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哲木:泸县“谣言”丛生是官员媒体素养的缺失
泸县“谣言”丛生是官员媒体素养的缺失
清哲木
昨天晚上新华社连发三问质疑泸县当地到底在紧张什么?这让泸县太伏中学学生坠亡事件,更加扑朔迷离,从地方相关官员应对媒体调查真相的态度,这更让人怀疑泸县学生坠亡事件背后隐藏着不可预知的现象,地方官员错失了一次辟谣和还原真相的绝佳时机,如果地方宣传部官员稍懂常识和平息舆论最好时机,那么新华社记者送上门的调查和足以化解舆论危机和民众的质疑。可惜,非常遗憾,我们泸县的官员不知道是过于的自以为是还是真的有难言之隐,面对新华视频的采访,竟然如临大敌,甚至采取了“制约”的办法。
一次最好回应舆情的机会,被泸县官员白白的浪费,甚至还免费赠送了社会一条 “实施各种暗示威胁干扰,迫使采访对象不敢说真话。”的附加党媒的权威新闻。哲木观察不知道泸县官员对新闻素质缺失到何种地步,何况还是常常和媒体打交道的宣传部部长竟然也无条件的雪上加霜“自黑”一把。泸县,有如此的窘迫的舆论监督环境和捉襟见肘的媒体素质官员在应对汹涌澎湃的舆论,无论是谣言也好,真相也罢,官员应对舆情能力的严重缺位和行事方法已经令人发指,用一个“蠢”字,已很难满足泸县相关领导应对舆情的极度失败。
一次天赐良机,本该好的消化谣言的机会就这样和泸县擦肩而过,新华社连发三问,关注坠亡原因、背后细节等;再到舆情的不断分层,泸县政府是否打压等延伸性问题上,话题不断延展,真相不断受困, 本该承担舆论引导主动权的泸县,一次次的失去了发力、发声的机会,在极为不利的负面舆论氛围仍在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新华社最能代表权威的声音,而泸县采取了极为消极的态度,没有充分放行媒体监督,公开透明的信息传递途径,打消民众的疑虑,记者采访过程如此受到难以忍受的干扰,追问真相之路,如此艰难,而进一步的加剧了民众的质疑和情绪对立。
说实话,这起事件不应成为全民围观的焦点,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有理由反思泸县官方处理事故的不足之处。太伏中学学生坠亡,仅从视频和图片来看,无法断定自杀还是他杀。为什么非要急于火化尸体?官方为什么急于发“通稿”?即便有地方领导子女参与,在互联网时代,想采用传统的“捂盖子”方式是压不住的;我也相信,人民政府不会为了袒护个别干部子弟而惹怒人民群众。如果不是罪案,公开透明就应该能够顺利的解决,何以弄的沸沸扬扬?无论如何,不管事件的真相是什么,闹得满城风雨,天下皆知,绝对官方处理的有问题。有些事情本来很简单,结果人为的搞复杂了。事情一旦复杂起来,即便你说的是真话,也没人信了,于是谣言满天飞也就不难理解。
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人人媒体化时代,所有的信息,正面的、负面的,几乎都是通过人人媒体传播。这样的一个新的媒体环境,就是媒体对政府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了,随着网民数量的积攒,互联网扮演的角色也从附属型的舆论阵地,转向舆论的主阵地,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流舆论,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互联网与近7亿手机用户一起,催生了众多的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舆论场。舆论的聚合化、实时化、跨地域的发展趋势,使大规模、全国性的舆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并成为公共事件。可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官员的媒介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的稳定,能不能有效引导舆论、妥善应对舆情,哲木观察认为应是当代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的具体体现。
处置舆情、平息事端、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宣传干部都打太极,这如何疏导舆情?中国的老百姓是通情达理的,新闻媒体是最顾全大局的,只要坦诚相告,合理解释,即使一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大家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堵和删,这不更加意味着有见不得人的东西吗?须知,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现场直播者,尤其对社会关注的事件,及时发布,时刻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是争取主动的最明智选择。
泸县这次事件再次提醒地方政府,公开、公正、公平,才是赢得公信力的王道。对于民众来说,要相信中国会朝着法治、文明的方向前进,只不过囿于各种原因,会有一些曲折,时间可能会慢一点,但是,我们需要充分给予相关方冷静思考处理问题的机会,即使他们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哲木相信泸县依然会给民众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中国的法制与公平在每一个地方并不缺失,因为,它正在来时的路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zz/2017-04-07/4350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