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政治

打印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和新时代新思想的创立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和新时代新思想的创立

  

党的十九大的最大历史性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恰恰是在这种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形成并不断发展、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怎样创立的?

人民情怀、问题导向、坚强意志、文韬武略、战略谋划、踏石留印,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意志品质。这一点深深地印记在他所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深深地印记在他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中。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严惩腐败中创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以顽强的斗争精神、补天填海的气概,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使命担当,正风肃纪反腐,挽狂澜于既倒,逆转了多年形成的“四风”惯性。

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政治局立规矩开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从“打虎”“拍蝇”的反腐攻坚战率先突破,严明党的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解决“灯下黑”,打通“中梗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冲破利益藩篱,果断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铲除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有力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五年来波澜壮阔的实践充分证明,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战略布局英明正确,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校正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航向,使党经历了革命性锻造。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正本清源、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中创立的。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但是很长时期以来,存在着党的领导被严重弱化、虚化的现象,甚至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开宗明义就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工作,无一不是从加强党的领导抓起,最终落脚在强化党的建设上。

通过这些举措,澄清了模糊认识,夺回丢失的阵地,把走弯了的路调直,树立起党中央的权威,弱化党的领导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创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打通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战略层面来说,破解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总枢纽,就在于如何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如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过一段实践探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系统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通过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形成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军令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形成了“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治国理政新格局,使我们党的长期执政水平进入了一个新境界。与此同时,还提出坚持“四个自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定力,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扎实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创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能不能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转变,对党的治国理政能力是一个新的巨大挑战。

为了紧紧抓住并处理好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它作为转换思想的新理念、推动工作的指挥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在顶住巨大风险压力、攻坚克难中上了新台阶,开创了稳中求进的新格局。

经济建设上,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政治建设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文化建设上,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建设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创立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在前所未有地稳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中国理念、中国发展、中国方案也前所未有地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心关注和赞誉。同时,中国强大起来以后,会不会重蹈“国强必霸”的历史覆辙,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还首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并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决反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以上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时代和实践中来,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又强有力地指导和推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出现了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充分显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时代性、真理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怎样开辟的?

上面,我们着重从实践创新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上,回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过程。下面,我们再从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推动上,看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如何开辟的。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开辟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即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将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贯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全过程之中,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鲜明理论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集中地体现在打了几个攻坚战、啃下了几个硬骨头。

第一,打赢了强力反腐败、持久反“四风”的攻坚战。

第二,打赢了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企稳向好、迅速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第三,打赢了精准扶贫、深度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

第四,打赢了污染治理、生态治理攻坚战。

第五,打赢了意识形态和网络治理攻坚战。

第六,打赢了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与国防和军队改革攻坚战。

第七,打赢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扭转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被动局面攻坚战。

这些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开创性的攻坚战的胜利,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威力,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促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如刘云山同志所说:“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过程深刻生动地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深刻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立足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有效途径是“三个不断”,即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不断深化认识,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思想僵化了、停滞了,甚至偏离了正确政治方向,就会犯颠覆性的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告诫全党同志要“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不断总结经验,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总结经验的大忌有二。一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二是虚夸浮夸,“工作干得好,不如总结搞得好”。总结好的经验,必须靠真抓实干,必须靠真正解决问题,必须靠实践创新。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告诫全党同志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是理论创新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要在伟大实践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我们要珍惜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上述基本经验,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哪些原创性的理论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时代课题产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催生了许多原创性的理论贡献。这些原创性理论贡献,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概括提出的“八个明确”上。

第一个明确,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及其实现途径。

第二个明确,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解决途径。

第三个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个明确,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第五个明确,指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第六个明确,指明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第七个明确,指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两大目标任务,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八个明确,指明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紧密相连,为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深刻内涵、实践要求,提供了一把思想的锁钥。正如刘云山同志指出的那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这‘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我们对“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这两者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上,既要做全面的统一的理解和把握,也要注意到这两者出发点相同又各有侧重的情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这些原创性理论贡献,不仅全面地系统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发展,也作出原创性的贡献。

在政治经济学原理方面,坚持发展论与阶段论的辩证统一,提出了在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变化;坚持运用好“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辩证统一,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理论;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辩证统一,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断,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供给与社会有效需求的辩证统一,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

在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把握和处理的七个重大关系;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方面,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在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学说方面,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打破“国强必霸”的旧时代逻辑,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实现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美好梦想的互联互通共享。

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说方面,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

当今,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遇到并要着力破解的许多难题,既是从自身发展与国家治理中提出来的,也是各国发展与全球治理面临的共同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又一次证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而且能够在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一的文明古国中,以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创性理论创造,不断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入新鲜的时代内涵和实践内涵。我们坚持的理论自信,不仅包括对理论在中国广袤土地上的真理性的自信与坚守,而且更应当包括对这一理论对于世界发展进步的真理性的自信与坚守。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

(作者系求是杂志社社长;来源:红旗文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zz/2017-12-18/47805.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2-19 关键字:政治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