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前“铁人”离开了,但我们不会忘记
47年前“铁人”离开了,但我们不会忘记
团 团
团团说
一场艰苦卓绝的年代石油大会战,在东北荒原上打响。
一群热血沸腾的钻井工人,让新中国甩掉贫油的帽子。
一段属于石油英雄的历史,上演了无数的奇迹。
1970年11月15日,“铁人”王进喜离开了我们,但“铁人精神”却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
1959年的9月26日,东北平原。
一座油井喷射出了黑色油流。
这一发现不但改写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更是给即将迎接自己成立十周年庆典的年轻共和国,献上的一份厚礼。从此,这里被人们称为大庆油田。
按照毛主席和中央的决策,石油战线要集中优势兵力。
从1960年的3月开始,来自全国各地约5万人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开进了这处位于东北的荒凉平原,同时也拉开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
而这个时候,在当地已经颇有名气的钻井工人王进喜,正从玉门率领贝乌五队千里迢迢赶往大庆。
从玉门开往大庆的列车穿过一座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在祖国的原野上奔驰,王进喜禁不住心潮起伏。
1959年在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期间见到的一切,又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那是他第一次到北京,看到大街上来往的公共汽车车顶上都背个“大气包”,他感到非常奇怪。
他就问旁边人说,“这个汽车背个这个干啥?”
他们对王进喜说“背的那叫煤气包。”
“汽车应该烧汽油,但为啥烧煤气呢?”
“因为没有油啊!”
——《铁人传》作者孙宝范
公共汽车上顶个大气包是当时的无奈之举,因为那个时候,中国的石油实在是太稀缺了。
每年消耗的石油500万吨,有60%依赖进口,而国外的封锁又使原油进口的渠道日益狭窄,全国商店里销售的照明用煤油逐渐紧缺,甚至空军的飞机也因油料紧张而不能进行正常训练和执勤。
石油是经济的血液,石油的短缺卡住了年轻共和国的咽喉。
当王进喜看到天南海北前来参加会战的几万名战友,看到铁路两边沿线摆了几十里长的堆积如山的设备器材,看到就要开发的一望无边的大油田的时候,他感到自己浑身充满着力量。
这个出生在甘肃玉门贫困家庭的石油工人高兴得热泪盈眶。
6岁的时候他就领他父亲去要饭,10岁时候就上那个山上和小朋友一起放牛,15岁进矿成了“黑油娃”了。
——《铁人传》作者孙宝范
现在的大庆萨尔图火车站,周围商店林立,可在当年王进喜他们到达时却是一片荒凉。
如今的大庆萨尔图火车站
当年的大庆萨尔图火车站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似乎只有这个火车站有着生机。对每一位参战的石油人来说,走下火车的那一刻,战斗就已经打响了。
当时这个困难情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叫“青天一顶,荒原一片”,因为全国一下子集中那么多人马,生产生活条件都非常困难。
——《铁人传》作者孙宝范
三月的大庆,朔风呼号,滴水成冰。几万人一下子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大荒原上,他们面临着许多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困难。
没有公路
车辆不足
没有足够的粮食
没有像样的房子
……
但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他们依然没有感到丝毫沮丧。
为了把石油打出来,他们斗志昂扬。
荒原、泡泊、盐碱地、沼泽……这,就是他们当年要面对的自然状况。
在长达七个月的冬季里,最低气温甚至能达到零下40多度,手冻得伸不出来,两米厚的冻土层冻得结结实实。
“那个时候没有人说来了是苦啊累啊的,根本就没有想过累。来了就是为了要打井,我们是工人,工人就是要为国家打井!”赵远和老人激动地说道。
几天后,消息传来,钻井设备终于运到了萨尔图。
可是,王进喜左等右,等得眼睛都望穿了,还是没有看到设备运到工地上。他一打听才知道,60吨的设备一直躺在火车上,根本就没办法卸下来。
想要把60多吨的设备拉到井场,一般需要大吊车和大型拖车才能完成,可当时由于没有配套的吊装设备,所以钻机无法搬运到井场。
王进喜立即召集全队集合,喊着口号,带领1205钻井队30多名成员,把设备拆整为零,化大为小。经过三天三夜的工夫,硬是把笨重的设备用仅有的几辆解放卡车运到了井场。
“咱们37个人,每个人就是一部小吊车。”
王进喜这样说。
终于,40米高的钻塔矗立在了大荒原上。
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搭起了他们来到大庆后的第一座井架。
这是他们在大庆创造的奇迹中的第一个。
如今的大庆,用现代化工艺制造的井架和压油机随处可见,早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产物了。但王进喜他们创造的那个奇迹,依然矗立在那里,被人们一遍遍地温习着。
井架安装起来了,下一步就要准备开始打井。一台钻机每天至少要用40到50吨水,可水管线却没有安好。
1205钻井队的37名队员,带着锅碗瓢盆一齐上阵破冰取水。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在闻讯赶来帮忙的老乡、机关干部等百来人的帮助下,他们硬是用脸盆端、水桶挑,攒满了开钻要用的50吨水,提前开工。
王进喜和英雄的大庆工人们,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夺油大战。
1960年4月14日,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巍然的井架上披着金色的霞光,井场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王进喜大步跨上了转台,手握着冰冷刹把,大吼一声:“开钻!”
这声音威武雄壮,气吞山河。
就像是王进喜在一首诗中所写到的那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这就是当年王进喜手握沙把的情景,这一瞬间已经印刻在了在场所有人的记忆中。
经过五个紧张的日日夜夜,这座在地下沉睡了千百万年的大油田终于喷出了乌黑发亮的原油。
这,是用世界上从来没有见过的方法打出来的油井。
这口井,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工人阶级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1960年4月29日,在萨尔图召开了万人誓师大会。大会上,王进喜披红戴花,骑着马绕场一周。正是在这次大会上,王进喜喊出了那句经典口号:
“有条件也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上!”
正是这句“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上”,鼓舞了参加石油会战的千军万马,带来了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誓师大会结束后,正当大家还沉浸在这热血沸腾的气氛中时,突然有人发现,王进喜走路时非常费劲。
“第一口井放井架的时候,他就站在钻杆上指挥,正好那个绷绳在钻杆下面套下来,把他的腿拉在钻杆下面,就把他的腿给砸伤了。”王进喜的徒弟许万明说到这件事,仍记忆犹新。
同志们赶忙把王进喜送进了医院,可是,在这热火朝天的会战当中,他怎么可能安心住下来呢?
一天深夜,王进喜深一脚浅一脚,从医院里回到了钻井队。
他手里拄着拐杖,腿上的绷带沾满了泥水。同志们赶紧帮他收拾床铺,想让他好好休息。
可是,还没有等大家安排好,他已经拄着拐杖上井去了。
此时,1205钻井队已经顺利完成了第一口井的任务,转移到了另一个井位。王进喜带着腿伤,指挥队员们迅速在第二口井位摆开了战场。
这个井位地处高压区,特别危险,很容易发生井喷,所以从一开始,王进喜他们就把井喷当做预防重点。
钻机打到700多米的时候,突然遭遇了地下高压气层,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井喷还是发生了。面对突发的险情,王进喜一面要求保持钻机高速运转,预防火灾,一面组织队员在泥浆池中倒入大量水泥。
强大的高压液柱冲出井口,飞上几十米的高空。再不采取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眼看一场大事故就要发生,情况万分危急,工人们迅速行动起来。
但倒进去的水泥沉入水底,发挥不了作用,上水管的莲蓬头又被水泥糊住……
井喷更厉害了,现场却没有搅拌机。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纵身一跃,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起了泥浆。
经过王进喜和队友们的奋战,险恶的井喷终于被了压下去。本来就带着腿伤的“铁人”,在这一次竭尽全力地拼抢之后,终于还是倒下了。
这张王进喜带领队友,用身体搅拌水泥的照片,成为那一代人最生动的写照。这个瞬间被人们一遍遍地提起,这是那一代中国人民的时代记忆。
岁月流逝,曾经的泥浆池早已不复存在,但这口油井依然静静地待在那里,发挥着它的作用。
人拉肩扛、破冰取水、跳泥浆池。
王进喜带领的1205队,创造了大庆石油会战中的三个奇迹,而这三个奇迹,让面临艰苦环境的石油工人们,获得了信心和勇气。
那时候,王进喜的房东赵大娘逢人就说,“你们这个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
“铁人”这个光荣的名字就此传开,“向铁人学习,发扬铁人精神!”的口号响遍了整个大庆油田。
此后的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乃至今天,在铁人精神的激励下,石油工人们在黑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了第一批原油。成千上万的石油人聚集在铁道旁,见证了这个伟大的时刻。
从这次600吨的原油外运开始,大庆油田一直在向全国输送原油。
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终于结束了。
1969年,王进喜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人民大会堂里路过主席台的时候,周恩来总理特地叫住了他,向毛主席介说,这是大庆的“铁人”王进喜。
毛主席握住他的手说:
“王进喜,我知道,是工人阶级的代表。”
这里,是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石油魂”群雕以宏大的气势、深蕴的力量,表现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们战天斗地的英雄壮举。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这是当年的“铁人”口中的铮铮誓言。
“铁人”,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楷模和一个代表石油工人的符号,他更是共和国自力更生、战天斗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缩影。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原标题:国家记忆 | 47年前他离开了,但我们不会忘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sdjl/gr/2017-11-16/4726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