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意义突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意义突显
全国马列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学术研讨会召开
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各类经济现象与问题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表现出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也日益凸显。8月6-7日,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编译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由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主办,云南财经大学承办。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与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以及当前社会经济热点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体制、经济和社会的多方位转型。在面对诸多机遇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凸现并相互交织。转型时期出现的这些困难和问题不容小觑,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褔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郭铁民表示,目前我国面临四大机遇:一是西方经济危机期给我们提供了千載难逢的机遇;二是全球转型形成倒逼机制,可能会给我国带来制度红利;三是新兴经济体整体崛起势头不变,这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国际巿场;四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启动,若能跟上,将会获取技术红利。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四大风险:一是后危机时代可能造成的新风险乃至金融危机;二是西方转嫁危机意识上升;三是国际地缘经济变迁引发地缘政治安全风险加大;四是我国诸多因素可能引发内部风险。
云南财经大学教授周文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用增长的思维和手段解决发展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GDP增长。在欠发达时期,解决温饱是面临的首要难题,利益诉求相对单一;而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利益诉求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发展问题则大于增长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中国经济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在当今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加体现出其理论价值。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杜黎明认为,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人类追求全面发展的诉求没有泯灭,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就不会过时。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必将面临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当今社会仍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为保障我国经济健康提供了方法论和行为选择指南。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常务副主编赵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现代经济学更深刻,对现实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日益显现。我国的社会经济转型是一个必然的客观规律,在转型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恰恰可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如前段时间我国出现的“钱荒”,主要原因是钱“沉淀”了,没有流动性。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与生产出的大量物资不成正比,出现了生产过剩,这时货币只能“沉淀”下来。当实体经济无利可图时,大量的资本就会被投向虚拟经济,也就出现了所谓的泡沫经济。当普通人民收入的增长赶不上消费的增长,便会出现两极分化。所以要解决实体经济的扭曲,不能单纯地依靠减免税收。最关键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只有这样,才能消化产品,刺激实体经济再生产。
丰富研究方法 发展理论研究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基本理论观点不变的前提下,亦需要与时俱进,面向时代与实践,不断深入与创新,由此构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认为,宽泛意义上,中国经济学还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派,并且是代表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主流之一。因此,中国经济学要走出去,中国的马列主义经济学研究要注重对外交流。目前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发展趋势呈现出国际化、数学化、学派化、应用化等特点。
杜黎明表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在经济社会整体持续健康发展中把握经济问题;第二,比较的研究方法,把特定经济领域、经济问题从经济总体中分割出来,对特定经济领域、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整体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此外,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入揭示,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构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这就必然要求化解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从这个角度看,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jj/2013-08-17/22484.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