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方:人民啊,不要忘记毛主席对我们的期待
人民啊,不要忘记毛主席对我们的期待
——纪念毛主席诞辰123周年
李北方
一
据戚本禹回忆,1966年9月,毛主席连续在天安门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小将,一天要站八九个小时,很辛苦。一次,他趁毛主席在休息室休息,对毛主席说,一天站那么久,恐怕身体受不了,劝毛主席停止接见。
毛主席说,我不怕累,我就是想让更多的孩子见到我,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希望,多见一群孩子,多站一会,就多一分希望,这是很有意义的。
毛主席在晚年主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这样言传身教,在人民中间播下思想的种子。
1970年,毛主席对斯诺说,“四个伟大”很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
教员毛主席苦心孤诣地要交给人民的是什么?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迷信权威,敢于造反。他对人民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了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学习,他甚至创造了一个大课堂,让人民在实践斗争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
作为毛主席的学生,我们应该好好体会老师教了什么,深刻全面地理解老师的思想,自己要努力,要对自己有足够高的要求。
二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被列强铁蹄践踏,国家四分五裂,河山破碎,生灵涂炭。三座大山牢牢地压在人民的头上,无法摆脱。
那局面,正是鲁迅的“铁屋”比喻:“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破局如何可能?鲁迅是明白的,需要有先觉者,有“一二士”醒来,振臂高喊。这是起始,是一,没有这个一,就不可能有二和三。
鲁迅是先觉者,但他是个悲观的先觉者。他考虑到,“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他又对这样的绝望不甘心,要反抗绝望,“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于是,他“呐喊”了。
呐喊于打破铁屋是不够的,铁屋是喊不倒的,需要动手才能拆除。对此,鲁迅是没有办法的。
毛主席也是先觉者。但他这个先觉者更加伟大,更积极更乐观,他找到了破除铁屋的路径。
毛主席看得到人民群众中蕴含的力量。对普通的群众,鲁迅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在毛主席的眼中,人人皆为尧舜。这是不同的两种哲学。
毛主席把先觉者组织起来,组成纪律严明的先锋队,带领人民群众学习起来,组织起来,把一盘散沙拧成了一股绳,硬是把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搬开了。
三
作为学生,当我们去努力理解教员毛主席时,不难发现一个悖论:用毛主席的理论解释不了毛主席个人,他的人生选择,他的思想深度,以及他作为个人所取得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秋功业。
毛主席是一本皇皇巨著。读书要读出字里行间隐含着的意思,才是真读懂了。
抱着老师的原话不放手的,是傻学生,是教员毛主席最看不起的教条主义者。
理解毛主席和那段历史,什么理论都是苍白的。反而,陕北农民未加理性思索从心底流淌出来的那句话,才是贴切的: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呦,他是人民大救星。
是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字传神。
如果中国没有“出”毛泽东,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只是会在黑暗中摸索更久,还是有可能摸不出来?我倒倾向于后者。
四
毛主席是“铁屋”中的先知先觉者。先知先觉者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恰如精英和大众、英雄和常人的关系。
精英,是指能力超越一般人的人物;英雄,是取得了常人所难以企及的功绩的人物。毛主席当然是精英,是英雄;他领导下的共产党当然是精英团队,先锋队怎么不是精英团队呢?
一般而言,精英主义是指在能力和资源上占据优势的人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制度安排和为这种制度安排辩护的理论。这样的精英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常态。
毛主席和他领导的精英团队是不同的,他们利用他们的超常能力帮助那些普普通通的人,领导他们从翻心到翻身,树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这是一种服务,是终极的服务精神。
这种服务精神从哪里来?毛主席有一句诗: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才是毛泽东思想的最深层的根基。
到底是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的回答,区分了不同的历史观,英雄史观还是人民史观。
毛主席是秉承人民史观的。他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提出人民史观,并使得人民史观真正在历史上获得一席之地的,是毛主席这个英雄人物。
我此前说过一个论断: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其实,同样可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人民。
这里,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不是所有中国人的简单加总就叫中国人民。没有毛主席的时代里,从来都有中国老百姓,但没有中国人民。
所以,什么样的历史观是正确的呢?恐怕是英雄史观和人民史观的结合。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的英雄,带领人民创造属于人民的历史。
当毛主席喊出“人民万岁”,坚持人民史观的时候,他其实就是在以这种方式为人民服务。他是为了把人民抬上来才这么说的。这是一个政治性的表述,不要当成客观判断。
经历过匮乏时代的人,小时候一般都听母亲说过一句话:你吃吧,妈不爱吃肉。
小时候,你可能就把这话当真了;现在大了,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就是傻了。
五
毛主席说过,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他直接领导的精英团队,即党。
这个表述也是政治性的。毛主席一边把人民群众抬起来,一边要把精英团队压下去。抛开价值立场地讲,精英主义是人类历史的常态,毛主席时代的大众民主才是非常态。
“回归”常态的冲动是无时不在的,但毛主席不希望这种现象发生,他不想人民群众吃二茬苦,受二遍罪。
为此,毛主席想了很多办法,发起了一次次针对精英团体的大扫除。当他意识到,这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时,他才发起了那场既是空前的也必定是绝后的伟大的社会试验,给人民提供一个大课堂,让人民群众在课上学习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
只有人民群众足够成熟,善于学习,能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时候,才能做到不需要精英替他们做主,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凡是在历史中发生的,都要在历史中灭亡,包括政党,也包括国家。这条发展道路的尽头,就是共产主义。
当然,这是哲学,不是现实。那场社会试验也失败了,因为人民群众还没有成熟起来。
六
毛主席带着党领导人民群众翻身闹革命的过程,也可以视作一个教学和学习的过程。
革命,是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结合。党领导人民革命,首先是从移风易俗,改掉传统陋习,学习文化开始的。这就是翻心的过程,没有翻心,就没有接下来的翻身。所以,改造主观世界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之前。
革命,首先是革自己的命。先要学习,提高自己,才谈得上其他。
在毛主席的论述中,对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批评谈的少,肯定和褒扬多;对精英团体的批评和要求谈的多,肯定和褒扬少。同上所述,这也是政治性的表述。
但这层意思是清清楚楚地内含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里面的,体现在字里行间,毛主席的合格的学生,应该读得出这层意思。要体会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期待,要记住他老人家对人民的期待,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员毛泽东留下了他的方法,但不能指望他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七
人民群众要理解毛主席时代的精英团体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与其他时代二者关系的区别。不要因为毛主席说了,就觉得当官的为老百姓服务是理所当然的。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的关系,以警民关系为例,警察应当是人民警察,但同时人民也应该有人民的样子;人民像人民的样子,才能更加理直气壮地要求警察要达到人民警察的标准。
革自己的命是很难的,学习是很辛苦的。而把生动的理论简化成口号重复则是容易的,“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是轻松的。
有些“人民”,把毛泽东思想念成了阿弥陀佛,以为重复几句语录就万事大吉,毛主席的书不读,任何书也不读,从不动脑筋思考,更不要说用毛主席留下的思维方法分析复杂多变的现实了。
有些“人民”,见毛主席说“人民万岁”就以为他自己也万岁了,有多了不起,以为别人为他服务就是理所应当的,好像谁都欠他一块钱似的。
有些“人民”,不懂得革命首先是革自己的命,以为革命就是捣乱,把“造反有理”当成自己耍无赖的盾牌。
这样的人,不但辜负了毛主席的教诲,而且我还要说,他们活该被愚弄,活该被欺压。
八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这是先知者送来的福音。先知者来过,做完他该做的,又走了。接下来,全靠我们自己了。但又不是单纯地靠我们自己,我们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但终究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如果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时刻地向自己革命,怎么能够改造客观世界,逐步接近人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社会状态呢?
实现毛主席的理想,归根结底责任在人民的肩上。每一个尊敬毛主席的人,如果是真尊敬,首先要记住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期待,认识到、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对自己狠一点儿。否则就是叶公好龙。
九
毛泽东思想是批判和监督党和政府的理论武器。但在毛主席123周年诞辰纪念日里,我在谈的是教员毛主席对人民群众的要求。我以为,这是毛泽东思想非常重要的部分,毛主席由于身份的原因,对这部分强调得不够,其他人阐释得也远远不够。为此,毛泽东思想成了一些庸人和懒人的庇护所,这就进一步损害了人民民主的声誉和现实感召力。
这是我写本文的原因。不出意料,会有人将本人说成是五毛文,洗地文等等。那么,请便。
本文所言,思考还不够成熟。欢迎批评。(完)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gsyz/lxff/2016-12-27/41810.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