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三位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的“红船故事”

三位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的“红船故事”

  王湘云  

浙江在线11月23日讯 伟大事业,往往由一个如线头般不被注意的细微开头;伟大精神,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文明的最高价值。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96载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她带领风雨飘摇的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次又一次飞跃。这里孕育了伟大的时代精神——“红船精神”,96载岁月峥嵘,沧桑巨变,她如灯塔,如火炬,照亮13亿人前行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再访南湖革命纪念馆,通过三位馆长的回溯和思考,探寻“红船精神”的萌发、赓续与弘扬。

时代呼唤“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秋冬之交,南湖烟雨蒙蒙。南湖革命纪念馆前,飘扬的党旗映红了“七一”广场。

人群中,一位老人抬头仰望,静静肃立。章水强,南湖革命纪念馆第九任馆长,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老馆长,总像牵挂自家的孩子一样,挂念着纪念馆,挂念着烟雨楼畔的红船。

微风吹皱湖面,泛起记忆。“一块牌子、两部同线电话,百余件党史资料,200多平方米的烟雨楼大厅被塞得满满当当”,回忆起纪念馆最初的模样,章水强依旧历历在目。在他眼里,最为珍贵的展品无疑是那艘历经千辛万苦找寻的红船,它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信仰。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许多党史专家和学者提出,建馆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把见证中共“一大”的红船给找到。遍寻无果下,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负责筹办“一大”会议的王会悟回忆,经“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仿制了一艘红船供瞻仰。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任何环境都不能忘却信仰。在章水强的记忆里,南湖革命纪念馆自建馆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日参观人数最高多达3万余人。

“为什么来?”他常常把这个问题抛给慕名而来的造访者。

“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的执政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这里有成就梦想的奥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追寻红色足迹,汲取精神力量。千万目光聚焦处最终落在静泊湖中的红船。

2002年10月22日,章水强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那天红船迎来了一位特殊的造访者。习近平同志来到南湖,瞻仰红船,那天是他履新浙江的第11天。

参观时,习近平同志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我们的党员同志能够来到南湖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将有助于“精神传承、思想升华”。

南湖革命纪念馆记载着革命历史,传承着“红船精神”。但是,老的纪念馆由于受到空间上的限制,影响了参观效果。

章水强记得,当时他们向习近平同志汇报,打算将纪念馆扩建或者另辟新址。习近平同志当场表示支持。

对精神传承的深邃思考源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进入新千年,浙江虽然头戴“中国经济优等生”的光环,但也面临世情国情省情的重大变化。连一向发展靠前的嘉兴,在回顾“十五”期间发展时也直言不讳地表明经济增长方式仍显粗放、产业层次整体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如何破局?章水强记得,2005年嘉兴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过一场热烈的大讨论。嘉兴面对的“烦恼”亦是浙江“成长的烦恼”。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精神总是在解决重大时代课题和突出社会矛盾中产生和形成的,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生命力和战斗力,又总是体现和实现在与时代任务的紧密联系和对有效社会课题的积极作用上。回顾党的历史,井冈山精神如此,长征精神等亦是如此。“当时,全省上下都迫切需要一种精神激励前行。”章水强说。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精辟将其凝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回忆起第一次品读文章时的情景,章水强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凝炼概括的‘红船精神’,赋予了红船活的灵魂,给了我们巨大的启发和鼓舞,为浙江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赓续传统凝聚力量

——把“红船精神”深深融入血液里、浸透到骨子里,不断汲取信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

与热闹的南湖革命纪念馆相距不远处,一幢红色小楼里,张志松正伏案研究一项关于中共一大和“红船精神”的重点课题。现任嘉兴教育学院副院长的他同样曾担任过南湖革命纪念馆馆长。尽管只有短短四年,但足以让他和红船结下不解之缘,“红船是永恒的精神宝库,值得后人不断挖掘。”

有人说,要读懂中国奇迹,首先要读懂中国共产党,而在他看来,“要读懂中国共产党,就必须要读懂‘红船精神’”。

张志松说,在和众多党史研究者的探讨中,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红船精神”的意义不仅在于填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到大革命之间中国革命精神史的空白,更在于这座精神丰碑,深深感召和激励着人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地推进改革发展。

“红船精神”提出后,嘉兴将“首创”“奋斗”“奉献”的精神内涵践行融入到当地干部群众创新创业创优实践的全过程。96345党员志愿服务、“一员双岗”制度等一大批特色工作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一项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落户嘉兴,干部队伍、经济社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在‘红船精神’引领下,嘉兴勇做改革‘弄潮儿’、争当创新‘领跑者’。”张志松说。

2006年6月28日,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同志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奠基仪式上说,南湖的“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因其固有的先进性而共同构成了我们党在前行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力量。“这是对‘红船精神’的一次升华。”张志松说。

在嘉兴南湖孕育的“红船精神”不囿于一时一地,它汇入之江,流淌在浙江的山川湖海,它融于“八八战略”宏伟蓝图,指引未来前行的方向。十多年来,浙江始终坚定赓续“红船精神”。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弘扬红船精神写入报告;“红船精神”提出十周年之际,全国“红船精神”研讨会在浙江召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再次将“红船精神”写入报告,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书记车俊就带领新一届省委常委会赴嘉兴南湖瞻仰红船,重温“红船精神”,接受革命精神教育。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赓续“红船精神”凝聚起浙江儿女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一组数据记录变迁:2002年全省GDP7670亿元,2016年达46485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7237元和22866元,连续16年和32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

这些年,张志松见证着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浙江大地日新月异:从东海之滨到浙西山麓,从杭嘉湖平原到瓯江两岸,青山葱郁,碧水迢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大刀阔斧进行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政府自身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让群众收获满满获得感;“四换三名”、八大万亿产业培育、特色小镇建设等取得的重大突破,浙江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看到浙江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站在新时代起点上,我们如何弘扬“红船精神”?张志松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已经给出了浙江的回答:就是要传承好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争做改革的弄潮儿、创新的先行者,把实干作为座右铭,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能够见证一种伟大精神的凝炼是一种荣幸,能够见证她所带来的辉煌成就同样是一种荣幸。”张志松说。2014年,他联合撰写的《红船精神》一书出版发行,2015年由英国新经典出版社翻译的《红船精神》英文版在美国纽约书展首发,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这是一位红船守望者在用自己方式传承践行“红船精神”。

牢记使命精神永恒

——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2017年10月31日那个风和日丽的午后,注定成为南湖革命纪念馆现任馆长张宪义一生难忘的记忆。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出行,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后,来到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字字句句刻在张宪义的脑海里。

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只有做到思行合一,我们才能从‘红船精神’不断汲取信念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创新的力量,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张宪义说。

作为红船的启航地,面对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资源环境约束等新时代新问题,浙江正以“红船精神”为烛照,以十九大报告为指引,不断克服自身资源短板以及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产业不断外移等挑战,奋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跨越。

日前,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 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决定》。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成立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院,深入研究“八八战略”等重要思想……张宪义注意到这个分量十足的决定,“红船精神”贯穿始终。

时光悠悠,岁月远走。铭记“开天辟地”的来时之路,是为了光照“创造新的历史”的未来大道。看得到过去筚路蓝缕的艰辛,也要看得到未来无限美好的前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这是一个肩负历史重托的政党对人民的承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乘风破浪,从小船一直划到巨轮上,驶向光辉的彼岸。(李攀 王湘云 刘俊)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7-11-24/47404.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11-25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