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文化

打印

申尊敬:好一部无字天书

好一部无字天书

申尊敬

QQ截图20190325161727.jpg

题要:毛泽东主席提倡读无字天书,本文结合历史与现实,分三段谈无字天书:无字天书长啥样,别误读无字天书,这样来读无字天书。

无论你有没有阅读习惯,每天从睁眼起床到闭眼睡觉,都在读一部叫做无字天书的大书,在家读亲人,出门读世人,抬头读天,低头读地,举头读人,读你耳闻目睹的一切。无论你想读不想读,你都在阅读这一部浩大博渊的无字天书。

这本书卷轶浩繁,书上没有字,但内容无限多,魅力无穷尽。书里万象比有字之书更直观,更丰富,更生动,这无字天书从来没有印刷成册,但常常比想象力最丰富的作家的作品还要精彩一万倍。书上的一切都在你我的身边和远方,活生生,鲜灵灵,原汁原味原生态。只是有人会看,有人不会看;有人看得懂,有人看不懂;看懂的受益了,看不懂的白看了。

天书之说,远古就有。据说太昊时期,有人奉献河图和洛书,在场者有人问是何物,人祖伏羲说:“天书。”伏羲读后受到启发,于是创造了一套龙魂字符,用这些字符著述了九极八阵、简易道德经和无极玄易功。

1987年,当代艺术家姓徐名冰者以汉字为型,拉丁文为体,历时4年,创造了约4000个“伪汉字”,制成几十米长卷,称为《析世鉴天书》。这部有字的当代《天书》,1991年面世后即成异类,包括原作者徐冰本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从中读出任何内容。

第一个把人间万象称为“无字天书”的是伟人毛泽东,这个知识产权属于他老人家。1938年3月15日,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毛泽东对学员们说:社会也是学校,一切要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也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无字天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

毛泽东把世界上的书分成两种,一种是有字之书,一种是无字之书。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就是无字天书,那里面的东西多得很,学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他年轻时便“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第一个提倡读无字天书的毛泽东,也是爱读会读而且特别能活学活用无字天书的天下第一人。

无字天书长啥样

中国这部无字天书有多大?中国有多大,这本书就有多大。

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是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近14亿之众的你我他。

这本书的篇幅,长得也吓人,每一分钟是一个自然段,每个小时是一页,每一天是一节,每个月是一章,每一年是一大部,篇幅之巨,任你想象。

你纵然长了天眼,也读不到中国这部天书的全貌。一个人是一本书,一个家是一本书,一个村庄、一个单位、一个地区都是一本书,“横看成岭侧成峰”,精彩动人各不同。一个人,纵然昼夜无休眠,也难尽读这本书。

读中国这部无字天书,天文地理均可读,花鸟虫鱼也可读,但核心是读人,我们不妨“以人为本”,看看这部天书里的同胞们是啥模样。

这十几亿中国人,散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乡村里,还有两千多万同胞走出国门去闯世界了。若以民族分,有56个之多;若以地理分,大分有南方和北方,中分有东南西北中,小分有34个省市区,再分恐怕就没人能说清楚了。

中国疆域辽阔,人情风物各有特色。同是中国人,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不一样,文化背景不尽一致,禀赋特征便有差异。南方人精细,北方人豪爽,南方人重利,北方人重义。东北人热情,西北人粗犷,华北人侠义,华东人精致,华南人精明,中原人机敏。湖南人霸蛮,四川人勇武,陕西人耿介,甘肃人淳朴,山西人灵活,新疆人大气,山东人义气,河北人侠气,湖北人硬气,上海人洋气,北京人贵气,江浙人雅气,广东人牛气,香港人傲气……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域之内,又有差别,所谓一般中有个别,个别中有一般。对一个地区的人一概而论,一视同仁,交往中难免遭遇尴尬事。都说东北人古道热肠很仗义,有一首歌名曰《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好像黑土地上处处可见活雷锋,其实不尽然。东三省人有一个自画像:辽宁鬼,龙江虎,吉林面。意思是辽宁人精明者多,黑龙江人豪侠者多,吉林人温雅者多,可见最了解当地人的还是他们自己。当然,尽管东北人未必都是活雷锋,但确实普遍比其他地方的人热情好客。

在中国,两个地界相连的省的人,往往互不服气。“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一说法流行甚广,既褒扬湖北人精明,又讽刺湖北人过于精明。一湖之隔的湖南人不服气了,“三个九头鸟,斗不过一个宝庆佬。”宝庆是邵阳的古称,此话的言下之意是邵阳人比湖北人更精明悍勇。但湖北是个大省,邵阳只是湖南的一个地区,且在三湘大地中位偏西南,影响力太小,所以,邵阳人再精明悍勇,名气还是没有湖北人大。不相邻的四川人和河南人都很聪明,但因为精明程度有差异,旁观的山东人说“四川的猴子河南人耍”,意思是河南人比四川人更精明。东北人和上海人在中国人里脾气秉性差异最大,上海人斯文胆小,即便气得火冒三丈,也常是动口不动手。东北人豪勇率性,肚子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绝不会像北京人那样不带脏字地拐着弯骂人。有一种传说最经典:两个上海人吵架,声音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都怕对方情绪一失控,拳脚就上来了。两个东北人吵架,刚吵几句就没动静了,好奇的人跑过去一看,原来是这一个已经三拳两脚把另一个撂倒在地上了。

中国有好几个省区的人,喜欢以省城或首府为中心,把本地一分为三,湖南称三湘,山西称三晋,陕西称三秦。偌大的新疆,分为南疆、北疆、东疆;面积“只有巴掌大”的宁夏,也分为银南、银北,银川;河南分为豫东、豫西、豫中;江苏也有苏南、苏北、苏中之分。有的大省如河北,分为冀字头的东南西北中五大块,山东更分为鲁字头的八大块。面积不大不小的广西也分为八大片,称为八桂大地。

全国之内,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达程度有差别,人们的心态也不同。“北京人眼里都是下级,上海人眼里都是老乡,广东人眼里都是穷鬼。”寥寥几句话,准确地勾勒出因政治经济地位不同而迥异的群体性心态。中国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是“肥瘦搭配”,一省之内,自然条件有好有差,也有穷富之分,富地方的人往往看不起穷地方的人。新疆的北疆人看不起南疆人,江苏的苏南人看不起苏北人,广西以桂林为代表的桂北人看不起其他地方的广西人。山西的晋南人曾经看不起晋北人,陕西的关中人曾经看不起陕南陕北人,认为那里地瘠人穷。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陕北和晋北诸县携煤炭资源突然暴富,煤老板们一掷千金买豪车,论单元在西安买房子后,向来优越感极强的关中人就没脾气了。

一省之内,区位不同,人情风物便各有特色。陕西按地域分,划为三大片,陕南、陕北和关中,俗称三秦大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又被陕西人以西安为中心,分为西府、东府。居中的西安人打坐老皇城,对东西两府的人当起了裁判,认为西府人老实,东府人聪明。东府渭南有十几个县市,渭南人对本府同胞又有评判:“刁蒲城,野渭南,不讲里的大荔人。”外地人初听此话,以为大荔人蛮横不讲理,其实这话的本意是说找大荔人问路,当地人往往不说这里到那里有几里路,指路时常以“那”音的长短表示路程的远近。

中国人分析能力弱,概况能力却很强。但是,中国人的群体性小特征,多得无法数计,也概括不尽。人民公社时期,一个生产大队分几个小队,每个小队的人自有一种不同于外队人的小特色。当年的大队即现在的行政村,我国现有9874多万个村,一村又分几个组,小特色加起来该是个天文数字了。

我们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点几,人数有1亿多,散居在东南西北中的各个地区,有些相对聚居,有些与汉人杂居。这些民族也各有其特色,但这55个民族1亿多人的脾气秉性思想行为各有哪些特征,至今也没见社会学家们有系统的研究成果,一般的汉族人更是说不清道不明。

无论天南地北的中国人有多少群体或个体小特征,现在的共同特征是自由了。

在城镇和富裕乡村的公园和广场上,男人们是想干啥就干啥,想吃啥就吃啥,想说啥就说啥,从领袖到领导,想论谁就论谁,谈起大国元首和小国首脑,想咋褒贬就咋褒贬。孩子们是想玩啥就玩啥,想咋玩就咋玩。女人们是想穿啥就穿啥,想咋穿就咋穿,想穿多艳就多艳,想穿多少就穿多少。当然,有些女人打扮得美而雅,有些女人打扮得土而俗,无论雅俗土洋,大家都“理解万岁”。

中国人生生息息几千年,大约从来没有像最近几十年活得这么自由潇洒。想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了,带着身份证,揣上信用卡,与家人或朋友参加个旅行团,便可以东南西北到处跑。想看首都北京的名胜古迹了,买张票抬脚就能去,再也不用开介绍信了。有车有闲的,索性成群结伙开上车,玩起了“神州自由行”。想出国看看世界长啥样了,办一本护照,就可以向往哪国就去哪国游,喜欢哪里就到哪里玩。“钱多多”们还可以在国外疯狂“扫货”,德国、瑞士、日本和韩国,近几年就成了有钱的同胞们“扫货”的目的地。真个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古人讲“人生七十古来稀”,活到70多岁离人世,自己和亲友们都觉得挺满足了。人们的寿命标准现在变了,医学家举出各种理由,言之凿凿地说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120到150多岁。于是,谁60多岁走了,大家都惋惜“太年轻了”,亲人都仰天扼腕嚎啕哭,对外讲是“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对内说就是对不起老伴和子女。70多岁走了,就是英年早逝,你活不过80岁,就是没本事,就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自私鬼。这年头,无论是大官小民,还是土豪富豪,几乎人人都有死亡恐惧症:“不怕拿得少。就怕死得早。”有一个单位的老干部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保八奔九争一百”,就是都想活过100岁,相信这也是全国2亿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后半生共同的追求。

为了长寿,大家都蛮拼的。以中国大妈中妈为主体的女士们,在大大小小的广场上忘情地跳健身舞或僵尸舞,有些老头儿在家里精心炮制长寿汤,有些人风雨无阻在跑步,有些人不分寒暑在跳舞。各种过去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具有祛病健身功能的植物如玛卡、石斛、肉苁蓉等,经过几班人精心包装加忽悠,一夜之间就成了全国保健品市场上的明星,价格也如坐了火箭一样往天上蹿。各种教人如何养生,如何健身,甚至怎样吃饭,怎样喝水,怎样睡觉,怎样走路,总之是怎样才能“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怎样才能长命百岁的专家讲座,在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里几乎随时都能看到听到。披着高科技外衣推销各种滋补类保健品产品的姑娘小伙,满大街都能看到。全国各地被忽悠得掏腰包买单的中老年人有多少,只有天知道。各种保健品到底对健康长寿有什么功用,也只有天知道。

同胞们之爱钱,肯定可以在全球称第一。钱这东西,中国人自古爱之,于今尤甚,而且爱得既热烈,又执着。有些人对钱财的追逐,热烈得近乎疯狂,执着得就差玩命了。在不少人的心中,世间万物,金钱至大。从首都到边疆,从商场到集市,到处的空气里都飘着浓浓的钱味,赶不走也躲不开。只要走进城市的街巷,霓虹灯和广告牌就撞得人眼睛痛。眼花缭乱中,你只能读出一个字,那就是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脚下踩的,树上长的,中国人恨不得把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变成商品,化为人民币,揣进自己的腰包。朋友聚会时,谈理想,应者寥寥;说发财,热火朝天。

呆在家里,照样躲不过推销者的追索。连面都没见过一次的姑娘小伙,会从不知道什么渠道搞到你的手机号,“叔叔”“阿姨”地叫得比亲侄子亲侄女还亲一万倍,万分热情滔滔不绝地邀你炒股炒油炒白银炒沥青炒邮票,就差邀你炒空气了,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可以让你保赚不赔。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道理三岁小孩都懂,谁会相信一个非亲非故一百竿子都打不着的人真能不远万里热心帮自己赚钱?即便雷锋再生,这么干的可能也很小啊!这种明显不靠谱的事,就有人认认真真而且热情万丈高地在做,不知是他有病了还是他相信天下人都病了。我的一位省部级老领导不堪其扰,索性整天把手机调到了震动状态。

前几年,某机构搞了个“中国公众十大欲望”调查,结果排在首位的是“赚更多的钱”,让人不知该喜还是忧。一个占全球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如果人人向钱看,个个为钱忙,这世界怎能不变样!

在全民创富的中国,有些现象怡养眼球,如华为的任正非。经过几十年顽强拼搏,筚路蓝缕,把一个民营企业做成世界级“航母”,令国人为之骄傲,深感自豪。有些现象刺激眼球,如演艺明星。唱红了一首歌,演火了一部影视剧,一夜成名,几年间就资产上亿。更有那“小鲜肉”,出演一部电视剧,片酬就敢叫价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让“老戏骨”们自叹不如,让民工们恨得牙痒痒。

有些现象刺痛眼球,如大大小小的贪官。大到地位至高的正国级,小到没品没级的村官们,每一层级的官员里都出了腐败分子,贪腐的钱财,百把十万毛毛雨,千万上亿不稀奇,怎能不人神共愤!

许多中国人曾经信守“三老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如今,这“三老观”被很多人抛弃了,不老实的人变得多起来了。为了“赚更多的钱”,有些人已经不是不老实,而是到了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的程度。毒大米、毒猪肉、毒牛肉、毒奶粉、毒豆腐、毒蔬菜、毒白酒、地沟油……一段时期内,食品安全成了热门话题,竟使人困惑于是不是“无毒不中国”。人们进商场集市买肉买菜买奶粉,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黑心厂家和无良商人为了赚钱,居然把市场环境污染得鬼见了都害怕。

金钱无疑是个人见人爱的好东西,可以改善生活,提高品位,钱再多些,还可以扶贫济困,造福社会。但如果为挣钱而挣钱,为挥霍而挣钱,为挣钱昧了良心,没有操守,甚至不惜靠害人赚钱,这无异于谋财害命,可是有人就在这么干。

我们的老祖宗,对钱这东西早就有清醒认识。虽然2000多年前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刚过了几百年。西晋文学家鲁褒就写了《钱神论》,对世人的金钱崇拜有辛辣的讽刺。他说钱这东西,“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有了钱,可以使人“无位而尊,无势而热”,“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流传千年的名言,就从此文的“有钱可使鬼”演变而来。又过了几百年,唐朝宰相张说写《钱本草》,对金钱这东西就一分为二了,他说钱“味甘,大热,有毒”,对钱财的利弊已有了辩证认识。张宰相还开出了赚钱“七术”:道、徳、义、礼、仁、信、智等。成书于600多年前的明代《增广贤文》,已提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金钱观。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对金钱的认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金钱几乎左右了人情世态,已经渗进了许多人的骨血。什么“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什么“有啥也别有病,没啥也别没钱”,什么“宁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什么“跟谁有仇,也别跟钱有仇”,什么“你不爱钱,钱不爱你,你就等着穷死”等等新式金钱观,已经冲毁了许多人原有的思想根基,在他们看来,主义不能当钱花,信仰不能当饭吃,有钱才能走天下。这类金钱论口口相传,居然渐成共识,俘虏了不少人。有些人嘴上说的是“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似乎看得很开,也很淡定,实际上却千方百计把钱弄。安贫乐道者,在当今之世已成了凤毛麟角式的怪物。利欲熏心后,信仰缺失,信念垮塌,底线沦丧,已不是个别现象。在有些家庭和亲朋间,已经出现了“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的可悲现象。记得十几年前,中央广播电台曾有一篇批评拜金主义的评论,写得尖锐泼辣,痛快淋漓,把拜金主义批得体无完肤,此文还得了中国新闻奖的头等奖。但此后,拜金主义的思潮不消反涨,依然在人海里汹涌澎湃,甚至污染了官场。君不见,有多少人民的高级公仆,成了追金逐银贪赃枉法的“大老虎”,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仔细看,经过这么多年的社会发展和财富运移,钱财把当今中国社会分成了若干阶层,“阶层线”分明得像五花肉。简单说,有富豪阶层,有小康阶层,有贫困阶层,小康阶层中的上等人,炫耀的是所谓“财务自由”。这三大阶层构成了一个宝塔形社会。各阶层人士虽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吃的穿的不一样,住的用的不一样,干的想的不一样,交往的人也就不一样。

亲不亲,阶层分。阶层不同,交往的人际圈子也不同。富人喜欢和富人交朋友,穷人往往和穷人是朋友。

中国是个圈子社会。富人的朋友圈里基本是富人,穷人的朋友圈里基本是穷人。富人和富人在一个圈子里玩,穷人和穷人在一个圈子里玩,富人在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里玩,穷人在广场公园河边湖畔玩。富人富玩,穷人穷玩,富人富乐,穷人穷乐,不穷不富的搭伴玩,这是大概率现象,正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各种圈子,很难互通,富人和贫困阶层互通更难,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能都有,就像天上飞的鸟和水里游的鱼,一个高高在上,一个低低在下,没有共同语言,变成朋友的可能几乎是零。因为经济状况差异太大,富人怕和穷人成为朋友后,变成自己的包袱和累坠。富人从骨子里就瞧不起穷人,认为市场经济环境里,机会均等,你穷说明你没本事。这时候的很多富人,大概忘了他是怎样靠贿赂官员钻政策空子发起来的。穷人巴不上富人,进不了富人圈,看到富人开豪车,住豪宅,泡美妞,挥金如土,趾高气扬,于是羡慕嫉妒恨,自然就有了仇富情绪。

富人其实并非铁石心肠,他们的心也是肉长的,一样有帮人之心,解困之举,甚至会表现得很有侠气很仗义,但他们帮扶的对象往往也是富人。笼统地说现在的富人为富不仁,并不准确,他们对仁义礼信的选择很理性。富人往往比穷人更相信金钱的力量,在他们看来,钱是万能之物,只要有钱,这世界上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也没有过不去的坎。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南某省一个富豪犯了死罪,他的一帮同是富豪的朋友找到办案的法官,提了个条件:你保证不杀他的头,我就给你一千万。如果这些富豪的朋友是个穷光蛋,也犯了同样的罪,他们能这样慷慨仗义吗?答案不说大家也知道。

许多富人对穷人够冷血,对他们的同类却是春天般的温暖。富人找富人借钱,很容易,因为他知道对方实力不差,只是一时被绊住了,倒个手而已,所以会答应得很痛快。穷人找富人借钱,那就难于上青天了。富人知道把钱借给穷人,基本是“肉包子打狗”, 讨债也难,所以有些富人专门研究“不借钱的艺术”,交流怎样既不借钱给人又不伤和气的经验。某年,有一个在本省已经很有名的画家初到京城,突然急需几十万钱,就找一个富豪亲戚借钱,他知道的富亲戚拥有上亿资产。天真的画家满以为这事十拿九稳,没想到,听了他借钱的诉求后,富亲戚反而向他诉起了缺钱之苦。画家几次电话里说借钱之急,大富豪几次在电话里诉缺钱之苦。画家听来听去,哭笑不得地感叹:本来是我向亿万富翁借钱,让他说来说去,我都觉得应该给他借点钱了!后来,还是几个工薪阶层的朋友你几万他几万地慷慨解囊,凑钱帮画家度过了难关。“穷帮穷,富帮富”那句老话,在现代社会不断应验。

中国人自古就爱交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多多益善。在当今这个金钱社会里,人们守护亲情,也渴望友情。亲情和友情,像五月的鲜花,春日的阳光,是生命里缺一不可的空气和水。没有朋友的人生太荒凉,有朋友的日子不孤寂。朋友可以听你诉衷肠,可以帮你解心结,也能助你度难关。朋友贵在真,朋友也有假。以利相交,是假朋友。以心相交,方能久远。

这年头,朋友现象五花八门。贪官们风光时老板朋友成群结队,跌落后一看全是假朋友。现实中,同事很难成朋友,光屁股一起长大的也未必是朋友,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有缘分但没几个真朋友。你把别人当朋友,人家可能对你淡如水。自作多情认朋友,就是用热脸去贴冷屁股。要想结交几个志趣相合、无论自己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肝胆相照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真朋友,其难堪比上青天。鲁迅有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但鲁迅的知己朋友有几多?茫茫人海,谁才是你知己般的真朋友,答案就在无字天书里,但要找到却很难。在这个人际交往利为先的时代,遇一个真朋友几乎是奢望。

……

以中国地域之广,人口之众,差异之大,我们每天耳闻目睹的社会百态,即便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也仅仅是沧海一粟而已。谁也没有遍知中国人和事的本事,我们只能在一滴水里看太阳。

有什么样的中国人,这部无字天书就会长成什么样。中国人中国事有多么丰富多彩,这部无字天书就有多么令人百看不厌。正是这些近在身旁,远在天边,我们看得见看不见和想得到想不到的人间百态,汇成了当今中国这部无字天书的百般样貌,千种形态,让人有时振奋有时忧,也让人有时欢喜有时愁。

这部无字天书里的中国人,有的奉公守法,勤劳致富;有的在意报酬却更重贡献;有的可敬,有的可恶;有的可气,有的可笑;有的淡定,有的慌乱;有的潇洒,有的拘谨;有的投机取巧,四处钻营,没有操守,却突然变富;有的默默奉献,不越雷池半步,却一生清贫;有的造福社会,有的祸害同胞;官员中有的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沾水;有的一到河边站,鞋子就湿了……

这部无字天书里的中国,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基本面很好又不尽如人意,然而,这才是转型时期的中国必然的样子。

有人说,改革开放,一切皆有可能。正是改革开放后,出现了无穷无尽的好事和坏事,造就了如今百花齐放气象万千又千奇百怪的中国。正是这样的中国,让世界震惊,让世人瞠目,也让中国这部无字天书精彩纷呈,似梦实真。

别误读无字天书

中国这部无字天书,读它容易懂却难。读这部无字天书,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误读,误读等于白读。误读中国,即使读有所得,有点用处也不大。

当年在延安,毛泽东和梁漱溟有过一次彻夜对谈,俩人在窑洞里各述己见,但谁也没能说服对方。毛泽东年轻时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做过大量系统的社会调查,最著名的成果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在江西的中央苏区领导过“打土豪,分田地”,在长征中与国民党的军队浴血奋战,经历过九死一生,如今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统帅。梁漱溟这人饱读诗书,学问大,人也轴,又在山东等地搞过乡村建设运动,对社会人生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体系。两个人,都是认真读过无字天书的人,也都在按照自己对国情的认识改造社会,两人的不同在于毛是革命派,梁是改良派。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中国社会有没有阶级矛盾和斗争。梁认为,中国社会的贫富贵贱不鲜明、不强烈、不固定,因此阶级分化和对立也不鲜明、不强烈、不固定。毛认为,中国社会的阶级对立很尖锐,矛盾和斗争很激烈,这些矛盾和斗争是决定社会前进最本质的东西。毛主张用阶级分析法认识中国,用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改造中国,认为梁“走的是改良主义的路,不是革命的路”。梁则坚持用“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

毛梁二人从下午6时谈到次日天明,谁也没能说服谁。临别时,毛泽东心平气和地对梁漱溟说:“梁先生是有心之人,我们今天的争论可不必先作结论,姑且存留,听下回分解吧。”

这场谈话的时间是1938年1月。12年后的1949年初,毛梁争论的“下回分解”有了答案:毛泽东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主席,梁漱溟则为全国政协常委。又几年后,梁漱溟回忆与毛泽东在延安的那次彻夜对谈,坦率地承认自己当时的认识和观点错了。

毛梁争论,探讨的问题太高级了,普通人也许够不着。梁漱溟误读了中国社会,历史已经做了结论。当然,梁是大学者,误读了中国,并不耽误他作学问,他照样可以研究国学,也不妨碍他成为“最后一位大儒”。甚至在建国后,他因为又一次严重误读中国,遭到毛泽东主席的严厉批评,但照样可以当全国政协委员。普通人误读了国情和世情,小则看错事,大则看错势;轻则影响判断形势,重则耽误自己前程。

曹雪芹有一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这话够经典。但“世事”常常如战局,历来纷纭繁杂而且变幻难测。怎样才能洞明世事?他老人家没有细说,这个比天大的问题,估计三言两语也说不清道不明。茫茫人海,世象纷纭,真正能洞明世事的人有几多?

世间许多人和事,往往是“一样黄花两样看”。中国人读中国,常常容易走极端。代表光明与黑暗、美好与丑陋、善良与罪恶的现象,每日每时都在中国大地上频频发生。怎么看这类现象,常常分为乐观派和悲观派。

乐观派喜欢看社会的光明面。看《新闻联播》,看正面报道,看好人好事,看建设成就。看今天,忆昨天,他们觉得现在的中国一切都好,逢人就说,津津乐道,眉飞色舞。

悲观派喜欢看社会的阴暗面。看《焦点访谈》,看负面新闻,看坑蒙拐骗,看有毒食品,看明星丑闻,看贪官腐败,看土豪炫富,看诸如“中国式聪明”、“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吐痰等不良现象,他们认为这社会太乱了,中国人素质太差了,议论时痛心疾首,慷慨悲愤,甚至对国家民族的前途也悲观起来。

悲观派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的脑子里有一张完美的社会蓝图,认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切都应该都是美好的。他们也是“应该派”,总觉得社会主义中国的这方面应该这个样子,那方面应该那个样子。当看到我们这个社会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应该处,不是理想中的那个样子,就悲观失望,甚至顿足捶胸。他们可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判断,这个初级阶段要经历一百年的漫长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说了,我们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发展“ 不平衡、不充分”。人类社会从远古到如今,几十万年了,从来就没有完美过。美国是许多人心中的天堂,但那里照样有种族歧视,照样有贫民窟,枪击事件频频发生。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世间的一切也未必就完美无缺了。

还有一派是逍遥派,他们既不乐观,也不悲观,他们只关心油盐酱醋肉奶菜蛋的价格涨跌,只在意自己的小日子滋润不滋润,什么南海争端,什么朝核危机,什么钓鱼岛之争,什么中美贸易战,他们几乎视若无睹,也懒得去关心。他们在大事上没心没肺,小事上精明无比。他们视野狭窄,只顾眼前,最大的追求和享受就是平平安安地活着。他们不看重生命的亮度,只追求生命的长度。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在他们看来,不管怎样,我们国家没有内乱,没有外战,可以平平安安过日子,这就比啥都好。他们的社会责任似乎只是负责物价涨了生气,物价跌了高兴,其他社会现象在他们眼里都是天上的浮云,地上的流水,总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悲观派眼里的中国阴盛于阳,乐观派眼里的中国阳盛于阴。乐观派天天给社会唱赞歌,悲观派天天给社会挑毛病,其实,两派对中国都有所误读。用显微镜看社会的光明与阴暗、美好与丑陋,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执其一端,自以为管中窥豹,就大发议论,便有以偏概全之失。

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内外环境这么复杂,简单地乐观,一味地悲观,都有失偏颇。看经济总量,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了。看制造能力,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这是由于制度优越政策好,全国人民干劲大。看国内现状,我们还有许多难题待解决,百姓头上还有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四座大山”,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步履不会那么轻松,因为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有一个不愿意看到我们变得和它一样强大的美国。

把中国看得一片光明,是天真幼稚;把中国描绘得一团漆黑,是别有用心。说我们这个社会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前途光明,大约比较客观公正,也符合实事求是的认识论。

这种对大形势的大判断,于普通人并非毫无意义,有时候重要至极。误判了大形势,就得走弯路,“交学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东剧变,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曾经光焰万丈的社会主义阵营轰然解体,消息传到国内,吓坏了不少人。一些人觉得,曾经那么强大的苏联共产党,执掌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苏维埃联盟共和国七十多年,闯过了二战期间差点亡国的生死关,却几乎在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红旗还能打多久?若干年后回头看,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岿然不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经济高歌猛进,国力越变越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变,当年的同类人,在国内已经发大了。有些跑出去的人,肠子都悔青了,于是又变着法子往回跑,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其实,他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领导力和非凡的韧性。

短视是许多同胞的通病,患了短视病的人,视野狭窄,目光短浅,更无远见,也容易误读中国。近几年,北京等地的雾霾吓坏了一批有钱人。他们看到欧美国家的天蓝水又美,空气无污染,便将国内的资产卖掉,跑到国外的小城去安家,有些人为移民被中介骗走了几百万元,依然勇往直前。他们大概忘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沙尘暴也曾屡屡骚扰北京等城市,没过几年就被赶走了。这些“离家出走”的富豪们,在国外确实免除了活在雾霾里的烦恼,心灵却被另一种痛苦日夜啃噬:无法进入当地主流社会,没有真正的朋友,寂寞孤独如影相随常来伴,孤独得快成忧郁症患者了。正所谓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又出现了。他们把家属移到了国外,却没法把公司搬到国外,也挣不上洋钱,只好跑回国内经营公司来挣钱,养活在国外无所事事吃闲饭的家人,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再过几年,当雾霾成为历史后,不知因此移居国外的富豪及其家人会不会吃后悔药。

“中国人道德沦丧”!这是许多人从无字天书中读出的结论。不错,这些年来,确实有些人一心向钱看,急于发财,想发快财,没有诚信,道德沦丧了。黑心厂家们昧了良心,制假造假;黑心商家们不守商道,贩卖假货,童叟皆欺;人们一天也离不开的蔬菜,居然也有人敢整出“甲醛菜”,这样的黑作坊、黑工厂,几乎各省都有。当然,这种人危害不小,他们搞乱了市场,害苦了消费者。但是,这么干的人有多少?因为有这些害群之马,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说“中国人道德沦丧了”,是不是犯了片面性的毛病?

俗话说,林子大了,啥鸟都有。有道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是不以善良的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泱泱大中国,人口十几亿,啥样的人没有?不出一小撮坏鸟害虫,那才叫怪。判断中国人是不是道德沦丧了,只看到媒体报道的坏人坏事,以他们的德性作中国人道德水平的代表,是高抬了这一小撮人,这些人只代表他们自己那一小撮。东风压倒西风,正义战胜邪恶,这是社会发展不可违逆的规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周鞋”在市场上是不是已经绝迹了?假冒伪劣的家用电器是不是已经基本不见了?在依法治国的时代,道德沦丧的黑心厂家黑商人,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小。没有回头客,城乡里那多如繁星的商场店铺的生意怎么做下去?

中国人的道德水平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还得看大多数人,不能全凭媒体的报道作判断。须知,媒体是个放大器。无论好事坏事,一经媒体报道,效应就会被放大千万倍,坏事的放大效应往往更大。我们不妨先看自己的同事朋友,看他们的文明程度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再看不认识的人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文明程度如何,看大家的言谈举止是文雅了还是粗野了。平心而论,这些年来,大部分同胞的道德水平,不是在下滑,而是在提升。“你好”之声,充耳可闻;“谢谢”之音,响遍城乡。在公交车和地铁里,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的现象经常可见。至于马路上倒下一位老人到底“扶不扶”?那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那老人是假摔,倒地而卧作痛苦状,目的是为了讹人钱财,那就不该扶。以此类现象判断国人的道德水平,笼统地说扶了就是高尚的,不扶就是冷漠甚至卑劣的,恐怕值得商榷。

“中国人素质太差”!这说法流行了几十年,几乎成了全民共识。所谓中国人素质差,参照系是欧美国家的公民。我们承认,比起那些西方国家的公民,我们有些同胞在公众场合表现出来的素质确实差强人意,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形象格格不入。过马路闯红灯、排队加塞、随地吐痰、在公众场合乱扔垃圾等等不文明现象,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确实数不胜数,真不如人家老外们显得那么斯文。

我们承认我们有这些毛病,也承认我们国家公民总体的文明程度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我们正在克服这些毛病。有些不良习惯,是农民工初进城初期的不适应症,不要奢望一年两年就能改掉,更不能因此就自家人瞧不起自家人。我们这个民族,在封建社会生活了几千年,在新中国生活了几十年,进入工业社会才十几年,封建社会和农业社会的遗风陋俗,不可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消失殆尽。好在绝大多数同胞已经认识到这些习惯不文明,也在积极改进中。在如今的城市里,随地吐痰和闯红灯之类现象,已经大为减少。回头看,我们中国人纠错改过的能力已经够强了。当然,要使这类陋习绝迹,还须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打持久战。

中国人为什么会误读中国?不单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部无字天书内容太庞杂,关系万千重,好人与坏人,好事与坏事,真相与假象,往往混为一团,让人一时难以分辨,火眼金睛的人,毕竟少而又少。

读中国这部无字天书,既考眼力,又考智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分清主流和支流,才不会误读无字天书。

一个中国人,每日每时都在读自家这本无字天书,不要白读,不能误读,应该下功夫读懂读通这部无字天书,力争不当误读者。

这样来读无字天书

你读社会这部无字天书的方法和态度,至少会对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作为和位置产生重要影响。

读无字天书,“三观”首先要正确,“三观”不正,不是歪读,就是误读,读来读去,也读不出个子丑寅卯。所谓“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读中国,先要学会观潮流,辨风向,看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看不清时代潮流的变化,辩不明这社会刮的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很可能就成为时代的弃儿。

孙中山曾经说过:“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什么是大势,就是历史运行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滚滚东去的黄河长江,任谁也挡不住,个人只能顺之应之,不可逆之违之。一个人,如果与趋势为敌,不是弯路走得多,就是学费交得多,严重者会败得很惨。

当然,这事儿纸上说来很容易,现实之中做来难。例如孙中山说的这个大趋势,它不像海潮水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趋势这东西,如风,如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感觉到了,未必就能抓得住,跟得上。再如这个辩风向,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难也哉,大风好辨别,小风就难辨。战国末期的著名文学家宋玉写过一篇著名的《风赋》,文中说道:“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谿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短短几十个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从小风、中风到大风发展变化的三部曲。所谓“起于青萍之末”,是说风就是从那个浅水中小草的尖端刮起的,而人们往往视若不见没当事。而当它“盛怒”时,人们已无力抗拒,就只能跟着跑了。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社会中的风却有各式各样。在现实生活中,要辨别“起于青萍之末”的小风微风及其风向,准确预见其发展趋势,是一大难事。当年改革开放之初时,农民进城卖菜,城市里有人承包国营小饭馆,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中青年干部和职工,扔掉了“金饭碗”,头也不回地“下海”了。

为什么?大家没看懂这股“起于青萍之末”的小风微风的趋势,以为不过是“一小撮”人的小打小闹甚至瞎折腾,掀不起大浪。那时候,很多人的经济嗅觉不灵敏,很少有人预见到这股市场经济之风会由小变大,必将“盛怒于土囊之口”,成为席卷全国的时代之风。看懂了这股风的人,欢天喜地跟着这股风跑,先后成了城市和农村的第一批“万元户”,过上了富日子。有人测算过,那时候的1万元,相当于现在的255万元,可见这些人当年富到了什么程度。

茫茫人海,车流滚滚,芸芸众生何所为而来,何所为而往?其中必有玄机。有心人善于观形察势,辩得清暗藏在人流中的风势。辨别“起于青萍之末”的风的趋势,贵在于早,难也在早。看趋势,只有在趋势将起而未起时发现了才有意义。当人们尚未发现社会运动的趋势的时候,你就提前发现了,也早早动手干起来了,得风气之先,你就有了先发优势,成功的概率就比别人高了。市场冷酷也有情,它只钟爱闻风顺势而动者。

第一批进城卖菜的农民和承包国营小饭馆的城里人,就是这样的一批人。他们是“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先知先觉者,他们的政治经济嗅觉特别灵,最先闻到了国家要走市场经济这条路子的味道,也最早赤膊上阵干起来了。邓小平在北京城里讲的“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他们最先听懂了;社会有需求,他们最早发现了,所以他们先行先动了,也最先最早受益了。当然,这些享受了先富政策红利的人,应该履行先富帮后富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有些人为富不仁,就对不起小平同志了。

现在的中国,市场经济之风,早已由微末小风变浩然大风了。这场时代之风,刮遍了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刮醒了无数人的市场意识,在股市楼市和各种市场里挣钱谋财的人,已多得无计其数。你不能不佩服那些人当年灵敏的嗅觉、敏锐的眼光和纵身一跳的勇气。

我们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上走了40年多,市场上刮着各种各样的风,谁能辨别清楚各种市场里刮的风的大小和风向,并且闻风而动,谁就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古人讲,时势造英雄,这话说对了一半,英雄也可以造时势,毛泽东就是造时势的大英雄。毛泽东这样千古一见的大英雄不在人世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能被时势造,有人被造富了,有人被造穷了,有人欢喜有人愁。

仔细看,世间没有无因之果,贫富贵贱皆有缘由。有人靠胆大富了,有人靠勤劳富了,有人靠关系富了,有人靠权力富了,有人靠智慧富了,有人靠知识富了,有人善抓机遇富了。有人因为瞎折腾变穷了,有人因为胆子小受穷了,有人因为错失良机没有富,有人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富不了。

有人爱这个时代,有人怨这个时代,爱也罢,怨也罢,都得在这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时代或潇洒或憋屈地活着。无论你是爱还是怨,社会现实就是这个样子,平头百姓们也改变不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潮流,一个潮流有一个潮流的走向。大势所趋,无法抗拒。如果你不能领导潮流,那就跟着走,不要逆潮流而动。与其抱怨时代,不如顺应时代潮流。

有人说,改革开放,一切皆有可能。这个时代为每一个志在成功的人提供了可能成功的条件,也让每一个胸怀梦想的人神思飞扬:穷人想小康,小康想中产,中产想变富,富人想变富豪,富豪想变名流;女演员想变成明星,女明星想成为名媛……不这么想的人,不求名不逐利的人,反倒被视为不正常的异类。能不能梦想成真,全看你观察风向的眼力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了。

自从我们这个社会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世道人心就日渐分化了。有专家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多变性”的态势。近些年来,向前看的人似乎越变越少,向钱看的人却日见其多。追求金钱,为钱奋斗,成了许多人活着的目的。悲乎,喜乎?短期内谁也说不清。只是,金钱的地位太高了,高贵的灵魂和真善美的地位就变低了。

一个民族,大家都鼠目寸光,只顾眼前利益,不向前看,往远看,必有后忧。但是,你不向钱看,柴米油吃住行和看病上学买房的费用日新月异,你的腰包里没有足够的银子,拿什么摆平这些事?活在当今社会,你没有财务自由,就没有消费自由。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再也没有人视金钱如粪土了。人们向钱看,是正常现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好事而非坏事。可恶的是有些人为了发财,昧了良心,不择手段,没有底线,甚至为了谋财,害人健康。但在市场经济时代,出现这种人,这种事,又有必然性。

虫有害虫,人有坏人。想钱想疯了,就会有人铤而走险。看到这类现象,与其愤愤不平,不如起而斗争,至少可以检举揭发,让政府惩治他们,或罚他个倾家荡产,以儆效尤。保护自己,也保护大家。

在舆论场上,有人制造正能量,也有人制造负能量。在一个人口十几亿且又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国,出现这种现象并不足怪,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怎样看这种现象。

看中国人、中国事、中国势,只看正能量,不看负能量不行;只看负能量,不看正能量也不行,兼听方能弄明白。正能量看多了,你可能乐观得有些天真;负能量看多了,你可能对社会人生悲观得丧失信心。太乐观了,你可能会大失所望;太悲观了,你可能会无所作为。正能量和负能量是一对矛盾,这一对矛盾发展运动的方向,只能是正能量战胜负能量。这么大的中国,搞了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转型期,世态人心这么浮躁,攀比风气如此之盛,怎么可能到处莺歌燕舞?所以,以谨慎地乐观的态度,看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大约比较客观公正。

看中国的走向和走势,既要会用显微镜,又要会用望远镜。我们不妨以黄河为缩影来观照天下大势。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悄然出发后,渐成浩荡之势。这一路虽然曲曲弯弯,磕磕绊绊,历经险阻,但黄河之水永远面向东方,浩浩荡荡,绝不回头。无论拐了多少道弯,越过多少个滩,闯过多少个关,总是满怀激情,欢快地唱着跳着,奔腾向前,最终流入大海。上朔五千年,近看三十年,我们这个民族生息发展的轨迹就像滔滔黄河,有时惊心动魄,有时轻松舒缓,但趋势和走向始终没有变,也永远不会变。

人间正道是沧桑,真善美是人心所向,假恶丑是过街老鼠。进入社会转型期后,尽管当代中国有许多不尽人意处,但总是正能量大于负能量,最终是邪不压正。要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有强大的纠错机制,有很好的自我修复能力,有良好的自我完善功能。君不见,在网上,只要负能量的报道或言论一露头,立即会有代表正能量的网民站出来勃然亮剑,慨然出手,伸张正义,讨伐邪恶。这种惩恶扬善的正义之声,每日每时都在大量涌现,茁壮成长,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这样的中国好声音多了,有这样的舆论引导,社会上真善美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多,假恶丑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一个风清气正、天蓝水绿的美丽中国,离我们就越来越近了。正像伟人毛泽东说的那样:“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读中国,当然不能只读无字天书,也要读有字之书。读这两本书,不能重一个,轻一个。无字天书是活书,有字之书是死书,我们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就得常读这两本书。

几千年来,老子孔子,屈原贾谊,司马迁司马光,还有李白杜甫等等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们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停止对无字天书的阅读和思考。他们把自己在那个时代的经历和思考,写成诗词文章,变成我们可以捧读的典籍著作。这些“有字书”,就是他们阅读无字天书的结晶。

无字天书里的中国纷繁精彩,有字之书里的中国也深刻博大。有字之书的内容源于无字天书,又往往高于无字天书。一些在社会现实中找不到的答案,也许在有字之书里就能找到。虽然有字之书里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点也来自无字天书,但毕竟经过了作者们的“提纯复壮”,内容更精致,思想更深刻,对我们解开社会现实中的各种谜团大有帮助,也可以深化我们对无字天书的认识和理解。有字之书里没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无字天书里则可能屡闻常见。

无字天书里的中国,是一所大学校,每个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社会大学里,可以随时随地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广阔天地里,到处是课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用心学,用正确的方法“读”,必能有收获,而且可能比从有字之书里学到的知识更多更管用,也能学到有字之书里没有的知识。如果能把无字天书里学得的知识与有字之书里学到的东西相结合,掌握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那你就如虎添翼了。

在中国,最善读妙用无字天书和有字之书的人,是毛泽东。他年轻时深入湖南农村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精读深读中国国情。他用一双慧眼读中国,发现了农民是共产党闹革命最大的同盟军这个伟大真理,发动并组织农民闹革命,“泥腿子”们为共产党成就伟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泽东历来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他常常一边读有字之书,一边读无字天书,十分注意从这两本书里汲取精神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智慧,最善于熟读妙用这“两本书”。他熟读马列著作却不当教条主义者,深谙国情但不做经验主义者,他能活学活用出有字之书和无字天书里的知识,而且能做到学有所得,得而能用。他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但既不盲目乐观,又不盲目悲观。

关于毛泽东活学活用有字之书和无字天书,这里不多说,多说就成了一本书。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毛泽东那样超凡的天资,也没有他那样波澜壮阔的经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学习借鉴毛泽东读无字天书和有字之书的方法,使自己在读这个时代的实践中提高水平,增强能力。

读中国这部无字天书,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方法,立场和观点,但重要的是读得心明眼亮,读出正能量,读出信心,读出干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果看这里也不顺眼,瞧那里也不对劲,读出了一肚子牢骚,读成了一个小愤青或老愤青,那不是误读了这个时代,就是没有读懂当代中国。毛泽东早就说了:“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肠断”。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wh/2019-03-25/5572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9-03-26 关键字:文化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