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有几支?

截图20220228024930.jpg

疑问的提出

当今社会,信息借助多种媒体传播迅速,让人目不暇接,在海量的信息中,细心的读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不同的媒体对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的生前所在部队有着不同的指向宣传,谁对谁错?一时难以分辨,这就引发了谁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疑问。笔者搜集了一些公开资料,发现对宣传为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主要集中在以下5支部队:

1支:1999年国庆50周年首都阅兵时,对分列式走在最前列的三军仪仗队解说词为:护卫人民军队旗帜的三军仪仗队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支部队源远流长。正是张思德的精神铸造了仪仗大队“仪仗事业重于生命,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队魂。

2支:2010年1月号的新华月报·记录刊发了一篇特别策划,标题为《红军的血脉续写新篇章》,副标题为“来自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沈阳军区某摩步旅的报告”。同年12月,中国青年报亦曾报道:“秋收、百色起义群塑”在沈阳军区某旅落成。文中称:沈阳军区某旅是毛泽东和邓小平亲手缔造的部队,诞生于秋收起义和百色起义,张思德曾在这里工作学习。多年来,他们始终立足现有条件积极弘扬红军精神、传承红军血脉、锻造红色劲旅,在全旅官兵中广泛开展“学军史、熟旅史、知连史”传统教育活动。

截图20220228024955.jpg

◆《新华月报》的报道。

3支:2014年9月中红网推出特稿“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70周年”,文中讲武警北京总队3师11支队是张思德生前所在的部队。这支光荣的部队1928年5月于井冈山组建,经数次扩编等变化,改编成为现在的武警北京总队3师11支队。今天,11支队在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的武警大院,举行了纪念《为人民服务》发表70周年暨张思德纪念馆开馆仪式。中国青年报2015年11月刊发照片新闻:11月16日上午,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武警北京总队3师11支队举行新兵授衔仪式。在嘹亮的军歌声中,刚刚入伍的战士在军旗前宣誓并佩戴肩章。

4支:2016年8月,解放军报刊发题为“像张思德那样忠诚”的报道,开篇第一句就说:英模精神赓续发扬,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持续开展“争当张思德式忠诚卫士”评选活动,官兵们将英模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训练,在警卫执勤、仪仗司礼、警备纠察等本职岗位上不断创立新功。同年10月,新华社亦刊发题为“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续写为人民服务新篇章”的新闻,文中该师政治部主任介绍说:“我们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官兵,必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做为人民服务的合格接班人。”

5支:当前互联网上许多网站、论坛、博客多次转载“中央警卫团神秘内幕:8341部队”、“原中央警卫团团长回忆:张思德牺牲的前前后后”等文章帖子,众口一词将张思德生前所属部队归于中央警卫团。

经查,这5支部队分别是仪仗大队、原沈阳军区陆军第40集团军191旅、武警北京总队3师11支队、北京卫戍区警卫1师、中央警卫团。要想判定这些部队到底是不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那就要从张思德本人说起,从各部队的沿革发展查起。

张思德与《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1000多人,在延安凤凰山下枣园沟口的操场上为3天前因挖炭窑牺牲的战士张思德举行追悼会。张思德是四川人,1933年10月参加红军,1944年9月5日牺牲,11年革命生涯中,执行过作战和警卫任务,也从事过生产和烧炭劳动。他作战勇敢、意志坚定、多次负伤,他勤奋工作、不计得失、无私奉献。他的不幸离去,让熟悉他的战友们深感悲痛。

截图20220228025018.jpg

◆1944年9月,延安警备团的战士张思德在大生产运动中因烧木炭光荣牺牲。这是张思德(左)生前烧炭的情形。

毛泽东主席亲自参加追悼会,献了花圈,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悼念讲话,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境界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明党和人民军队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番讲话,后来被整理为著名的文章《为人民服务》。它与《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并称为“老三篇”,曾经在整个中国家喻户晓。“为人民服务”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这个宗旨,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截图20220228025036.jpg

◆中南海新华门口影壁上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同门前飘扬的国旗、高悬的国徽相互辉映。

1994年9月,为纪念毛泽东的光辉著作《为人民服务》发表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牺牲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词:“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96年以来,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军连以上单位先后悬挂了由总政治部统一制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时期共8位英模的画像,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的张思德以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光辉典范荣列首位。2009年9月,张思德又以“为人民服务的楷模”被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此殊荣,能将其“抢”到本部队,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和现实宣传效果,这也是各个部队高度重视、大力宣扬的原因所在。

张思德革命履历

要想确定张思德生前到底在哪个部队,其延续发展如何,首先要搞清他29年的人生轨迹。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如《张思德传》(陈惠方、廖可铎著)、《红家谱》(徐焰总撰稿)、《寻找张思德》(高保国著)、《张思德年表》(李蚊蛟著)及张思德生前战友的回忆文章等,经过考证对比,对张思德的革命履历简要整理如下:

1、1915年4月21日,张思德诞生在四川仪陇县六合场(今思德乡)一个贫苦家庭。

2、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进军仪陇东南重镇立山场,成立川陕省长胜县苏维埃政府,不久六合场亦成立乡苏维埃政权。张思德参加乡苏维埃少先队。10月,张思德正式参加红军,先后任长胜县独立团2营通信员、特务连班长。

3、1934年,长胜县独立团编入红9军27师80团,张思德调川陕省军区指挥部为交通员。

4、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向川西挺进。4月底,在渡过嘉陵江后,川陕省军区指挥部撤销,张思德调入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营1连6班当战士。6月,红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与中央红军会师。此后,张思德随总部继续长征。

5、1936年11月,张思德随部队抵达陕北苏区志丹县。

截图20220228025052.jpg

◆张思德纪念馆雕塑。

6、1937年初,因长征路上多次负伤,身体极度虚弱,张思德到关中分区的云阳镇安吴堡“荣誉军人学校”疗养。7月,全面抗战爆发,张思德未随原红四方面军部队改编的八路军129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张思德加入中国共产党。

7、1938年春,已经伤愈的张思德调入云阳的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处警卫连,任1排3班班长。

8、1940年春,留守处警卫连调到甘泉县下寺湾。初夏,张思德调入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班长。

9、1941年,张思德随警卫营参加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10、1942年10月,中央警卫营和中央教导大队合编为中央警备团,张思德调到该团1营1连2排4班当一名普通战士。

11、1943年4月,张思德调到中央警备团直属警卫队枣园内卫班,直接在毛泽东主席身边担任警卫战士。

12、1944年春,张思德参加中央社会部和枣园警卫人员组成的生产小分队,前往安塞县石峡峪开荒种地和烧制冬天烤火取暖的木炭,任小分队副队长、烧炭班班长。9月5日晌午,在和战友修整一座刚挖的新炭窑时,窑顶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光荣牺牲。

从上看,张思德从1933年到1944年这11年革命生涯中,在红四方面军有近4年,在“荣校”及留守处警卫连有3年,在中央警卫营(警备团)只有4年。其最早的红四方面军长胜独立团因在川北诸多战斗中损失较大而编进了红9军27师80团,这个沿革是可能的,因为红27师就是在1933年7月由巴中、仪陇、阆中等县独立团、独立营合编组成,战斗地域是一致的。红80团长征后西渡黄河编进西路军,在与“马家军”的战斗中全部损失。中期所在的八路军115师后方留守处警卫连,在1940年上半年由云阳调甘泉县下寺湾后撤销。后期所在的中央军委警卫营(中央警备团)则成为各个自称张思德生前部队的追溯焦点。

5个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分析

1、北京卫戍区警卫第1师

该师前身正是1942年10月由中央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大队合编而成的中央警备团,据《从井冈山到北京——警卫1师前身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韩平主编,2006年9月出版)一书记载,该师最早渊源为1928年5月在井冈山组建的红4军特务连,历史非常悠久。1949年9月,以中央警备团为基础,扩编为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第2师,团部升格为师部,师长刘辉山、政治委员张廷桢,辖第4、5、6团,分别由中央警备团、山东军区调京的3个营和东北军区调京的1个团改编组成。1950年11月,以公安中央纵队第2师师部和第4团为基础,与中南海警卫团和西北、西南、中南、华东4大军区各调京的1个营合编组成公安警卫师,隶属军委公安司令部建制领导,下辖公安警卫第1、2、3团。第1团由中南海警卫团和华东营合编组成;第2团由原第4团改称;第3团由西北、西南、中南营组成。

1951年1月,公安司令部召开首都警卫工作会议,分工公安警卫师负责中共中央系统的警卫。7月,再次调整首都警卫部队的任务分工,公安警卫师担负北京内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系统的机关、首长及外城几个要点的警卫。1953年6月,以第1团为基础,组建中央警卫团,尔后重建第1团。1954年11月,增编第4团。1955年8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警卫师,隶属公安军直接领导。1957年6月,该师与内卫第1师师部、直属队及第2团合编,仍称公安军警卫师。9月,公安军番号撤销,改称公安警卫师,隶属总参谋部警备部指挥领导。1959年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师,划归北京卫戍区建制领导。1963年4月,改称首都警卫师,属北京军区建制,行政、党政、后勤工作由公安部队负责领导。1965年3月,组建第5团。1966年6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第1师,重归北京卫戍区建制领导。1976年10月,该师抽调部分官兵,直接参加了粉碎“四人帮”的斗争。1983年1月,警卫第1、2团划归武警北京市总队领导。同时,将国家机关和北京市的内卫任务一并移交给该总队,警卫1师则主要担负军队首长、机关、仪仗司仪和重要会议以及部分党政领导人的安全警卫任务。1989年,组建警卫第6团。几十年来,警卫1师及其前身部队长期担负着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首都北京、要害部位和重要会议以及仪仗司仪的光荣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警卫任务,为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为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9月,警卫1师政治部编纂了《英模谱》,张思德为该师首位英模。2001年7月,北京军区编纂了6卷本的《英模谱》,在英模个人卷中,北京卫戍区的首位英模也是张思德,这更加确认了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的归属。英模激励着群英,一个“标杆”就是一面旗帜。在张思德精神鼓舞下,警卫1师新一代警卫战士正沿着张思德的足迹,高擎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帜,续写新的篇章。

2、武警北京总队第3师11支队

11支队的前身是中央警备团的1营。1949年9月,该营为基础,另从其他单位调7个连,合编组成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第2师4团。1950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警卫师第2团。此后,不论是公安军警卫师、公安警卫师、首都警卫师还是警卫1师,2团番号和隶属始终不变。1983年2月,警卫2团调出警卫1师,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第2支队。1995年7月,又改编为武警北京市第1总队第2支队。1999年2月,划归新成立的武警北京市总队第3师建制领导,前几年又改番号为第11支队。

截图20220228025114.jpg

◆武警11支队张思德中队。

张思德由中央警卫营通信班班长改为中央警备团战士,正是编在了1营。如今,武警11支队始终保留有张思德中队、张思德班,并建有张思德纪念馆。其支队队歌唱道:“我们是张思德生前的部队,我们是光荣的人民武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的路上永做先锋。”显然,11支队也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而且是更为直接。他们始终把张思德精神作为红色基因、精神内核,薪火相传;始终把学习、弘扬和践行张思德精神作为历史重任,继续前行。当前,该支队牢记领袖重大政治嘱托,努力锻造首都维稳精兵,争取更大荣誉。

3、仪仗大队

仪仗大队的前身是公安警卫师在1953年6月抽调直属警卫营(3个连)和2团3营之第9、10连组建的师直仪仗营,下辖5个连,编制员额721人。该营组建后即抽调第2连1排赴朝担负了板门店谈判的警卫任务,见证了朝鲜停战协定签署的历史时刻。1953年11月起,开始担负迎外礼仪任务。1955年12月,仪仗营改称公安军警卫师独立仪仗营。1959年1月,独立仪仗营调归北京卫戍区建制领导。1963年4月,仪仗营回归首都警卫师建制,此后一直归警卫1师领导。1983年9月,仪仗营改称仪仗队。1985年9月,由营级编制升格为团级编制。1986年1月,改称仪仗大队至今。1992年3月2日,中央军委授予警卫1师仪仗大队“军旅标兵”荣誉称号,号召全军部队都要向仪仗大队学习。几十年来,仪仗大队圆满完成了3000余次司礼仪仗任务,包括迎送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参加国庆阅兵、大型军事演习,见证香港、澳门回归,赴外国参加阅兵等,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和共和国的荣耀,成长为一支政治强、作风硬、管理严、技术精、全面建设扎实的先进集体。

截图20220228025137.jpg

◆三军仪仗大队正在接受检阅。

从仪仗大队的沿革起源看,也是从公安警卫师(即警卫1师)分出的一部分组建而成。警卫1师是当然的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因而仪仗大队也“自然”与张思德挂上了钩。但张思德牺牲在抗日战争时期,仪仗大队建国初期才成立,无疑有些勉强。

4、原沈阳军区陆军第40集团军191旅

191旅的前身是陆军第64集团军191师,1998年7月划归辽宁省军区,10月缩编为摩步旅,后又转隶陆军第40集团军建制领导。其原下属步兵571团(后191旅1营)的前身可追至1936年5月在陕北延川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与北京卫戍区警卫第1师、原南京军区陆军第12集团军36师108团(著名的“朱德警卫团”,该部从未自称过为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拥有共同的渊源。据571团1997年编纂的团史送审稿《红军血脉党的枪》中记载,该团最早前身能追到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编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特务连,其红军时期发展与警卫1师前身发展多有重合。

在《红军血脉党的枪》中有多处提到了张思德,称:“张思德同志生前曾生活在我们这个团队。1937年4月至11月间,他在我团警卫连3班任班长,后随1营赴延安。”对收录的那张著名的张思德挖炭照片的注释则为:“张思德同志1937年4月至9月,在我团3连任副班长,后随1营赴延安。”同一本资料,记载的时间、职务、所属连队均不同,但不管怎样,571团、乃至后来的191旅认为自身就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并在各种媒体宣传中强调了这一点。201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陆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和《新华每日电讯》组织实施了“红军部队新长征”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其中对陆军第40集团军191旅的介绍中有这样的表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在1937年8月被编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该旅1营前身),担任警卫连1排3班副班长,在这支红军部队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实际上,这个以原571团团史为基础的宣传值得商榷,从前面简列的张思德革命生涯年表及警卫1师发展沿革来看,整个1937年,张思德都在云阳“荣誉军人学校”疗养,没有编入红军(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另据内部军史查证,571团前身红军总部特务团第一次分家是在1937年4月,其1营(“朱德警卫团”团史记载的是4营)调到延安,保卫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改编为中央军委警卫营,而且目前各种资料一致称张思德到延安编入这个警卫营是在1940年!显然,1营调出在前,张思德编入该营在后,571团团史的记述容易引发争议。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993年《红星闪耀》中收录的42个红军连里,有571团的两个连,一个是4连,前身是红3军团6师的一个连队(后改为追溯至三湾改编时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特务连),而另一个是2连,前身明确记载为1935年6月前为红四方面军总部通信营1连!这个连队恰恰是张思德曾经战斗过的连队,经历了长征中最艰辛的三过草地。不解的是,《红星闪耀》也好,《红军血脉党的枪》也好,均未将2连与张思德联系到一起。如果以这个理由来判定191旅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是可以说得通的。但这个最有力的证据没有采用,也许是对这个2连的前身历史挖掘还不够深入,沿革发展还不能环环相扣。

5、中央警卫团

中央警卫团是一支“红色御林军”,可谓大名鼎鼎,又神秘莫测,更因其曾使用“8341部队”代号而闻名海内外。该部前身为1949年11月,由公安中央纵队第l、2师直属警卫营和华北公安部的1个警卫大队合编组成的中南海警卫团。1950年11月,又以中南海警卫团为基础,补入华东一个营,编为公安警卫师第1团。1953年5月,以第l团为基础,组建中央警卫团,调归公安部建制领导。此后,中央警卫团先后隶属于北京卫戍区、总参谋部建制领导,“文革”结束后还曾扩编为中央警卫师,1982年恢复原番号。该部队现为师级建制,领导则高配军级。

截图20220228025203.jpg

◆1942年10月成立的中央警备团。

中央警卫团是中国军队里作风最硬朗、使命最艰巨、任务最重要、纪律最严明、政治最合格、协同最密切、职责最神圣的部队。张思德生前是毛泽东主席身边的警卫战士,这与中央警卫团的任务使命和工作环境是一致的,从这方面讲,中央警卫团将张思德认同为前辈和模范,也是顺理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许多文章将建国后的“中央警卫团”和建国前的“中央警备团”混为一谈,两者番号相似,也是造成张思德生前部队归属不清的原因之一。

争议与解决

既然大家都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但哪只最正宗?谁更应享有荣誉权和继承权呢?早在34年前的1983年,武警北京市总队第2支队与老部队警卫1师就谁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打了一场“官司”。1983年1月,警卫1师2团奉命脱离1师建制,转隶武警部队,改番号为武警北京市总队第2支队。军帽上由鲜艳的红五星变成了庄严的国徽,2支队为适应当时形势的需要,让社会了解这支部队的职能作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而英雄的部队、英雄的人物,无疑是宣传上的一个有效载体。当年12月24日,2支队采写的一则消息“张思德生前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新华社播发,开篇即写到:“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总队2支队党组织坚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部队,培养出许多张思德式的优秀战士。”宣传2支队是张思德生前部队的报道刚刚见诸报端,老部队警卫1师就提出了异议。他们说,张思德生前部队是警卫1师,张思德属于解放军。武警说,2支队是从警卫1师转隶出来的部队,是张思德生前所在团、所在营,更是张思德的传人,并以新华社播发的这条消息为证。

因为新华社的报道最具权威性,为此,两家争来争去,引起了一场笔墨官司。在这个时候,武警方面请来了抗战时期曾担任延安卫戍区司令员的王震,在2支队的张思德纪念馆,王震看到了这篇被拍成照片的新华社消息。参观完展览,手拄拐杖、已经70多岁高龄的王震将军走到张思德塑像前,深深地三鞠躬,而后动情地说:“这就是张思德的部队!”自此,这场笔墨官司终于尘埃落定。之后,历次的张思德纪念活动中,解放军、武警是一家,两支部队都互相认同是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在媒体宣传上也是互不干预。

因此,互相尊重认同,共同继承发扬,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与之类似,我军另一位挂像英模董存瑞的生前部队归属也是这样处理。董存瑞生前所在师(原四野48军143师)在建国后沿革发展为沈阳军区炮兵第11师,其所在团、连、班编在该师炮兵第203团。后来炮兵11师改为陆军第40集团军炮兵旅,驻辽宁锦州。而炮兵203团则调入炮兵10师建制,归陆军第16集团军领导,驻吉林延吉。两支部队沿革清晰,证据充分,都是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在各种宣传上从没有相互干预或否认。而前几年曾有新闻,驻浙江空军航空兵某师为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一时哗然。经查,是记者不了解军史,把空军这个师前身也是143师的部队跟董存瑞挂上了钩。实际上,这个143师是1951年3月由湖南新兵编成的我军第2个143师,除番号相同外,跟老143师无任何关系。有熟悉军史的人及时指出谬误后,此类报道再未出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22-02-28/7409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2-28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