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国庆节,谈谈三首最爱的歌
国庆节,就不能不唱爱国歌曲。我最喜欢的歌颂祖国的歌曲有三首。
01
第一首,《我的祖国》
这首歌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
《我的祖国》创作于1956年,具有浓郁的五十年代特有的激情与亲切。
这一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第三年,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取得重大成就。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灿烂曙光出现在辽阔的地平线上,中国人民对自己的成就充满了自豪,对未来也充满了热烈的向往和期待。
歌曲分三段
第一段, 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优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 唱出了对在社会主义工业化条件下大规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向往;
第三段, 充满了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雄主义气概。
《我的祖国》的旋律,前半部分委婉动听,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后半部的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的女声独唱形成鲜明对比,仿佛江河喷涌一泻千里,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抒发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万丈豪情,令人热血沸腾。
打不开?点这里>>>
02
关于这首歌,还有一个小故事
2011年,著名钢琴家朗朗在米国总统奥巴马为来访的胡锦涛主席举行的白宫午宴上演奏了《我的祖国》。
奥巴马倒是没有说什么(但他是不是腹诽就不知道了),倒是国内的自由派公知个个吓得花容失色,觉得这下得罪了米国,可不得了,甚至血脉贲张地要朗朗为破坏中米关系负责!
这些公知可谓至贱无骨!
他们一开始就搭错了线现在又经常爱短路的头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用这样一种方式委婉地提醒一下米国人“我们打败过你们,你们要汲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对中米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风情万种地冲着他们唱米国电影插曲要好100倍!
03
第二首,《歌唱祖国》
这首歌创作于1950年。严格说起来,这首歌不是创作出来的,而是喷涌出来的,由此也充满了喷薄欲出的激情。
1950年国庆节前夕,在已经整修一新、红旗飘扬的天安门广场上,出差到北京的音乐家王莘,看到正在排练的游行队列中的神采飞扬的人民群众和幸福可爱的少年儿童,想到新中国的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心中充满了激情。
他灵感突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四句歌词就脱口而出了。
王莘登上返津的火车,思绪如飞,边唱边写边打拍子,歌词与曲谱几乎同时喷涌倾泻出来。回到家里,王莘与妻子王慧芬同声哼唱,又连夜一气呵成写完第二、三段歌词。
1951年9月,《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歌唱祖国》的歌词,继而中央乐团在中央电台播放了《歌唱祖国》大合唱,从此这首歌就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激励了几代新中国儿女。
这首歌现在已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幕曲或结束曲,有“第二国歌”之美誉。
1951年10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毛主席接见了列席会议的王莘,高兴地称赞:“这首歌好”,并特地送给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字留念,这是极少有人能够获得的殊荣!
《歌唱祖国》好在哪里呢?
旋律明快雄壮,歌词充满自信,其中“我们的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更是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打不开?点这里>>>
04
关于这首歌,也有一个小故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林妙可“现场演唱”了《歌唱祖国》(实际上是一位七岁的小姑娘杨沛宜的歌声)。
但是,总导演张艺谋让一位小姑娘演唱这首本应由万人合唱团演唱的雄壮的合唱歌曲,已经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而歌词遭到“腰斩”,只唱了前面四句,就更只能说是一种折辱了。
为什么呢?
也许是担心“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的会让某些国家不高兴吧?
但如此一来,在这样一个历史性场合,向世界展现的就不是自信,而是一种谄媚了。
新世纪的妩媚,已经容不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豪迈了。
05
第三首歌,《我爱你,中国》
这首歌创作于1979年,是陈冲主演的电影《海外赤子》的一首经典插曲。作词为瞿琮,作曲为郑秋枫。
随着20世纪80年代初该片的热映,这首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来西亚归侨叶佩英演唱的主题曲也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唱响。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亲切,有时甚至会令人潸然泪下。
但歌词,严格说起来略显矫情,“创作”的痕迹太明显了。另外,歌词只歌颂了自然风光,历史、政治都没有了。
概括起来说,《我爱你,中国》中的“中国”,只是“自然的中国”,而不再是“社会主义的中国”、“英雄主义的中国”、“在人民领袖带领下阔步前进的中国”了。
考虑这首歌的创作年代,《海外赤子》又是一部著名的伤痕电影,这样的歌词其实也就不难理解了。
打不开?点这里>>>
06
中国,不是抽象的!
怀念激情澎湃的年代,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祝所有阅读本公号的朋友国庆快乐!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hsyx/2018-10-05/5281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