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再读
“愚公移山”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作,它最初是毛泽东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所作讲演中的一段话,是七大近百万字文献中的点睛之笔。多年以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奉为自力更生、改造和建设中国的精神圭臬,值得我们不断重温和发扬。
深切记忆:毛泽东反复讲述愚公故事
查阅史料,毛泽东作《愚公移山》讲演时,在场代表共752人,代表着121万党员。毛泽东是在向全党发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号召时讲起“愚公移山”故事的,讲演令现场每个人激动不已,终生难忘。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参加过七大的太行、王屋山区(时为晋冀鲁豫边区、晋察冀边区)的代表们依然记得当时的情形。
时任一二九师司令部机要科科长的杨国宇在日记中记载:七大闭幕那天下午,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后,毛泽东“讲到愚公说:‘我虽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记得很熟,每讲一句,即举手掰一个指头。当讲到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大山。全国人民一齐起来挖这两座大山,一定会挖掉的”。讲完后,“全场代表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长时间鼓掌不息”。
时任屯留中心县委书记的高扬文回忆:“在会议期间,最使我惊讶的是,毛主席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奥的理论问题、最复杂的思想问题和政策问题。讲话中警句连篇,幽默而又十分恰当的比喻经常出现,不但使代表们加深了对报告和讲话的理解,而且越听情绪越高。毛主席是带着感情讲话的,有时娓娓而谈,有时慷慨激昂,当讲到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消灭共产党时,则厉声怒斥。毛主席讲话的艺术,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在七大开幕的第二天,毛泽东就在大会上讲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当时,他讲到“就是只剩一条枪,我们也要打到底的。只要我们手里还有一条枪,我们被打倒了,就把枪交给我们的儿子,儿子再交给孙子”,接着,他便第一次详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其中特意指出:太行、王屋二山“在山西”,愚公、智叟为移山“两个人吵起架来了”,等等。
据七大代表们回忆,毛泽东讲完这个故事后还说:“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完不成这个任务,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的儿子”,当时全场寂静、严肃,然后报以热烈的鼓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在毛泽东讲话后,接着讲到:我和国民党顽固派谈判时说,“你们知道不知道,我们现在的书记不是陈独秀,而是毛泽东啊!”并且向大会郑重宣示:“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把中国革命搞胜利,这一任务用不着交给我们的儿子。”
毛泽东到底讲过多少遍“愚公移山”的故事?早在1938年4月30日抗大第三期第二大队毕业典礼上,毛泽东就对即将开赴太行山等地的干部们讲过:要学习愚公挖山的精神,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统统移掉。
在党的七大会议上,毛泽东至少讲过三遍:在口头政治报告、结论、闭幕词里。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中说:“同志们!我多次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大家学习愚公的精神,我们要把中国反革命的山挖掉!把日本帝国主义这个山挖掉!”可见,毛泽东讲“愚公移山”的故事,是在历时50天的七大会议进行中反复讲过的。
又据晋察冀边区代表李德仲回忆,毛泽东在七大之后,“‘愚公移山’问题也是每会都讲,所以使大家的思想非常清楚。当时估计到,夺取东北有许多困难,日本在东北统治了14年之久,夺取东北不是很容易!在敌后还有战争,国民党还要反共,在这种情况下,为取得东北的胜利,就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这样的追溯,并不是要说明毛泽东最早和最后讲述“愚公移山”故事的时限,但足以证明毛泽东崇尚“愚公移山”之志是终生不渝的!
深邃精神:现实忧患和奋斗方法
列宁说过,再好的比喻对于现实也是不完全准确的。然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目的而言,再没有比“愚公移山”的故事更贴切、生动、深邃的比喻了。
历史的使命——“聚室而谋”,“毕力平险”。在讲演中,毛泽东说到“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早”在何时? 1921年7月,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赢得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奋斗宗旨。1923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对于时局之主张》中批评当时社会上有人希望借助列强的力量来改变中国的面貌、建立独立的国家是一种“懒惰取巧依赖外力”的错误观念,指出“创造独立的国家,建设革命的政府,端赖吾民自力,真能艰苦奋斗而成”。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中国革命的艰苦环境和困难条件所决定的。在七大预备会上,毛泽东回顾党的历史,指出:“这二十四年我们就是这样走的:七年是从建党到北伐战争,十年国内战争,八年抗日战争。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在黑暗如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要想改造中国,就只能像愚公一样自力更生,奋斗不懈。
现实的困境——“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华北以太行山脉、吕梁山脉为依托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根据地。华北既是抗敌前线,又是身处重围的敌后方,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屡遭扫荡、烧杀、封锁,敌人使用的就是“囚笼战术”。毛泽东曾讲过:我们有九十多万军队,但不是集中的,而是分割的,打麻雀战;我们根据地有九千多万人口,但也不是一整块,也是被分割的;我们的敌人还很强大,有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还有国民党,这两个敌人不是一个类型的,一个守着我们的前门,一个守着后门。在七大上,毛泽东更加明确地讲到:我们现在好像坐牢一样,前门是日本人守着,后门是蒋介石守着。“有人讲两面作战怎么得了?他们要搞两面作战,我们有什么办法,我只好准备这一着。”可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遇到了和愚公一样的难题,被“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出路。
奋斗的方法——“子孙荷担”,“叩石垦壤”。七大的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认为,这里有一个司令官问题、一个队伍问题、一个敌人问题。“愚公移山”的故事正好形象地说明了这三要素:司令官是愚公,队伍是家人子孙、邻人,敌人是大山。对于挖掉“两座大山”,毛泽东对当时党内外、国内外的形势有着清醒估计,在对光明前途充满信心和决心的同时,更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曾列举出17种可能遇到的严重困难,做好了防患于未然和战胜困难的充分思想准备:单有先锋队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
实现的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解放战争时期,正是中国共产党走出大山,解放全中国的关键阶段。刘(伯承)邓(小平)大军13万余人出太行,强渡黄淮,向大别山进军。陈(赓)谢(富治)率八万太岳子弟兵南渡黄河进军豫西。他们与从山东出击的陈(毅)粟(裕)大军互为掎角,逐鹿中原,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大幕。捷报传来,新华社正准备发表题为《迎接胜利》的社论,毛泽东特意把题目修改为《努力奋斗,迎接胜利》,并在内文中增加了三段话,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困难,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些困难,宁可作长期打算,不要有速胜论。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克服,也一定可以克服。”面对即将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大好形势,他反复强调,处处要从全面长期着想,这一点非常重要。“说五年,用不着讲出来,还是讲准备长期奋斗,五年到十年甚至十五年,而不能像蒋介石那样先说几个月消灭我们,又说几个月,现在又说才开始。”同时,告诫全党全军不要忘记“愚公移山”的长期奋斗。
“愚公移山”的故事中还提到家庭成员“杂然相许”、“献疑”等情节,这让毛泽东想起了党内民主生活、党员的共性与个性;智叟的“笑而止之”,让他想起了怎样应对来自国内外、党内外的压力与困难;“帝感其诚”的帮忙,让他想起了如何对待外援和事物由渐变到突变的运动规律,等等。“愚公移山”故事丰富的现实主义元素,一经毛泽东深中肯綮、纵横捭阖的阐述生发,愈益教育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正是毛泽东对“愚公移山”故事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这个故事对现实政治运动有着如此之多的对应、观照,而毛泽东对现实问题的洞彻分析,又让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对他本人的启示是多么巨大,对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毛泽东《愚公移山》的讲演汲古纳今,不仅讴歌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优秀美德,贯穿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而且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决心,阐明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愚公移山”故事中所彰显的自力更生、改造山河、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远大理想和目标所必须担负的职责。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后来写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毛泽东,当年如此钟爱“愚公移山”的故事,不仅是它与现实情形相吻合,更因为这个故事揭示了人类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时,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艰苦蜕变过程的真理。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愚公移山的精神不仅是一种对待物质世界的态度,更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仰。说到底,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一种求生存、争解放、谋发展的精神,它是中国人民贡献给全人类的一种优良品质,对正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人民有着特殊的永恒意义。
﹝作者齐荣晋,《映像》杂志社执行主编,山西太原030009﹞
(来源:《党的文献》2012年第3期)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djhk/sw/2014-11-09/28761.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