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到台湾后,美国为何一度想抛弃他?
老蒋逃到台湾后,以为在老美的帮助下,还能东山再起。但老蒋却不清楚,美国方面对蒋介石已经彻底失望。
本来美国对老蒋援助很大,以为老蒋实力这么强,能轻松实现意图。美国又给钱,又给物,而且还给老蒋全套美系装备武装起老蒋的部队,美国人恨不能亲自上场帮老蒋打仗了。但就是在这样的优势条件下,老蒋依然打不过装备简陋的解放军,最后逃到台湾。
在台湾,老蒋除了进行了一系列人事安排外,就是总结失败的原因,还要筹划如何反攻大陆。但老蒋对美国并没有过多的想法,以为靠他英语流利的夫人,还会得到美国支援。但此时,美国却对老蒋越来越失望,而且要对其下手了。
其实早在解放战争时,老蒋先进美式装备的部队,有时连后勤供应都不行。因为老蒋的后勤供应依赖于美国援助。后来美国马歇尔一度中断了对老蒋的援助,那时就对老蒋丧失了信心。后来跑到台湾,如丧家犬,美国当然有想法。
01
1950年2月一天,台湾突然飞来一架专机,直接找到时任防卫司令的孙立人。此时孙立人春风得意,正得到老蒋的信赖。但这架专机却是从东京飞来的,是盟军司令麦克阿瑟派来的飞机。这架飞到台北后,直接接走了孙立人。
形势很紧,孙立人想给老蒋汇报来不及了,于是就给陈诚说了声,就坐上飞机到了东京。在东京,麦克阿瑟接见了孙立人,上来直接就谈事,没有拐弯抹角的事。
麦克阿瑟让孙立人要肩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而且麦克阿瑟还承诺向孙立人提供大量的援助。孙立人这才明白,美国方面要换掉老蒋让自己接替了。想到这里,孙立人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知道老蒋的性格,疑心太重。如果老蒋知道此事后,恐怕他凶多吉少。
但孙立人思前想后,回到台北后,还是向老蒋汇报了这件事,再次向老蒋表示了自己的忠心。老蒋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表态,如果说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不是蒋介石的性格。老蒋一生真正相信的将领有几个?
老蒋虽然没说什么,但他有个特点,对谁反感就会写日记,在日记里痛骂反感的人。
麦克阿瑟为什么突然接走孙立人?他们之间到底有何私情?
搁谁心里都会起疑心,老蒋警惕性很强,他知道自己的危险来了。他不相信这个留学美国的孙立人,认为他与美国有勾连。甚至认为孙立人与美国勾连,才出现如今这个局面。
02
为什么美国人对老蒋比较反感,准备要换老蒋了?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美国等西方国家,自从1848年以来,在中国的投资,顷刻间就飞了。新中国建立后,对于所有不平等条约我们都不承认,新中国建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打下来的,凭什么还承认西方国家所谓的“条约”。
美国人上火,他们认为造成了一切主要责任者是蒋介石。美国支持老蒋,又给钱又给物,最后老蒋居然败得让人不可理解。美国方面认为老蒋败了,把美国的利益弄丢了。
当时中国可是美国对付苏联最理想的阵地,但现在让老蒋给弄丢了。老蒋跑到台湾后,每天都想反攻大陆,一直到他死。这是后话。
美国人对老蒋的做法很担心,如果老蒋反攻,必然失败,到时台湾也丢了,那美国可真就一块地盘也保不住了,更不要说将来与苏联相争,就是在亚洲都很难立足。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老美才决定换掉老蒋。但总要有合适人选,最终选择了孙立人。
为什么选择孙立人?
孙立人是典型的留美派,而且在老蒋手下不属于任何派系。美国方面认为孙立人可用,将来也可以按美国要求行事。
而此时麦克阿瑟作为盟军司令正在东京驻扎,美国方面就让麦克阿瑟考察一下孙立人,麦克阿瑟做事与别人不一样,直接派专机把孙立人接去,这就让老蒋起了疑心。如果麦克阿瑟来台湾,与孙立人偷偷见面,这事估计就成了,老蒋早就下台了。
看来美国想搞掉老蒋这事,坏在麦克阿瑟身上。
03
美国搞老蒋不成,却把孙立人害惨了。孙立人当时在台湾握有军权。美国相中他了,就不断对他进行游说。此时蒋太子出手了。
我们都知道蒋太子曾在苏联留学,他对苏联军队体制很熟悉。而且在解放战争中目睹了国军装备精良竟然打不过装备奇差的解放军。于是小蒋就认为军队体制中没有设立政委职务,于是他在台湾也设了个“总政治部”,推行政治工作制度。这一做法让孙立人很恼火,因此,孙立人与蒋氏父子的矛盾越来越大。
孙立人这个人受美国影响的确很大,而行人处事方面也有美国人的特点,特别是他治军方面,他着力想建立美军一样的军队。
但孙立人没机会了,5年后,小蒋不忍了。1955年,有人告孙立人手下要趁阅兵刺杀老蒋。这件事发生后,老蒋迅速派人查,查到孙立人身上,随后孙立人也被软禁了。
孙立被软禁后,很多人向老蒋求情,但没有用。孙立人不属于任何派系,因此求情的人也就是说说而已,根本也不想用劲。
陈诚审问孙立人时,气得孙立人脱下上衣让陈诚看他的伤疤,都是为老蒋出生入死受的伤。陈诚也没办法,还得审讯。因为陈诚知道,老蒋疑心太重,如果有一点慈悲之心,说不定他也会遭殃。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22-01-31/7364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