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容忍度”,谁的容忍度?
“通胀容忍度”,谁的容忍度?
余斌
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有关方面要提高明年的通胀控制目标。再一查,居然有人指出,国际上之所以将3%的通胀率作为警戒线,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普遍只有2%至3%,通胀率接近增长率时已相当危险,必须采取紧缩政策。而我国经济增速常年保持在8%以上,3%的通胀警戒线不到经济增速的一半。因此,在科学、准确统计CPI数据的基础上,我国也可适当提高“通胀容忍度”。
如果真的科学、准确统计CPI数据,以往的通胀率都会显得偏低,因此,即便维持通胀率不变,已经是较高的通胀水平了,如果再把名义值调高,实际值岂不飞涨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通胀容忍度”,谁的容忍度?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就算是常年保持在8%以上,但这是什么增速呢?这只是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GDP构成中的多数是由外资企业和房地产企业的相关产值构成的。这些企业的增速远超过GDP的增速,换句话说,其他企业的增速并没有作为平均水平的GDP的增速那么高,普通百姓的收入增速更是低得可怜。这是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别。在中国这种情况下,提高“通胀容忍度”,对外资企业和房地产企业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其他中国企业和普通百姓就影响巨大了。外国老板和房地产老板的通胀容忍度,只体现在盈利账本上数字的微小变动,甚至还会带来上涨,而其他中国企业主和普通百姓就不得不苦撑通胀的后果了。而苦撑下去的后果又会是什么呢?是使通胀率从达到GDP增速的一半,到接近GDP的增速吗?
不过,在经济神学家们的忽悠下,有关方面除了一再考验人们的承受力和容忍度外还能做什么呢?
附文:
中国酝酿提高通胀容忍度
2010年11月25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能将明年通胀控制目标定为4%
在今年我国CPI增幅不断提高和美国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的背景下,将于下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望提高我国明年的通胀控制目标。
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或变“稳健”
一位参与政策咨询的人士告诉记者,中国明年的通胀目标很有可能从今年的3%提高至4%。在宏观政策上,则有可能不再强调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自2008年危机以来执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被“稳健的货币政策”取代。
按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只是初步提出明年经济增长和物价控制目标,更重要的是为明年宏观政策的方向打好基调。中国经济有4大目标:经济增长(GDP)、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就业和失业控制目标、国际收支状况。
对比发现
货币政策描述提法有变
最近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CPI控制目标都是3%,2009年是4%,2008年是4.8%。
“目前讨论2011年的CPI调控目标,基本确定需要进行一些上调。具体还要看两个因素,一是今年最后两个月CPI有什么表现,或者是到明年3月份‘两会’召开时CPI会达到什么水平;二是看控制目标需要提高到什么水平。”上述参与政策咨询的人士表示。
目前各方达成的一个共识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把目前执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定调修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政策语境里惯常使用的“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有可能不再重提。实际上,在央行本月初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已经放弃了这一提法。三季度报告中指出,“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二季度报告中则是“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对比发现,货币政策描述中回避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提法。
据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新闻
百姓对物价上涨感受远超数据
记者采访发现,多个城市居民和企业对物价感受的“现实之痛”,远远高于CPI的“数据增长”,社会各界对于CPI构成是否科学的讨论不断升温。
尽管10月CPI数据已高达4.4%,但消费者普遍感觉,真实物价上涨幅度还要高于此。腾讯网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11月14日,共有近20万网民参与调查,其中高达86%的投票者认为CPI数据和他们的消费感受不相符,物价涨幅远超CPI数据。
哥伦比亚大学全球中心东亚区主任肖耿认为,近20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变,原来花很多钱吃饭,但住房不要钱;现在房价迅猛上升,教育、医疗支出迅速增加,理发、洗浴等社会服务价格也上升很快,其中不少都没有及时充分地反映到CPI中,导致老百姓普遍感觉数据失真。
据经济参考报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jj/2013-05-02/1365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