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不会忘记:八届国家科技奖与毛泽东时代的科技红利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日期:2013-05-02 点击:
祖国不会忘记:8届国家科技奖与毛泽东时代的科技红利
云淡水暖
媒体上常说、经济学精英们常说,中国这些年的大发展得益于“比较优势”,什么“比较优势”呢,就是廉价劳动力“比较”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一种“优势”,这种“优势”特别适合大规模做牛仔裤,特别适合在大规模底板上插元件,所以就靠“比较优势”发展起来了,而西方国家的优势是高技术、高科技、高附加值消费品生产,两个“优势”一“互补”,就诞生了一亿条牛仔裤换一架大飞机的“佳话”。
尽管经济学精英们很乐道于这样的发展模式,到处很得意地讲,还有“市场换技术”之类的“理论创新”。但是,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这种“比较优势”支撑不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和一个有尊严的民族,切实地需要的是所谓“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等。有识之士着急、国家着急、民众也着急,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平台是独立自主的科学技术,中国之所以今天在航天领域还能够在世界领跑团队中有一席之地,就来源于这个基础。
西方媒体常说,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借助于中国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中国是在享用自身的所谓“人口红利”,而发达国家享用的是他们的所谓“科技红利”,中国当然需要奋起追赶,争取把“科技红利”的分量加大。所以,国家力求营造发展科技事业、弘扬科技精神的氛围,自2000年起,设立国家科技奖,是对在中国科技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专家的肯定和褒扬,如今国家科技奖已历经8年,其中2004年空缺,7年共奖励了12位科学家。2007年的国家科技奖颁奖大会于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为两位老科学家颁奖,一位是吴征镒院士、一位是两院院士闵恩泽。《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说“国家科技奖呼唤年轻人冒尖”,认为是“培养”出了问题,疾呼“怎样才能培养出年轻的大师级人才呢?我想,这需要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反思。”。
显然,《中青报》的论者把焦点对准了学校,但草民以为,培养大师级人才,学校固然是先锋,然决定性的还是“做”,在实践的平台上做出开创性的成果,源于实践,被实践所检验。8届国家科技奖的获奖科学家们就是明证,比如闵恩泽院士,接受的科研任务“与他10多年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经历根本不沾边儿。”但“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还硬是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草民还发现,8年12位获奖者所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均是在毛泽东时代取得的决定性的成果,而这些成果,正是他们获奖的理由。
2000年度————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吴文俊公式、吴文俊示性类等一系列突出成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70年代创立了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影响巨大,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将引起数学研究方式的变革。
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1964年率先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并提出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关,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2001年度————
固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50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为此领域的这一奠基性理论。1951年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1963年被国际上的喇曼散射实验所证实,当时提出的基本方程在国际上被称为“黄方程”,70年代后期关于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价性的证明,澄清了国际上20多年来在这方面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家王选院士: 50年代参与新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研制,60年代,与北大许卓群、陈堃銶、朱万森等人一起,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的研究,这一贡献被载入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从1975年到89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产品占据世界华文出版业的几乎所有江山。
2002年度————
计算机专家金怡濂院士: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相继参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七十年代初,提出双机并行计算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七十年代后期,金怡濂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主持完成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取得中国计算机技术的突破。
2003年度————
地球环境科学研究专家刘东生院士;1954年开始从事黄土研究,提出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变化提供依据。1964年起参加和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马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60年代末开创我国环境地质研究。
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院士:参加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火箭的研制工作,参加了多种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先后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三种新一代地地火箭总设计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5年度————
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1958年,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1961年,大气中的适应问题研究,1974年,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试验研究,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
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
2006年度————
遗传学家李振声院士:1956年开始研究小麦新品种,1964年他选育的生选5号、6号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79年取得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
2007年度————
两院院士闵恩泽:60年代,先后开发成功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等,解决了新中国在石油炼制方面的燃眉之急;70—80年代先后开发成功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使我国的炼油催化剂品种更新换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区系学家吴征镒院士:论证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1964年,提出了北纬20—40度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的观点;历时45年主编200万字《中国植被》。
毛泽东时代正如石钟山创作的电视剧剧名一样,是“激情燃烧的时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时代,与今天的环境相比,毛泽东时代确实苦、确实穷,科学研究的条件确实简陋。运十大飞机的设计师们坐在大包装箱里画图,用报纸包住腿、胳膊抵御蚊子,今年获奖的两院院士闵恩泽,由于“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以至最后停止了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当时库存的催化剂只能维持一年,直接威胁到我国航空汽油的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原石油部长余秋里),闵恩泽受命投入催化剂研制,办公室只有几间小平房,实验设备是别处搬来的几件旧设备,试验装置自己动手制备,不折不挠,使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从一片空白到一跃成为世界上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盖因为苦、因为穷、因为简陋,因为被列强抵制封锁,连牛仔裤换飞机的机会都没有,就像一张白纸,毛泽东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唯此,只有干,只有自己写出、画出“最新最美”。历年获奖的科学家们的经历,就是中国人自己写、自己画自己的科学技术发展、腾飞史的经历。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时代只有27年,其中还有10年是“浩劫”,对科技工作是严重干扰,换句话说就是没干什么事情,那么在短短的27年中,为何能够取得在中国科技史上分量如此重的成就呢,可能与心态有关,王选说过,那个时候干项目,没有名头,没有奖金,可谓不为名、不为利。
与“人口红利”对应,我们今天的科技领域、产业领域,还在享用着有一些正在支撑着我们资助研发、自主制造门面的“科技红利”,国际资本家不赚钱不会来投资,哪怕是出高价,发达国家更不会将科技竞争力卖给你,靠的还是自主研发、自力更生。8届国家科技奖告诉人们,今天正在享用着的,正是毛泽东时代的“科技红利”,尽管还有差距,但毕竟平台已经靠自己搭建起来。
时代没有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云淡水暖
媒体上常说、经济学精英们常说,中国这些年的大发展得益于“比较优势”,什么“比较优势”呢,就是廉价劳动力“比较”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一种“优势”,这种“优势”特别适合大规模做牛仔裤,特别适合在大规模底板上插元件,所以就靠“比较优势”发展起来了,而西方国家的优势是高技术、高科技、高附加值消费品生产,两个“优势”一“互补”,就诞生了一亿条牛仔裤换一架大飞机的“佳话”。
尽管经济学精英们很乐道于这样的发展模式,到处很得意地讲,还有“市场换技术”之类的“理论创新”。但是,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这种“比较优势”支撑不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和一个有尊严的民族,切实地需要的是所谓“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自主研发的高技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等。有识之士着急、国家着急、民众也着急,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平台是独立自主的科学技术,中国之所以今天在航天领域还能够在世界领跑团队中有一席之地,就来源于这个基础。
西方媒体常说,中国近年来的发展借助于中国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中国是在享用自身的所谓“人口红利”,而发达国家享用的是他们的所谓“科技红利”,中国当然需要奋起追赶,争取把“科技红利”的分量加大。所以,国家力求营造发展科技事业、弘扬科技精神的氛围,自2000年起,设立国家科技奖,是对在中国科技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科学家、专家的肯定和褒扬,如今国家科技奖已历经8年,其中2004年空缺,7年共奖励了12位科学家。2007年的国家科技奖颁奖大会于1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为两位老科学家颁奖,一位是吴征镒院士、一位是两院院士闵恩泽。《中国青年报》发表评论,说“国家科技奖呼唤年轻人冒尖”,认为是“培养”出了问题,疾呼“怎样才能培养出年轻的大师级人才呢?我想,这需要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反思。”。
显然,《中青报》的论者把焦点对准了学校,但草民以为,培养大师级人才,学校固然是先锋,然决定性的还是“做”,在实践的平台上做出开创性的成果,源于实践,被实践所检验。8届国家科技奖的获奖科学家们就是明证,比如闵恩泽院士,接受的科研任务“与他10多年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经历根本不沾边儿。”但“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还硬是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草民还发现,8年12位获奖者所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均是在毛泽东时代取得的决定性的成果,而这些成果,正是他们获奖的理由。
2000年度————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吴文俊公式、吴文俊示性类等一系列突出成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70年代创立了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影响巨大,有重要应用价值,它将引起数学研究方式的变革。
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1964年率先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并提出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关,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2001年度————
固体物理学家黄昆院士: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50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为此领域的这一奠基性理论。1951年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1963年被国际上的喇曼散射实验所证实,当时提出的基本方程在国际上被称为“黄方程”,70年代后期关于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等价性的证明,澄清了国际上20多年来在这方面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专家王选院士: 50年代参与新中国第一代计算机研制,60年代,与北大许卓群、陈堃銶、朱万森等人一起,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的研究,这一贡献被载入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从1975年到89年,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产品占据世界华文出版业的几乎所有江山。
2002年度————
计算机专家金怡濂院士: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末,相继参加了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七十年代初,提出双机并行计算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七十年代后期,金怡濂与其他科学家一起,主持完成多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取得中国计算机技术的突破。
2003年度————
地球环境科学研究专家刘东生院士;1954年开始从事黄土研究,提出关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来古气候多旋回学说,开辟了地球上大陆与海洋沉积环境的对比,为全球变化提供依据。1964年起参加和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马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的登山科学考察。60年代末开创我国环境地质研究。
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院士:参加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火箭的研制工作,参加了多种火箭的设计和研制。先后担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三种新一代地地火箭总设计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2005年度————
气象学家叶笃正院士:中国大气物理研究奠基人,1958年,大气环流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1961年,大气中的适应问题研究,1974年,青藏高原加热作用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初步模拟试验研究,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
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50年代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新见解;60年代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7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
2006年度————
遗传学家李振声院士:1956年开始研究小麦新品种,1964年他选育的生选5号、6号已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79年取得取得突破,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
2007年度————
两院院士闵恩泽:60年代,先后开发成功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等,解决了新中国在石油炼制方面的燃眉之急;70—80年代先后开发成功钼镍磷加氢催化剂、一氧化碳助燃剂、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剂等,使我国的炼油催化剂品种更新换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区系学家吴征镒院士:论证了我国植物区系的三大历史来源和15种地理成分,1964年,提出了北纬20—40度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是古南大陆、古北大陆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的观点;历时45年主编200万字《中国植被》。
毛泽东时代正如石钟山创作的电视剧剧名一样,是“激情燃烧的时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时代,与今天的环境相比,毛泽东时代确实苦、确实穷,科学研究的条件确实简陋。运十大飞机的设计师们坐在大包装箱里画图,用报纸包住腿、胳膊抵御蚊子,今年获奖的两院院士闵恩泽,由于“1960年开始,苏联逐步减少以至最后停止了对我国的催化剂供应,当时库存的催化剂只能维持一年,直接威胁到我国航空汽油的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原石油部长余秋里),闵恩泽受命投入催化剂研制,办公室只有几间小平房,实验设备是别处搬来的几件旧设备,试验装置自己动手制备,不折不挠,使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从一片空白到一跃成为世界上能生产各种炼油催化剂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盖因为苦、因为穷、因为简陋,因为被列强抵制封锁,连牛仔裤换飞机的机会都没有,就像一张白纸,毛泽东说“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唯此,只有干,只有自己写出、画出“最新最美”。历年获奖的科学家们的经历,就是中国人自己写、自己画自己的科学技术发展、腾飞史的经历。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时代只有27年,其中还有10年是“浩劫”,对科技工作是严重干扰,换句话说就是没干什么事情,那么在短短的27年中,为何能够取得在中国科技史上分量如此重的成就呢,可能与心态有关,王选说过,那个时候干项目,没有名头,没有奖金,可谓不为名、不为利。
与“人口红利”对应,我们今天的科技领域、产业领域,还在享用着有一些正在支撑着我们资助研发、自主制造门面的“科技红利”,国际资本家不赚钱不会来投资,哪怕是出高价,发达国家更不会将科技竞争力卖给你,靠的还是自主研发、自力更生。8届国家科技奖告诉人们,今天正在享用着的,正是毛泽东时代的“科技红利”,尽管还有差距,但毕竟平台已经靠自己搭建起来。
时代没有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3-05-02/6918.html-红色文化网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