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百户袁家村,旅游收入年十亿,“集体”二字是“村魂”
有人提议,去陕西袁家村看看吧。我头一次听说袁家村,心想有什么稀奇?实地去还不具备条件,先找些资料做做功课。
这个袁家村还真是有看头,不足百户,人口不过三百,年旅游收入过十亿,被誉为“关中第一村”,“中国乡村旅游第一村”,是我太孤陋寡闻了。
袁家村是陕西咸阳的一个村,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原是一个“点灯没油,耕地没牛,干活选不出头”的穷村庄,“烂干村”。1970年,在外干合同工的郭裕禄回村干上了第36任大队长。他用几年的功夫,把一个年年吃返销粮的小村庄,变成了交粮大户,成了咸阳地区头名状元。1979年上交国家商品粮二十多万斤,1981年公共积累五十九万元。
因为工作出色,集体经济发展好,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被选为党十一大、十二大、十四大代表,这是对袁家村的充分肯定。
1993 年的时候,袁家村成立了“农工商联合总公司”,下辖 12个子公司,实现了从农业化向工农一体化的成功转型,实现了共同富裕,家家住小洋楼,看大彩电,用大冰箱,睡席梦思床,被誉为 “黄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从2007年开始,袁家村又进行了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这一发不可收拾,就像一匹黑马一样从旅游业里飞奔而出,旅游业成了袁家村的支柱产业,仅此一项年收入十亿,叫人刮目相看。袁家村是个不到百人的小村,人口二三百人,一没有交通优势,二没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三不靠名山大川,它是怎么把旅游业搞起来的?值得深思。
袁家村的一位村干部总结经验说:“袁家村成功最大的秘诀就是有效组织。农村包产到户后,每一个家庭都掌握了生产要素,但机会有限,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不高。现在我们把分散的资源科学整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把三产融合起来,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在加强。”
原来,袁家村成功的法宝在于“集体”。
郭裕禄的一位老朋友曾经回忆说,八十年代包干到户席卷陕西全省,偏偏袁家村这个先进单位却要坚持搞他的大队所有制,县上领导为郭裕禄着急,怕他犯错误。郭裕禄说:“不是我不想包干到户,农民不愿意嘛。什么事都得让农民愿意了才能做好嘛。你要是硬把地分给农民,农民不好好种,不是把好事做成了干事嘛。”听听人家支部书记这觉悟,看看人家这水平,就是不一样。
袁家村对集体制的坚持,得到了当时陕西省领导人马文瑞的支持,马书记2002年在为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画册《袁家村的变迁》撰写的《序言》中回忆说:“面对包产到户的大潮,郭裕禄从袁家村的实际出发,坚持走集体化道路,一度曾受到非议,压力很大。我知道后。随即找他面谈……他这才从重压中解脱出来。”
“集体”这个被人遗弃的组织形式,变成了袁家村的“法器”,变成了袁家村的“灵魂”,凝心聚力,资源整合,硬生生把一个没有什么天然优势的小村庄,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没有集体这个灵魂,袁家村这样小村子,无论怎么扑腾,也难以做出今天这样年旅游收入十多亿的大事业,袁家村的郭裕禄,陕西省的马书记,袁家村的功劳簿上,少不了这两个人的名字。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sn/2024-07-25/8920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