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历史

打印

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产--俄对苏联从全盘否定到公正评价

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产
——俄罗斯对苏联历史从全盘否定到公正评价
◎ 吴恩远
 
 

  2007年,俄罗斯新出版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现代史1945—2006年》,2008年8月,再次出版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俄罗斯历史1900—1945年》。这两本书的出版有俄罗斯官方背景、有俄学术界权威机构认可,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从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时代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唯心主义,到今天逐步还历史的公正,这是历史辩证法逻辑力量的彰显。

  一、新教科书历史地辩证地对苏联体制做出评价

  1.充分肯定在苏联体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否认苏联解体是因为“这个体制已经丧失了发展的潜力”。教材写道:苏联“对全世界千百万人们来说,是最好的和最公正社会的榜样和方向”。据《新俄罗斯晴雨表》刊物2005年第14期登载的调查表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每年民调表明,高达70%的民众对苏联体制持肯定态度。教材指出:“断言说苏联体制不能改革、必须被摧毁,这种说法至少是非常幼稚的。”同时,新教材参考书没有回避对苏联体制弊端的批判,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一是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二是管理的高度集中,压抑了地方、企业、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2.指明斯大林体制与列宁体制的关系。苏共二十大以后,在学界形成一种看法:认为斯大林在经济上违背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政治上背离了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从而把斯大林时期的体制与列宁对立起来。斯大林确实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但判断这个“放弃”正确与否,不能仅仅看他是否符合列宁的教导,而要看它是否合乎当时的实践。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对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做出新的解释,肯定了新经济政策在较短时间恢复国民经济方面的贡献,高度评价“新经济政策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但同时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在于解决苏联经济尽快的工业化市场任务,建立工业化社会的基础。但它没有能完成这一任务,它并没有保证持续不断地供给国家工业、军队、城市所需的粮食和原料,经济杠杆的作用没有得以发挥,工业化要求每年基本建设的投资增长远比新经济政策能给与的多得多。这就决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所以新经济政策不是被“取缔”的,而是由于它不能够承担如此沉重的任务被“压垮”了。

  工业化中取得的成就,证明斯大林实行的这个“转折”总体上是正确的,尽管在工业化、集体化中确实存在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至于对斯大林政治体制的评价,书中写道:苏联体制的“基本成分是在1917—1920年之间产生的,1920年经历了某些变化,在1930年代末最终形成。这个体制的主要之点是:共产党是社会的主导政治力量;党领导政府(苏维埃);承认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群众社会组织(工会、共青团等等形式)被视作共产党影响非党群众的工具;权力镇压机构;国家机构对经济生活的集中管理;党和国家的众多宣传机构力图使共产主义世界观成为唯一的、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列宁、斯大林执政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策略上或许有所不同,但新的历史教材认为列宁——斯大林体制的实质是完全一样的。

  俄罗斯历史新教材除特别强调以下问题:

  一是以能否解决当时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作为评价斯大林体制标准的问题。2008年教材写道,当时苏联社会“解决巨大的任务要求具有动员型的国家政治体制的保证。在军事年代建立起的这种体制能够保证集中现有的资源用于最主要的地方。这种把强制手段和焕发出的热情相结合建立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解决了国家在20年代末面临的问题”。

  二是“我们在30年代究竟建设的是一个什么社会”的问题。教材指出,以往对这个问题通常的回答是:苏联建立的是一个动员型的政治体制,没有这个社会制度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工业市场的问题。但这样的回答还嫌太简单。针对社会上对斯大林体制性质争论的焦点,教材写道: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既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也不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这乃是独特的、建筑在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是30年代民众的心理和社会精神面貌。教材驳斥了“认为30年代苏联人民生活在恐怖之中的说法”。指出:最初几个五年计划的成果和广大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劳动热情分不开,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不可能明白1920年底到1930年这段时期的特点。广大民众这种热情是建筑在他们具有革命的理想:确信他们将把苏联社会建设成一个普遍公正、平等的社会。教材写道:“事实上,正是在我们国家第一次实现了这个目标”。戈尔巴乔夫等人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7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种蔑视历史事实的行径终究受到俄罗斯社会的唾弃。

二、在斯大林评价问题上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产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争论最大的人物。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论,并非只是因为帝国主义者的攻击,而是因为甚至在那些充分肯定斯大林功绩的政党中,一说到斯大林似乎也底气不足。由于戈尔巴乔夫等人对斯大林的进一步丑化,1988年俄罗斯的民意调查统计显示,斯大林在苏联所有领导人中评价最低,对其持肯定态度的只占8%。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为什么斯大林的错误显得如此不可原谅?这里始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大清洗”。由于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疯狂攻击,而当时关于“大清洗”的一些客观事实和数据没有公布,加之这些话出于苏共领导人之口,一时间“滥杀无辜”的恶名不仅使斯大林,也使全世界共产党人背上沉重的包袱。

  1.随着俄罗斯近年来对历史事件的逐渐澄清,对斯大林在“大清洗”问题上的评价开始还历史真实面目。2008年8月版俄罗斯新历史教学参考书一方面承认“大清洗”问题发生的严重性,认为“大清洗”是“所有课程中最为沉重的课题”;但和以前对它全盘否定的态度不同,认为“大清洗”有必要性一面,这个问题充满矛盾,必须辩证看待。

  书中认为,最重要的是“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大清洗”的客观因素。由于党内一些人对斯大林加速现代化方针的对抗,因此当权者担心失去对形势的控制乃是实行“大清洗”最主要的原因。教材认为:根据1936年制定的新宪法,以前因政治原因失去了选举权、而又不属于斯大林政权同盟者的人,将重新得到选举权。这就使当政者担心:党面临失去“党管干部”的控制。如果破坏了这条原则,在社会上已经发展起的各种反对势力、党派和思想潮流影响下,党就会失去垄断地位。这不仅会威胁斯大林的领导,甚至可能使一些领导人遭到肉体消灭。教材参考书进一步指出,在党的十七大选举中已经显示了这个端倪,使执政者感到了政治不稳定的威胁;国外侨民团体积极的反苏活动增加了这个威胁感;其他国家发生的“第五纵队”的活动,特别是西班牙的例子,也引起苏联领导人的担心;军队领导人中的那些完全存在的消极情绪也不能不引起当政者的注意。而这在发生了针对国家领导人的恐怖暗杀活动后形势显得特别紧张。基洛夫的被刺成为这种担心的催化剂。和党内普遍蔓延的“右倾”思想(布哈林等人)作斗争不仅涉及思想斗争、也涉及政治斗争。斯大林不知道下一个暗杀对象是谁,所以必须对不能成为他的伙伴的对手实行打击。教材参考书特别强调,动员性的体制要求的不是各持己见的领导层,而是决不怀疑上层决策的正确并能坚决完成它的一切决议的领导层。这是实行“大清洗”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大清洗”的主观因素。认为这是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理论原则和实践、也和斯大林个人品质有联系。教材参考书认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讲明,斯大林是在具体历史形势下采取的行动。他作为这个制度的领导者、保卫者,作为要把国家变为工业国,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国家管理体制最坚决的拥护者,作为在即将面临一场大战威胁的国家的领袖,他的行为是完全合理的。而当斯大林刚刚感到社会磐石般团结的模式已经形成,“大清洗”就立即停止了。这发生在1938年夏。

  教材并不否定“大清洗”也产生了消极后果,但认为这主要由贝利亚造成。教材写道:“很快大清洗变形,完全成为另一种性质和负有另一种使命。这是在贝利亚担任内务部领导后。清洗超出了从前的范围。提出清洗要服务于工业发展任务。根据内务部指示要保证有计划的逮捕一批对于解决国防任务所必需的、以及在远东和西伯利亚负有另外任务的专家和工程师。清洗变为解决经济任务的实用工具。当然,不可能对此进行辩护和解释。但是也清洗了那些消极怠工的人。”

  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大清洗”问题。这就是当前俄罗斯史学界新的观点。由此也多少洗刷、减轻了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被强加的罪名。

  2.斯大林与农业全盘集体化。如果说对工业化的成就过去大多数人还是认可的,那么对斯大林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则多数人是否定的。其中两个主要理由是:在集体化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导致一些无辜民众的伤亡;同时由于取消了小农私有经济,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对苏联农业长期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从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看,应当说,这两个原因确实存在,甚至可以看作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因素。但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评价存在的弊端是: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一促进俄罗斯现代化同一进程的评价截然分开。这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对事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当时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原则的,是以今天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评价农业集体化。

  俄罗斯2008年版历史教材一反传统观点指出,农业全盘集体化乃是解决工业化所需资金、而新经济政策又无法解决的一种办法。它当时对农民生活来说是带来些损害,但舍此别无其它选择。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这个观点。

  首先,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要求加快发展速度,但苏联没有从国际劳动分工中得到利润,而国内小农经济又不能满足对资金、劳力和商品粮的需求。这样,在国民经济结构上出现大工业发展和分散的、技术落后的小农经济制约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更为重要的还不仅仅在于建设工业化强国,而是为了在即将来临的世界大战前建立起统一的军工综合体,舍此不能够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次,苏共工业化的方向与俄罗斯传统有效方法,即在彼得大帝时期形成的重工业优先和高速度发展的方法一致。这套方案要求国内具有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动力源泉。

  第三,全盘集体化也有调整与民族地区土地关系的考虑。此前民族主义分子是和单个的俄罗斯土地出租者打交道,全盘集体化后只能和受到国家监督的公有土地制联系。

  第四,过去否定农业全盘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1930年在农村造成的饥荒。教材特别指出,饥荒并不是政府造成的,这和当时的天气条件以及集体化进程没有完成有关。

  教材比较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指出它们在实现工业化方面付出的代价确实比苏联要少,但完成的时间却长得多。对于30年代的苏联来说这种方案不可取。由此可见,俄罗斯新版历史教材对过去强加于斯大林的两个主要“罪行”进行了辩护。同时还充分肯定了斯大林时期所取得的伟大成绩:赢得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实现了经济的工业化和文化革命,使苏联不仅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急剧提高,而且还建立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体制;苏联在科学发展领域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实际上消灭了失业现象,等等。
所以,新教科书称“斯大林被视为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
三、盲目崇拜西方教条主义的恶果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和叶利钦执政初期,奉行盲目崇拜西方的政策。俄罗斯形成了一批亲西方的阶层,正是这些人力图在俄罗斯树立起西方的良好形象,他们对美国的倾向和喜好曾是戈尔巴乔夫执政和叶利钦实施亲美的对外政策方针的思想基础。但这种不顾俄国国情照搬西方模式的教条主义梦想很快被现实撕得粉碎。西方并未因为“共产主义的消失使俄罗斯成为美国的朋友”,仍然继续打压俄罗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俄罗斯恢复经济和政治实力,她将成为美国的竞争者和对手;这将不是意识形态的竞争,而是超级大国的竞争”。

  新教材写道:“90年代末的科索沃危机和车臣武装行动的恢复及其他因素,导致俄罗斯联邦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十年之内第一次出现了西方以经济、政治甚至是军事制裁的形式直接干涉俄罗斯内政的可能。这一切都证明,西方在对俄关系上采取了严重的敌对立场,双重标准政策证实了这种观点。同样是在1990年代,欧洲国家和欧盟机构开始积极批评俄罗斯的人权状况,尤其是针对车臣和整个高加索地区。但问题是他们长期忽视波罗的海地区讲俄语居民权利遭受侵犯的现象。”现实的这些变化使得“俄罗斯社会重新评价西方伙伴的行为”,他们开始反思俄罗斯不断向西方妥协究竟得到了什么。

  美国违背许诺,没有为正在进行民主化的俄罗斯提供有针对性的大规模援助。苏联“专制制度”垮台后,在俄罗斯并没有出现某种新的马歇尔计划,即西方对“最年轻的民主国家”的援助。在1948—1952年间,美国人曾慷慨解囊对西欧提供这样的援助,拯救了西欧的民主国家。“马歇尔计划——1951年的13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00亿美元——等于美国2%的国内生产总值,而给俄罗斯的援助只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005%”。西方实际上并不希望俄罗斯恢复本国的经济。

  尽管军事对抗已经结束,但是美国扩大了北约在东方的行动区域,直逼俄罗斯边界线。1990年7月,美国总统老布什在给戈尔巴乔夫的私人信件中这样写道:“北约准备与您在建设新欧洲方面进行合作。”美国总统许诺逐渐对北约进行改革,西方至少两次允诺不利用复杂的态势来获取针对东方的地缘政治优势。政治上的允诺很快被证明不过是昙花一现。

  不仅如此,独联体国家中发生的“颜色革命”,即乌克兰的“橙色革命”、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吉尔吉斯的“郁金香革命”,也是美国政策导致的结果。

  教科书从对西方态度的变化进一步引申出对苏联解体及其后果的重新评价。它指出,如果北大西洋联盟以向东方扩张作为对华约组织的解散及苏军从德国和波罗的海地区撤出的回应;如果得到的结果是波兰的坦克转而对付俄罗斯,位于波罗的海国家的机场缩短了战斗机和巡航导弹飞抵俄罗斯的时间,那末是否值得摧毁华约组织和经互会?是否值得拆散苏联?在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的压力下,俄罗斯亲西方知识分子阶层逐渐消散。根据社会舆论调查结果,如果1993年有近74%的俄罗斯人对美国持正面评价,那么10年之后,持这种观点的人数不到受访者的50%。

  以上所引俄罗斯历史新教科书,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认定、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文科学协会批准出版的,代表了当今俄罗斯主流意识形态观点。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历史所所长、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ls/2013-05-01/4632.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RC 更新时间:2013-05-01 关键字:苏联  历史  斯大林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