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下基层日记(续1):直击宗教活动
本文作者Danight刚到南疆工作。月初与朋友echo谈及昆明暴恐案和新疆问题,颇受触动,于是借着在南疆阿克苏锻炼一年的机会,通过自媒体让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南疆农村风貌。文章发布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下乡笔记”上。
第一次宗教讲座活动
2014年3月13日
1
今天村里举办了宗教知识讲座活动,邀请本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和县里最有权威的两位伊玛目(领拜人,宗教领袖)为村民们讲解宗教政策和知识。来的都是男人,村委会的会议室坐满了。活动在国歌声中开始,全程用维语进行,还是由村支书主持。我听不懂,讲座内容是后来从懂双语同事的笔记上看到的。
县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讲到,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抹黑了维吾尔民族的形象,破坏了维吾尔民族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声誉,从事这些活动的人没有真正理解伊斯兰教的教义。特别提到,有人说低保户领取政府发放的救助金违反教义,这是不对的,《古兰经》上说做好事不限民族、不限对象,有困难时政府来帮助,是可以接受的。同时提到共产党为大家传播科学知识,落实惠民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做了很多好事。要好好珍惜,自己也要多努力,逐渐过上好日子。
两位伊玛目讲的要点有四:一是要认清非法宗教活动本质上不是伊斯兰教义内容,决不能参与,要坚决反对暴力恐怖活动;二是要发扬维吾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习俗,按照传统仪式举办婚丧嫁娶活动,不蓄大胡子、不带面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教育好孩子、经营好家庭;三是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掌握发家致富技能,努力过上好日子,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四是要认识到共产党为大家创造了现在的良好生活和机会,拥护党的领导、支持村“两委”工作不违反伊斯兰教义,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按照法律规定办理结婚、离婚手续,要全力支持工作组工作。
除了讲座外,县大清真寺的伊玛目宣读了《县伊斯兰教协会关于恢复举行“乃孜”活动的倡议书》。“乃孜”是维吾尔族传统的为纪念亡人而举行的一种悼念活动,一般在人亡后的第7日、40日、百日、周年、三周年举行。“乃孜”日,丧主举办家宴,备“乃孜”饭款待亲友宾客,主人介绍亡人的生平事迹和品德,并邀请宗教领袖诵经,以追忆亡人、安慰活人。倡议书写到,人去世以后举行“乃孜”是维吾尔族代代相承的民族传统,举行“乃孜”不违反伊斯兰教传统,全体爱国宗教人士要带头举行“乃孜”,并引导信教群众参加“乃孜”活动。
村里影响力较大的一个清真寺伊玛目还代表村里的宗教人士进行了表态,说要积极引导村民抵制非法宗教活动,坚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把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上,全力支持我们工作组和村“两委”工作。
宗教知识讲座活动现场
2
不了解的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在清真寺以外,将教民组织起来举办讲座?为什么要多次强调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发扬民族传统?为什么要这么郑重其事地讨论如何举办婚丧嫁娶活动,是否蓄大胡子、带面纱这样的日常生活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现目前新疆的宗教形势。正如前面笔记说到的,在“伊斯兰教”这个大概念下,有不同的派别,在维吾尔社会里有对伊斯兰教义接受、表现的程度、形式不尽相同的不同人群。根据凤凰周刊《宗教极端保守思想危及新疆》一文援引新疆社科院学者的观点,伊斯兰教在新疆维吾尔本土化后,可细分为四种社会群体。
第一种是最世俗化的“文化穆斯林”,主要由“体制内”人员构成,他们很少参加念经、封斋等宗教活动,一般不忌烟酒,但会遵守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第二种是“世俗穆斯林”,主要由农民、普通市民,以及一些年长、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构成。相比文化穆斯林,他们宗教活动的实践更多,如封斋、做礼拜,如果周五有时间,一定会去清真寺(每周五是穆斯林的“主麻日”,教民们都去清真寺参加宗教活动)。但他们做这些只是怀着很朴素的信仰,一定程度是沿袭祖先的传统,除了斋月期间,其他时间都与常人无异,也不排斥烟酒。
第三种是“保守穆斯林”。就是瓦哈比教派,也称伊斯兰复古主义、原教旨主义。类似清教徒,提倡简朴生活,反对奢靡浪费,追求内心的安宁清修,平时严守戒律,但并不主张暴力,也没有政治诉求。第四种是“极端穆斯林”,也可以叫“政治穆斯林”,人数极少,由信奉瓦哈比教派的保守穆斯林人群发展而来,以宗教“改革派”为旗号,有明显的政治诉求。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都是由极端派发展来的。
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化穆斯林一直在维吾尔社会中占据主流,世俗穆斯林群体也是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后,看到外面新鲜世界的维吾尔群众愿意追求世俗化的生活,宗教保守思想瓦哈比教派并没有太多市场。但是,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伊斯兰向保守回归,瓦哈比教派的影响逐渐增大,由瓦哈比教派发展而来的宗教极端主义开始肆行乡野。他们以“宗教改革”的名义,打着宗教的旗号,以“净化伊斯兰”和做“虔诚穆斯林”为借口,排斥世代传承的民族风俗习惯,排斥传统服饰,要求年轻男子留大胡须,女子蒙面穿黑色罩袍;在结婚典礼上不允许唱歌、跳舞,办丧事不准戴孝、不准哭、不办“乃孜”;不承认国家颁发的证件,不到民政局办结婚证,而是只念“尼卡”(宗教对婚姻认可的一种仪式)结婚,念“三个塔拉克”(“塔拉克”意为“休妻”,男方对女方说一次表示俩人“离婚”,不能生活在一起,以后如双方都同意可“复婚”;如果说三个“塔拉克”则没有“复婚”的可能了)离婚;妄断“阿拉力”(清真)、“哈拉木”(非清真),比如说政府办的双语学校是“哈拉木”,政府修的路是“哈拉木”,电视节目是“哈拉木”等等,虔诚的穆斯林都不应接触这些东西。
因为极端主义打着“虔诚穆斯林”的旗号,很多群众为了表明自己的“虔诚”,并且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便跟着他们的主张走。整个社会风俗慢慢变化,女人的服饰、男人的形象、举办婚丧嫁娶的仪式和手续等等。然而宗教极端主义者只是以此为幌子,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政治诉求。
一般的教民其实并不确切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教义。他们接受宗教知识、举行宗教仪式,除了从小的传统外,很大程度上是从宗教人士那里经受教育。很多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清楚的,讲了才能清楚,而不同的主张都可能对他们产生影响。对于宗教极端主义所主张的那些与民族传统相违背的说法,他们也彷徨犹豫,很多人遵守那些主张是被社会氛围所裹挟。这就是举办这样活动的初衷,请这些反对宗教极端主义、认可拥护党的宗教政策的爱国宗教人士向教民们宣讲,引导教民保持他们的优良传统,不走宗教极端主义的路,分清正常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在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基础上,把精力放在发家致富过日子上。这是一场与宗教极端主义的人心争夺战,直接关系到正常社会秩序的土壤和基础,任务很重大。今天的活动之后我通过同事翻译采访了几位参加的年青人和中年人,他们的表述不一样,大意都是通过更权威、知识更渊博的伊玛目的讲座,很多问题更清楚更明白了。
3
今天的讲座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每个人都严肃庄重的参与其中。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两百个人坐在一起,探讨他们对于人生宇宙的认识、探讨他们的价值规范、探讨应该如何进行日常生活,这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活动。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只有个别高校的专业课上才会有类似的场景。我不禁想知道,宗教信仰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现在我还没有条件与他们直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只能从旁处比对。前段时间看了本书,《谁代表伊斯兰讲话——十几亿穆斯林的真实想法》,这本书以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在2001-2007开展的涵盖了全世界90%以上穆斯林的调查为基础,回答了许多关于穆斯林的问题。在信仰的重要性一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穆斯林说信仰让他们的生活有一个重要的目的,绝大多数人表示做礼拜能帮助他们克服焦虑,“不能想象如果没有与真主持续的联系,我怎么能应付繁重的工作和家庭事务。”在这里接触到的男人,不管长幼都会主动与我们握手,几乎都是伸出双手(如果对方是长者或值得尊敬的人才会如此),握手后还会以右手抚胸,表示真诚和敬意;见到的女人都会以右手抚胸致意。也许他们生活上未必顺意,但大部分人的眼神都透露着平静与坚定。入户走访时遇到的孩子,十几岁懂了事的都很有礼貌,显得稳重可靠。我想起了电影《战争之王》(The Load of War)中,凯奇的父亲虽然不是犹太教徒,但总喜欢戴犹太教标志的帽子,他说这帽子可以时常提醒他,头顶之上还有一些东西。也许信仰就是如此,让人有所敬畏,同时有所依恃。
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人民大众的鸦片。站在无神论的立场上,他最终要“扬弃产生这种幻想的处境(即宗教)”。我对于宗教认知薄浅,但觉得无论是否要承认神的存在,单是在人之初有这样一套积极、健康、向上的规范约束,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和整个社会,定有很多好处。只是,如何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营造正常和谐的宗教氛围;如何在双方都不断改革演进的过程中处理好宗教与世俗政治的关系,引导宗教与不断深化改革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相协调适应;如何在保持正常宗教信仰的同时发展社会经济,让信教群众不成为“被压迫的生灵”,让现代文明富裕的生活成为信教群众的“主食”,让宗教成为信教群众的“冰糖”而不是“鸦片”,这些都是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注:本文主要参考媒体文章和已公开的政策资料,未参阅任何工作文件。)
热孜万古丽的婚礼
2014年3月15日
1
前几天我们雇请做饭的日阳古丽请假了,因为她要张罗二女儿热孜万古丽今天结婚的事。昨天晚上她专程来到村委会邀请我们,我们欣然答应。实际上,即使没受到邀请我们也会去,参加村民家里的红白喜事,是我们的工作之一。
中午两点(北京时间,当地时间十二点)我们出发了。日阳古丽家也在这条乡村公路边上,离村委会不远,步行只要五分钟。远远就看见人头攒动,走近时日阳古丽已经迎在门口了,她热情地用维语与我们打招呼,几个女人跟在后面微笑着。男人们也出来依次与我们握手,有老有少。日阳古丽的丈夫已去世,她一个人支撑家庭;后来得知走在前面的是她的父亲,留着胡须,看起来六十多岁。我们被礼让着进了门。
与甘肃的农村一样,这里的婚礼也是男女双方分别举行。但这里门口没有专门的收礼登记处,进门后组长将准备好的装着礼金的信封送给日阳古丽,她表示非常感谢。我们之前了解了,这里的习俗也是送红包,只不过村里条件有限买不到,只能用信封代替。进门右手边有洗手台,上下两层,上面是铁皮做的水箱,水箱伸出两个水龙头,便形成了流水;下面是水槽,开一个小孔,下接水桶。洗完手后就准备吃饭了。
洗手台
我四处打量了一下。院子里正对着大门的是一个小门,里面顺延着几间挺大的棚厦,没有装修,也没有家具,看起来是做仓房用。今天里面架着锅灶,看来这一百多宾客的伙食是在这里做成的。大门右手边是新建的L型抗震安居房,是生活起居的场所。这种房子我入户走访时进去过,三室一厅的套间,约有120平方米。平房正对着的是后院门。这里的农户家基本都有一个不小的后院,养牲畜或种菜,后院里一般还有一个地库。大门西边没有建筑,是开阔的小院子,今天婚宴的桌子就搭在这里。
婚宴其实并非隆重的宴席。桌子是从村委会会议室拉来的条桌,只有五六个摆成的一排,我们去时靠近大门的那头已经坐着几位长者,桌子上用毯布铺了起来。我们和其他几位宾客顺次坐好,便开始上餐了。来的宾客多,一次不能全坐下,只能摆流水席。餐是依次上的,第一轮是干果小吃,铁盘子端着几个小碟,有甜枣、巴旦木、大豆、喜糖等,每四人一盘。过了一会,每人上了很小的一份凉粉,后来了解这个花样并不固定,只是为了丰富餐品。接下来是馕和茶水,馕用圆盘端,每盘三个,下面两个是普通常见的,最上面是加了葱花的葱花馕,有点像葱花饼,味道更好。
婚宴
馕吃得不多,不一会就连同干果撤了下去,抓饭端上来了。金黄色的抓饭盛在大圆盘里,上有一小块羊肉、一小份凉拌胡萝卜丝,三四个人一盘。抓饭是新疆另一种重要主食,先以清油炒羊肉和胡萝卜,再下入生大米,加水煮熟,有时还会加点葡萄干、杏干。做好之后饭是一粒粒的,色泽诱人,吃起来油香可口;饭里面的羊肉更是别有风味,比清炖多一点滋味,比红烧多一点鲜嫩。要是将米、肉、小菜一同吃下,那味道足以令人叫绝!一般的清真饭馆门口都会有一口大锅来做抓饭,后来我见到了今天的抓饭锅,直径足有两米,据说一次可以做150公斤大米。
在乌鲁木齐吃“抓饭”,还是会用筷子或勺子,今天这里却是名副其实的抓饭,无筷也无勺,只能以手抓食,这才是“抓饭”的本初吃法。试了一下,发现用手直接抓米吃是个技术活,一开始我直接从盘子中间抓了一把,吃的时候很困难,还掉了不少。我悄悄观察旁边的村干部,他为大家把羊肉撕成一个个小条,然后从盘子边开始,将饭捏成小块,用指尖抓起送食。用这种方法一吃果然很方便,于是吃了不少。
抓饭
抓饭之后,吃的流程就结束了。最后一个环节是祈祷,所有人将双手举在胸前,掌心向上,面朝掌心默诵经文,有一人出声领诵,诵完后以双手自上而下轻轻拂面,集体出声说一句“阿拉艾克拜尔”结束祈祷。我们入乡随俗,也跟着一起祈祷。后来从同事处得知,饭后的祈祷叫做“都哇”,经文是感谢真主赐予食物和一些祝福家庭生活的话;诵经时双手指间不能分开,诵完以手拂面是要将经文的祝福沾到自己身上而不落在空处;最后一句是阿拉伯语,意思是“真主是唯一的”。
我们没有多停留,就被领到对面邻居家的院子里。这里已经做好准备,要弹起曲儿跳起舞了。
2
邻居家的院子不大,但很规整。进门右手是新房子,房下台阶上空出来一溜,可以摆桌椅。左边墙下铺了几张毯布,可以坐人。两处座位像是看台和休息区,院子就是舞池。
从乡文艺队请来的乐手已经调好了琴。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造型和弹奏方式都像吉他的乐器,叫做热瓦甫,头小体长,将琴头枕在右臂上弹奏,声音铿锵。资料记载,热瓦甫起源于喀什,民间流传的喀什热瓦甫全长130厘米。弹布尔是阿拉伯乐器tanbūr的一种,在南疆很流行,造型有点琵琶的感觉,头和体之间为椭弧过度,琴体比热瓦甫显得要长,弹奏时琴头放在腿上,音域宽广,音色清亮柔美。艾吉克的音色有点像二胡,造型和演奏方式也很像,不过它的音箱有开孔,底部伸出一柄,柄下端有座,演奏时枕在大腿上。手鼓是单面的,击打时左手掌轻持鼓,右手五指并用,不同的手指打击不同位置、使用不同力度,可发出或低沉或清脆的不同声音,是整个乐曲的节奏。四个乐器配合,节奏明快、富于变化、明朗活泼的伴舞乐曲就飘出来了。除了弹布尔的演奏者外,其他几位乐师都是中年人,看起来经验丰富,颇有艺术范儿;演奏弹布尔的是一个小伙子,同时兼歌手,边弹边唱,那些音色有些低沉音调却婉转的歌声从他嘴里传出来的时候,仿佛在诉说一个故事,但又带着一种明显的节奏,让人禁不住想要动起来。
乐手
院子里人不多,女方的宾客在这里主要是自娱自乐,这个场子的最大使命是在娶亲队伍来之后,双方男人们共同跳起麦西来普。我们边听乐曲边等着娶亲的队伍。过了一会来了一辆白色小车和一辆中巴车,下来的全是女人,是男方的娶亲队伍,约有三四十人。女人们下车后没有进门,女方也没有人去招呼,她们就在门旁边不远处站成一堆。中巴车掉头返回去了,原来是去拉男人们。再过半个多小时,中巴车与一辆黑色小车一起回来。小车副驾驶上坐着一个穿着西装、内穿彩领白色衬衫的很帅的小伙子,正是新郎。男人们全下车,也有三四十人。同事告诉我,男方的亲戚、朋友能来的都可以来。男方人到齐了,迎亲的仪式开始了。
娶亲的男人们沿着路两边依次站成一个U形,新郎也在其中,面对着女方家门的最头上是新郎的父亲和叔伯们;女方的男宾客从门里出来,排成一队,从新郎父亲开始,依次与每个人握手问好。我不禁赞叹,这种方式男女双方的男人们人人都可见面,人人都可相互认识问好,今天成了亲戚,以后都好说话了。握手之后,乐手们从邻居院子里出来,边走边奏,音乐响了起来。这时候两个手里分别举着一个三叉树枝的年轻小伙子到路中间跳起舞来,舞蹈动作幅度很大,相互围绕盘旋,三叉树枝舞起来像鹿角一样。双方的宾客们围起来观看,小孩子高兴地挤在前面,几个观众逐渐也加入他们,男男一对,女女一对。过了一会,两个小伙子将手中的三叉树枝互换接着跳。再过一会他们开始用树枝与旁边的观众互动,从长者到小朋友们都伸手争相从上面摘取东西,我才看清原来树枝上挂着油饼、苹果、糖等。听同事介绍,这两个小伙子分别是男女双方的亲戚,树枝上挂食物寓意着婚后的日子丰盈美满。吃食摘完了,舞蹈暂时结束。
来娶亲的男人和女人们分两批进入女方家里吃抓饭,男人先吃。新郎不能在新娘家吃饭,被安排到刚才的邻居家。新郎清瘦高挑,刚下车的时候我跟在后面想要拍照,他已经走过去了,被看见我的伴郎拉了一下,便回过头来让我照,微笑中带着羞涩。新郎和两个伴郎坐在院子里墙下的毯布上,地有点硬,一位女孩拿进来一个蒲垫,扔到地上就走,这边的几个男孩吹着口哨起哄。新郎边来的男人们吃完饭,都来到这个院子,音乐再次响起来,男人们开始跳舞。同事们邀请新郎一起跳,他很高兴地加入了我们。女人们这时候去吃饭,她们不在这里跳舞。
我们跳完就回去了。回去时看见一些妇女手里拿着用布包起来的圆盘,同时告诉我那是村里的邻居们送来的礼物,一般是馕。村邻们只送礼物不给礼金,也不在事主家里吃饭。后面的程序是从同事那里听来的:男人们跳完舞、女人们吃完饭,大家一起去新娘家门口,男人们唱着歌将新娘迎出来。新娘与亲人告别后,便与新郎一起到婆家。新郎家的仪式在第二天,白天宴请亲朋好友,晚上举办隆重的舞会。
可惜这些都未能看到,下回村里有娶媳妇的一定要见识一番。
3
在婚礼上跳起热闹的麦西来普,本是维吾尔族传统仪式,但是正如前面笔记所说,近几年受宗教极端主义影响,乡村已经很少有按照传统方式办婚礼的了——不奏乐、不跳舞,一切在沉寂中进行。为了这次的舞蹈跳起来,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给女方家思想上的支持与鼓励,她们与男方家里商量后达成一致;举办文艺活动和宗教知识讲座营造氛围;帮助协调乡文艺队演出,争取了乡里、村上的支持,伊玛目也来观看了麦西来普。最终整个过程比较顺利。懂双语的同事与村民们聊天,村民们说其实他们也想按照原来的热闹形式办,只不过受氛围影响,没有人带头大家都不敢搞。这次之后村里的形势应该会有所改变。
诺鲁孜之一:春天的使者
2014年3月21日
(作者按:诺鲁孜节是庆祝春天到来的一个欢快吉庆的节日,我国新疆、中西亚、中东一带的许多穆斯林这几天共同欢度佳节。村里也举办了很多有趣的庆祝活动。今天的笔记中主页君做了一些“考据”,发现“诺鲁孜”的故事很有意思。在村里只能参考网页资料,如有不准确之处请回复指出,提前感谢!配图来自“最后一公里”。)
诺鲁孜节
前几天邻村的工作组做了庆祝诺鲁孜节的活动方案,希望我们提点意见建议。我来新疆两年多,对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如古尔邦节、肉孜节都了解了,诺鲁孜节却是第一次听说。于是便做了一些文献资料工作。
诺鲁孜并不是维吾尔语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最早应是波斯语音译,有时候也译作纳吾肉孜,意思是“新的一天”或者“新的光明”。诺鲁孜节是庆祝春季昼夜平分点的节日,这一天是春天来临的第一天,也就是我们二十四节气里的春分,一般为3月20日或21日。
新疆的很多少数民族都过诺鲁孜节,但这个节日不是他们专享,西欧、中亚和南亚、高加索、巴尔干及其他一些地区许多国家都有庆祝诺鲁孜节的传统,只不过各国各地区的拼写和发音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地区居民大都信仰伊斯兰教,但诺鲁孜节却并不是伊斯兰教的传统。
早在2500多年前,世界上现有的宗教都还没有诞生的时候,生活在波斯的人们就开始庆祝诺鲁孜节了。诺鲁孜节最早是锁罗亚斯德教最神圣的节日。这个名字有点奇怪的教是由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一位出生在米底王国(今伊朗北方)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的名为琐罗亚斯德的人所创立,相传诺鲁孜节就是这位创教士亲自确立的。琐罗亚斯德教创立后在中东迅速传播,成为阿契美尼德帝国(也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50年至330年)的国教。阿契美尼德帝国灭亡后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琐罗亚斯德教与其他多种宗教(希腊宗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在波斯并存,直到最后一个前伊斯兰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公元224年至651年),再次成为波斯地区的国教。后来波斯被阿拉伯征服,在伊斯兰化的过程中,琐罗亚斯德教受排斥,坚持信仰的人被迫向东迁徙,部分进入印度,部分通过西域进入中国。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被称为祆(音同“先”,专门为此教创造的汉字)教,受到当时北朝许多皇帝的支持,唐朝时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宋朝以后基本消失。现在的伊朗境内保留5座祆教寺院,但规模都很小,也举行宗教仪式,内有长年不灭的圣火。
有趣的是,金庸《倚天屠龙记》中记载的明教,即摩尼教,便起源于琐罗亚斯德教,但融合了许多基督教的教义。尼采的名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
虽然祆教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落,但它所流传下来的诺鲁孜节却被当年中东各国的信众们保留下来,并带到了中西亚、印度和中国等更广泛的地区,不断继承发扬。201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阿富汗、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伊朗、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土库曼斯坦等国提出的决议草案,将每年3月21日设立为“国际诺鲁孜节”。而在2009年,诺鲁孜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联合国关于“国际诺鲁孜节”的决议文件中写到,(联合国大会)“注意到在春分当天,世界各地有3亿多人庆祝诺鲁孜节,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铭记诺鲁孜节中各种传统和仪式的基础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文化和古老习俗,通过人的价值观的相互交流影响了东西方文明”,“注意到诺鲁孜节的取向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了解建设性劳动与大自然再生周期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庆祝诺鲁孜节
最早庆祝诺鲁孜节的伊朗的历法中,这一天是每年的第一天,所以诺鲁孜节被视为伊朗的春节或者新年,是伊朗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放13天假,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年长者会送红包给小孩。每家都要摆上诺鲁孜桌,桌上摆着不超过七种的以波斯语“S”开头的东西,所以这个桌子又被称为“7S”桌。一般诺鲁孜桌上会放苹果、大蒜、花草、沙棘、醋或硬币等,每个东西都有特别的含义,比如硬币代表钱、苹果代表健康、花草代表新鲜等。
在新疆,人们会在当天天亮而太阳还未升起时,在房屋门口用松树枝生火,每个人从火上跨过,将晦气留在门外;然后将冒烟的松枝带到牲畜圈门口,让畜群在烟上通过,祈求牲畜膘肥体壮,多多繁殖。还要用肉、大米、牛奶、枣、豆子等食物和水加盐一起煮,熬制类似八宝粥的诺鲁孜饭;家家户户都要做,大家互相串门拜访,都要吃上一点。还会举行歌舞和体育活动,共同欢庆春天的到来。
在春天到来的第一天,在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时刻,人们沿袭着几千年的传统,聚在一起欢庆美好的一年的开始。团聚、劳动、歌舞、和平,健康、丰收、吉庆、更生,诺鲁孜包含了人与自然最初的互动和人的最初美好心愿,这一天是亲友团聚、喜庆欢宴、载歌载舞的日子,也是一个关注净化和重生的重要时刻,人们在这一天再次发出和平亲善的祝愿。这一天里有生活、有奋进,更有和谐、有美好。
勒乌金小学的庆祝活动上悠扬的诗歌,用最灵动的语言赞美了这位春天的使者。
诺鲁孜之二:三首赞美诗(略)
诺鲁孜之三:校园里的欢庆
2014年3月21日
勒乌金小学以前是比较大的学校,村里的孩子们都在这上学。2009年附近几所村小合并办学,学校被撤。今年2月,应实际的需求又恢复了办学。这次欢庆诺鲁孜节是学校重新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活动,也刚好庆祝复课,老师同学们热情很高。
活动在上午举行。我们带着笔记本、文具盒等提前置办好的活动奖品到学校时,学生们已经开始演练了。
勒乌金小学开始演练
操场边上,孩子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按照年级组成几个队伍。几乎每个人都带着小花帽,帽子的花色多种多样,男孩的有绿底白花、白底黑花或黑底黄花等,女孩的则有多种色彩;帽子都是四角弧顶,女孩的帽子四个角上有金色的坠饰。花帽是维吾尔人出席正式、重要场合必戴的,小孩子的帽子有多种多样,成年男人的最常见的是绿底带花。汉族男人绝对不会把绿色帽子戴在头上,但在这里如果跟你说话的男人带着绿底花帽,则体现了他的庄重。这一现象被编入“新疆八大怪”里的一项——“绿帽头上戴”。
操场边摆了几个桌椅作为“看台”,音箱设备调试好,组成一个个方队的学生们便依次入场了。首先是仪仗队。四个女孩撑着国旗走在最前面,少先队队旗和四面彩旗紧跟着,旗手也是女孩。接着是两个男孩抬着一面中国大鼓,一个小男孩在后面边走边打,鼓声洪亮,富有节奏。后面是两个小鼓、两个小号、两个钹,都是男孩负责。小仪仗队虽然简单,但整体配合不错,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们看起来像模像样。仪仗队后面是老师的队伍,有四五个女老师,着装时尚。后面的几支方队有的手持鲜花、有的拿着彩色的小手鼓,从高年级到低年级,依次经过看台。每个队伍前都有少先队队旗或彩旗,经过看台时行队礼,同时喊着维语的口号。大约有一百一十学生,五六个方队。
入场后各支方队分别在看台的左、右、前方站定,中间留出了一片空地。奏唱国歌之后,校长讲了几句话,大概是介绍本次活动的主旨意义之类,就交由教务主任阿斯亚主持了。活动分文艺节目表演和体育比赛两部分。
在三位女老师优美的维语诗朗诵后,文艺节目开始了。一年级到六年级,每个班都有至少两个节目。有舞蹈、小品、合唱、诗朗诵、讲笑话,精彩纷呈,很有意思。
舞蹈在这里是最常见的文艺节目了,每个人随时跳一段在我们看来都很精彩。小学生们更是如此,有舒缓抒情的,也有动感现代的。我小学时也经常参加这样的跳舞节目,但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他们不同,都微笑着,虽然有些动作不是很统一到位,但脸上的神色足以令人对一群小学生的临时排练的舞蹈感到满意。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幕多情景舞,中间几个女孩跳舞,旁边同时有好几个情景,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玩球,还有的在侧翻,表现了校园的日常学习生活,这种编排的思路在一个南疆乡村的小学显得很特别。
学生们欢庆诺鲁孜节
一个小男孩和两个小姑娘演了小品,通过老师介绍知道,男孩演的是一个父亲,思想传统不让女儿上学了,另一个女孩演老师,说服了父亲,同意女孩上学。一个看起来很腼腆的小男孩讲笑话,类似于脱口秀,底下的孩子们全笑了,还要求再讲一个。诗朗诵也是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也是关于诺鲁孜,虽然还是不懂,但能听出来很有激情、很富有感染力。
十几个节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老师说排练这些节目只用了半天时间,不禁感到惊讶。虽然节目质量不算很高,但非常连贯、很有感觉,这肯定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看来维吾尔族能歌善舞是从娃娃就开始了。
节目后是几个简单的体育比赛,有跳绳、踢毽子、短跑等,我们没有继续观看。午饭之后还要组织参与村民们的庆祝活动。
诺鲁孜之四:家畜的战斗
2014年3月21日
下午两三点,村委会院子里已经人山人海。这是我们举办的几次活动以来人最多的一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活动还没有开始,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台,都充分利用起来了。
原计划是在村委会做一大锅诺鲁孜饭,但由于条件限制,改为大锅抓饭。与上次婚礼上一样的大锅,做了一百多公斤大米。锅和盘子是村里的清真寺所有,村民家里办事或者今天这样的集体活动,都可以拿来用。大米和羊肉是我们工作组赞助的。饭用大盘子盛着,三两个人一盘,在院子里就地开吃了。小学生们搞完活动也过来吃饭。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吃完饭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活动仪式。仍然是在国歌声中开始,村支书生病住院,由副书记喀斯木主持。除了我们副组长简单的讲话外,还邀请了村里的长者讲述诺鲁孜节的传统和意义。其实村里已经很多年没有举办过诺鲁孜节庆祝活动了,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诺鲁孜为何物。所以今年的活动意义重大。
仪式之后,活动开始,拔河、排球赛、斗羊和斗鸡依次上演。我们村有5个小组,每个小组成立了男子拔河队,依次比赛,很是激烈。还有两支女子队伍,也上场一决胜负。拔河比赛倒是平常活动,但是大家很投入、很热情,凝聚力挺强。这与我的甘肃农村的经验很不相符,我印象中农民比较散漫,很难组成凝聚的战斗力。排球是村里青年们最喜爱的运动,高手多,打得精彩,观众也热情。
激烈的拔河
最受瞩目的要属斗羊和斗鸡了。篮球场地上,观众们里外三层围起一个长宽五六米的空地,参与决斗的羊在主人的牵引下从两侧登场,都是壮硕的公绵羊,五六只羊两两相斗,最终决出前三名。羊的确是温柔的动物,将两只公羊放在一起,它们自己是斗不起来的。于是只能在主人的助推下冲向对方,猛抵一下随即分开再来一次,如此往复直到分出胜负,所以观赏性不是很高。
家畜的战斗
斗鸡长的挺拔雄昂、毛疏肌健,一幅运动健将模样。两鸡一接头便开始互啄起来,轻微接触后,被主人分开,决斗正式开始。双方伸出头相互对望,“怒发冲冠”,然后便纠缠在一起。只见它们时而勇冲狠打、时而后退防守,时而腾空俯冲、时而交脖互扭,像两个武林高手,也像重量级的拳击手。斗鸡精彩,但进展缓慢,往往斗的难分难解,到最后鸡冠和脖子上都鲜血淋漓。村里不少人养斗鸡,经常到乡里参加比赛,也有私下里以斗鸡赌钱的。今天场上就有人为自家的鸡压500块寻找挑战者,被制止了。
高手过招
斗鸡结束后,活动到了尾声,我们为胜出者发放了奖金。今年是村里多年来第一次搞诺鲁孜节的庆祝活动,这倒不是因为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诺鲁孜节是新疆很多民族的古老传统,有两千多年历史。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习俗文化不同,对这一传统继承发扬的情况也不同。对诺鲁孜节传承最好的是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牧民,他们因为在牧区条件有限,宗教仪式方面相对简化一些,民族传统保留的空间比较大。而维吾尔族大部分过着农业定居生活,宗教活动比较深化,于是诺鲁孜节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便逐渐淡化。近几年很多地方大力倡导举办隆重的诺鲁孜节庆祝活动,逐渐营造了浓厚氛围,这也是诺鲁孜节应得的,因为从历史传统的角度讲,诺鲁孜节比肉孜节、古尔邦节分量都要重,我的柯尔克孜族同事也是这样认为,他们庆祝诺鲁孜节的活动要隆重很多。这种氛围下南疆地区也逐渐回归,努力弘扬民族传统,这对于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再访勒乌金小学
2014年3月24日
副县长阿孜古丽来村小学调研,我们也随着去,这是我第二次到勒乌金小学。调研用维语,我和懂汉语的老师聊了聊,后来又通过同事翻译和校长做了些交流,对小学的情况多了些了解。
勒乌金小学成立于1955年,是附近几个村里比较大的学校。在全国统一的乡村小学合并办学政策下,2009年全乡16个村小合并为8个不完全小学和一个乡中心小学,勒乌金小学被撤销。8个小学只有一至三年级,走读制;中心小学有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几年运行下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孩子太小上学太远存在安全隐患、住宿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于是在一些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倡议下,原来合并的学校部分撤销,全乡恢复了4所小学。勒乌金小学今年2月重新开学。
学校大门是常见的铁栅栏门,两侧的白墙上分别用维语写着“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和“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活动进入学校”,维语下面留了很大空白,听校长说是要写汉语,还没来得及。从门口进来,道路两旁是比较大的花圃,前方有国旗杆,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排平房校舍,约有五六个教室,建造铭牌上写着“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建成于1996年。右手边花圃后也有一排校舍,看起来要新一些,是2006年教育拨款项目建成的。从两座校舍间穿过去,新校舍后面就是操场,不大,有两个篮框,地面没有硬化。
勒乌金小学校园
勒乌金小学共有110个学生,一至六年级各1个班;五六年级学生人数较多,有二三十个,其他各年级都是十几个。绝大部分是本村的学生,只六年级有7个邻村的,因为在这里上学离家更近。目前村里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已经上学,学费、课本费、营养午餐、校服全部免费,学校有小食堂,由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负责。国家有关义务教育的政策基本都落实到位,教育经费每年按照人头为每位学生拨款500元,由乡教育办核算中心统一支配,学校根据实际支出报账。
教师有9名,2男7女;8个正式编制,1名男老师为临时聘用代课。年轻教师有五六名,大都是本地区大中专院校毕业。这些老师原来都在乡中心小学或邻村的学校工作。校长艾海提是位温和的小伙子,三十二三岁,能听懂汉语,会说的很少;教务主任阿斯亚很端庄,两次见她都穿着藏蓝色职业套装,汉语很好。除了聘用的外其他老师家都不在本村,住县城的几位平时拼车上下班,也有住在乡里的。有4名老师能够用维汉双语上课,但经过统一培训认证的只有2名。3名老师拥有小学二级教师资格证。
学生们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汉语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4门课先后用汉语教学,分别是汉语、数学、科学和信息技术,科学和信息技术三年级以后才开设。一年级的课程有数学、语文、品德与生活、汉语、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阳光体育、新疆;二年级没有变化;三年级多了科学、信息技术、民族团结,新疆改为“新疆与地方”;四、五、六年级与三年级相同。
五年级汉语课本
语文是用维吾尔语上的,学习识字、语法等;综合实践主要教孩子们生活技能,如做凉菜、补衣服;阳光体育是在体育课之外的自由活动时间,有时候老师会带着学跳民族舞蹈;新疆课程,讲解新疆历史传统知识,增进地域认同;信息技术本来要上机操作,但由于还没有机房,目前只是讲解书本知识。民族团结课上,引导学生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维护民族团结,同时教育学生不参与平时的宗教活动;阿斯亚老师告诉我,家长们也比较支持学生不参与宗教活动,如果学生愿意,18岁以后再开始参加。
汉语课从拼音开始教,与我们小时候一样,通过简单的课文识字认字,但是不学语法。我看过五年级的课本,课文不长,一篇大概学习十二三个词语。孩子们学习时声音很洪亮,但大部分读音不准。老师示范课后休息时我拿起课本,看见学生们有些期待,便试着教了几句。当我问“谁愿意为大家读课文”时,许多双小手举起来了,只是读的并不流利。我用手势比划的方式教他们学习音调,很受欢迎。老师告诉我,一个班大概有三四个学生很喜欢学习,比较用功,学的比较好。
当问到对学校以后发展有什么计划时,这位曾经是乡中心小学一名班主任的校长思考了一会,说,希望将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一层,促进品德教育的发展,将学校操场和活动设施建设的好一些,让村里的适龄儿童全都来上学。其实最后一条已经做到了,但其他几条比较困难。
副县长调研时校长反映了缺少计算机设备、教师力量不够、室外活动场所条件差等几个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师资。学校核定编制除校长外有12名教师(平均一个班2名),目前只有7名。一名教师要教授多门课程,精力很难顾得过来,也未必所有教的课都专长,质量也无法保证。阿斯亚说,由于人手缺,她的大量时间用在了各种校务工作上,没有时间带学生,如果能多和学生在一起,可以教育的更好。双语岗位教师很少,很多年级大的教师不懂双语,能力也较弱,校长希望最好有一个提前退休制度,好让年轻有活力的补充进来。而更为严峻的是,农村条件差,年轻教师一有机会便会到县城或地区工作,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途径。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最大途径,也是争取人心的最好方式。如何在乡村学校留住更多的优秀双语人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孩子掌握汉语和其他知识,走出这里、走到全国甚至世界舞台上,真正与现代文明融合起来并影响带动整个维吾尔社会发展,能够做工作的空间很大,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红色文化网,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 //www.oliviahoang.com/wzzx/djhk/jswx/2014-04-22/25738.html-红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