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再唱《红梅赞》来缅怀这位巾帼英雄
今天,让我们再唱《红梅赞》来缅怀这位巾帼英雄
戴上程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就的!”
蓝旗袍、红线衣、白围巾——
她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人物原型;
她是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傲雪红梅”;
她是现代的秋瑾、中国的丹娘;
她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
她就是江竹筠,也叫江志炜、江雪琴,优秀的共产党员、革命女烈士。
71年前的今天,年仅29岁的她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渣滓洞监狱,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一生所追逐的共产主义事业。
回忆江竹筠短暂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1920年8月,江竹筠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一年前,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中国,无数革命志士为救亡图存而努力奋斗;一年后,一支富有朝气活力的年轻政党在浙江嘉兴的红船诞生,从此心怀四海忧天下,矢志不渝为人民。
童年的江竹筠受尽了生活的苦难,当过童工,进过孤儿院,但这些经历也塑造了她坚韧独立的性格,为以后的人生选择埋下了伏笔。
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年学生们高喊着“要做斗士,不做装饰”的口号走出教室、走上街头,投入到浩浩荡荡的救亡图存的时代洪流中,而江竹筠就站在潮头。1939年,正在重庆中国公学就读高中的江竹筠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决心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甚至宝贵的生命。
一年后,她担任了生平第一个党内职务——中华职业学校及附近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处事沉稳谨慎,团结进步学生,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付的各项任务,而且让党组织始终未被暴露。
在斗争中成长,在战斗中历练,积累了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江竹筠1943年被组织选中,成为了当时中共重庆市委领导人之一的彭咏梧的助手,并假扮他的妻子,承担通信联络工作。共同生活、共同战斗,志同道合的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结为真正的夫妻。
在这期间,江竹筠独当一面领导学运工作,勇敢地站到了残酷斗争的最前沿,并协助彭咏梧创办机关报《挺进报》,传递党中央的声音。然而,1948年春节前夕,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不幸牺牲,残暴的敌人将他的头颅割下挂在城门上示众。江竹筠强忍悲痛接替下丈夫的工作。她说,这条线的关系只有我熟悉,别人代替有困难,我应该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继续战斗。
然而战斗还未结束,同年6月14日,江竹筠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
为了获得情报,国民党特务将惨无人道的酷刑施加在这位年轻的女性身上:老虎凳、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夹手指……纵使百般折磨,江竹筠从始至终不吐一字、守口如瓶。在一次刑讯中,她昏死了三次,醒来仍坚定地说,“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
“你只能危害我的身体,动摇不了我的意志!”令国民党特务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子竟能顶住重重酷刑,如此刚强。
是的,他们怎么懂得,当一个人把信仰与生命融为一体时,她的生命就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个体,而是与整个共产党的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那是一种不可估摸的力量,那是一种坚不可摧的意志。
刚入狱时,江竹筠的“江姐”这个称呼还没有叫开。一日傍晚,酷刑过后,十指血肉模糊的江竹筠被特务架回牢房。难友们隔着牢门向外张望,一位与江竹筠熟识的年轻同志情不自禁地喊出一声:“江姐!”从那以后,难友们无论自己的年纪比江竹筠是大是小,都统一喊她“江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消息传到了渣滓洞监狱,关押在这里的革命志士们压抑着心头的喜悦,击掌庆贺。
而“江姐”却不能幸运地看到这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可爱的中国。1949年11月14日,她没能逃脱被国民党特务迫害的噩运,牺牲于歌乐山电台岚垭刑场,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29岁。
总有人问,为什么共产党人的骨头这么硬?
这位伟大的女性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因为共产党人的骨头是由理想信念这种特殊的“钙”长成的!
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江竹筠对党的忠诚在沾染着血腥味的黑暗中闪烁微光,照亮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漫漫前路。
正如难友写给她的诗一样:
可以使皮肉烧焦,
可以使筋骨折断。
铁的棍子,
木的杠子,
撬不开紧咬着的嘴唇。
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呵!
用刺刀来剖腹吧,
挖得出来的——
也只有又红又热的心肝。
江竹筠用短暂而宝贵的一生追寻信仰、捍卫信仰、践行信仰。如今,她朝思暮想、热切盼望的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今天,让我们再唱《红梅赞》,深切缅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壮烈牺牲的巾帼英雄——江竹筠。愿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对英烈的祭奠,都能积蓄为向梦前行的强大力量,不忘来路、勇毅向前。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gsyz/ylfc/2020-11-15/66067.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