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穆陶:爱国主义与文学

关于爱国主义这个名词,我不知它具体出现于何时,但它的含义与国家的产生同步则是没有疑义的。人类从原始状态向前发展,由群居到家庭,再到国家的出现,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是始终在斗争中前进与发展的。我们学习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也便知道了阶级、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规律。每个人所隶属的国家,是与他们赖以生存、繁衍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为了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人们就必须要付出爱心与斗争,从而建设它,维护它。历史的经验证实了,爱国家,爱人民,既是人们的公德,也是人们的义务。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的故事,记载于史册,传颂于口碑,在历史前进的岁月中,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宝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保卫自己国家的利益,面对敌人入侵,不惜牺牲生命,团结一致,奋力抗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诗经·秦风·无衣》)这便是当时人民保家卫国的写照。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心系国家兴亡,当看到国家某些贵族精英已经变质,由芳草变成了萧艾,他禁不住忧心忡忡,在作品中直抒胸臆: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这时候,楚国外敌压境,内奸恣肆,他宁愿以身殉难,也不降节求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些都记载于他写的《离骚》中。从此之后,《离骚》作为爱国主义文学的不朽篇章,与屈原的名字一起,留芳人间,千古不朽。

历史代谢,时迁境移,虽然时代不同,爱国主义却始终植根于人们的心灵之中,作为崇高的精神境界,焕然于人间,照耀着人类前进的脚步与正义事业的征程。

古人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我国的爱国主义文学,蔚为大观。明清以前,小说体裁尚不发达,主要以诗文词为主。大量的爱国主义文学作品,深入人心,口碑相传,几乎老幼咸知。岳飞的《满江红》词,以慷慨激昂的笔触,抒发了他抗敌报国的情怀:为了国家命运,为了神州山河,不惧抛头颅、洒热血,绝无丝毫个人杂念与私欲。宋代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不是一般的文学抒情,不是空洞的心意表白,而是为国舍身的誓言。

现代文学巨匠巴金,在国家灾难深重的年代,他写下了散文《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当时,战乱频仍,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他虽然不得已暂时离乡它去,但内心对家国的眷恋之情却挥之不去。他在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中,想到的仍然是:雄伟的黄河,神秘的扬子江……这样的国土,这样的人民,我的心怎能够离开你们!这就是一个文人的爱国主义!他的心永远是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他的作品也是与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的。

作家与文学,只有抛开个人的悲欢私欲,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才是文学最大的价值所在,才是文学的最高境界。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体现在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推助民族和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对人生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总之,中华民族是具有灿烂文化的伟大民族,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并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应当成为每个作家的不懈追求。

(作者系山东潍坊市作协原主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wh/2022-09-01/7728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9-01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