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外商独资医院,不坑穷人?

三部门关于“拟允许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通知发出后,一堆人在那里嘲讽李玲教授,似乎预备着这些要被放进来的鲶鱼(甚至是鲨鱼)将要啪啪打李玲的脸。

正如那位嘲讽李玲的考研数学培训讲师汤家凤所言,外资医院不是来中国学雷锋的。

问题是李玲教授什么时候讲过外国的医院就是学雷锋的了?相反,她在采访视频里指出,在新自由主义搞得最彻底的美国,医疗费用占GDP的20%,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因为医疗破产。

但是,歪曲李玲原意的人真的很可耻。

李玲讲的国外“免费医疗”指的是“国家医疗服务模式”,“就是医院真的是政府办的,老百姓去看病低费或者免费。”(见凤凰网采访李玲的原视频)

所以,李玲从来没有说资本主义的私立医院“不赚钱”,她只是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一个国家给最底层的穷人兜底的医疗体系,这个体系里的医院是政府办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这个体系里“看病低费或者免费”。

至于说“免费医疗排长队”的问题,这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对这个兜底体系是否有足够投入。投入不足的话,兜底医疗资源不足以供应底层民众的医疗需求,能不排队吗?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回避“主义”讨论“免费医疗”是耍流氓》一文中,已经做过讨论:

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兜底体系是工人阶级在上世纪中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通过持续不断的斗争争取来的,不是资产阶级的施舍,更不是资本家善良;

在上世纪8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以后,资产阶级反攻倒算,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持续压缩公共福利投入,这才导致了今天的“免费医疗排长队”的问题。

即便要排长队,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穷人而言,他们也无力承担私立医院的高昂医疗费用,只能选择“排队等待”。

而在美国,仅有少数教会医院和公办医院带着福利性质;在美国政府制裁政策扩大之前,相当多的美国穷人要以旅游的名义,跑到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去看病、买药。

所以,外商独资医院进到中国来当然不是来做慈善、造福中国人民的,不仅不是,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医疗价格绝对要比国内的医院价格高。

既然如此,有关部门为什么还要开放“外商独资医院”呢?

这里大概有两方面的考量。

一是“道义”考量。

在国内生产过剩难以化解的情况下,中国目前高举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道义大旗,希望借此输出过剩生产力、争夺国际市场。作为姿态上的“对等”交换,“走出去”的同时,也必然要继续“引进来”,外商独资医院就是其中一项。

二是“利益”考量。

引进外商独资医院,除了官方宣传的可能会带来“一些独有的设备和药品”、“世界领先的医疗技术”、“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毫无疑问会为当地政府带来税收和就业,这一点跟目前已经放开的民营私立医院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相比早已经放开的民营私立医院,外商独资医院甭管是不是真的技术更先进,至少在相当多的国人心目中,会觉得更“高大上”——这是80年代以来河殇派培养起来的“国民信仰”——“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更为重要的是,更高的医疗服务价格当然意味着更多的税收。甚至在未来地方财政继续吃紧的情况下,不排除向外商变卖公立医院进行变现的可能(只是目前禁止外商独资医院收购公立医院)。

更高的医疗服务价格,意味着穷人被拒之门外,外商独资医院将主要服务于城市中产以上的“高价值人群”。从这一点讲,外商独资医院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多人说的“不坑穷人”。

不过,“不坑穷人”也只是在表面上的。

首先,目前的开放措施里面,我们还不知道国家医保体系是否会对外商独资医院放开。

有一部分中产小资已经在网络上呼吁将外商独资医院纳入医保体系。真要如此,就是妥妥地“坑穷人”了。因为即便有医保报销,贫困人群也无力支付外商独资医院的自费部分;相反,就连最贫困的人群每年还要缴纳四百多元的城乡医保,医保基金的池子就那么大,这边用多了,那边就得压缩。将外商独资医院纳入医保体系,无疑是从广大穷人身上吸血。

其次,外商独资医院进入中国,可能会带来一部分的医护人员和设备,但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仍然会从国内招聘,这就是笔者前面所说的“增加就业”。

更高的医疗服务价格,意味着外商独资医院可以向医护人员支付更高的工资,一大批公立医院的原有医护人员很可能被挖走。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剧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公。

抨击李玲的人都在讲,目前国内的大医院早已人满为患,如果搞免费医疗,到时医院会更加爆满。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大医院的“人满为患”现象,仅仅出现在大城市,相当多的县城医院处于半空置状态,前两年就已经曝出了某些小城市和县级的医院裁员的新闻。

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将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各种优质资源吸引过去了。医生也要生活,在大城市意味着更高的工资、更优质的子女教育资源以及其他各种配套服务设施,这就导致有点水平的医生都会往更大城市的医院跑,尽管县级医院的硬件设施在前面多年的基建潮中已经与大城市相差无几,但软实力始终保持着相当大的差距,甚至在房地产高歌猛进的这些年还在扩大。

正因为没有“好的医生”,很多稍微有点经济能力的农村地区的老百姓,一生大病就只能往大城市跑,这才导致了大城市的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

而外商独资医院的引进,无疑会加剧这种虹吸效应,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使得穷人享受到的公共医疗服务资源变得更少。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jj/2024-09-13/90017.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4-09-14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