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亦农岳母马淑平:周总理爱吃她做的菜,她对革命事业的贡献鲜为人知
“你的外婆还健在吗?她烧得一手好菜。”这句话的提问者,是周恩来总理。
彼时是1958年。周总理正乘船在四川省境内考察长江三峡,特别向陪同考察的罗西北打听起了老人的情况。
罗西北是罗亦农唯一的儿子,后者则是早年和周恩来总理一起在上海领导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亲密战友。
这一年,距离老人和周总理在上海相识,时光已经逝去30多年一万多个日夜,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为何一直记得这位老人和她做饭的手艺呢?
故事,还得从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讲起。
2023年10月底至11月初,红船编辑部工作人员先后采访了罗亦农儿媳赵仕杰和孙女罗渝,听她们讲述罗亦农岳母马淑平的故事,一个普通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贡献的故事。
悄悄掩护革命者
岁月的烟云,掩去了绝大多数人的过往。他们的平凡与伟大,往往只留存在亲人的记忆之中。罗亦农的岳母马淑平,便是如此。
马淑平生前,曾经和罗西北夫妇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多时间,罗渝幼时曾受过老人照料。翻开旧时光篇章,忆及老人生前的点滴,赵仕杰和罗渝的语气里充满感佩之情。
1887年,马淑平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这位深明大义的母亲,不仅让后来成为罗亦农妻子的诸有能等儿女都接受了良好教育,而且把两个女儿送进了革命队伍。
20世纪20年代,罗亦农和诸有能结婚前,在上海等地忙于革命工作。他们在上海组建家庭不久,将马淑平接到上海一起生活。
在那段因蒋介石叛变革命而弥漫着血雨腥风的岁月,马淑平默默地为早期的上海革命家撑起了一把“保护伞”。老人生前告诉赵仕杰,她曾以开裁缝铺、小饭馆等方式,为罗亦农、周恩来等革命家打掩护。
已经91岁的赵仕杰仍然清晰地记得老人对她说过的一句话:“恩来和世炎常到家里来玩,他们一来,我就出去放风。恩来最喜欢吃我做的菜,他也最爱哈哈大笑,很讨人喜欢。”
马淑平老人说的“玩”,其实是革命者在“玩”的形式下,商讨革命工作。
“他们在一个地方住不久就搬家,一搬家就把什么东西都丢掉了。” 赵仕杰不止一次听马淑平老人说过这句话。当时当地,马淑平并不知道这些年轻革命者,是通过搬家躲避如影随形的风险。
因为曾经默默为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等革命家提供了支持和家人一样的关爱,所以时隔30多年之后,周总理一直没有忘记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换言之,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革命史上,也有马淑平老人的一份贡献和力量。
然而,这份超越亲情的缘,很快被血雨腥风阻断。
在第一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爆发一个多月后的1926年12月10日,罗西北在上海出生。生下此生唯一的孩子不久,诸有能便把襁褓中的儿子留给母亲马淑平照顾,自己则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接受培养。
与此同时,周恩来、罗亦农等共产党人又于1927年2月和3月先后在上海组织领导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令人激愤的是,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成功,换来的却是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此后,他开始对共产党人进行疯狂的镇压和屠杀。作为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罗亦农被当作“匪首”,成为蒋介石的重点缉拿对象。
随着白色恐怖阴云急速弥漫,罗亦农开始担心起了儿子的安危。为了防止蒋介石斩草除根,他安排马淑平带着罗西北离开上海避难。
从此,马淑平担起了独自照顾革命家罗亦农后代的责任。
倾力抚养烈士遗孤
事实上,照顾罗西北成了马淑平这生中最重要的使命。
当年,在接受罗亦农的托付之后,马淑平怀抱刚刚几个月大的罗西北从上海乘坐轮船,顺着长江逆流西去,回到自己的婆家原四川省江津县。
马淑平的丈夫早逝,只留下一处陋室和两亩薄田。带着罗西北回到江津县之后,马淑平就靠着这两亩薄田的地租和给大户人家做手工的微薄收入,艰难地养育着幼小的外孙。
在马淑平抱着罗西北回到四川之初,罗亦农、诸有能、罗西北一家三口虽然身处三地,但拥有一个“完整”的家。马淑平心中,则怀揣着把外孙培养成一个“小革命家”的愿景。
谁知,接踵而至的两个坏消息无情地宣示,那个“完整”的家破碎了。
1928年初,马淑平得到了第一个坏消息。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女儿诸有能不幸掉进莫斯科的一条河中,失去青春生命。不久,另一个坏消息传来,罗亦农在上海被蒋介石杀害。
随着罗亦农的壮烈牺牲,马淑平成了年仅一岁多的罗西北唯一的依靠。从此,她擦干脸上的泪水,在艰难岁月与烈士遗孤相依为命。
赵仕杰记得,每当回忆起在上海生活的那段时光,马淑平老人就会很伤感,就会重复说一句话:“哎!多好的年轻人,除了恩来以外都不在了,都被蒋介石杀害了,留下西北这个独苗苗。”
马淑平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思想一点也不狭隘。她不仅要让烈士遗孤活下来,还要让他接受教育。在罗西北五岁那年,马淑平带着他去往自己在成都的娘家寄居,为的是让罗西北读书。为了保证罗西北的安全,她为其化名为“周西伯”。为了支撑祖孙俩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她开了一家裁缝铺。
这样的生活持续至1937年。这一年,党中央通过马淑平在延安工作的另一个女儿诸有仁找到了罗西北的下落,并向他发出了“到延安接受革命教育”的邀请。
收到延安的邀请之后,马淑平便开始做送罗西北去延安的准备。1938年初,她亲自把罗西北送到武汉,亲手把他交给了当时驻守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周恩来,终于达成了把罗西北这个“小革命”送进革命队伍的心愿。
此时,距离马淑平带着襁褓中的外孙离开上海,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默默无闻作别人间
“要去延安了,他(罗西北)开心得不得了,外婆却在站台上抹眼泪。”已经91岁高龄的赵仕杰向红船编辑部讲述罗西北在汉口上火车的情景时,忍不住笑出声来。
罗西北去了延安,真正成了小革命。他在延安的鲁迅小学、边区中学、自然科学院学习了两年多时间后,于1941年初被党中央送到苏联,进入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学习。后来,他又回到中国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1948年,党中央选派21名学生留学苏联,作为其中一员,罗西北又进入莫斯科动力学院开始了为期五年的留学生涯。
“我爸到延安以后,就跟外婆没有联系了。”罗渝说。罗西北学成归来,已经是1953年底。此时,马淑平与心爱的外孙离别已长达15年之久。
在这15年内,罗西北由一名少年成长为国家水电事业的栋梁之材,而马淑平则由中年步入老年。
1954年,罗西北在北京大学校园里遇到了一生的挚爱赵仕杰。次年年底,两人结婚。
成婚不久,罗西北被任命为成都水电勘测设计院的总工程师,远赴四川组建该院。随后,赵仕杰也到了四川工作。
罗西北夫妇到四川不久,就把外婆接到家里一起生活,直至老人离世。赵仕杰记得,重逢那天,祖孙二人聊了整整一夜。
1956年夏和1957年秋,罗西北夫妇的两个女儿罗渝和罗蓉出生。三口之家变成五口之家后,家里请了保姆照看孩子,外婆帮着照看一下家。罗渝尚小,记不住太多与老人有关的事情,只记着母亲赵仕杰跟她说,“那时候你还抢祖宗的药吃”。
年幼的罗渝并不知道,当时马淑平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
在《我嫁了个烈士遗孤》一书中,赵仕杰记录了马淑平老人生命中最后一段时光——
1960年下半年,已73岁的外婆照着镜子为自己量制了一顶满意的黑绒帽,说她要戴着这顶帽子走了。到了年底,外婆果然卧床不起。
一天,(外婆)突然想吃烧鲫鱼。当时,这种东西已经很难买到,西北就到食堂出高价托人为外婆买了回来。外婆要求他将厨房里的蜂窝煤炉子搬到她的卧室,她半躺在床上指挥西北按先后次序放各种佐料烧制,烧好后外婆赞不绝口。我回家看她老人家时,她高兴地把烧鲫鱼的事情说给我听,说西北如何孝敬她,所做之鱼味美无比,她全部吃光等等。
几天后,外婆就带着对西北的满意与期望与世长辞了,死于心力衰竭。
就这样,马淑平老人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
作为新中国创建时期的一员,马淑平老人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诚如赵仕杰所言:“在推翻‘三座大山’的中国革命中,除了轰轰烈烈干大事的伟人外,还有像外婆这样无私无畏的小人物付出了儿女和整个平凡却伟大的一生。”
千千万万个像马淑平这样的平凡人,曾在共和国大厦的奠基过程中倾尽全力,他们的功绩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23-11-16/84926.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