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痛批杨迪回忆录!--还毛岸英烈士一个清白

发言之前,谨向包括毛岸英在内的我183108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抗美援朝60周年之际,随着电视连续剧《毛岸英》在央视的播放,网上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的种种议论骤然多了起来。

毛岸英,作为成千上万的这样一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中的一个,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其牺牲的经过,更是被无耻宵小们大做文章。最典型的莫过于“违反纪律炒鸡蛋饭引来敌机轰炸一说”。

毛岸英烈士牺牲的经过究竟是怎样的?真相究竟是什么?透过层层迷雾,探寻历史的真相。我在网上下载了大量的资料,剔出枝节蔓藤,归纳起来,有三个人的回忆值得重视。这三个人,分别是杨迪(时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杨凤安(时任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秘书)、赵南起(时任志愿军司令部参谋、朝鲜语翻译)。下面,来看看他们的回忆。

杨迪《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 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  

   

第1次战役后,敌人的空中活动更加猖狂了,野马式轰炸机,沿公路。穿山沟低空飞行侦察,发现可疑目标就轰炸扫射。 对志司所在的大榆洞沟这条山沟也注意了,不断地飞来飞去。 11月中旬,我们加强了防空措施:一是要求机关各部门一定要提高对加强防空的认识,不能存在一点麻痹大意的思想; 二是没有挖猫耳洞的,一定都要迅速挖好; 三是都要在拂晓前做好早饭午饭,烧好开水,天亮后白昼不准冒烟;四是白天人员都离开住的房屋到猫耳洞去工作; 五是将车辆隐蔽好,白天不准开车进出沟里, 在山沟口加设岗哨检查车辆进行拦阻。   

    

 11月23日 ,敌人的侦察机对大榆洞这条山沟低空飞行好几次。 我即向解方参谋长报告:“参谋长,情况不妙呀!敌人大概发现了我们这条山沟驻部队了, 今日敌机的侦察飞机很异常, 建议研究布置一下明日的防空,彭总住的那间独立房子目标大,必须特别注意防敌飞机的轰炸。”   

    

解方参谋长即召开机关各部门领导干部开会,重申防空纪律,严格要求明早拂晓前,吃完饭都一律进入防空洞。 他随即去与邓华。洪学智。韩先楚。杜平等首长研究如何去说服彭总能在拂晓前进入猫耳洞去防空。   

    

不久解参谋长来到作战室, 我向他汇报了机关布置防空落实的情况后,即问他:“彭总同意进猫耳洞去防空吗?”   

    

解参谋长说:“彭总不愿意去猫耳洞内防空,还说:‘谁怕死,就去躲飞机。’我们几个人研究、商量好了,不管彭总愿不愿意躲飞机,也不管彭总骂人,明早必须要动员彭总甚至拉着他去防空。 我们几个人都推举洪学智副司令去劝说彭总, 因为他们两人休息时爱下象棋,谁也不服输,就要他拉彭总去防空洞下棋。   

    

第二天(即11月24 日)拂晓前,我派参谋分头去检查防空落实情况, 我自己也准备到重点地方去检查,这时,邓华副司令员派人来找我, 对我说:“你到彭总那里去看看, 看洪副司令是不是已把彭总拉进防空洞了?”我迅速跑向彭总的防空洞,正看着洪副司令推着彭总进防空洞, 并说:“老总,我和您下三盘,今天非赢你不可。”因为彭总唯一的爱好就是休息时下象棋,平时休息总是和洪学智对弈。 洪副司令棋下得好,有时连赢彭总两盘,彭总就急了,说:“洪麻子,你搞什么鬼名堂?”洪学智说:“老总,我敢在您面前搞鬼名堂吗?”再下就下,可不要悔棋。”结果总是洪学智在彭总不觉得是让棋的情况下,让彭总赢一盘棋,形成平局。   

    

趁彭总和洪副司令正在摆棋子时,我赶快跑去向邓副司令报告。 在我路过彭总办公室时,看到烟筒冒烟,立即跑进里面去看看, 房里还有三个人正在用鸡蛋炒米饭吃。 这些鸡蛋是前一天黄昏,我看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派到志愿军任副政治委员的朴一禹次帅(朝鲜金日成是元帅,下有三位次帅)给彭总送来一小筐鸡蛋(约10 多个)。 这在当时的朝鲜是极难得的, 当时彭总已吃过晚饭,还没来得及吃。 三人中我只认识成普同志, 那两位同志我只知道一位是彭总的俄文翻译, 一位是才从西北调来的参谋,他们的姓名我不知道。   

    

我问成普:“老成, 你们怎么敢用送给彭总的鸡蛋炒饭吃呢? 赶快把火弄灭。”成普说:“我怎么敢呀, 是那位翻译同志在炒饭。”我不高兴地说:“你要他赶快不要炒饭了,快将火扑灭,赶快离开房子,躲进防空洞去。”成普说:“我们马上就走。”说完,我就向邓副司令的防空洞跑去。   

    

拂晓后,敌人的飞机编队飞临大榆洞上空,也不绕圈子就投弹,第一颗凝固汽油弹正投中彭总那间办公室,敌机群先将凝固汽油弹和炸弹投下后,绕过圈来就是俯冲扫射,然后就飞走了。   

我迅速跑出来看看敌机轰炸情况,一眼就看到彭总办公室方向正着大火冒烟,迅速跑去,彭总办公室已炸塌。看到成普满脸黑乎乎地跑出来, 棉衣也着了火,我要他赶快把棉衣棉裤都脱了,躺在地下打滚,将火滚灭。(凝固汽油弹,在当时是美空军的一种新式炸弹,用水扑灭不了)   

    

我问成普:“你是怎么跑出来的?。”成普说:“听到飞机投弹声,就从你让我打开的窗户门跳出来的。”   

    

我急着问:“那两位同志呢?。”成普说:“他们往床底下躲,没有出来。”   

    

我着急地大声说:“他们怎么向床底下躲-一定被凝固汽油弹烧焦了。”我就要随来的参谋赶快去叫警卫营派部长来救火,叫医护人员来救人。   

    

这就是毛岸英同志牺牲的真实情况。   

    

随后,我迅速跑到彭总和洪副司令的防空洞,看到他们很安全就放心了。   

我急喘喘地向洪学智副司令报告:“洪副司令, 不好了, 彭总办公室被炸毁了。”   

    

洪学智副司令急着问:“里面的人都出来了吗?”   

    

我说:“只有成普跳窗户出来了,还有两位同志没有出来。”   

    

彭总和洪副司令一听那两位同志没有出来,就急了,洪学智喊着赶快派人抢救。我说:“已调部队和医务人员抢救。”   

    

洪学智副司令很快向着火的房子跑去,我也跟着跑去。   

    

火扑灭了, 那两位同志牺牲在里面了。 洪学智副司令很着急地说:“这可糟了,这可糟了!”我听了莫名其妙,又不好问。洪学智副司令要我赶快去报告邓副司令,他去报告彭总。   

    

当邓华副司令等首长听了我的汇报后,都奔向那烧塌的房子,也很着急很悲痛地说:“这可糟了,这怎么交待呀!”   

    

我仍是不明白彭总和其他首长们为何这样着急和悲痛。由此,我突然想起在11月13日志司开作战会议时,彭总严厉批评梁兴初军长,大家都很紧张,都不敢说话,我指地图稍偏了一点,彭总就批评我。唯独那位俄文翻译,年纪轻轻的,在当时会议那样严肃的气氛中,敢在彭总面前说这说那,彭总没有说他什么,而只坐着不吭声,邓华副司令等首长也没有制止他说话。我想,这位年轻同志大概不是一般的翻译。   

    

邓华副司令对我说:“杨迪,快迅速找个安全的地方作为彭总的指挥室。”   

我说:“山下有个用钢筋水泥制作的有2公尺高,约有200公尺长的夏天下雨的流水洞,上面有土覆盖还有枯黄的小树和草,不易被敌机发现。我看这条流水洞,可以作暂时的隐蔽部,我即派部队很快去清理, 并很快在洞里隔出若干个木板房间,彭总和首长们及作战室、机要部长都可进去。”   

    

邓华副司令说:“好,你赶快将这个流水洞清理出来,先隔一个木板房间,请彭总先进去。”   

    

随后我指示警卫营及工兵连迅速清理出流水洞,做了指挥室。   

    

洪学智副司令请彭总进住流水洞后,彭总表情很沉重严肃,除了看电报看地图和研究正在进行的作战问题外,其余时间就一个人坐着不说话,发闷。其他志司首长也都不像过去那样有说有笑了,在一起只是研究作战问题。   

    

就是平常有说有笑的丁甘如处长,也不说笑了。 我实在憋不住了, 就问他,我说:“丁处长,今早牺牲的两位同志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由于他们的死而使彭总等首长们都沉浸在悲痛中?还有你也很沉寂了,不和我们有说有笑了,这是为什么?。”   

    

丁甘如同志长叹一声, 悄悄对我说:“炸死的那位俄文翻译, 是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那位参谋是彭总从西北第一野战军刚调来的高瑞欣同志。毛主席的儿子炸死了,这怎么向毛主席交待?老杨,这件事是绝对保密的,因为你是作战处副处长,来问我,我也了解你、信任你,不会乱讲,就告诉你。你一定要遵守纪律,这事在没有正式公开以前,你不准对任何人讲。”   

我听后说:“呵,原来如此,请你放心,我绝对遵守保密纪律。”   

   

杨凤安(凤凰卫视2009年8月22日《中国记忆》之《老兵口述毛岸英牺牲经过彭德怀心痛一夜没睡》):
    毛岸英和高瑞欣,他们两个人就晚上在政治部那个洞子里睡觉,回来晚了。回来晚了以后,他们俩是热饭,就坐在那个办公室,说立着的跑出来了,坐着的就没跑出来。我问了情况以后,我一开门,我一看飞机回来了,回来以后说不好,因为防空,跑,那徐亩元和成普就跑了,成普这还烧了一块了,是吧?他俩就没跑出来,三分钟以后,就成了糊炭,那高温那是千八百度,那钢铁都化了。

赵南起(《上将赵南起忆战友毛岸英:烧焦遗体距房子30多米》《纵横》杂志2010年第8期赵南起口述高芳、秦千里采访、整理):
    毛岸英同志是1950年11月24日牺牲的。前一天,敌机到大榆洞侦察了三次,我们估计第二天可能会有事儿。24日早晨天还不亮,我们简单吃过早饭后就都上山了。
上午10点左右,四架美国飞机钻出云层,掠过了大榆洞。敌机过后,警报没有解除,我们仍待在山上。这中间,毛岸英不顾生命危险,下来处理急件。处理完以后,他可能想去再找点吃的。现在的人根本想象不出我们平时吃什么。那天早上没有饭,吃的是高粱粥,还不是高粱米粥,因为高粱的皮都还没有褪掉。那时候根本没吃的,只能找点高粱熬粥当饭。高粱皮都还没剥开,吃进去后,拉出来的还是高粱。所以,毛岸英处理完文件以后,可能到彭总那儿找点吃的。有些人光强调后面这点,说弄饭时被炸死了。其实不是,是处理公务,完了以后饿了找饭吃。
      

就在几分钟后,敌机突然返回,直接瞄准洞口的两栋房子,一个俯冲下来,投下了凝固汽油弹。瞬间,这两栋房子变成了火海。我马上意识到,岸英同志下去以后没回来。我的第一反应是:出事了!

敌人飞机走后,我是第一个下去的。当时房子都烧着了,离房子30多米的地方有两具尸体,也都烧焦了,已经认不出谁是谁。我知道,毛岸英身上有两件标志性的东西,一个是他的手表,一个是手枪。他有一块苏联手表,是他的岳母送给他的;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斯大林为了表彰毛岸英在卫国战争中的表现,曾送给他一支手枪作为纪念,他一直带在身上。我根据这两样东西,终于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后来管理处的处长叫来十几个人把遗体用白布包起来,就地找了一些木板,简单做了一个棺材,临时安葬在他牺牲的地方——大榆洞的一个山坡上。一起牺牲的还有彭德怀的一个作战参谋。



说说我的看法:
三个人的说法,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吃饭有关。杨迪:“正在用鸡蛋炒米饭吃。”;杨凤安:“是热饭”;赵南起:“处理公务,完了以后饿了找饭吃”。以这三个人当时的身份,关于毛岸英烈士的牺牲经过的说法,要说权威性,都具权威性。然而,三个人的回忆又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信谁?杨迪的回忆很具体,可读性很强;杨凤安的回忆则很简约;赵南起的回忆也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我个人认为赵南起的回忆比较可信(杨凤安的“热饭”说以可成立),有两个理由;一、是没有经过文人加工的口述,比较朴实;二、入朝初期,中央与志愿军司令的往来电文十分频繁,机要工作十分紧张繁重,有的电文一刻也不能延误。以毛岸英烈士的政治觉悟,“我们仍待在山上。这中间,毛岸英不顾生命危险,下来处理急件。处理完以后,他可能想去再找点吃的。” 这个说法无疑就是事实的真相。

我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杨迪此人的厌恶。“所以,毛岸英处理完文件以后,可能到彭总那儿找点吃的。有些人光强调后面这点,说弄饭时被炸死了。”,赵南起所说的这个“有人”,我看,正是其人。事实上,杨迪回忆录《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 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中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的描绘,正是网上大量关于“违反纪律炒鸡蛋饭引来敌机轰炸”一说的来源。在网上搜索此类文章,都会出现此人的大名,影响极坏。就连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徐焰做客强国,回答网友杜康提问“岸英到底是如何死的?”时,说“毛岸英和另外两个同志都在屋子里面炒鸡蛋。” 也是据此人回忆录(顺便说一下,轻松一刻鄙视这种人云亦云,不动脑筋的所谓学者。都如此,军中危矣!)
    

需要声明一下的是,我在此帖中所引用的《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 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有关章节,系网上所传。是否原文如此,有待证实。据网上资料,杨迪以75岁高龄出版了这本回忆录。应该说,这本回忆录从文字来看,可读性十分强,甚至不乏几分文彩。          

   

从作者的年龄及回忆录的篇幅来看,以自己亲自动笔完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由文人操刀代笔的可能性极大。实际上,军方将领的很多回忆录,几乎都是文人操刀,这方面不乏先例,比如许世友等等。唯一的例外,可能是肖克。此人的确是员儒将,还写了一本小说《浴血罗霄》,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以杨迪此人当时特殊的身份,这本回忆录中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经过的绘声绘色的描绘,其影响十分恶劣,基本上成为网上卑鄙小人,黑恶之徒大放厥词的依据。对此,很有必要正本清源,消除其流毒,还毛岸英烈士一个清白。

   

下面,来分析一下杨迪在起回忆录中披露的这些“鲜为人知的真实情况”:  

   

首先,肯定一点,如杨迪回忆录中有关描绘为真的话,那“违反纪律炒鸡蛋饭引来敌机轰炸”成立。我想,任何一个稍具理智的人,都不会否认这一点。这也是卑鄙小人,黑恶之徒拿此人的回忆当宝贝的原因。  

   

很可惜的是,当时经历此事并且从身份来说,同样具有权威性的人,还没有死绝。不能由杨迪一人说了算。这点恐怕要令卑鄙小人,黑恶之徒沮丧了。  

   

关于当时的情况,还是由杨凤安前辈(时任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秘书)来与杨迪对质吧。  

   

一、有烟没烟?  

   

杨迪:“在我路过彭总办公室时,看到烟筒冒烟。”  

杨凤安:“没有(烟),没有(烟)。”

(东方宽频主持人在访谈时和杨凤安有这样的谈话——主持人:“那我们当时是暴露了什么?是有烟火还是有电台?有没有在热饭的时候发出了烟火而给了敌人一个情报?”杨凤安:“没有,没有。这个时候已经天亮,他热的时候在路上没有烟。”)  

二、是热饭还是炒饭?  

   

杨迪:“正在用鸡蛋炒米饭吃。”  

杨凤安:“是热饭。”  

   

三、当时屋里有三个人还是四个人?  

   

杨迪:“有三个人。”                                                     

杨凤安:“有四个人。”  

   

四、敌机轰炸时,是都往外跑还是有的往床底下躲?  

   

杨迪:“他们(毛岸英和高瑞欣)往床底下躲”  

杨凤安:“他们(毛岸英和高瑞欣)就坐在那个办公室,说立着的跑出来了,坐着的就没跑出来。  

   

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的这几个细节,两人的说法完全不同,信谁?信杨迪还是信杨凤安?我信杨凤安。这倒不是基于感情,而是基于理智和逻辑上的分析。没有必要拔高毛岸英烈士的牺牲,亦不能容忍对毛岸英烈士牺牲的歪曲和污蔑,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一、敌机轰炸,不是由于杨迪这无中生有的“烟”,而是由于志司于中央及有关方面大量的电文,以及头一天爆露了缴获的大量汽车。这些引起了敌人的注意。  

二、因为敌人的飞机的几次轰炸及侦察,志司规定了拂晓前吃饭。毛岸英和高瑞欣“晚上在政治部那个洞子里睡觉,回来晚了。”回来晚了以后,别人给他俩专门留的饭或是剩饭热着吃。这比杨迪炒作的“正在用鸡蛋炒米饭吃”更为符合逻辑。  

三、杨迪一再说房里有“三个人”,这已被证实是一个确凿的低极史实缪误。有杨凤安的回忆及志司25日16时电为证(军委并高(岗)、贺(晋年):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志司25日16时。)  

四、“他们往床底下躲,没有出来”,杨迪的这个说法,不但经不起推敲而且很恶劣可鄙。据彭总秘书杨凤安说是:“说立着的跑出来了,坐着的就没跑出来。”此说与杨迪的这本回忆录中的相关描述截然不同,我认为比较客观,符合逻辑。站着与坐着,在那千钧一发之际,生死一线,动作也就是相差几秒的事,稍微迟缓一步都不行。成普是如何知道另两位钻了床底?你成普都知道往外跑,别人就只知道往床下躲?躲得过么?(当然,这和成普无关。极有可能是杨迪本人或者捉刀代笔的文人的编造)。  

   

总之,试问杨迪及其回忆录的捉刀者:在这些重要的地方发生了如此低极的史实缪误,你们让人怎么相信你的“这就是毛岸英同志牺牲的真实情况。”?我看,汝等大肆炒作的“鸡蛋炒米饭”,亦可休矣!  

   

此外,对杨迪此书中无关毛岸英烈士牺牲细节,细节之外的一个看法。  

   

还是文人的气味太重。我简直不能相信这种没心没肺的话,会出自一个志愿军战士之口。请看:  

“就是平常有说有笑的丁甘如处长,也不说笑了。 我实在憋不住了, 就问他,我说:“丁处长,今早牺牲的两位同志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由于他们的死而使彭总等首长们都沉浸在悲痛中?还有你也很沉寂了,不和我们有说有笑了,这是为什么?。”   

看了这段绘声绘色的描写,我无语,简直不知道说啥好。朝夕相处的战友被烧成了糊炭,就这样悲壮的惨烈的牺牲了。此人竟然对“平常有说有笑的丁甘如处长,也不说笑了”感到奇怪,“憋不住”问别人这样的话:“ 你也很沉寂了,不和我们有说有笑了,这是为什么?。”  

我说杨迪,你不必“憋不住”。要是丁甘如处长在战友死得这样悲壮惨烈的情况下,还和你“有说有笑”,我要骂他一声:“没心没肺的畜生!”。  

   

在杨迪的这本回忆录中,同是作为毛岸英的战友,我认为此人对毛岸英烈士的看法,与其他人对毛岸英烈士的看法,是天壤之别,令人十分困惑。书中对毛岸英的负面描绘比比皆是,比如,“那位年轻的翻译,并不懂军事,我没有听明白他在讲什么,他说了一二分钟后,看没有人理会他,也就不说了。”,又比如,“这个小翻译胆子真大,敢在彭总生气时,还在那儿说三道四。看来他还不懂党内和军内的规矩,这样重要的高级会议,哪有他讲话、发言的资格。他是谁?他是什么人?”这些描绘,给人以毛岸英烈士是个骄横而且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的印象。其影响也十分恶劣。

    而同是毛岸英烈士的战友,在彭德怀的司机刘祥记忆中,毛岸英为人非常谦和。“我们那时由山下打水,早晨提到半山腰上,俩人一桶抬着。我们和这些这个,有司机,有那什么,这个警卫人员,到这咣噹咣噹,就咣噹出一半了。天又,正好天也挺凉快了,人家,他们这,咣倒一下子,他呢,每次就,舀起来,倒回去,这一点是连刷牙带洗脸,哎呦,这个人怎么那样啊?说怎么真体贴人啊。” ((凤凰卫视2009年8月22日《中国记忆》之《老兵口述毛岸英牺牲经过 彭德怀心痛一夜没睡》)

    杨凤安在东方宽屏中的访谈,也认为毛岸英非常平易近人。  

   

毛岸英烈士与战友之间相处的这种谦和、平易,与之朝夕相处的赵南起对此也有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毛岸英非常平易近人,一点儿架子没有。他说:“如果大家都知道我是毛主席的儿子,就会敬而远之,那我就没办法跟大家接触;我对自己的身份保密,就能跟群众打成一片。”尽管彭德怀司令员对毛岸英非常关心,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他,可毛岸英本人却一直把自己看做志愿军总部普通的工作人员,跟大家的关系非常融洽。
他的组织观念也很强。虽然留过学,又有特殊的身份,可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从来不以毛主席的儿子自居。该自己管的事情一丝不苟,不该自己管的事情从来不指手画脚。
      

有件小事给我的印象很深。我们俩都是团职干部,按照规定,两名团职干部有一位公务员负责日常勤务。派给我们的公务员才18岁,刚参军不久,他负责给我们打洗脸水、烧开水、扫地等。当时我们的驻地在山上,要到山下取水,小战士走一个来回要一个小时。山路崎岖,遇到飞机的话就更加危险。毛岸英看他来回跑很累,而且担心他的安全,就跟我商量说:“咱们节约用水吧。让他一天只打一桶水,不要两桶了。”于是,我们早晨洗脸、白天喝水、晚上洗脚,都用这一桶水。一茶缸水,都想象不出他是怎么用的:先用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刷牙;剩下的多半缸,先喝进去,不咽下,再往外吐,一边吐一边洗脸。这样,一缸水,刷牙洗脸都有了。虽然这是一个极小的动作,却令人非常感动。((凤凰卫视2009年8月22日《中国记忆》之《老兵口述毛岸英牺牲经过 彭德怀心痛一夜没睡》)

  

扯远了,回到毛岸英烈士牺牲的真相上来。说实话,谈论这样的话题,我感到悲哀。这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然而,就有那么一些卑鄙小人、黑恶势力,无孔不入的做文章,令人愤慨,不由得拍案而起。实事求是的说,毛岸英烈士的牺牲,不像黄继光、邱少云烈士那样的壮烈。我想,要用两个字来形容他的牺牲,那就是:悲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像这样悲壮地牺牲的烈士又何止毛岸英一人。看过一个资料,在抗美援朝战争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冻死病死的战士也很多,死得亦何其悲壮啊!与成千上万的壮烈牺牲的其他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一样,他们都是中华好儿女,是祖国和人民永远的骄傲!

最后,用左右互博01网友的一句话结束此文:“不管毛岸英是不是主席的长子,拿逝者‘炒鸡蛋’说事,就是混蛋!”  

   

中国人民志愿军浩气长存!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后记:此文在《评析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的三个材料————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真相的思考》修改而成。《评析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的三个材料————关于毛岸英烈士牺牲真相的思考》贴到天涯后,反响颇大。目前的情况是,点击14451,回复381。回帖针对文章本身内容理性的探讨不多,基本上是一些脑残无耻的低劣叫嚣。这也是轻松一刻预料中的事。准备再把此文贴到那里,让那群弱智的孙子抓狂去。  

   

附一条回复:  

   

作者:ctrlkdm   

   

  我们还是一个有出息的民族吗?  

  日本人把他们的老兵都供奉进靖*国-神&社,当神一样对待,任你别的国家说什么“战犯”。  

  而我们的英雄不但连个供人敬仰的地方都没有,  

  并且被有些孙子辈的“人”乐此不疲地拿出来鞭尸!  

  那些孙子还在那儿自鸣得意,洋洋自得,以智者自居,  

  你TMD算什么智者啊,你这孙子还享受着祖辈英雄的恩惠,  

  虽然你不承认,你那猴屁股都在那儿晾着呢,露底了,什么货色,CAO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3-07-19/2204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