我们不可悲,但我却觉得我们却很可怜。华夏五千年的悠悠历史,文明璀璨,英雄辈出,抛去那些久远的记忆暂且不论,就谈谈离我们不远的近代中国,就谈谈我们的抗日战争和为建立新中国奋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我感觉到莫名的悲伤,好像离开了音乐的世界我将不能存活一样。
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历史中,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各国的援助下,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洗涮了近百年的耻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诞生了一大批的英雄。我们的民族真的很幸运,但我们的英雄却很可怜,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很可怜,因为我们开始淡忘历史、淡忘英雄变得淡漠无情和自以为是。
“9·3”大阅兵后的一个晚上,我在看新闻,突然我非常感动,因为新闻报道说部分抗战老兵本来生病十分很严重、生命垂危;但是听说自己将要参加“9·3”大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时顿时精神抖擞、意志坚强,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战斗的年代;还有的抗战老兵参加完检阅之后便与世长辞,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我知道我们留不住英雄的生命,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我们的路还很长。我知道自然生命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超越自然生命的永恒价值的结束。我知道我们留不住他们的生命,但是我们一定能够留住他们的精神。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悼念张思德而做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我认为为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事业而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为了中国抗战的正义事业而做出巨大贡献的抗战将士们,不管他们是否已经远去或者正在渐渐远离我们而去,我们都认为他们会是也必须是永恒的。
我们应当向毛泽东留住张思德精神并且发扬光大一样留住抗战老兵的抗战精神并且发扬光大,使其在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中大放光芒。我相信精神永恒,因为相信永恒,所以我会去尊重那些值得我们尊重的人,尊重抗战老兵,尊重并弘扬他们的精神。
怎样留住抗战老兵的精神?我个人认为对于个人来说:首先,对待抗战老兵我们至少不应该淡然,听到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们不应当淡漠,发现有侮辱英雄的行为我们绝对不能淡定;其次,我们应当去了解那一段苦难的历史,在了解那段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对民族家庭的沉思。我认为我们千万别以为什么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历史是从昨天发展而来的,而今天又可能是会影响明天的昨天,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今天的影子,所以我们绝不能无视历史,我们应当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精神给养。最后,我们要践行一种伟大精神我们就必须把这样一种精神与自己的工作、生活联系起来,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品格。有可能我们这一辈年轻的90后一生也不可能亲身接触战争,当然没有人愿意战争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是老一辈革命家总是在不断教导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古罗马军事家韦格蒂乌斯曾说:“你热爱和平吗?那就准备战争吧。”
这是一个霸权的时代,这个世界奉行的是实力逻辑,我相信只有实力才能保卫利益。我们可以不接触战争,但我们不能忘记战争,因为思想的武装远比任何物质的武装都更有作用。金一南将军认为,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在内心。不懂得尊重英雄,不知道爱护英雄,又能从哪里获得对历史的感悟和对自身的定位?我们只能成为无根的浮萍,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又能怎样坚守自我的本真呢?
毛泽东同志说这个世界上能够存在的并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国家一定是有其优势和特点的,我认为我们的优势和特点就是在历史中不断寻找自己的影子。
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我认为我们要使别人清醒别人首先还得使自己清醒,在历史中寻找曾经的自我,让尊重英雄、崇尚英雄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sdjl/jfjgb/2017-02-20/4272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