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的调查研究艺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陈云的调查研究艺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张星星
一、调查研究与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的唯物主义科学态度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延安期间,陈云同志系统阅读了毛泽东从井冈山时期到延安时期的文稿,深刻地领会和把握了“实事求是”的精髓,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重要观点。他多次强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才是最靠得住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他通过上海财经会议和实地调查研究,为创造迅速平抑物价、稳定经济的奇迹奠定了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他通过认真的工商业调查和审慎的思考,提出了“三个为主、三个补充”等重要思想;60年代初,他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青浦的深入调查,为制定调整国民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提供了客观依据。正像陈云同志所讲:“实事求是既容易做到,也难以做到。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从具体分析实际情况中找出对策。”
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有尊重实际的科学态度。1956年,为了解决生猪产量下降、猪肉供应紧张的问题,陈云同志对有关问题作了十分详细的调查,从养一头猪需要多少饲料、多长时间,母猪问题、猪仔问题,到猪肉价格、养猪积肥等问题,为提出正确的对策奠定了基础。一切正确的认识和决策,必须来自于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陈云同志指出:“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所有正确的政策,都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而来的。有的同志却反过来,天天忙于决定这个,决定那个,很少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这种工作方法必须改变。要看到,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
要通过调查研究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有敢讲真话的求实作风。陈云同志指出:“我们干革命的人,应该讲真话,有问题就提出,有意见就发表,认真地进行讨论。”讲真话是需要勇气的,有时也是有风险的。胡锦涛同志指出:“为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陈云同志敢于坚持真理,仗义执言,勇往直前,是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坚持真理的典范。……陈云同志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非凡胆识和坚定立场,充分展示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精神。”要努力学习陈云同志敢讲真话的马克思主义勇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反对形式主义、虚报浮夸,不搞那些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所谓“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要认真研究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本地区本部门的客观实际。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讲真话、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
二、调查研究与坚持“处处依靠群众”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陈云同志一贯坚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把“向群众学习”作为共产党员学习的重要内容,倡导和坚持“处处依靠群众”,特别是关心群众的物质生活,一切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查研究主要是向基层、向实际、向群众作调查,如果没有正确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和决策。
调查研究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才能通过“向群众学习”,获得正确的认识。陈云同志指出:“每个共产党员要随时随地的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向群众学习。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和群众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课本。”他还强调:“疑难不决的事情,要请教群众。没有这一条,不能算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依靠组织,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群众。这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口号。”如果没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当老师、当先生的正确态度,就不可能真正铺下身子,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做认真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把握群众心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形成符合群众利益的正确决策。1933年,陈云同志在中央苏区时就深刻指出:“提出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关键。这好比锁着的两扇大门,我们要进屋子去,一定要个钥匙来开那把铁锁。这个钥匙就是拿住工人愿意做的那个工作做起,而不是呆板地照我们自己所想的去做。因为只有工人愿意做,从他们需要做的工作做起,才能把他们推动起来。只要他们积极起来工作了,加上我们及时地活泼地领导,许多任务都可以逐渐完成。所以,……领导的艺术在于了解群众的心理。”“在领导斗争中,不是要提出许多要求,不是要提出过高的群众还不了解或不能立刻为这些要求而起来斗争的口号。在提出要求时,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适合他们的需要,并估计到争取每个日常斗争胜利的可能性。我们领导的艺术,不在于口号提得多,提得高,而在于每个口号为当时当地群众所能接受,并立刻起来斗争。”他反复告诫全党,要防止脱离群众,鲜明地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
三、调查研究与坚持“交换、比较、反复”的唯物辩证法
陈云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既容易做到,也难以做到。……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也就是说,它并不合乎实际。所谓难也就难在这里。”调查研究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但调查研究也是有局限的,任何调查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实际情况全部搞清楚。陈云同志根据实践的切身体验,把避免片面性的方法概括为三条,即:“一、交换,二、比较,三、反复。”这是一个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
交换、比较、反复,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陈云同志认为,交换时要特别找同自己相反的意见,相反的意见可以补充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足。相反的意见即使错了,也有可能反映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包括一些历史经验的推论。如果没有不同的意见,也要假设一个对立面。吸收正确的,驳倒错误的,使自己的意见更加完整,避免草率做决定。只有在不同意见、不同观点和不同看法的交换、比较、反复中,才能真正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和决策。
交换、比较、反复,要允许“讲坏话”、“说错话”。陈云同志对“光说好话的人”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讲到:“其实光说好话的人都是拍马屁的,拍马屁决不是件好事;不客气批评别人的人,才是好人,才够得上是革命同志。”他还曾说:“我特别喜欢听坏话,坏话其实大部分是老实话。是写字台上的头条新闻。党和政府如果只喜欢听好话、颂扬话,不喜欢听坏话、老实话,政权就靠不住。”要鼓励大家讲真话,就要有允许讲错话的宽宏大量。他常说,一个人说话有时免不了说错,一点错话不说那是不可能的。在党内不怕有人说错话,就怕大家不说话。“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
交换、比较、反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陈云同志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表率。他乐于听取不同意见,善于引导大家发表不同意见,注意保护提不同意见的同志。他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最讲民主,最讲自由,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不能搞“一言堂,一边倒”。我们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使广大党员更好地了解、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以正确集中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智慧,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当前,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应当大力倡导、认真学习陈云同志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努力掌握运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全面真切了解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不断提高求真务实的自觉性,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客观规律,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各项工作。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9-03-15/55552.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