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李旭之:遵义会议的主角是谁?

 遵义会议的主角是谁?

  遵义会议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搞完了,中宣部部长的讲话也讲完了,活动的新闻报道也出来了。本来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最具转折性的一次会,会议最核心的是在红军长征途中,经过最惨痛的湘江战役失败后,己处于了最危难的关头,为了扭转军事上的失败,不得不再次请出毛泽东,并在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毛泽东以他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和高超的政治策略领导并挽救了红军,抱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可是,这次的纪念,却将挽救红军挽救党挽救革命只归功于了遵义会议,不提甚至忽略了毛泽东的存在。

  这就是三十多年来放纵反毛非毛的结果。改开以不是全盘否定的否定,默认公知们否定了八九成的毛泽东,基本只留下了一个他的建国功绩,却又在毛泽东的功劳帐上为自己捞上了一笔,他毛泽东的功劳也人人有份——“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就这样在三十多年来被有意或者恶意地给淡化下去,这次的纪念,也没能例外。

  遵义会议是重要的,但是只提遵义会议如何如何挽救了革命和扭转了战局,看似提法上不成问题,可不能去深究,一旦认真究起来,其“底子”就露出来了。在党的会议历史上,哪次会议不是党的会议?只管笼统地讲会议的作用,为什么这次遵义会议就如此的重要呢?党不是虚的,会议也不是虚的,都是由人来组成和领导。遵义会议之前,党肯定不缺少会议,人还是那些人,怎么就一个败仗接着一个败仗,最后连江西的“老窝”都弄丢了,不得不向西“逃跑”,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毛泽东是被边缘化的,丢根据地的责任怨不着毛泽东。湘江一战,还是那些人领导指挥,红军由八万减少到三万,是肯定也不缺少会议的。再败下去,红军就只能在国民党蒋介石的包围圈中被剿灭。应当说,那时的共产党人,如周恩来、张闻天等人是怀有坚定的革命信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不会为了私权私利在最危机的关头葬送革命,他们也在努力想办法扭转失败的局面。他们想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被想到,不仅仅因为毛泽东会打仗,危难之中,首先要找最会打仗的人出来,红军才有活路。面对危局,不能再让使红军走到这样境地的无能者们指挥了。有资料说,当时王稼祥说过得把李德和博古他们“轰”下去。毛泽东从遵义会议上出来领导红军,起到最关键作用的还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总理完全是一个对革命忠贞不二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在人品上无懈可击的伟人,应该说没有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支持,也许红军早已不复存在,中国革命早已夭折,纪念遵义会议不可忘记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对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解决军事问题的首要任务,召开遵义会议并且要推出的主角就是毛泽东。会议的结果,虽然周恩来还是军事决定的最后决策者,毛泽东是周恩来在军事上的帮助者,但是所有的军事决策都是全部采纳毛泽东的意见后由军事最高长官周恩来的名义发布。虽然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还不是名义上的军事和政治的最高领导人,但却是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所以说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之后的四渡赤水就是红军完全执行毛泽东的战争艺术留下的战争史上的杰作。如果没有遵义会议确定的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就一定不会出现四渡赤水的传奇了。

  只提遵义会议的挽救作用,忽略毛泽东的领导作用,是长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又一个“杰作”。如果忽略毛泽东,召开遵义会议的目的何在?遵义会议的内容何在?遵义会议前后红军的战局为何变化巨大?所有的那段历史就无法说清。毛泽东没有在名义上得到什么最高地位,党的领导层名义上还是那么几个人,也就是说党还是原来的党,原来的党连打败仗,之后的党却好像一夜之间由一个大笨者变成了绝顶聪明的人,如果这样的现象存在的话,之前的败仗再败之前怎么就不能绝顶聪明起来?以致丧失五六万革命战士的生命,拿五六万人的性命来开这样的玩笑,真的不好开。

  一个党不能和它的领袖全然分开。共产党没有毛泽东,就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可能连“在黑暗中还要摸索”的机会,蒋介石都不会给一点点。毛泽东带领共产党走向胜利,也决不会毛泽东的智慧就变成了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遵义会议之前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哪?毛泽东去世之后,反毛非毛的恶浪一波接着一波,集体智慧的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却遭到集体如此的对待,这不是集体自己反自己吗?世界上有过这样的奇观吗?没有,从来没有。没有就是证明毛泽东思想只属于毛泽东,而不属于集体。

  切不可忽视今年纪念遵义会议淡化毛泽东的现象。不了解近现代史和党史人们,尤其现在的年轻人,认真看书的不多了,快餐文化成了时尚,他们获得的所谓知识都不是系统完整的,都已经碎片化了。如果按照新闻宣传的倾向,对于在人们头脑里淡化乃至消去毛泽东的重要历史地位,就是一个极其阴险的手段。

  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早已分离开他所属于过的那个组织,已与他的人民融合在一起了。而他属于过的那个组织,不管是刻意还是无意疏远毛泽东,但在组织的历史上是他们永远也无法抹去的一个大大的标痕。

  我在红歌会网站发表的文章全部归拢到本人的博客内,欢迎同志们查阅,交流,批评。

 李旭之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050758062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5-01-19/29816.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XQ 更新时间:2015-01-19 关键字:历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