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论园地 >

经济

打印

李阳:为何说没有公有制经济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因为私企造不出来,才不得不让国企来造

  

按公知们的说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私企本来发展得好好的,只因为“极左”捣乱,硬把好好的私企共了产,变成了国企,这才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灾难。换句话说,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中国的国企根本就不需要,是国企损害了私企、妨碍了私企而不是相反。这纯粹是弥天大谎。

1949年之前100多年,谁禁止中国靠私企发展要害工业了?想靠市场经济规则、靠私人企业发展中国要害工业的人多了去了,结果一事无成,要害工业一个都没发展起来。

以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为例:1936年国民党以蒋介石50大寿为由发起“献机祝寿”活动,筹集了一笔钱。当时负责航空事宜的宋美龄却把这笔钱放到美国银行里吃利息,理由: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达不到外国的水平,飞机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向外国买飞机没多久就过时。结论:造不如买,早买不如晚买,把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等需要时再买最先进的最合算,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战争一爆发,军火价格暴涨;国际一封锁,中国有钱买不到;好容易买到一点还运不到。原先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如意算盘结果却是最吃亏。

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全球的条件下,中国已经失去了靠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的历史时机。那时,制定游戏规则的是国际垄断资本,操纵游戏规则的是国际垄断资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大鱼吃小鱼的只能是实力雄厚的国际垄断资本。中国私营企业跟在国际垄断资本后面打下手拾遗补缺还可以,但想搞独立的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门都没有。你势单力薄,靠市场经济连迈进门坎的实力都凑不齐。即便勉强迈进门也是一露头就被打掉。你既不制定游戏规则又无力抵御游戏规则,人家玩弄“市场规则”把你消灭在萌芽状态易如反掌。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大环境里,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结论必然是“什么也别干、给人家当奴才当小工最合算”。

根据中国人多年挨打的历史教训,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要害工业、要害资源。公有私有,要害是中国必须拥有;让中国不挨打的经济体制就是好体制;这问题,那问题,中国没有要害工业、要害资源才是最大的问题。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统治全球的条件下,中国想要发展要害工业、掌握要害资源,仅靠私人企业、靠市场经济根本不行。既然市场经济、私营企业靠不成,那就只能靠国营企业。

逐一分析中国现存的要害骨干国有企业,基本全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干起来的,根本不是把现成的私营企业国有化共了产而来的:航天、铁路、电力、水利、制药、造船等等,无一不是新中国成立后靠着举国体制从无到有干出来的。靠私企弄不出来,才不得不靠国企创造了出来。不是国企撬了私企的行,而是国企补了私企的缺,是私企搞不出来了才不得不求助于国企(国家)之力。这才是历史真相,这才是客观规律。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航空工业为零,坦克工业为零,潜艇工业为零,导弹工业为零,大口径火炮工业为零,雷达工业为零,汽车工业为零,精密机床工业为零……凡涉及高、大、精、尖(高级、大型、精密、尖端)的工业几乎全为零,完全称得上“国防工业的沙漠”、“不毛之地”。抗日战争时,由于没有反坦克炮,中国军队面对日军性能其实很低劣的坦克,都只能靠人拿集束手榴弹去拼。到了毛主席去世时,那些“零”全部不复存在。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系统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和一切要害工业体系(全部是国企)。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厂不是一个一个地建,而是一个工业系统一个工业系统地成套全面建设。尤其像中国“一五”期间那样整个工业成体系地大规模成套引进建设,世界历史上似乎没见过。世界上恐怕不会再有哪个国家会如此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向别人复制转让自己主要的工业体系。苏联当时肯这样做,关键的关键是抗美援朝。中国抗美援朝的回报,也是包括毛岸英在内的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历史性独一无二的特殊优惠(那些歪曲诅咒抗美援朝、污蔑诽谤毛泽东“闭关锁国”的文匪公知们当然永远不肯承认这些)

更关键的是,新中国在几乎从零开始的基础上,教育培训锻炼出一支完整的国防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大军。看成就,固然要看“硬件”,但更要看“软件”。没有“软件”,“硬件”等于废铁。没有合格的国防科技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即便得到先进的技术、买到现成的工厂也造不出先进的产品。涉及国家安全的要害产品、核心技术,这种工人技术养成上的差距就是致命的差距。而这是绝对不可能引进的。人家决不会卖,即使卖也学不来。要克服这种差距没别的办法,只能也坚持不懈,也靠几代人慢慢积淀。

中国和印度都在六十年代初引进了前苏联的米格-21。中国得到的技术资料还是残缺不全的。但中国不仅吃透了米格-21,从米格-21发展出整套歼-7系列,而且超越米格-21,花样翻新搞出了歼-8FC-1(枭龙)。而印度迄今仍然没吃透米格-21,想改进设计还得请外国人帮忙。要论“开放”、“与国际接轨”、“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印度比中国得天独厚多了。但致命问题是基础不扎实:没有像中国那样成系统地培养出技术精湛、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的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和科研生产技术队伍,所以尽管外部条件虽优厚,却始终“消化不良”。

新中国成立伊始,文盲充斥,高精尖技术力量几乎为零,国防工业的“硬件”是沙漠,“软件”也是沙漠。在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下,无数文盲变成了技术精湛、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的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和科研生产技术队伍,这才使中国既具备了迅速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的能力,又具备了独立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中国引进苏联的米格-21,便消化制造出歼-7,进而又发展出歼-8FC-1(枭龙);引进苏联的图-16,便消化制造出轰-6;引进俄罗斯的苏-27,便消化制造出歼-11;引进法国的SA321“超黄蜂”,便消化制造出直-8K、直-8KA;引进法国的海豚直升机,便消化制造出直-9WZ。不仅引进,还自行开发研制出运十、歼-10、歼轰-7(飞豹)和教-8。毛泽东就这样硬是把中国从“国防工业的沙漠”改造成可以栽种能“长”出各种先进武器的“果实之树”的国防工业的“良田沃土”。

赫尔曼·沃克的小说《战争风云》里有这么一句话:“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战斗力量是个大规模的工业进程。它需要物资、人力和时间,不管政治领袖们做出什么样夸夸其谈的宣告。”要害工业是尖端技术密集的产品。一个国家的尖端技术能力不可能一步登天,只能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艺术之家的艺术代代相传。技术之国的技术代代相传。

1949年以前,中国靠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拼命了上百年,也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要害工业体系;1949年后中国靠国企在美西方敌对势力的万般封锁和打压之下,仅仅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就做到了。因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没有公有制经济和国企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但是,这一切到了亲美公知嘴里,完全颠倒了过来。

明明是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要害之事,靠私企做不到,才不得不靠国企,硬给说成了国企摘取了私企的成果,恬不知耻地借此叫嚷所谓的“国退民进”、“国有企业私有化是改革方向”的谬论……如此颠倒黑白,简直一群无赖。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jj/2023-04-05/81071.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3-04-06 关键字:经济  理论园地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