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教育

打印

师伟:贬值的高考

贬值的高考

 

199079日凌晨,意大利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西德——这场比赛我爬起来看了,因为当时我刚好和一位同学在校外临时合租、看电视方便。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13.jpg

那时我对足球有点兴趣,因为我们高中的足球联赛在我们这届开始,而我打进了联赛的第一球——其实是乱踢,连守门员带球一起挤进去的,裁判那一刻犹豫了一下,然后手指中圈、算进了。哦,说明一下,裁判是我们班的体育老师,他的儿子也在我们班、正好在球场上和我站在一起。

为啥我当时能在校外和别人租房呢?因为临近高考、需要休息好啊!那年高考是7789三天——是的,你现在明白了吧,我看球的那天是高考的第三天,要考三门课的,我凌晨看完球,然后去考三门课。

这个事情每每给别人讲起时基本被当作是吹牛,因为没人相信当年的我会如此对待高考!

现在的高考早已经是冲刺动员、求神拜佛、旗袍开衩、警察护驾,连老人家的广场舞都要暂时偃旗息鼓,更有开心段子飞舞、零分作文横行,连刘强东和马克龙这些人也要被推出来凑热闹——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18.jpg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21.jpg

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高考一年年热闹非凡,然而高考的意义正在一年年降低:现在大学生的含金量比以前低多了,绝大多数大学生注定会渡过平凡的一生,甚至毕业就会面临失业。

之所以说大学生的含金量比以前低多了,是因为招生数量和录取率比以前高,那自然含金量下降了。我没有找到特别完整的数据,不过以下两张图表的数据(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拼起来基本是完整的——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25.jpg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28.jpg

1990年我上大学时全国招生63万,现在早已超过这个数字一个量级,所以含金量也该低了一个量级,考虑到历年大学生数量的累积,含金量的下降会更为明显。

其实要说清高考的意义,必须要说清两个三阶段——

1、新中国高考的三阶段

21977年后高考的三阶段

首先说一说新中国高考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66

以分数为准的高考。

结合到当时中国的情况,你完全可以猜到能上大学的主要是什么人——当然城市的孩子、富人的孩子。你也可以理解1957年的那场运动为什么会发生——那时的知识分子基本是解放前富人背景,看看现在前朝遗少方方们的疯狂,你可以想见当时大学生们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所以,1966年,高考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动。

第二阶段:19661977

1966年到1969年,因为上山下乡的关系,大学停止招生。1970年,部分大学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

因此严格讲,1977年恢复高考的讲法并不严谨,其实1970年就又有了高考了,只不过不是以分数为准的高考、而是以表现为准的高考——显然,这是一种更为公平的方式,因为能比一考定终生的方式更能选拔对国家有利的人才。

第三阶段:1977~今

1977年开始,恢复了以分数为准的高考方式,将其称之为“恢复高考”是不严谨的。

“恢复高考”的说法也许是为某些领导人彰显功绩,然而有意思的是,1966年“停止高考”的实际操办人也是这些领导人。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34.jpg

其次说说1977年后高考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19771979

大学招生突然放开,这些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在改开初期的大潮中迅速占据了各种好位置,比如即便数学只考四分都能成为如今的法学之花。

第二阶段:19791999

这个阶段大学招生逐渐走稳,形成了如今的中产,如今基本获得了小康生活。

第三阶段:1999~今

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了,大学教育的投入产出已经失衡,然而或出于惯性、或看不到更可靠更安全的路线,高考还是一种可以倚靠的成才通道,所以出现了高价学区房、高考工厂、移民考生之类的现象。

他们只是拼命地灌输、高调地出征,像我那样熬夜看球再去考试的人恐怕不会有了。

微信图片_20170611135338.jpg

看了新中国的高考简史,我想你会理解为什么说现在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注定会渡过平凡的一生,因为高考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已经小很多了,更不用说即便不考虑高考的因素,绝大部分人也还是渡过平凡的一生。

所以家长和考生还是把高考看淡一些吧,现在的学习方式很多了,我们甚至仅仅凭网络就能快速学完高等教育课程,作为孩子的培养,人格、品德方面其实更重要。

当然能上大学并不是坏事,至少会有机会获得一个有价值的人际圈,同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人文熏陶、只要不被那些误人子弟的叫兽误导就是了。

只是,高考的意义,确实已经降低很多了。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jy/2017-06-11/44573.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17-06-12 关键字:教育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