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从溥仪、梁漱溟等人的韶山感悟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从溥仪、梁漱溟等人的韶山感悟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马社香

马社香关于韶山口述访谈的一点体会:

【在二十余年口述访谈中,较深感悟两点,一是深入开掘口述资料与档案资料的互相印证,要舍得花大力气坐冷板凳;二是访谈对象口述语言个性化提炼,要反复下功夫。在韶山课题采访的高龄女性中,雷洁琼的对话谦和中洋溢着一种坚守,很温暖。毛泽民夫人朱旦华的对话,则是谦和中犀利四射,如其经历既平面又起伏,引人品学其间。

我喜欢习作口述史,她能触摸到人心人性的温暖,能铭刻历史的变迁。我热爱韶山这部历史大书——1976年全国访韶人数是175万;1980年仅23.33万;2011年至2017年每年均700万人以上。2018年春节初一至初六,全国来访韶山人数高达45万人之多。这是毛主席的光辉,新时代的光辉。】

从溥仪、梁漱溟等人的韶山感悟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一、溥仪等人的韶山之行及巨大转变

1964年3月,全国政协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安排了一批在京特赦人员,到江南一带参观。这个参观团一行从北京出发,先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参观游览;四月初,再从杭州乘车抵南昌,吉安、上井冈山;4月17日到长沙,参观了清水塘。4月19日渡湘江西岸,乘专车向韶山进发。

这些过去身握权柄的人沿途感慨万千,他们看到了那个自己青少年梦中的新中国。用“特赦犯”自己的语言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共产党太伟大了。南京解放前一个扁担能挑走的修理厂,现在也能生产出自己制造的汽车了。杜聿明还亲自上去试了试,性能好得很;上海过去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妓女满街,现在沈醉使出浑身解数,都找不到“一个拉皮条的、卖大腿的”;到处劳动人民都昂起了头,街上的红领巾主动地搀扶着素不相识的老太太过马路……这是过去哪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做到的,中国共产党却在短短的十几年就做到了。

韶山到了,这几个特赦犯的感情再次获得了新的“特赦”。溥仪是带着新夫人李淑贤一起来的,李淑贤比溥仪小十九岁,劳动人民出身,看见人民领袖毛主席的旧居,心旷神怡,一个劲地对溥仪指指点点。溥仪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在民国时期,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就听说过这个皇帝极为自私和古怪的许多事情,此时可能生怕他被指点得烦起来大家都不好看,便主动走过去,准备和溥仪的夫人结伴而行。

溥仪看见杜夫人前来,率先打起招呼,对李淑贤介绍:“这是杜夫人。”又很认真地对曹秀清说,“这是我的新夫人,前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关心介绍的。”一句话,说得李淑贤羞赧地低下了头。溥仪再婚,毛泽东确实曾嘱咐再三。溥仪望着曹秀清似信非信的神色,兴奋地讲述了他终生难忘的一件事,也是在统战圈子中流传很广的一件事。

1962年1月31日,腊月二十六,毛泽东邀请清末主办《苏报》的章士钊、同盟会元老程潜、仇螯、湘潭世家王季范和溥仪一起在中南海颐年堂小酌。溥仪最后一个到来,毛泽东一见,急忙迎上去握手,拉他在身边坐下,环视应邀来的其他客人,微笑着说:“溥仪曾经是我们的宣统皇帝嘛,我们都曾是他的臣民。”指着在座的四位老人一一给溥仪介绍,溥仪一个个鞠躬致意,自觉自愿地向反清志士赔礼道歉。席间,毛主席问溥仪“你还没有结婚吧?”毛泽东知道溥仪在抚顺时已和他的“福贵人”离婚。“还没有。”“可以再结婚嘛!”毛泽东认真地说,“不过,你的婚姻问题要慎重考虑,不能马马虎虎。要找一个合适的,因为这是后半生的大事,要成立一个家。”溥仪认真地点头。饭后,毛泽东和五位客人合影留念,又请摄影记者专门为他和溥仪拍了一张珍贵的合照。

过了一些日子,周总理和邓颖超请溥仪和溥杰吃饺子,谈到溥仪的“婚姻大事”。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真诚关怀,使溥仪感到共产党关心人、教育人、改造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颗颗平等的博大的赤心。1962年4月,溥仪和李淑贤结婚。(李吟波2002年5月北京口述)

从溥仪、梁漱溟等人的韶山感悟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图为1964年4月19日,溥仪夫妇在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曹秀清是杜聿明在陕西米脂时的结发妻子,年龄比杜聿明还要大几岁,也比溥仪大,杜聿明被俘后,她带着几个孩子逃到台湾,后来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和安排下,杜聿明按照周总理的设想,写信给美国的大女儿杜致礼请老伴曹秀清到美国去长住,三年后,再转辗欧洲,在中国大使馆朋友的帮助下,1963年6月来到北京,夫妇才得以再次团聚。

在韶山,溥仪主动向杜聿明夫人介绍新夫人,令这位刚从美国回来不久的曹秀清当时就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共产党居然能把一个处处养尊处优的皇帝,改造为一个没有任何架子能抢先跟人说话谈心的人。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曹秀清怀着激动和复杂的心情走回到杜聿明身边,讲到溥仪的变化,问:“宣统皇帝真的变了一个人?”

杜聿明认真地点点头,说:“我跟你讲一个流传政协的小故事,你就相信了。去年毛主席号召学雷锋,公共汽车上到处让座,上车也先后礼让,年轻的让年老的,年老的让抱小孩的。溥仪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做。一连几次,他在车站上等车,车子一到,溥仪就让别人一个个地先上去,一直到最后汽车开走了,他却没有上去。他回来便问我们,出门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我们一细问,才闹清楚他高度近视,注意力又集中在让别人先上车上,别人的话他不曾听见,最后把售票员也让上了车,人家还以为他在车站维持秩序呢!”一席话说得曹秀清笑口顿开,笑过之后似乎对共产党毛泽东领导下的新中国新社会有了更多的感触。

离别韶山时,溥仪对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竟依依不舍,他对李淑贤说:“要是我们能住在韶山就好了。”

沈醉当时即赋诗一首:

【半身作恶为封侯,今日归来愧更羞。
堪慰家乡诸父老,当年逆子已回头。】

代表团成员们一再表示深受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再来。三年后,除溥仪病故未能成行外,1973年5月8日杜聿明、宋希濂、郑洞国、侯镜如等一群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昔日黄埔军校高材,果真又再次瞻仰韶山。

二、梁漱溟两度访韶的历史探寻

1973年5月8日,全国政协组织了一批在京爱国人士游览祖国名山大川,梁漱溟就在其中。据韶山相关文献记载,梁漱溟1965年曾访韶山,两度访韶,令人不由联想到1953那次他与毛泽东面对面“九天九地”的所谓“诤言”,自然格外引人关注。

韶山管理局接待处谭建辉参加了这次接待工作。她记得很清楚,个子瘦小的梁漱溟在队伍中不苟言笑,在故居灶房站了很久,别人都向前走了,他仍没有动。我过去想搀扶他,只听他告诉身边一位老者,这是他第二次来韶山了。他想告诉润之先生,共产党是从根本上关心农民的,治国要大仁政啊。身边老者说:“九天九地之争,你真不该啊”。梁漱溟缓缓点头。

梁漱溟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毛泽东同志的诤友。1938年、1946年梁漱溟曾两次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两人多次深度畅谈。1950年1月,梁漱溟应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由重庆来到北京定居。梁漱溟认定了要跟着共产党走,同时又以帮助共产党为己任,但在1953年9月的政协会上与毛泽东发生了比较激烈的言语冲突。

1953年9月11日,梁漱溟被周总理邀请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大会上发言,表达一下爱国民主人士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态度。在这次发言中,梁漱溟提到了农民和乡村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曾做过乡村建设试点研究,力图走一条不经过暴力革命而完成中国革命及建设的道路。农民和乡村问题也一直是梁漱溟的一个心结。梁漱溟在发言中认为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被毛泽东在次日的会上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梁漱溟很不服气,分别几天同毛泽东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毛泽东则坚持认为梁是反对总路线的人,梁漱溟对此十分失望,态度坚决地认为毛没有雅量,两人言语频频冲突,最后不欢而散。

关于这段“公案”,1999年夏,韶山接待处的谭建辉,在接受笔者访谈时,笑着说“梁老在这件当面争论的事整整过去二十年后,又再次来到韶山。我后来想,梁漱溟来到这座湖南农村极其平常又举世闻名的农舍面前,会不会感悟到自己也没有一种让别人批评的“雅量”呢,没有站在国家一穷二白的高度,全盘布局的“雅量”,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再三用话语“逼迫”毛主席“自我批评”,是不是有点目中无人,意气用事。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个吃五谷杂粮的有血有肉的汉子,梁漱溟是“士可杀不可辱”,但那咄咄逼人的话语,是不是也带有某种言语的紧逼和带点挑衅性呢?毛主席能够在被顶撞的情况下,同意梁漱溟一再地发表不同意见,应该说是一种“雅量”,支持梁漱溟继续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一种“雅量”。1973年梁漱溟到来时,我们还听说毛主席要梁漱溟当人大代表了”。

梁漱溟1973年随政协老同志一起去韶山时,已79岁。1988年5月梁漱溟去世。笔者曾于2013年冬专门访问了梁漱溟次子梁培恕。他说:

【父亲去世前一段时间,社会媒体对父亲有很多溢美之词。其实,父亲就是一个学者或大学者,或者说哲学家、大哲学家,这是父亲生前的自我评价。他对共产党对新中国对毛主席在大方向上都是认可的。新中国成立后,他写过一些肯定的文章可查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段时间,有文章炒作,将父亲与毛主席进行比较或褒贬,这是不客观不科学的。毛主席的主要建树是在国家统一和国家战略方面。所以,父亲生前对毛主席从心里是敬重或非常敬重的。
1953年9月父亲在会上公开顶撞毛主席后,回家很长一段时间不愿说话,也不愿外出。父亲是个脾气很倔的人,但一冷静下来,也感到自己那天说话有点过了。倒不是觉得要维护哪一个人的威信,而是感到毛主席和自己一样,都是关心国事的文化人。毛主席不是神,是人,也是有常人的中国传统的讲台面吧,哪有让人不能下台的了。两人那一年都是六十岁。再就是毛主席是制定方针政策的人,了解的事情和自己的了解面着眼点也是有重大区别的。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父亲感觉到了自己的弱点,很智慧的人,犯了很简单的过失。
父亲心里懊悔,但从来不跟我们表示。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一天天地感到这一点。毛主席是国家领袖,也是父亲多年的朋友,失去这个朋友,父亲心理深处是比较懊悔的。虽然政府对父亲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并没有什么改变。全国政协会议仍然像往常一样邀请父亲参加,工资没有任何变化正常发放,父亲乘坐小车进出的待遇仍正常保持。如果说在毛泽东时代对父亲待遇有些改变的话,就是过去那种对父亲四处可见的发自肺腑的尊重看不见了。毛主席去世后,媒体重新翻出这一段“公案”,将父亲抬得比较高。父亲心中并不以为然。他的晚年是比较寂寞的,心底一直怀念与润之先生那种指点江山的友谊。领袖、大学者也是需要真诚友谊的,某些政见不同,也可能是他们新处的地位不同,考虑的着重点不同。事过几十年后重新讨论,如果离开了这些,就不是实事求是了,更非父亲的本意。(梁漱溟次子梁培恕2013年12月北京口述)】

事实证明,毛泽东这种立国治国的超凡战略,无处不在的甚至习惯性的战略思考,在历史上逐渐地被当事人或多或少地理解,成为不少中外要人超越自我和意识形态钦佩毛泽东的新亮点,也是中外要人纷纷访问韶山探寻历史底蕴的一个深刻切入点,更是梁漱溟如此自尊之人以79岁高龄再上韶山的一点心韵见证吧。

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拄着拐杖坐在第一排左侧第二人的就是梁漱溟。

从溥仪、梁漱溟等人的韶山感悟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三、国民党将领发自内心真正称颂毛泽东和共产党

1973年5月8日,杜聿明等人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陈列馆馆长吴大为参与了接待和讲解,笔者曾经请教过他和其他同志,国民党的这些高级将领、知识分子是否真正服膺毛泽东和共产党的领导呢?关于这个疑问,吴大为没有直接问答我的提问。仅告诉我,他当天亲眼看见杜聿明、宋希濂等人的种种兴奋和种种尴尬。

在陈列馆抗日战争图片前,黄埔军校的高才,一个个精神百倍,到了解放战争图片室前,杜聿明和宋希濂等人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刚到门口,宋希濂胖胖的肉手,就拉了下杜聿明的左袖,“我们不进去了吧。”

“为什么?”杜聿明说话几十年都喜欢直来直去。

“战争败将,看只有尴尬和难堪。”

“你为这呀”,杜聿明笑了起来,他爽快地对宋希濂等人说,“我们都是第二次来韶山了。你们忘了陈毅在座谈会上说的话,山东先头一仗他还被我们打败了哦,共产党的元帅今天都不讳胜败之事,值得我们学。在解放战场,我们失败了,被俘了。傅先生(傅作义)说,我们打败仗有功!假如我们打了胜仗,或者把部队拖到台湾,那就会推迟解放战争的进程。我们在战场上很快把国民党军队输光了,这是对人民有利的嘛!走,我们进去看。”杜聿明这么一说,这些昔日的将军们怀着别样的心情踏进了展室。他们整整一个小时才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了出来,不约而同地想表达一句话:“毛泽东是战神。”(吴大为2001年9月韶山口述)

杜聿明觉得这句话用新观念看有点迷信,可又觉得很准确,就笑着对韶山的接待同志说,请记得把这句话提供给以后研究军事史的人。望着这些过去趾高气扬的人,今日一个个虔诚的目光,陈列馆里里外外的人都真心佩服共产党改变了这些国民党战将的灵魂,他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已经是人民,哪怕是鹦鹉学舌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改革开放初期,宋希濂带着从美国回来探亲的儿子,第三次来到韶山,教育儿子要铭记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继续宣传新中国的伟大,毛主席的伟大。

从溥仪、梁漱溟等人的韶山感悟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执政地位不断深入人心

图为改革开放初期,宋希濂携从美国归来探亲的儿子第三次来到韶山。

沈醉在“文化大革命”中坐了5年牢,1991年秋主动再到韶山,他说,“毛主席是指引我迷途知返的最大恩人,终生不会忘记”。在韶山留言颂扬毛泽东“泽惠人类,东方救星”。他还抄录1964年自己写的“当年逆子已回头”诗句,再一次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深深爱戴。

笔者曾问过韶山的吴大为、高菊村、刘胜生,这些昔日赫赫有名的国民党将领对毛泽东和共产党的称颂是有点逢场作戏,还是真的发自肺腑?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种种冲击以后。吴大为想了想说,我看他们是发自内心。主要缘于两点,一点是国家的基本统一、民族团结,只有毛主席领导共产党能够统一中国大陆,改变一百多年来旧中国一盘散沙的落后现状;另一点是也只有毛主席共产党能使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使他们真正感到新中国才真的是新社会,劳动人民做了国家主人。“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不少人都受到了冲击,但他们仍由衷地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政党,新中国是人民有希望当家作主的国家,虽然当时还比较贫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8-03-25/4944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8-03-26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