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董连辉:飘荡在历史长空的燕赵侠魂

晚清诗人黄遵宪诗中写道:“慷慨悲歌士,自古燕赵多。”此言不虚。在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上,燕赵这片热土侠魂闪耀,豪气干云。一曲曲激烈高亢的壮歌回荡在历史长空。

一、历史民风涵养燕赵侠魂

燕赵民性,因地处朔方而多侠,与边陲游牧族对垒而尚武。自古以来,“慷慨悲歌”成为河北人特有的精神符号,游侠精神历史渊源积淀深厚。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生动概括这种游侠精神:“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生死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得。”燕赵侠客往往肝胆相照、一诺千金,路见不平舍身相助。

河北简称冀,冀州在大禹治水分天下九州时被誉为“九州之首”。春秋战国时代,河北地域主要为燕赵两国。燕国位于河北北部,历史比赵国存在早,至战国中后期,燕昭王经过多年韬光养晦,燕国国力大增,大败齐国。后来燕国衰落,秦军兵临易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弹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壮歌,成为燕人精神底色。赵国位于河北南部,源于三家分晋,国家重心从晋阳(山西太原)移到河北邯郸,从以山西为主体到河北为主体。赵武灵王在位时,为了解除国家的威胁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胡服骑射改革,开启了汉民族与游牧民族融合的步伐,从而灭掉中山国,奠定赵国开放包容、进取尚武的国民精神。尽管赵国终为秦国所灭,未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但赵国豪侠民风与燕国隐忍刚烈民风相得益彰,经过秦始皇疆域大一统与汉武帝思想大一统,逐渐融合燕赵文化精神特质。

燕赵慷慨悲歌文化底色还可以溯源到更早的冀东地区夏商末年伯夷兄弟名耻守节故事。伯夷、叔齐是亲兄弟,复姓墨胎,他们的父亲子朝是商朝孤竹国(今河北迁安)的国君,立小儿子叔齐做太子。子朝死后,叔齐认为自己不该继承王位,这是父亲的偏爱。于是执意将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坚决不肯接受,称这是父亲的遗命,不能违背。兄弟俩你辞我让,谁也不肯即位。他们将争夺权位视为耻辱,宁愿舍利,也要取义,最后双双离家出走。国人无奈,只得让叔齐的次兄当了国君。

可见,燕赵侠魂,内涵丰富,不仅体现阳刚忠烈,也洋溢着大义忠诚。千百年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二、燕赵自古多豪杰侠士

古燕赵之地英雄辈出,燕赵人常常以生命去告诉世人什么是正义,人生的价值何在?尽管他们的命运大都充满悲壮色彩,却能划亮茫茫夜空,燃起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希望之火。燕赵侠魂淋漓尽致演绎阳刚豪放之美,诠释英雄主义崇高风骨。

每逢变乱之际,特别是民族危亡、狼烟四起的烽火岁月,总会闪现燕赵人的萍踪侠影,他们力挽大厦之将倾,挽救民众于水火。明朝廷奸臣严嵩当道,河北容城“硬汉”、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冒死上疏直谏,力劾严嵩。百日维新昙花一现,拒绝逃亡为变法殉难的谭嗣同尸横北京菜市口,没有人敢为其收尸,幽燕大侠、河北沧州大刀王五伏尸大哭,涤其血而敛之,王五将谭嗣同遗骸护送到千里之外的湖南浏阳。191112月,辛亥滦州起义爆发,轰动全国,与武昌起义遥相呼应。起义失败后,数百名矢志献身民主共和的革命志士,将满腔热血抛洒在这片热土上。

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时代在探索,渤海湾走出一代人杰李大钊,铁肩担道义,遍洒中国革命的火种。被捕入狱后,李大钊面对敌人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第一个走向绞刑架,慷慨赴死,从容就义。

三、艰苦卓绝抗战演绎燕赵人风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主战场就在燕赵大地,艰苦卓绝的抗战尽显慷慨悲壮的燕赵风骨。

1933年初,倭寇入侵,长城震荡,狼烟四起。古北口、喜峰口、冷口抗战,军民密切配合,血战长城,锻铸中华民族英雄魂。天津《益世报》曾以《人心不死于斯可见——捐款救国》为题,报道发生在唐山的一位12岁儿童和49位盲人为购买救国飞机捐款的感人事迹。迁安百姓捐物资,出劳力,不分昼夜帮部队在坚硬的山地上挖战壕、修工事。战斗打响后,百姓为参战官兵送水送饭、抬伤员。有的农民火线参军保卫家乡,有的为29军敢死队带路偷袭敌营。附近的青年学生奔赴战斗前沿战地,与爱国官兵并肩杀敌。一些开明地主、士绅也以民族大义为重,捐款捐物、捐枪,支援或参加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失败,冀东沦陷,但冀东民众从未屈服日寇奴役。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从反对奴化教育到武装斗争,秘密救国图亡运动从没有停止。19361123日至28日,中国战地记者先驱方大曾到冀东日伪政权辖区调查采写出《冀东一瞥》(刊载于1937年第7期《世界知识》)一文:“我们相信冀东的青年们,虽然在这种恶劣环境之下,都抱着深深的怨恨,他们并没有受到傀儡政府的麻醉,在每人的心里,还蕴藏着反抗的热诚!虽然汉奸们把这块土地送给敌人了,但我们民众的心并未死亡,民众随时都在准备恢复自己的土地和政权!……总之,冀东正在一个混乱的状态之下,汉奸们虽正做他们的美梦,想把这块土地造成‘王道乐土’,但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至于在野心国方面来说,他事实上还没有直接统辖冀东三百万中国人口的能力与勇气!”

1938年夏,饱受日伪蹂躏的冀东民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起义。76日滦县港北村,7日丰润、迁安交界的岩口镇爆发起义。短短两个月,东起山海关,西到潮白河,北从雾灵山,南至渤海滨,大起义遍及20多个县。这次大起义有工农群众、各阶层爱国人士和各民主党派武装力量达20余万,抗日联军发展到7万余人,其他抗日武装近3万人。起义军与八路军协同作战,收复迁安等9座县城,动摇了日伪的统治。“慷慨同仇壮士心,坟林村庙夜沉沉。原来田野庄稼汉,便是兴邦救国人。”冀东燃起抗日大起义有其必然性。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县区干部前仆后续慷慨捐躯,仅在原迁安地区,慷慨悲歌即回荡不绝,如富商家庭出生的爱国教书先生、迁青平三总区书委书记李方州被捕遭受敌人酷刑严守机密而慷慨赴死。丰滦迁县长魏春波一门忠烈7人投身抗日6人捐躯……冀东八路军旋风劲旅十二团首任团职干部全部牺牲,基层干部和普通战士大都来自冀东农民子弟,很多人血染疆场成了无名烈士。人们熟知狼牙山五壮士,在冀东,同样诞生狼牙山式英雄群体。194243日,冀东12团政委刘诚光与二营教导员苏连存率四连与特务连战士护送一批政治干部去平西受训在甲山遭遇10余倍日伪军包围,经过一天激战,除少数干部战士突围外,刘诚光、苏连存等200余名干部战士壮烈捐躯,战斗最后,数十壮士集体跳崖,他们大都为冀东子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子弹打光了,绝不做俘虏!倒下,也要保持冲锋姿势,这就是冀东子弟兵的本色。据不完全统计,全民族抗战期间,冀东约有3万多战士牺牲,数千名干部牺牲。

同样,冀东普通百姓也是血性的。1941125日,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村民遭到三千多日伪军的野蛮屠杀,冒着枪弹,手无寸铁的村民冲向全副武装的鬼子,与其展开肉搏。潘国生老人甩掉烧着的上衣,瞪圆眼睛,大吼一声,“没死的跟我来,拼!”老人冲向喷着火舌的机枪,抬起腿,飞起一脚踢翻敌人的机枪射手,他紧攥打得发红的机枪枪管,用尽平生力气,向鬼子头上砸去。这时,十几把鬼子刺刀刺来,没等机枪发挥威力,潘国生惨死在敌人刺刀之下。由于寡不敌众,最终全村1280人被日寇残忍杀害。面对敌人屠刀,潘家峪村民没有像绵羊一样任人宰割。

除了在燕赵这片不屈的土地坚韧军民奋起救亡图存,众多优秀燕赵男儿立志航空救国,面对贴着膏药旗的日军战机在神州上空肆虐,他们驾驶性能落后的战机浴血长空。笔者查阅浩如烟海的档案史料中发现,在南京抗日空军纪念馆烈士档案中,其中河北籍烈士43位,人数之多位居全国各省前列。如空军王牌飞行员周志开单机追歼日军三架战机;任云阁痛击日军旗舰“出云号;段文郁气冲云霄歼敌酋;徐葆畇击落日军“天王武士”……这些河北籍空军健儿血洒长空,用青春生命谱写一曲曲雄浑悲壮乐章,尽显燕赵风骨。档案记载,他们不仅飞行技术高超,而且作战勇敢,性格多豪迈之气,质朴坚韧。如滦县籍周志开性格有如此评价:“周志开秉性忠厚,心地慈祥,每遇敌机,辙先迫令降落生俘,不从,始予击毁。从不愿担任轰炸,畏伤夺命。如奉令袭击,亦必冒险低降,对准目标方投弹。”深泽籍飞行员宋以敬如是记载:“孝敬父母,喜欢游泳、摄影,性格豪迈,待人忠诚,慷慨义气,颇有北国壮士之风。”玉田籍飞行员袁煦纲如是评价:“性格豪迈,乐于助人。”河间籍孙世城这样记载:“体格健壮,声音洪亮,襟怀豁达,亦谐亦庄,其意见常以京腔出之,每惊四座。与战友相处,从善如流,待人诚恳,有燕赵豪杰之风……”

千古志士,万代绝响。

四、燕赵侠骨今安在?

“秋风瘦马蓟北,杏花春雨江南。”河北曾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侠气”大省。然当代河北人,古燕赵侠骨遗存几分?

伴随历史发展,河北成为中原腹地,特别是元代以后,燕赵境内的北京一跃成为大一统的王朝都城,开启帝都文化对燕赵文化的辐射。经历数百年王朝秩序规训,燕赵任侠尚义之气逐渐收敛,民风变得隐忍负重。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和平环境进一步深化河北人京畿近郊谨慎保守意识,昔日尚武、勇侠文化失去地理与时空依托。燕赵侠魂文化淡化,举旗、唯上、跟潮浮躁之风盛行,燕赵人心态日趋保守,性格变得老实忠厚温顺,存在感越来越弱。

我坚信,先辈骨子里的坚韧与大义依然涌荡在当代燕赵人的血脉中,一旦民族到了危难时刻,河北人的民族大义绝不会缺失,豪侠圣贤精神底色不会褪色。

慷慨悲歌士,未来尚可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23-06-16/8232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6-17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