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山仰止 >

领袖风范

打印

毛主席与黄河的未了情缘

毛泽东一生非常爱读有字之书,也十分重视读无字之书。他把读有字之书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命不息,读书不止。他读天下国家万事万物的无字之书,坚持不懈,始终不渝,垂老不倦。然而,有一本无字之书是毛泽东一直想读、到晚年仍没能读完,成为未了情缘。

毛泽东认为,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大学校,那里面的东西——“无字之书,多得很,学之不尽,取之不竭。他以三民主义为例,说明它是孙中山出了学校之后才提出来的,而且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开始只是一民主义,后来有了二民主义,最后他到欧洲去跑了一次,看见欧洲发生了社会问题,工人要打倒资本家等情形,他又想了一个民生主义出来,这样才集合成为三民主义的。

毛泽东不仅自己重视读无字之书,而且对我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跋山涉水,历经艰辛读社会和自然界无字之书推崇备至。一位是明代的徐霞客,一位是《水经注》作者北魏的郦道元。徐霞客22岁出游,历经30个春夏秋冬,足迹遍布16个省区,对祖国的江河源流、山川地貌、地理沿革、动植物种类、风土民情、矿产资源、民俗文化等,作了大量的实地调查、考察。一本《徐霞客游记》凝结了作者30年的艰辛和精神,特别是发现金沙江是长江的源流,否定了《禹贡》的岷山导江的历史定论,这是数百年来的第一人。徐霞客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毛泽东给予很高评价并深深地记在心里。

19581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明朝那个江苏人,写《徐霞客游记》的,那个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这是经书上讲的,他说这是错误的,是金沙江导江。同时,我看《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毛泽东之所以如此称赞这两位历史名人,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著作写得好,永载史册,是很有阅读价值的历史地理文献;另一方面是他们不怕困难,不辞辛苦读无字之书的实践和精神。他们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条件下亲身游历在大江大河之畔、行走在高山峻岭之中,从无字之书中获得了大量的有字之书上没有的东西,用他们从无字之书中的新发现来修正、补充、完善有字之书

也许是受郦道元、徐霞客游历实践和精神的启示,毛泽东一直有考察长江和黄河的念头。长江和黄河多年来一直在毛泽东宽阔的胸间和心里流淌,他朝思暮想依恋着长江、眷念着黄河。据记载,毛泽东从63岁到73岁这10年间,在长江畅游18次之多。他喜欢滔滔长江水,喜欢长江水深激流,喜欢躺在辽阔的江面上极目楚天舒。

毛泽东读祖国的母亲河——黄河这部无字之书更是情有独钟。毛泽东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在毛泽东的心中,黄河不仅仅是一条河,而是与他与中国人民是同种同宗的患难兄弟。他们在一起吃苦,一起抗日,一起打国民党蒋介石。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黄河的事,直到70年代初,在这十几年当中,他有近10次谈起黄河的事。19591226日,这一天正好是毛泽东的生日。毛泽东与身边工作人员谈到转战陕北的事,很自然地说到了黄河。

延安我是一定要回来的,也一定要打败胡宗南,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当时刘戡的部队一直追我们追到了黄河边,可惜呀,我只老远看了一眼黄河。这条河与我共过患难,拯救过中华民族的危急。我们是结下了美满姻缘的。

194710月,毛泽东在黄河边搞农村调查,住在佳县的神泉堡,这座城是在高高的山顶上。毛泽东说起当时的情景:我有时上山从那里看黄河。黄河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它壮观的很哩,汹涌澎湃,从我脚下流过。他还说:有时我沿山间小路走,一直下到河边。每次看黄河回来心里就不好受。为什么会感到不好受呢?毛泽东说:因为我没治好它身上的千疮百孔啊。我还没驯服黄河,让它造福人民。我欠了黄河的情喽。

毛泽东接着回忆:19483月宜川大捷,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打败了国民党胡宗南部。我们部队行军来到川口,要从这里过黄河。水流急得很,还有冰块哩。我这次没能到激流中去试一试水。面对咆哮的黄河,我是坐渡船过去的,不是游过去的,可惜呀!

1962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菊香书屋的办公桌上写字,一边写一边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反复写,反复念。在场的工作人员有点好奇,便问道:您怎么老说黄河呢?毛泽东说:我怎么能忘了黄河呢?”“52年(指1952年)我去视察了黄河,可是工作忙,只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没干成什么事。一晃十年过去了。

1964年夏天在北戴河的时候,已年过古稀的毛泽东一天下午从大海里游泳回来,吃完了晚饭,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想去黄河”“我想搞点科学研究,再不搞就来不及了。”“我要带一个智囊团去。这里面包括有天文、地理、历史、气象、土壤、地质、化学、肥料、水利、电力等等一批专家,要像李四光这一级的专家。他们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我们大家都骑马去。”“我们要沿着黄河走,逆流而上,去寻找黄河的源头。把这条河从头了解起,让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民族造福。

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在北戴河一边工作一边休息时,特地带了一匹军马,有空便练习骑马。到了8月初,国际形势突然发生变化,85日美国悍然轰炸越南北方。86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国的侵略行径提出警告。毛泽东在当天审阅这个声明稿时写下批示: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毛泽东苦恋了大半辈子的是黄河,一生未了的情缘是黄河,终身没有读完的一本无字的大书也是黄河。护士长吴旭君回忆说:直到1972年大病初愈的毛泽东还说:去黄河还是有希望的。黄河这本无字的大书,毛泽东一生欲读而没有读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还那样地无所畏惧,不顾重病在身,还那样执着地追求一个他日夜思念的要为中国人民造福的美好目标;还那样执着地追求实际知识、在广阔天地里读无字之书的强烈愿望,人虽老了,却雄心犹在,着实令人景仰!

(作者系毛泽东晚年图书服务管理员、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原局长)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gsyz/lxff/2022-05-07/75289.html-红色文化网

献一朵花: 鲜花数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更新时间:2022-05-08 关键字:领袖风范  高山仰止  

话题

推荐

点击排行

鲜花排行


页面
放大
页面
还原
版权:红色文化网 | 主办: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
地址:海淀区太平路甲40号金玉元写字楼A座二层 | 邮编:100039 | 联系电话:010-52513511
投稿信箱:hswhtg@163.com |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0994号 | 技术支持:网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