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传统民俗
生活习俗
一、服饰
(一)衣着
清末衣着贫富有别。商人、富户、士儒阶层男子穿长袍马褂,妇女穿大襟衣衫、盖脚裙子。质地为绸缎,也有土布。裙袄多绣装饰性花边。贫穷者着大襟衣衫,襟为男左女右,均穿大裆裤,束腰带。腰带男为蓝、黑、白色,年青妇女为绿色,老年妇女多采用黑色,质地各县不同,北部县为粗布带,或羊毛织带,东南部县则束丝带。男女老少穿裹肚,绣有牡丹或鸳鸯莲花,老年人裹肚绣福、禄、寿字。此外,男腿系布带,女打膝裤,扎腿带。
20世纪20年代后期,除教员、公职人员、商人仍着长袍外,服饰演化为上下两部分,流行宽、大、短,即褂不过胯,裤不复踝,上身着大襟衫袄,下身穿大裆裤,男以蓝、黑、白为主,女则上红下绿,老年妇女均为黑色衣服,质地大多是土布。
陕甘宁边区时期,延安市及周边各县公职人员着中山装,农民依旧。
建国初,百姓着装变化不大。干部学生多穿中山装,后时兴列宁装。冬季在棉袄、棉裤外套罩衫、罩裤。面料由土布向机织的“洋布”过渡,常见的有阴丹士林、斜纹、华达呢、贡呢、灯芯绒等。“文化大革命”中,黄绿色红卫兵装倍受青年男女青睐。70年代,凡立丁、的确良、涤卡、中长纤维取代其它布料。
80~90年代,本区的着装五彩纷呈,延安城则领风气之先,喇叭裤、筒裤、牛仔裤、连衣裙、健美裤、短裙、超短裙,款式繁多,质地考究。西服遍及全区城乡,为老、中、青喜爱,青年男女婚礼及各种会议、庆典等隆重场合,西服是人们的主要着装。
(二)鞋帽
清末至民国时期,豪门旺族瓜壳为冠,贫民百姓土布缠头。有身份男子头戴礼帽或戴绸缎缝制的硬瓜壳帽,平民百姓则多戴土布制作的瓜壳帽、毡帽,妇女用黑丝毛帕裹头。农村儿童戴“脑包”,绣有老虎头、兔子头之类图案,后部长过肩,“脑包”上缀有铜、银质铃铛。
60~70年代,城乡青年男子冬天流行“火车头帽”,夏天不论干部、农民、皆喜戴草帽。80年代,妇女春秋用纱巾包头、冬季用长围巾包头围脖为多见。
清末民初,男子穿牛鼻子鞋,女的穿绣花鞋。遍纳多层底布鞋在本区有百年以上历史。百姓多穿土布质料的圆口布鞋,富户则用“洋布”缝制。建国后,变为方口条绒鞋。冬季喜穿棉鞋、毡鞋。小孩鞋有猫娃鞋、虎头鞋等。“文化大革命”时期,黑胶底黄帆布胶鞋(俗称解放鞋)风靡一时,之后,塑料底布鞋、凉鞋陆续出现。80年代,鞋的种类、质地日趋多样,各种凉鞋、皮鞋、运动鞋、旅游鞋纷纷上市。
清末民初,男子多穿土布袜子,妇女用长布条裹脚。建国后,机织纱袜、线袜,为寻常穿用。
(三)首饰
清末民初,妇女头饰有耳环、簪子、钗子、项链,手戴镯、戒指,质地因贫富而异。男孩12岁前多佩金属、玉、石制作的“锁儿”。
陕甘宁边区时期至建国后20世纪70年代,佩戴首饰日渐稀少,“文化大革命”中被斥之为“四旧”破除殆尽。
1978年后,佩戴耳环、项链、戒指之风再度兴起,且趋向豪华、高档。
二、发型
清朝,男子脑后留一条辫,女子盘发髻,小孩留箍。民国时期,男子剪去辫子,剃成光头,后有“二道毛”,将头顶及两鬓头发剃光,脑后留下不超过脖颈的长发。女孩留“抓角”;未婚女子梳一长辫、拖垂脑后;已婚青年妇女梳“麻花头”,将头发编结,盘于脑后,故又称“圆髻”;中年妇女梳“圆包头”,也叫“折头发”,将长发梳于脑后,打成几折,用发簪卡住;老年妇女留“鬟鬟头”,又称“把把头”,将头发梳总于脑后,缠在一起,象一马勺把状,成团状,用“络络”罩住。男孩发式一律为“锁锁头”,将四边剃光,头盖处留一方块。
陕甘宁边区时期,已婚妇女多学女红军,留齐耳短发,俗称剪发头。
建国后,发型增多,男子有平头、偏分头、大背头。姑娘由过去单辫发展为双辫,将头发从中缝一分为二,在耳后侧结两条大辫子,额前梳有流海,俗称“锁锁”,中年妇女流行“剪发头”。20世纪70年代,小姑娘流行扎“刷子”。80年代,城镇妇女多烫发,青年女子留披肩长发,或脑后扎“马尾巴”。男子则喜留长发、大鬓角,少数青年小伙烫发。90年代,少数年青姑娘头发染成黄色,颇似“洋人”。
三、饮食
(一)粮食
本区南部百姓多食小麦面,北部以杂粮为主。本区盛产豆类,20世纪60年代粮食短缺,一度成为主要食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镇居民以小麦面和大米为主食,农村居民则夏秋粮兼食。
(二)主食
小麦制作的面食有:馍(馒头)、花卷、包子、烙饼、烧馍、卷杆、韭合、煎饼、面条、揪面片、扯面、刀削面、甩面、卤面、麻食(猫耳朵)、臊子面、饺子、麻花、油条、油饼、拌汤、糊汤等。南部县以馒头、面条、米汤为主要饭食。北部县以杂粮加工的食品有:荞面饸饹、剁荞面、荞面饦、摊馍馍、油馍馍、枣糕、卷子、黄米馍馍、角角、黄米捞饭、小米干饭、玉米团子、洋芋擦擦、软糜子糕和杂面等等。
(三)副食
蔬菜,夏季有豆角、西红柿、黄瓜、韭菜、莲花白等;秋季有洋芋、白菜、红白萝卜以及瓜类;春冬季节依赖外地供应。20世纪90年代,大棚菜逐年增多。
洋芋是本区人民四季主要副食品。白菜是冬季主要蔬菜。本区素有腌制酸菜的习惯,深秋,腌制萝卜和白菜,食至第二年开春。大棚菜上市以来,城镇居民腌菜习惯逐渐改变,冬春改食新鲜蔬菜。
(四)饮水
自古以来,本区群众多饮用泉水或井水,以泉水为主。川道居民吃水较方便,山塬群众,用水极其不便,水源在山下,路程短的有4~5里,长的10里以上。水桶大多用柏木做成,桶口全封住,仅对应留两个拇指粗细的圆口,供进、放水使用。另外还有一“人”字形木架。使用时,将水架放置牲畜背上,水架的两侧各挂一只水桶驮水。
20世纪70年代,全区很多地方抽水上塬,解决人畜用水困难,之后,部分县城又有机井饮水,1996年,县城皆用自来水。
四、住宅
本区人民依自然条件,多居土窑洞。建国后至1978年,大多数民众无力改善居住条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大兴土木,修窑盖房,改善居住条件。
(一)窑洞
窑洞分土、砖、石3种,土窑洞最为悠久。利用地形,依山就势,择土质坚硬之处,削平崖面,挖掘而成。洛川等塬面地方,窑洞均在沟沿开凿。川道上修窑,选择向阳、避风处。土窑洞省工省料,冬暖夏凉,窑洞宽深无固定标准,根据土质而定。延川、延长、宜川3县沿黄河岸边的乡镇村庄,多是结构紧密的黄粘土,质地坚硬,土窑洞既宽又高且深,很多农户,人住、粮仓同为一窑;洛川塬上,临沟挖掘的窑洞,一层层一排排,为层叠式土窑洞村落,谓之“窑窠”。土窑内侧另挖一小窑,叫“拐窑”,为旧社会躲避兵匪祸患和藏粮食使用。上部再开挖一小窑,谓之“天窑”,凭梯子上下,藏财物,躲匪患。清朝及民国初年,村民在悬崖上挖窑洞,窑内备有食粮及饮水,遇到匪情,全村男妇老小在窑内住上半月也不妨事,这种窑称“崖窑”。至今,延河下游山崖上,还有不少“崖窑”的遗迹。
砖窑、石窑,清末民国初,惟有富户和官宦人家才能建起。建国后,民居变化不大,洛川、黄陵塬上修土、砖混合窑洞。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南部县修砖窑比比皆是,北部县则修石窑。窑洞门窗,本区南北差异较大。甘泉县以南,窑口门侧留一大窗户,上方留一小窗户,除此全用土坯垒住,光线不足。北部窑口,除留门之外,侧面及上部全是窗户,光线充足。
70年代后期,出现一种“薄壳窑”。在石窑洞顶上加修一层顶部拱形的砖窑,上下建筑融为一体,另是一种风格。此种建筑大多为城镇机关所为,农村并不多见。
(二)房屋
本区百姓无住房屋习惯,黄龙县居民多来自外省,保留原生活习惯,喜住房屋,洛川塬也有少量房屋,房屋有“厦子”(一面坡)、“四椽房”之分。
平板房是80年代兴起的建筑,顶部平形,故称平板房。原材料为砖、白灰、水泥、细沙、钢筋、水泥预制板,造价较高,一般人家不敢问津,由于宅基地紧张,平板房已发展为两层或三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区楼房建筑发展迅速。修建的楼房有:办公楼、住宅楼、商贸楼以及酒店、宾馆等。
(三)居住旧俗
相宅,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先民择阳而居,占卜以定吉凶,逐渐发展成后世的相宅之俗。建国后一度淡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农村再度盛行。住宅修建前,先请阴阳先生择吉地。凡宅后有山梁大塬者,谓之“靠山厚”,为风水宝地。凡宅后临沟无依托者,谓之“背山空”,则不宜动土修建。
奠基,由阴阳先生选定吉日,才能破土,称之“动土”。破土时竖立神牌位供祭。
上梁,建造房屋,上梁仪式十分隆重,仍由阴阳先生择选吉日吉时,先祭献神灵,梁上披红布、撒红枣、核桃、硬币、干草等,念祝词,书对联,悬挂“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匾额于中梁,鸣放鞭炮,人相庆贺。
合龙口,修窑建房主体完成的当天,大多举行合龙口仪式。届时,工匠在中间一孔窑顶上留下一个仅容一砖或一石小口,房屋则在中房压檐处留一小口,内置钱币、香烛、食品、针、筷子、墨、笔等,用系上红布、五色线的砖或石块,砌入留下的小口,然后从房或窑顶上扔下馍数个,主人用衣襟接走。围观者则抢接上面撒下的红枣、糖果、馍、干草等物。据说抢接到什么,日后就不缺什么,故村里人都赶来凑热闹。之后,主人宴请宾客。合龙口前,还需奠祭土地神、宅神。
落成,修窑建房落成后,一般要谢土神,请阴阳先生安顿院子,叫“谢土”。迁入新居时,亲朋好友备礼前来祝贺,主人设席待客,称之“暖窑”。
五、行旅
建国前,区内百姓,逢集赶会,走亲访友,多以步行为主,骑驴次之,骑马者,则是富户人家。妇女回娘家或串亲戚亦骑毛驴,有钱人家骑骡马。洛川、黄陵、鄜县也有坐轿者。
建国后60年代,自行车逐渐进入农民家庭,但仅限于本区南部塬面和川道地区。70年代,全区各县均通汽车。架子车、自行车、拖拉机、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全区各乡镇通公路,各村有简易公路,自行车普及全区。90年代除汽车外,摩托车逐渐成为城乡人民的交通工具。
婚姻习俗
一、婚姻性质
清末民国初,男婚女嫁讲究门当户对,官宦、富户人家与贫寒之家不能结为亲家。婚嫁男女,没有自由权,全由父母包办。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倡婚姻自主,由于封建陋习根深蒂固,响应者不多,唯延安城区附近农民及政府人员有自主者。建国后,自由恋爱在城镇成为风尚,农村青年还受家庭制约。
本区农村娶妻均要出彩礼。建国前,北部县女方索要十几块银元(可用羊、牛折算),南部、东部彩礼较高,有的以女子年龄计算彩礼,每岁10元或1石小麦。建国后,本区南部东部县彩礼以“份”计算,每份240元人民币,女方一般索要1~2份。北部县彩礼600~700元。20世纪70年代末,北部农村彩礼年年见涨,1979年为900元,80年代初1000~2000元。80年代中期上升到4000元,80年代末为6000元,90年代彩礼竟达万元之多。南部县彩礼虽少于北部,女方往往索要名目繁多的衣物,折合人民币数千元。
二、婚娶礼仪
男婚女嫁,称为“红事”、“喜事”。大体经过相亲、订亲、商话、嫁娶等程序。
相亲,一是家庭和本人有无狐臭;二是家庭和本人是否为“吹手”;三是测八字有无犯月、属相相克。此外对婚姻法禁止的近亲结婚也很讲究,有“姑舅作婆,只死不活”、“两姨作婆,刀剪厮磨”之说。媒人对男女双方知根知底后,从中穿针引线往来撮合。如若相称,女方便到男方家“看家”,双方均感满意后由媒人与双方议定订婚日期。建国后,婚姻自主,男女自由恋爱渐多,有的虽由父母作主,也需征得子女同意。
订亲,也称定婚。由男方择吉日,媒人告知女方准备。之后,男方父子及媒人带四色水礼、衣物等品到女方家,女方作陪的有本家长辈、女子舅舅、姑姑、姨姨等重要亲戚,媒人将事先议定的彩礼交女方。男女本人互赠信物,旧时男给女银项圈、银手镯,意在圈定。女给男一双鞋,俗称“稳跟鞋”,表示婚姻牢固。南部的甘泉、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女子给男子一根长约四米,上有刺绣的红布带,让其系在腰间,表示“缠住”。交换礼品后,即喝定婚酒。男方备酒,女方备菜,媒人先给双方父亲斟酒碰杯,再给亲戚斟酒。双方给媒人斟酒,以示谢意。酒席中,由女子或家长向男方索要衣物,还要为亲戚索要衣物,双方讨价还价,最后由媒人说合,亲事即算订成。女子给未来公公倒酒、磕头,公公则给见面钱。也有双方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或告吹的。20世纪60~70年代,女方索要衣物、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80~90年代,发展到电视机、新式家具、音响、VCD、高档沙发、金银首饰品等。
商话,亦称“议话”。男方青年由媒人及家长陪同,带烟酒,少量白面即“饭食”,北部畜牧区还带一只宰杀的羊,叫“羊腔”,连同所欠彩礼至女方家,言明何时迎娶。女方家长痛饮男方家长所斟之酒,又斟满杯酒给对方,收下所带礼物,即表示同意,此“议话”算作成功,两家经详细商量嫁娶事宜,便分头准备。建国后,结婚要履行法律手续,“议话”后,即在户口所在地登记,领取结婚证。
嫁娶,男方叫“娶媳妇”,女方称“出嫁女子”,这是联姻过程中最为隆重的仪式。
旧时,本区东、南部各县川道、塬面居民及富户人家娶亲用花轿,北部各县或交通不便地方用马、驴娶亲(不能用骡子或公驴)。80~90年代有条件的地方用自行车、拖拉机、汽车迎亲。迎亲队伍为单数,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所带之物,有新媳妇上轿(或上马)衣服、红花、盖头等,南部带红公鸡,北部带“离母糕”、“离母衣”。迎亲队伍出村时,新郎要从轿(马)的一侧上去,另一侧下来,谓之“压轿”(压马)。
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新媳妇便不再出家门,盘坐炕上,称“坐炕”。由年长妇女为其“上头”(梳头),“拔脸”(用线绞去脸、颈部的汗毛)。女方家设宴款待娶亲一行人。宴毕,女方给男方交接陪嫁品。农村中,父母必陪一对木箱,俗曰“养女一对箱”。叔婶、姑姨等均要给嫁女送鞋袜、衣服等,称“填箱”。外爷家要陪嫁被褥(一般为虚礼),女方家长还给箱里放些钱,回去后男方要加倍放入,此叫“压箱钱”,钱数多事先商定。
诸事妥贴后,举行上轿(上马)仪式,吹鼓手三吹三打,出嫁女与母亲抱头恸哭,以示留恋。新媳妇身着迎亲队伍拿来的嫁衣,发髻别簪子,耳挂环,头顶盖头,披云肩。由舅舅或哥哥抱新媳上轿(上马),新媳妇脚不沾地,谓不沾带娘家一滴土。总管高喊“起轿”,霎时鞭炮连天,锣鼓齐鸣,吹鼓手吹起欢快曲子,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往男家进发。送人队伍有兄弟、姐夫等为双数。北部一些地方送人者为娶人的2倍。
迎亲队伍沿原路返回,排列有规定,最前为吹鼓手,接着是迎人的婆姨,中间是新媳妇,之后为送人婆姨和其他迎送人等,如乱了套,视为不吉利,被人嗤笑。路过村庄,不能静静通过,要响吹细打,如遇村人摆桌子,放置酒菜或设路障,此举叫“搭寨子”或“拦路”。迎亲队伍停止前行,吹鼓手要吹一两首曲子后才能通过,有的新郎家为了排场,有意绕道多行,经过村镇或县城,一路吹打引来更多群众。
新媳妇临村,男方父母坐在炕上,设简单酒席,怀抱枕头,由新郎斟酒、磕头,静候娶人队伍进院,称抱孙子。此习多见于延长、宜川、延川等县。
新媳妇娶回后第一个仪式为“落轿”(下马)。在院子里搭帐棚,帐棚中央供奉祖先牌位,设香堂。落轿(下马)时,执事人(司仪)高声唱礼,鼓乐喧天,鞭炮齐鸣。新媳妇仍由舅舅或哥哥抱下轿(下马),地上放两条毛毡,直行至香堂前。此时,新女婿身着礼服,肩披挂红(一般为被面),从新房步出,同新娘双双跪地,男左女右,执事人(司仪)主持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夫妻对拜,俗称“拜天地”。黄陵、洛川、富县等地称“拜花堂”。司仪高声喝颂“一拜……”新郎新娘对着香堂一叩首,几拜就叩几次头。拜后,新郎新娘入洞房。
入洞房时,北部县是新郎新娘并排而入,俗说先入者日后为家“掌柜”,故北部县有“抢帐”之俗。东部各县入洞房,男方女宾一人手持升子,内盛五谷,向新娘抛撒,谓“撒五谷”,南部各县则由司仪手提木斗,内装麸子、纸花、干草向新人抛散,称“撒草料”。南部各县新人入洞房时,姐夫或姑父手执拴铜钱、核桃、红枣的枣刺杆,高声吟唱《拉枣刺歌》,俗曰“拉枣刺”。内容大致概括了联姻的过程,为吉祥祝福之类的词语。
进入洞房,新郎用擀杖揭去新娘盖头,新娘此时要送给新郎一双新鞋换上,称“趿帐鞋”,然后由迎送人摆布手拉手在炕上转一圈,叫“踩四角”。毡底四角压有核桃、红枣、水果糖等。之后,新娘按阴阳所择方向坐于麸斗之上,称“坐福”、“坐帐”。本区多数地方于此时行“上头”仪式。新人相背而坐,姑夫、姐夫将新娘头发散开,搭在男的头上,用梳子在双方头上连梳三次,边梳边念念有词,祝愿夫妻二人白头偕老,恩爱甜蜜。延长等地在“上头”时还将预先备好的核桃、红枣倒在二人之间,看谁摸的多。最终,新娘的长发在脑后梳起盘成一个圆圆的饼状,叫“圆髻”、“鬟鬟头”,标志已婚成为小媳妇。
这些仪式完成之后,北部县给新人吃“合心面”饮“交杯酒”。南部县喝“儿女拌汤”。安塞、延川、延长、宜川等县于次日早晨吃“儿女饺子”,共24个,每人12个,不放盐。
坐席,或称“坐桌子”,又叫“吃八碗”,是主家招待客人最为丰盛的一桌饭菜,为“正席”。入席次序和入坐位置有严格讲究,皆由“主管”安排。东部、南部各县,正席安排在新媳妇娶回的当天,北部县则在第二天。
洞房花烛夜,有“耍房”、“骚房”、“闹洞房”之俗。骚房时,耍起来文武酸辣不拘一格,还有粗俗之举。有3日不熄灯,不空房,3天内不分大小之说。次日,拜祖,新人向已故的祖宗和在世的长辈行叩拜礼。早饭一般为饸饹、糕,饭后,庭院摆桌设案,亲朋宾客一一赠送礼钱、礼物,新郎新娘胸戴红花,身披绸缎,频频向客人敬酒递烟,表示谢意。礼钱多少,朋友同事视关系而定,亲戚们事先商定,不可随意。最高礼为舅父家,他人不能超越。记礼完毕,恭喜之宴开始。
新婚第三日,新郎、新娘及“送人”宾客,一同到女方家,谓之“回门”,女方家以礼相待,并由岳丈家人陪同,新女婿对女方同族本家挨门叩拜,各家则宴请并馈赠礼品。次日,新婚夫妇结伴回到男家,至此婚嫁喜事才算结束。
传统婚嫁习俗,颇为繁琐。随着社会的进步,习俗相应改革,礼仪大为简化。
三、婚后礼俗
新婚后第8天,娘家接女归,守住7天,俗称“站对月”。有“对七对八,两家都发”之说。
北部县新媳妇娶过第一个夏天,从初伏到三伏要回娘家住,谓之“避伏”。婚后第一个春节,女婿要携带猪肉给妻家长辈拜年,妻家族中长辈要给新女婿磕头钱。
延安及南部东部县,女儿嫁后第一年正月十四至十九为灯节,须接女儿回娘家,称“躲灯”。正月二十到二十三为“疳下”,所以二十日又将女儿送回婆家,以避“娘疳”。民谚云“男家怕灯,妇家怕疳”,即是此理。
南部、东部县,嫁女后第一个春节,要给女儿送年糕、食品,称“送年食”或“送茶饭”。第一个寒食节给女儿送清明食品,称“追节”或“送寒食”。
新娘婚后第一个生日,娘家备礼探女,俗称“记岁日”。南部县“记岁日”送女儿一只红公鸡,否则,认为女儿灵魂一辈子呆在娘家。
四、特殊婚姻
(一)入赘
男子结婚到女家,叫入赘。俗称“站年汉”、“招女婿”。旧时视入赘为不光彩,只有弟兄多,家境贫者入赘。谚曰“租的地,典的房,招下婆娘不景长”。入赘有三种形式:不卖姓、卖半姓、全卖姓。不卖姓也称“养老归宗”,即将女方父母养活到老,孩子抚养成人后,可以随同妻子儿女返回本地。不卖姓者,不得参加女方家族活动,倍受歧视。卖半姓者,本人须冠男女双方姓氏,将来还须一子为女方“开门”,即为女方姓。全卖姓者,放弃本姓为女方姓,可以参加女方家祭祀活动,并有继承权,在女方家扎根落户。入赘男子在女方家落户,择日“进门”,要宴请女方户族,谓之“合户”。
(二)再婚
男子再婚谓“二婚”,妇女称“后走”、“改嫁”。二婚男子多是娶寡妇为妻,娶未婚女子甚难,女子以嫁二婚男子为耻辱,作妾更为人所鄙视,故本区自古以来婢妾极少。过去寡妇改嫁颇难,娘家、婆家干涉甚多,最终仍须本人同意,民谚有“先嫁由父母,再嫁由本身”。虽如此,男方还须送足够的钱财给女方娘家和婆家,才可悄悄将寡妇娶走。否则,族中便有人阻挠和敲诈。
建国后,提倡婚姻自主,并以法律作保护,寡妇改嫁不再受歧视。
(三)冥婚
12岁以上未婚男子夭亡后,其父母寻觅夭亡的12岁以上女子为其“成婚”,将女方躯骨从坟里挖出,用棺材“娶走”,称“买干骨”。“买干骨”要给女方父母一定的彩礼,举行规模较小的“婚礼”仪式。
死者未满12岁,认为“魂”不全,不举行葬礼。5岁以下儿童夭折,请一年长者将死者用干草裹身,送往沟野,不掩埋,实乃“天葬”。老者去世举行隆重丧礼,俗称“白事”。
一、丧前准备
家有上岁数老人,儿女便提早预制寿衣、棺材。寿衣也叫老衣,面料主要是绸缎。上身5件,下身4件,或上6下5,件数无限制,但全身必须单数,且上身多下身1件。棺材又叫寿木。最讲究柏木、松木,家境贫寒者也有用槐、楸等杂木的。本区南部、东部各县,一些富裕者,制作一副棺材需数月时间,雕花绘彩,工艺精细,图案有五福捧寿、二十四孝等,用料有“四片瓦”、“八仙”、“十二嘏头”、“十六嘏头”等,数字愈小愈好。
提前准备寿衣、棺材,人们并不认为是促其早死或不吉利,而是儿女一片孝心。棺材做成,要举行一定的仪式,主家对工匠要有酬谢,主要亲戚们前来祝贺,并对棺材评头论足。
二、初丧
死者咽气瞬间,先请邻居长者为其整容(男剃光头、女梳头),净身,穿寿衣,蒙面,放口含钱(银元),入殓时,将钱置于口内。孝子磕头烧纸,放声嚎哭,谓烧“倒头纸”或“断气纸”。北部各县,死者咽气时,孝子在门口为其烧一预先制作的纸马,谓之“烧接气马”,跪者再转而面泣,口呼死者“上马”,意思是让死者乘马归阴或升天。子长、延川、延长等县,将一公鸡扭歪脖子压于死者肩膀之下,称“扭倒头公鸡”。诸事毕,便将尸体放置铺有干草(谷草)的门板上,脸苫麻纸,头部放一“守魂”公鸡,地下放纸灰盆,祭食罐,点长明灯,双脚并齐用黄白丝线缠住,以防“走尸”。延长、宜川、子长等县死者手拿白面烧熟的“打狗棒”,手腕戴一串小圆面饼,称“打狗饼”。停尸完,于门首悬挂门纸,称“岁数纸”。安塞、子长、延长、延川等县,此时孝子端水碗,到十字路口烧纸、磕头,为死者“指明路”。吴旗、志丹要一只羊为“领牲”,意为死者领路,让其毫无牵挂,顺顺当当到“阴府”去,凡本族五服之内亲属,均被告知,前来为死者祭奠。晚辈披麻戴孝,孝子倒趿鞋,昼夜伴尸守灵,身坐干草,有些地方叫“坐草”。孝子还分赴亲戚家,告知下葬日期。这期间,家人们共商后事,选请执事人,请阴阳先生、礼生、择穴打墓、做纸活、订鼓乐手,墓穴选定后,阴阳先生用罗盘定方向,请人破土打墓,东部、南部各县家境富裕者,砖筑墓穴,俗称“箍堂子”。
三、请灵
院落中搭灵堂,放置供桌,高置牌位,注明死者仙逝时辰,孝子姓氏等。前来吊唁之亲朋好友供桌前烧纸祭奠。灵堂搭起后要为死者“请灵”,即抬魂。由阴阳手摇铜铃,口中念词,从大门外将死者魂灵请至灵堂。迁坟则须往坟地“请灵”,有的地方,死者入殓,棺材抬放灵堂,则无需“请灵”。
四、迎纸
人死后,家人请纸匠做纸活,纸活完毕,吹鼓手在前吹打,孝子尾随其后,将做好的纸活搬放在灵堂内外,称“迎纸”。纸活有童男童女,金山银山,各式花朵,大小四合院等,根据亲属意愿和经济条件决定。
五、午祭
请灵结束,开始午祭,又叫“上饭”,上祭礼,为死者供饭食。家人献整羊或整猪,族人及亲戚均带祭品供奉在供桌上,烧纸香、叩头、作揖,痛哭。吹鼓手始终吹奏哀乐。待奠祭礼仪完毕,祭品交给事主。
六、下话
外家或娘家来人(男为外家,女为娘家),独居一室,之后被请至停尸窑(房)中,主家置放酒桌,为其设酒席,执事人斟酒,本族中有威望的长者陪坐,孝子披麻戴孝,齐跪于地,称“下话”。由长子或执事人叙说死者病变,如何治疗,去世时间,埋葬准备情况(诸如棺材、寿衣、纸活、杀猪宰羊等事情)。外家(娘家)人起身验尸,然后上炕,一边喝酒一边简评死者生平及子媳孝逆,子媳平时如对老人有虐待行为。外家(娘家)人常常借下话之机,提出许多一时难以办到的、苛刻的要求,此时执事人及陪坐者极力从中斡旋,孝子一直跪在地上,尽量忍让。有过白事者,因“下话”不成,致使下葬推迟数日,亲戚吃住多日不得散去。俗语说“死人不张口,一天吃几斗”,就是指此。
七、破狱 搭桥
破狱是为死者赎罪超度的一种仪式。意在使死者入地狱免遭受苦,顺利通过“奈何桥”与“冥间人”同享其乐。仪式十分繁琐,用棍、绳、面灯等搭一座“狱城”,狱城有东西南北中5门,城门贴有各种对联条幅和咒符,阴阳先生领头打、念、唱,吹鼓手尾随其后吹奏哀乐,孝子1人持引魂幡相跟,其他孝子雁行排列,游遍5门。“破狱”后,引亡人过“奈何桥”,即在大门搭一“桥”,孝子持引魂幡跪过“桥”,边过边叫,此俗仅在北部几县流行。
八、施食
多在晚上举行,给神鬼一些偿饭。意思是此时有阳间人到阴间,祈求得到神鬼关照,不要刁难。阴阳先生念经,孝子跪地,不断烧纸、焚香,给四方撒一些五谷杂食。阴阳所念经卷为《施食经》,内容多是替死者歌功颂德,教化人们多行孝积德,莫忘父母养育之恩。此俗仅见于北部几县。
九、祭饭
延安市及本区东、南各县叫“祭食”、“上祭饭”;北部县叫“游食”。是整个丧事中最严肃、也最热闹的场面。祭饭有娘舅一献,孝子一献,家门一献。祭饭前,死者所有晚辈按辈数大小,依次跪在院子,留开人行空隙,由娘家主持,拉来孝子献的猪或羊,先烧黄裱,后“领牲”。所谓“领牲”,就是用冷水浇猪、羊的脊背,待其发抖,则认为“领了”。不发抖,则认为死者有牵挂之事,便要许愿,直到“领了”为止。领牲之猪、羊多宰杀献祭。“领牲”一完,由“礼生”领唱礼歌。礼生即礼宾先生,由有学问(过去礼生最低也是秀才出身),有威望,见多识广的人担任。礼生身着长衫,随着一声“孝子吊孝”的高唱,顿时哭声大作,妇女们边诉边哭,犹如一曲挽歌。随着哭声,唢呐齐鸣,开始上祭饭。吹鼓手前边行,孝子端祭饭绕人空隙转来转去,手舞足蹈,高声唱叫,此为“祭食”。孝子行三叩九拜大礼,直至将祭饭一一送到灵前,“上祭食”花费时间长,至午夜方休。
十、撒路灯
出殡前夕,所有孝子在吹鼓手引导下,前往坟地燃灯祭奠,一路走一路撒灯,路灯由近及远,旧时路灯多用荞面或杂面捏成盅状,注入麻油,用棉花搓成捻子点燃,现多用煤油浸泡好的粉笔替代,子长县用煤油浸泡煤块替代,此俗在北部几县盛行。
十一、入殓 出灵
入殓也叫“沉酣”,意即亡者睡去了。入殓是丧葬中极为隆重的仪式。入殓前,孝子、亲戚等在哀乐声中依次叩拜烧纸,在娘、舅家人的监视下,棺内铺褥子、放枕头、铺黄白纸,放7枚铜钱,北部一些地方放同岁数相等的铜钱,东部及南部用白面捏烧的如银元大小的圆饼叫“岁数钱”,置与年龄相等的“岁数钱”。尸体仰放棺内,将棉花、柏枝,还有死者生前爱物等放入殉葬。孝子最后瞻仰死者遗容后,随即盖棺,便不再打开。入殓时间,本区各县不一,有的死去第二天入殓,不即刻发丧,停放一天,有的则是出灵前入殓。
出灵发丧,阴阳手摇铜铃,念咒符,用桃条狠劲抽打公鸡,待鸡发出鸣叫即扔出,此称“起殃”。孝子取来灵前纸灰盆连同灰在棺材头摔碎,抬棺材的队伍前有一个扛引魂幡的人,由逝者的长孙或同族中的长孙或孝子直接担任。本区人民重视子孙延绵,世代相传。孝子(还有儿媳)身着孝服,腰缠麻绳,拉扶“长缟”(1条10余公尺长白布带),在鼓乐声中,八人抬棺木,向坟地进发,一路不能停歇。男女孝子皆往坟地送葬,北部县则只允许男孝子前往,女孝子送至大门即返回。出灵时,主家将死者枕头、坐草等放在大门外烧化。路过邻里门前,家家燃放一堆火,意在“避邪”。还要抛撒纸钱,直至坟地,叫“撒买路钱”。
十二、下葬
灵棺徐徐放入穴内,推入洞中。阴阳下穴用罗盘测定方位,称“坐字”,并安放上记死者生辰八字,生死日期,占阴坐字的“墓砖”,画五雷咒符的“五雷瓦”,镇风水,保吉祥。诸事完毕,孝子在墓穴内点灯,放“祭食罐”,罐内放面鸡、面狗,然后穴口用干草捆填土封住,留一小口,众人一齐往坑内填土,填至小口处,点燃干草把一勺清油烧热,倒往穴洞,迅速用土封严,称“呛坑”。填土累了将工具扔下,另一人拾起继续填,不能交接工具。墓坑将要填平,阴阳先生持引魂幡口中念词,在空中挥舞招动,称“招魂”,然后插在墓坑正中,众人继续填土,一孝子背对引魂幡,将埋入土中的杆一节节拔起,坟堆堆得滚圆冒尖方止。后将坟场周围人踪扫尽,将做好的所有纸活在坟前烧化,孝子们手中的哭丧棍插于坟堆前。
下葬归来,大门口放一盆水,盆内放置切面刀或菜刀,凡进门者皆将盆中刀子翻动一下。下葬当天主家便以酒席招待宾客及帮忙者。当晚孝子去坟地“送火”。至此,繁琐的葬礼方告结束。
建国后,葬礼程序简化。但有些地方,尤其是农村,旧俗有所复活。
十三、祭祀活动
老人去世头3年儿孙们为之举行一系列祭祀活动。从亡故之日起以7天计数,“头七”、“二七”、“三七”……直至第49天为“终七”或“七七”。每逢七日,儿孙要到坟地上供、烧纸。“三七”、“百日”、“周年”、“三年”均设灵堂,亲友前来祭奠。“三周年”较为隆重,除孝纳吉,杀猪宰羊,请客送礼。父母之丧,持服3年,忌着华丽衣服。3年内贴春联,只是黄、绿色,忌用红色。3年中,逢节必上坟,祭奠较多。建国后,移风易俗,父母丧后,儿孙辈臂戴黑纱,以示纪念。
民间有“点主”一事,也为祭祀范畴。本族同辈全部谢世后,宗族要为他们“传影”或入“家谱”,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请主官、礼宾、阴阳。主官须举人或举人之子担任。礼宾先生,有地方称“礼生”,须秀才出身。届时,将先祖之灵由阴阳先生从坟地一一“请”回,书写牌位供奉,其礼仪同葬礼大同小异。牌位上书“×××之神主”,但“神”字短一竖,“主”字缺一点,由主官用朱砂或亡者子孙之血在“神主”上添竖加点,孝子抱木牌于主房之内。主官还须将逝者的姓名写在族谱上或者画像。“礼宾”当司仪写祭文。事毕,阴阳以钱为酬;送主官猪1头;送礼宾肉1块。
“点主”规模大,耗费钱财多,一般贫寒小户不敢问津,过去只有大户富族才操办“点主”白事。旧时人口众多的大户家族均建有祖祠,称“祠堂”,专供奉先祖列宗之影像、牌位或家谱,每年族户轮流筹备祭品,于春节或清明进行祭祖活动。
边区政府不断进行丧葬改革,旧的葬礼大为简化,守孝3年不复存在,“家庙”、“祠堂”改成学校。建国后,20世纪80年代,旧俗又在农村出现。
一、社会交往
(一)称谓
本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人们交际局限在本地域内,“亲套亲”、“亲串亲”非常普遍,有“十家九亲”一说。相互见面皆以亲戚辈分相称,即使拉扯不上亲戚的,也以年龄大小,称呼“干爷”、“干大”、“拜识”或“老姐姐”、“老姊妹”等。
直系亲戚则有姑表、姨表、岳父母等。南部、东部一些县,女婿称呼岳父以两亲家年龄而定,较自己父亲年长的岳父称“伯”、岳母称“嬷嬷”,反则称“叔”和“婶”。弟媳称其哥为“阿伯子”,只能在背地称呼,当面不能说话,兄对弟媳称“兄弟媳妇”。城市职工中,大多称岳父母为“爸”、“妈”。
(二)睦邻
本区有俗语曰:“远亲不如近邻”,可见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农村中,邻居多为同姓同宗,谓之“家门自己”,也有“两姓旁人”的。但只要是邻居,无论来自哪里,相处均很融洽,每逢节日或做了美食,都要互相端送,所谓“一碗来,一碗去”。邻里谁家有红、白事或修窑盖房,村人倾全力相帮。20世纪60年代,上山劳动,不习惯锁门,邻居老年人义务看门,照料孩子。谁家缺少什么东西,主人在与不在,径直去邻家取用,后说明即可。农村邻里之间发生纠纷,群众尚不习惯诉之法津,常常请村中有威望的人调解。城镇居民邻里,关系虽不及农村,相处还算和睦。
(三)行门户
亲戚朋友过喜事,前往祝贺并给礼钱,本区以北县将此称“跟事情”,南部、东部县人称“行门户”。这是本区人与人重要交际形式,普遍为人们重视。过喜事,必邀请所有亲朋,如有遗漏,被视为瞧不起,往往引发矛盾。“行门户”上礼钱,多少无定。
(四)访视
访视常在直系亲戚间进行。逢年过节,女婿拜岳父家,必备礼。外甥拜舅家,备厚礼。南部县备烟酒、馒头,北部县备羊腿。父母看望女儿,给外孙须拿面花、糖果。过年,舅舅要给外甥送灯笼,此俗多在洛川、黄陵、宜川等县流行。
(五)迎送
熟人见面打招呼,否则不礼貌。寒暄话多是:“近日忙着哩?”“您到哪里去?”“吃了没有?”“有空回屋里坐!”“家里人都好吧?”“您老康健?”被问者一一作答。
有客来访,主人出门相迎,让客人先进门,请其上炕,递烟敬茶,留其吃饭,偏远山村,待客甚是淳厚。川道和城镇,略显简便。
(六)拈香
拈香在男子间称结拜兄弟,妇女间称结拜姊妹。建国后,一度消失,20世纪80年代,此风又有流行,乡村浓于城市。
拈香时设香案供刘备、关羽、张飞画像,或写3人名字于纸牌,插入米斗,案前放香炉、黄裱、酒、香。仪式开始,请一长者主持,结拜者跪在香案前,各自报出生年月日,排出长幼次序,然后一一焚香,同念“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然后对着刘、关、张叩头,对着天地叩头,互相叩头,对着神主将黄裱烧掉,纸灰落在酒碗里,倾酒于地,意即“一碗酒水一张纸,谁卖良心谁先死”,这是重头咒语。更为激进者将中指刺破,血滴入酒中,按长幼顺序将血酒喝完,叫“歃血为盟”。事毕聚餐,就成结拜弟兄。妻子们也以兄嫂、弟媳相称。
结拜姊妹拈香较为简单,有的仅三言两语,就算结拜了。
二、生寿礼仪
旧时人们注重,“人丁兴旺”,以生子为大事。围绕生寿,开展一系列礼仪活动。
解怀 预示诞生的仪式。怀孕最后一个月,娘家人(一般为母亲)带红布裹肚、肉及滋补品探视女儿,嘱咐临产注意事项,以祈女儿顺利生产。南部洛川等县,母亲进亲家大门,不能同任何人说话,径直进女儿屋,将所带烙饼放在炕沿,掰成两半,解开孕妇纽扣,说些吉利话。
诞生 婴儿诞生后,将胎衣盛人陶罐埋在坑沿下,并在门口悬红布条,忌生人入内。生男孩门外挂弓箭,生女孩只挂箭。3天后,向女儿娘家报喜,娘家母亲即携带礼品看望,亲自照料产妇到满月,称“守月子”。满月后女儿给母亲一条裤子,称“起草裤”。
求佑 旧时生子易夭折,生小孩后即向灶君或其他神灵祈祷、许愿,以求保佑。小孩长到12岁,则酬神“还愿”,又称“赎身”。若晚年得子,或人丁不旺者得子,则为贵相,有的地方求邻里每户出1枚铜钱,制成百家锁,佩戴颈上,以示百家保佑,至12岁除去,称“开锁”。有的地方求邻里些许棉花,寡妇老婆染红,合成绳,称“百家绳”,每月初一、十五晚系于婴儿腰间,至百日除去,或向邻里集块布,缝成“百衲衣”穿在身上,为百家保佑。
满月 孩子出生1月,除去门上标志,给婴儿剃头,将头发揉成团装入袋中或缝在枕头里,或置室内高处。满月这天,邀请邻里亲朋前来祝贺,俗称“过满月”。祝贺者送衣帽,数尺布及钱币等。至亲还送银锁、手镯、项圈,主人备酒席招待来宾,还有请“干大”习俗。“干大”可以请一位,也可以请几位,“干大”要给婴儿钱,还要买一银锁给其佩戴,称“保锁”。
祝寿 一般是双亲年龄在60岁以上者,子女方可为其祝寿。60岁以下者在家中由子侄祝寿,不请亲戚。
除夕 农历腊月月尽(二十九或三十)俗称“除夕”、“年三十”,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了迎接除夕,从腊月开始,家户人家开始筹办年夜饭。杀猪、宰羊、磨面、碾米、蒸年糕、炸面果、置办烟酒等年货。全家人打扫住宅、糊窗、贴炕围。出外工作、经商、学习的人们陆续返回,除夕这天,清早上坟祭祖。男人均要理发,俗语说“有钱没钱,不能连毛过年”。全家人忙着贴窗花、门神、财神、灶神。贴对联必不可少,家有老人去世的,前三年只能贴黄、绿纸对联,三年后才能贴红纸对联,窑内墙上贴“抬头见喜”;窑外墙上贴“出门见喜”;粮仓、粮柜上贴“米面常有”、“积谷万担”;牲畜圈门上贴“圈神大吉”、“槽头兴旺”;碾子、磨盘上分别贴“青龙大吉”、“白虎大吉”。家家户户要将水缸挑满,因为初一忌往回担水。下午饭,北部各县多吃熬猪骨头肉,全家人尽情享用;南部各县则吃八碗席。
入夜,院子点灯笼,室内灯长明,盛产煤炭的子长县在庭院、坟地点燃煤塔。
北部及东部各县,晚上给院子里撒些冰块、木炭块或将冰块放在门墩上。冰块表示来年银子多,炭块预示来年日子红火。还有“打醋坛”的习俗,将烧红的生铁或炭块置入盛醋的铁勺里,醋酸气弥漫室内,意在驱除秽气。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则往院子里扔许多棍子,意在隔绝秽气,来年平安兴旺。
除夕之夜,全家团聚“熬年”。当晚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吴旗、志丹、安塞等到除夕后半夜爬山“看夜”、“观天象”,预测来年吉凶丰欠,“看夜”者多是村里熟悉农事气象上了年纪的老者或阴阳先生。午夜时刻,鸣放鞭炮,欢庆年夜。
大年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的第一天,这天人人早起,防止“压春头”,否则,全年身懒磕睡多。起床后放“开门炮”,烧香敬神。如今敬神习俗已废除。早饭均为扁食(即饺子),北部几县吃饺子要配以粉汤或酸汤,南部吃饺子拌酱油、醋、蒜、辣子等调味品。饭前,儿孙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叩头作揖,口念颂词,长辈给小孩“过年钱”。饭后,晚辈逐家给长辈拜年。北部、东部各县中午时分有“出行”习俗。全村人将牛、马、驴、骡家畜聚集空地,烧火祭天后,牲畜鬃或尾上扎上彩布条,统统放出,任其撒欢。青年勇者,跨在骡马背上,来往奔驰,此举叫“压马”。吴旗、志丹人在“出行”时,放羊人拿些馍馍扔在坑里,意为羊免坑祸。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在农村,南部各县多吃元宵,北部各县吃荞面或荞面饸饹。群众闹秧歌、耍狮子、转九曲,家家户户捏面灯,点放在室内外。没男孩的妇女,观灯趁人不防,偷盏面灯拿回家,传说偷吃面灯,来年生贵子。
90年代,本区从民间到政府愈来愈重视元宵节,每年此时,地区文化局组织各县秧歌队来延安市汇演。安塞腰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及各路秧歌好手,一展风采,吸引延安城乡居民和一些县的民众观看。夜晚,宝塔灯亮,公园、广场举办灯展、转九曲,直至深夜。
清明节 人们上坟扫墓,铲除杂草,培植新土,坟地周围种植树木。吴旗、志丹人吃白面油塔子(花卷),安塞、延安、子长、延川、延长、宜川等县蒸“子推”,子推是给男子食用,状如古代将官头盔的圆形大馍,上有顶子,四围粘贴面塑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馍心包有鸡蛋或红枣,每个足在1斤左右;给妇女蒸的是“梭子”、“抓髻”,上粘虫与梳子等小面花;小娃娃的则是燕、蛇、兔、虎等一类面花。南部各县蒸大馍馍,叫罐儿馍。
清明前一天叫寒食节,这天不动烟火,吃冷食凉菜,传说是纪念介子推的。因清明、寒食紧相连,逐渐合为一个节日。黄陵、洛川、富县、宜川等县清明节荡秋千。各村架秋千,由新婚男子承担。
建国后,清明节除旧习俗外,学校师生、干部职工、部队官兵,祭扫烈士陵园,进行植树造林,开展传统教育。更为隆重的是省、地、县领导人暨黄陵县群众,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进行公祭,许多海外侨胞、外籍华人也来祭奠。
端午节 农历5月5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此日家家户户吃软小米粽子,饮雄黄酒或艾叶酒,意在一年中避蛇蝎之毒。太阳出山前,将采集的艾蒿插在门窗上,小孩颈挂香包,手、脚腕上系五色花绳,称“百绳”。百绳要在第一次响雷时剪去,预示一年中无病无灾。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夜晚圆月上中天,将早已准备好的月饼、西瓜等水果摆放在院中桌上,叫“献月爷”。祭月完毕,全家人将祭品分而食之,庆贺全家团圆。
月饼多为自制,吴旗、志丹制作的月饼,大的直径有50多厘米,厚4~5厘米,有许多层,中间包核桃仁、芝麻、红白糖,外表用模子压出各种图案。
子长县农村。多年不育的妇女,中秋夜晚,待村人睡静,怀揣月饼,偷入别家瓜果园中,摘取一些果品揣回家里,称“偷儿女”。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此日,妇女用各色纸剪制衣裤、鞋帽于坟头焚烧,此为死人“送寒衣”。本区北部还杀羊敬山神,以保人畜平安。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本区民间有吃“腊八饭”习俗,即用豆子、米、面、核桃仁、板粟、红枣加进各种调料熬成粥。北部有的县在腊八饭里煮荞面蛋蛋,谓之“煮雀头”预示来年庄稼不受鸟雀侵害。
一、舍己救人
1959年5月13日,延长县安沟公社北阳大队在村里打旱井,次日社员李步升下井查看,一氧化碳中毒瘫倒,社员老郭见李久不上来,随即下井,也中毒倒下。险情发生后,党支部书记李文斗挺身下井抢救,待李、郭二人救出后,自己却壮烈牺牲。中共延长县委、县人民委员会追认李文斗为烈士。1960年5月4日,延长县各界群众1000余人,举行李文斗烈士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
1977年7月6日凌晨,延安市遭受特大洪水侵袭,当地驻军84829部队(前身为359旅),由团长阳祖利带领,仅用29分钟时间,行军5公里,到达抢险地。全团经过36小时连续作战,共救出落水群众144名。
1985年8月20日,宜川县云岩镇二里半村农民赵彦林,发现一儿童落入涝池中,赵奋不顾身将孩子打捞上来,自己却献出宝贵生命。
1988年8月8日下午2时,延长县一辆解放牌汽车,连同车上20名群众,翻入延河洪水,白家川村民曹增富、阎家湾村民阎万发、杨家沟个体修理户康彦明、七里村油矿工人杜斗元、杨进东、马进军、张俊雄、王秀斌、杨立军、王天明、呼家川村待业青年汪祖礼、县邮电局工人冯随录及水电部工人樊振德共13人,扑入洪流中,将落水的20名群众和司机救捞上岸。9月3日,中共延长县委、县政府召开抢险表彰大会,对曹增富等人表彰奖励并通报全县。
1989年5月13日,延安财经学校师生去万花山春游,税务班7名学生划船时翻落水中,赶来搭救的另一条船上7名学生也翻船落水。青年教师李文德跃入水中,奋力捞救落水学生,终因体力不支,献出年青生命。1989年8月1日,被陕西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
二、拾金不昧
清代宜川人苏得中,拾银30两交还失主,救了失主一条命,邑人赠匾“拾金不昧”。
建国后,1958年3月,延长县张家滩小学学生刘治国,拾得一块罗马牌手表,交还失主(当时戴手表者寥寥无几,进口表,价格昂贵,更是稀物)。
1977年7月延安市遭特大水灾,抗洪中,地区建筑公司工人韩明福捡到一小木匣,内装100多斤全国通用粮票,2000元存折,如数交公。李家渠公社周家湾大队党支部,把打捞出的物资,全部交公。84829部队战士刘连庆捡到10000元现金,南海民捡到1000斤粮票和500元人民币,赵永成拾到两块手表,另一名战士拾到一盒布证,如数上交。
三、互助友爱
1984年8月,上海市、新疆伊犁党校8名客人来延,因大雨困在汽车站,站长冉建平冒雨用车送达目的地。内蒙古一客人途中被窃,来延后吃住无着,冉出钱为其安排食宿,还买了返程车票。冉建平先后为浙江、江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上海、新疆、安徽及数十名旅客提供帮助。
1987年12月28日,陕西省纺织工业供销公司李飞等人来延安出差,半夜李飞心脏病发作,招待所工人袁建军立即用三轮车将其送往医院抢救。李病愈后,十分感激,赠送招待所一面大镜,上书“情深义重胜似亲人”。
四、敬老爱幼
延长县安沟乡瓦石头村村民刘凤兰,1964年将61岁略有呆痴的孤寡老人王有清接在自己家中照料,为王缝制新衣裳、新被褥,并还清王外欠10元钱6石粮的帐,精心伺候,直至养老送终,为乡民称赞。
1989年农历正月,黄龙县范家卓子乡老瓜嘴村村民程新良路经西安火车站,见一小乞丐,得知小孩叫汪建京,同父母失散1年,程不忍心孩子流落街头,便带回黄龙扶养,按照小孩提供的情况,同湖北嘉鱼县多次联系,多无音讯。不久,汪建京被该县无子女的张绪林夫妇收养,供读到四年级时,黄龙县妇联终于找到孩子的亲人。1991年6月14日,汪建京重新回到父母亲怀抱,孩子的父母汪怀德、包孟琼十分感激。
延安有八一敬老院,各县、乡大多也有敬老院,孤寡老人生活得到保障。在农村,无子女老人列为“五保户”,村民在各方面予以照顾,直至送终。
一、吸毒
吸食鸦片,俗称“抽洋烟”或“抽大烟”据民国20年(1931)《陕北社会状况一瞥》中载:“陕北人民最坏为嗜吸鸦片,大约有十分之三四。”民国21~23年(1932~1934),农村三分之二人家种植鸦片,凡种植户大多都有吸食鸦片恶习。时本区各县城都开设“土店”、“烟馆”。仅延长县城乡就有“土店”9处,“烟馆”1个。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边区政府三令五申禁食鸦片,发动群众监督揭发,令吸毒者参加劳动,戒除烟瘾。1943年鄜县城关区一乡将吸毒者14人集中起来,开荒种地420亩,自足有余。
建国后,种植、吸食鸦片在本区根绝。20世纪80~90年代,吸食毒品又沉渣泛起,呈蔓延之势,吸食者大多是男女青年。除鸦片外,还有海洛因、大麻、摇头丸及针剂等。政府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成立戒毒所、收容所,严惩打击制贩者。
二、赌博
赌博为传统劣习,同鸦片一样,为社会一大公害。民国时,赌博盛行,凡逢集赶会,均有人专门开设赌场,赌博方式有押单双、摸花花、扣明宝等。游手好闲者、地痞流氓,以赌为生,一般民众也在农闲参与耍赌,使许多人倾家荡产,卖儿卖女卖妻。民国政府虽屡有禁令,但因官府腐败,无法从根本上禁绝。建国后,此种劣习在本区基本禁绝。“文化大革命”期间,赌博泛起,1968~1969年冬春两次治安大整顿,基本绝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赌博之风死灰复燃,遍及城乡,屡禁不止。
三、嫖娼
娼妓是历史遗留的社会问题。陕甘宁边区时期和建国后,经过教育,娼妓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0世纪80~90年代,本区暗娼复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后,情况有所好转,但稍有松懈,沉渣又会泛起。
四、蓄辫 缠足
男子脑后留根长辫,此为清代发式。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明令男人剪辫,但仍有人盘辫于头。60年代,偏僻山区个别耄耋长者仍头盘长辫,以示怀旧。
妇女缠足是封建社会的一大劣习,女人以脚小为美。美名曰“三寸金莲”。女孩长到七八岁,便由父母用布条扎足,直至足掌、脚趾骨折变形,成为小脚。民国时期,政府虽倡导放足,但应者寥寥。陕甘宁边区时期,1939年8月1日,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本区缠足陋俗绝迹。
五、包办婚姻
旧时,男女婚姻任凭父母包办,当事人没有自主权力。有的家长给子女订“奶头”亲,有的指腹许亲,青年男女听天由命,有的因婚姻问题酿成悲剧。本区还有童养媳劣俗。陕甘宁边区政府废除买卖婚姻,倡导婚姻自主。建国后,政府提倡婚姻自主,男女自愿结合,但在农村,尤其是吴旗、志丹、安塞等县的偏远农村,儿女终身大事,仍由父母包办。
六、早婚
边区政府成立前,无婚龄规定,人们受早结婚早得子思想的影响,早婚十分普通。陕甘宁边区政府提倡晚婚。建国后,20世纪70年代初,在边远山村早婚现象屡有发生,甚至不履行法律手续,非法同居。
封建迷信
一、崇信神鬼
本区虽穷困,但敬神鬼舍得花钱,每逢年节、祭日,便大肆铺张,献供礼拜极为隆重。境内各县乡均建有土地庙、马王庙、禹王庙、药王庙、火神庙、龙王庙、送子娘娘庙、关帝庙等。一年中,各种祭礼节日繁多。农历正月十五门前设炉焚香。正月十六出行游百病。正月二十三、三十燃火取光明避蛇蝎。二月初三祝文昌帝君生日,诸生痛饮。寒食祷谷神。四月初八上祖师庙敬香祈福。四月二十八敬药王开会演戏。六月初六备酒肴祭空祈雨。七月作孟兰会,八月祈丰裕驱蝗虫。农村过年供奉财神、灶君、门神、天地、圈神等,形形色色。建国后,宣传科学,破除迷信,人们迷信意识渐淡。20世纪70年代后期,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尤以农村为甚。
二、祭祈
祈雨 抬神楼子,4人头戴柳圈,赤脚抬龙王爷或老爷神楼,1人跪拜打卦求雨。许口愿,每户1人,约集到龙王庙烧香叩头,许口愿祈雨。口愿多为献猪头或整猪1个,唱戏3天;偷晒龙王,到庙里偷回龙王,放于广场曝晒,让龙王知道旱情;烧喜鹊窝,上树将喜鹊窝点燃,表示地上着火冒烟,旱情严重;掏涝池,村人合力掏挖涝池见底,表示池内水干,出现旱情;涝池底点火,表示池内干涸起来;围捉石鸡,相邻几村乡民,各占住一座山头,呐喊追赶围捉石鸡,表示天旱,人们无活可干;点艾把,点燃一个艾把放入一碗水中,艾把烧点翻个过,即为有雨。
祈天晴 久雨不晴,有的地方便由寡妇老婆糊一纸人,吊(插)在墙上,手中拿笤帚,来回扫动,称“扫天媳妇”。意为扫除阴云,驱赶雨脚。
安神谢土 境内乡民迷信神鬼,遇事不顺,断定为带土不干净,则请阴阳先生念咒画符,在院内四处张贴,户主要烧香表、叩头。
治雹子 雨中有冰雹,即隔门将菜刀、笊篱扔出院外,不断敲击马勺。
祈佑 屡生育不成活,遂求送子娘娘或灶君保佑。若得子过12岁,则杀牲、唱戏酬神,谓之“还愿”。
三、巫术
看风水 乡民建房修窑选坟地,均请风水先生查看风水,尤其是坟地,不经风水先生察看,不动土,有“不看风水不能埋人”之说。无风水先生,阴阳先生也可代为。阴阳先生兼看风水。
算卦、相面 昔有以算卦、相命为业者,多为落榜士子,相信者颇多。建国后,算卦、相面受到禁止。20世纪80~90年代,算卦、相面再次泛起,遍及城乡。
巫神 “巫神”、“巫婆”自称神灵附身,神力无边,能驱邪逐鬼,化凶为吉,借以骗钱敛财。很多群众有病不求医,听信巫神胡言乱语,轻者钱物被骗,重则延误丧生。建国后,对巫神进行教育,有所收敛。
送鬼 乡民伤风感冒,头疼发烧,视为邪病。家人令病人躺在床上,蒙头盖脸,盛一碗清水于病人床前地上,用三根筷子沾上水,在病人身上来回绕动,口里念念有词,胡诌冲撞××鬼魂,若筷子在水碗站立,即认为解邪,赐米面,烧纸,将筷子用笤帚打出门外,水泼于大门之外,称鬼魂被送走。此风仍见于偏远山村。
叫魂 凡中风、跌崖、受惊、夜哭、作恶梦,便认为“丢魂”,家人将魂叫回来,连续叫三个晚上,魂归附体。
旧时,本区有一些生活禁忌。至今,一些禁忌尚存。
一、婚嫁禁忌
姑不迎人,姨不送人,孕妇、寡妇更不能迎送新人。
忌娶姑姑之女为妻和姨表作亲,谓之“血脉倒流”或称“倒买骨血”。
迎新人进大门,要将磨盘、碾子盖上,免得冲了青龙、白虎星。
“上头”时,禁忌姑娘和杂人入内。
洞房之夜,忌姑娘、寡妇、孕妇入内,否则会“冲喜”。
娶亲忌用骡子、公驴。
娶亲途中忌歇息、打火。
新郎新娘回门忌在娘家同居,以后也忌在娘家同居。
新郎新娘回家忌单日。
二、生育禁忌
女子忌在娘家分娩。
公公及外人不能进“月窑”。
婴儿剃头不能见舅舅。
三、居住禁忌
院落忌两边有路,谓“二鬼抬轿”。
忌大门前有庙观,俗曰“宁在庙前,不住庙后”。
门扇忌用六块板做成,这样会“六亲不认”,不作方扇门,忌做五格窗。
大门不能开在院子正中。
盖房忌盖四间、六间、“四六不成材”。
大门外忌栽柳树、杨树,院内忌植松柏。
四、节令禁忌
正月初一忌扫地、倒垃圾,上午忌担水。
正月初五忌劈柴,怕“打开穷窟窿”。
正月忌理发。
农历二月初二清早忌打水、洗衣,恐伤“龙眼睛”。
农历八月十五忌阴雨。
五、日常生活禁忌
忌隔门泼水,恐下连阴雨。
忌脚踩门槛,恐冲撞门神。
忌碗扣头顶,免得“龙抓头”。
灶前不能劈柴,怕惊动灶神。忌女人进羊圈,冲撞圈神。
磨、碾不能端对房门,不然“白虎当堂坐,不灾就是祸”。
磨、碾不能扔入茅厕,恐冲撞“青龙白虎”。
忌用筷子打猫,否则猫会叼回蛇。
杀猪忌互相递刀子。
忌说小孩长得胖。
忌说老人“精神”,“精神”用于牲畜。
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老人要说“殁了”或“老了”,小孩要说“撂了”、“撇了”、“堆栽了”。
忌用麻绳束腰,戴孝才用麻绳束腰。
大年初一煮饺子漏馅,不能说“烂了”或“破了”,应说“挣了”。
谚语 民谣
一、谚 语
农事谚
庄稼不认爹和娘,深耕细作多打粮。
玉米不上粪,只收一根棍。
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延安南部)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芒不种谷,夏不种菜。
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夏至小麦黄,过了十天麦上场。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种的好白菜。
宁种一亩园,不种十亩田。
立秋不带耙,误了来年夏。
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
秋分糜子寒露谷。
白露前十天不早,后十天不迟。(指种麦)
白露不出蒜,家一半,地一半。
小雪不出菜,不把天爷怪。
谷籽深,菜籽浅,荞麦盖住半个脸。
一亩三车粪,高山也种麻。
清明前后下了雨,胜似秀才中了举。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
不怕伏里旱苗,单怕秋里旱籽。
麦收八十三场雨。
黄疸收一半,黑疸不见面。
头年糜子,二年谷,三年豆子搂住哭。
伏天草,棍打倒。
种成的麦子,锄成的秋。
种地不种畔,三亩种成二亩半。
杈头有火,锄头有水。
三年学个好生意人,十年学不成好庄稼汉。
种地不用问,深翻、锄草、饱上粪。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麦黄种糜,糜黄种麦。
伤镰糜子吃个香,伤镰谷子一把糠。
时令谚
伏里天,瓦沟水不干。
八月雷,不空回。
一九二九冰破石头,三九四九合门叫狗,五九六九水走浮头,七九八九开门大走,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三九三,冻得野狐子没处钻。
霜降杀百草,立冬地不消。
春寒不算寒,惊寒得半年。
长不过的四月,短不过的十月。
冬走十里不明,夏走十里不黑。
过了冬至,长一中指;过了腊八,长一杈把;过了寒食,长一前晌。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生活谚
大口小口,一月三斗。
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三年不抽烟,省下一个老牛钱。
若要发,种西瓜。
富不离书,穷不离猪。
家有百棵树,零花年年有。
有钱难买老来瘦。
扎针拔罐子,病好一半子。
洗头洗脚,顶上看病吃药。
人情谚
拄棍拄长的,交朋友交强的。
在家不敬人,出门人不敬。
一个儿女一条心,养儿方知父母恩。
丈母娘见女婿,炖个老母鸡。
酒肉朋友,米面夫妻。
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毫。
亲戚若要好,银钱少打搅。
亲戚远离乡,弟兄高打墙。
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见婚姻说合,见官司说散。
交人要交心,浇树要浇根。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
父子爱财子不孝;兄弟爱财失同胞;亲戚爱财休来往;妯娌爱财家分了。
姑姑亲,骨头亲;姨姨亲,皮皮亲。
事理谚
吃饭要吃米,做事要讲理。
不走的路走三回,不说的话说三遍。
贼无赃,硬如钢。
花言巧语顶不上钱,山珍海味离不了盐。
要知世上理,将人比自己。
炕上没有接屎的,坟里没有烧纸的。
好儿不爱争家当,好女不爱要嫁妆。
人闲了说舌哩,驴闲了啃橛哩。
吃饭先喝汤,省下问药方。
锅灶净,少生病。
冬吃萝卜夏吃姜,省下医生开处方。
气气恼恼成了病,嘻嘻哈哈活长命。
有穷人,没穷山。
二、民谣
有些民谣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情趣。如《打过春来是夏天》
打过春来是夏天,赶上犁牛去耕田。
走一条胡同转一道湾,不觉不意到地畔。
大牛套在犁沟里,小牛套在犁沟畔。
耕上三回并六转,擦擦犁头吸袋烟。
抬头看来晌午偏,还不见我那老婆来送饭。
打过春来是夏天,我给老汉去送饭。
左手提的是饭罐,右手提的是馍篮。
走一条胡同转一道湾,行步来在好地畔。
叫声老汉快用饭,我老婆还要把菜挖。
“你头不梳来脚不缠,行走好像男子汉。”
“你吃你的饭来,你抽你的烟,嘴里不要胡啖闲,
庄稼户婆娘半年辛苦半年闲,没有工夫巧打扮。
等到九月忙过了,毛兰褶裙黑汗衫,
你看伶俐不伶俐?”
有的民谣讥讽官府,表现人民群众强烈的爱憎感情。如流传于民国时期的《狗官的天地》
奉委到任时,弄得掀天揭地;
起印布告时,说得顶天立地;
到刮民膏时,做得昏天黑地;
巴结上司时,摆得花天酒地;
升官发财时,喜得谢天谢地;
被控入狱时,哀声怨天怨地。
真与假
四两黄铜四两金,拿在大街试人心。
黄铜卖了金还在,九个认假不认真。
风俗歌
一、祭祀歌
祈雨歌:
一炷香,一礼拜,弟子们诚心上庙来。
请求龙王早铺云,早下大雨救万民。
一朵莲花一朵云,我愿菩萨早铺云。
云彩铺在半空中,稀不溜溜南风往上涌。
行着看,黑洞洞,吼雷闪电雨淋淋。
龙王老爷下大雨,早下大雨救万民!
二、婚嫁歌
落轿
喜迎新人进宅门,一朝成亲百日恩。
五谷草节望安排,拦住车马等时辰。
五谷一撒,新人下马,罩头一搁,新人下轿。
撒帐
一撒东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
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
五撒中方戊己土。金谷苗根长一梗。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
惊天动地雷雨合,白头偕老福禄中。
上头
头一木梳短,二一木梳长,
人家的女子跳进人家的花院墙。
拜天地
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黄土加一丁,
三拜公婆寿命长,四拜七十二位有功神。
保佑两家吃口旺,钱财万贯百牛羊。
送儿女
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院跑。
养女要巧的,石榴、牡丹、莲花冒铰的。
养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
骑红马拉硬弓,杨宗保配了个穆桂英。
要是两个分离了,黄河干,泰山崩。
引人
离母糕,离母肉,一对喜字盖浮头。
新女婿腔子上大红花,车子上戴朵花。
加鞭炮加铁炮,响吹细打迎新人。
接引人
引人的来到娘家门,大炮小炮一哇声。
总管主家忙接应,水果烟糖忙应承。
饸饹八碗上得紧,尖顶顶馍馍紧相跟。
八个馍馍八片肉,引人婆姨挣了两个烧酒盅。
送新人
总管呐喊把号掌,新人快些换衣裳。
儿女扁食要装上,娘老子对女把话讲:
“女婿婆家你看上,孝顺老人理应当。”
总管一声“送新娘”,铺盖箱子快抬上,
好亲好友站两旁,送人的快快相跟上。
接新娘
喇叭脑子朝天扬,鞭炮声声接新娘。
郎外家,抬上箱子铺盖进洞房。
报喜
洞房里箱子一对对,和和美美一辈辈。
金娃配了一个银娃娃,明年抱个胖娃娃。
太阳下来红花开,我给事主送喜来。
梧桐树梢落凤凰,金牌银牌挂门上。
当弯里来了个喜大仙,拉得票子使不完。
坐火车,还嫌慢,坐飞机,空里转,
天时地利人和欢,成婚必定红运转。
表礼
一张圆桌当院放,红点点馍馍摆四方。
八把挂面四绺肉,烧酒斟满鞭炮放。
娘家、外家、房头、媒人都请上,
总管开言把话讲:“作了亲一家人,
儿女亲家心连心。东西虽少情义重,
为了成全一家人。”
三、酒曲
起酒
×××美酒金钱买,为待亲朋提上来。
一样样的烧酒一样样的菜,一样样的亲朋一样样的待。
告座
一朵莲花就地开,主要请我告座来。
当朝世界满间炕(呀)安在哪里也不怪(呀么)
(嗨是咿嚎嗨),莲子开。
请酒
麻油灯,可炕明,这杯酒儿实在清。
一道道水儿绕山流,这杯酒儿把你请(来么)
(嗨是咿嚎嗨),莲子开。
让酒
烧酒本是五谷水,先软胳膊后软腿。
酒坏君子水坏路(呀)神仙也吃不了那多的酒。
(嗨是咿嚎嗨),莲子开。虎瘦威名在,
龙瘦归大海,咿哟喂,瘦死的麒麟比马快,
梧桐无叶梢梢在,海盅盅虽小(呀么)分量在。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gmdb/2014-07-02/26603.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