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云淡水暖:雷锋班战友的清苦与骗子成群

作者:云淡水暖   来源:红色文化网  

雷锋班战友的清苦与骗子成群

云淡水暖




昨天是3月5日,雷锋纪念日,人民网图片频道做了一个专题《探访雷锋生前同班战友系列报道》,挂在首页一天。草民看了看,记者总共访问了7位雷锋生前的战友,计有:乔安山,庞春学、于泉洋,田生绵,周述明,艾其福、雷锋班第一任班长张兴吉等。给人总的印象有两个:一是雷锋精神伴随了这些老兵一辈子,他们也或践行、或宣传了,或践行加宣传了一辈子雷锋精神;二是这些老人大都清贫,且在清贫中坚守着那一份高尚。

比如,辽宁辽阳的田生锦老人,离开部队16年一直对别人隐瞒他是雷锋同班战友的身份,单位领导慰问老劳模的时候,上门见到墙上的照片,才知道其身份,大家回头一想,田师傅还真是做了一辈子好人,人称“田雷锋”、“田好人”开汽车的,单位分一袋大米还自己分几次背回家,从不用公司的车为自己拉一砖半瓦。但是,记者感叹道:田生绵和他的子女们还过着改革开放前的简陋生活。这改革开放的成果怎么就没惠及到这个活雷锋的家庭之中呢?草民觉得,这正好反映了田师傅一辈子做好人、做普通人的有可能导致的生活状况,应该问的是,有几个诚实劳动的“先富”了呢?

而田雷锋的另外一位四川籍的战友艾其福,艾其福是个农村乡际班车驾驶员,记者说:因为他经常帮助乘客排忧解难,也是远近闻名的好人,但当问到他与雷锋的关系时,大家都很愕然:“雷锋当然知道了,他与雷锋有个啥子关系?”,至今,他所在的镇里面还没人知道他是雷锋的同班战友。而艾其福老人的家境也很窘迫,妻子已瘫痪多年大儿子是先天性的视力障碍,父亲96岁过世,一个人伺候这老弱病残的老少三代,现在他还要继续伺候瘫痪的妻子和视盲的儿子。但记者发现,艾其福并不说生活的压力。这说明,艾其福老人在社会上力行好人的准则,在家庭的困苦面前保持一种淡定的坚强,用雷锋的另外一位四川籍战友来綦恩的话说:雷锋做的那些事儿,都是我们能做却不愿意去做的事儿,雷锋的伟大就在于他的平凡。

在平凡中彰显伟大,从一个身居农村的老人口中说出来,似乎在预示着一种现实,就是这样的境界正在慢慢被淡化。现在的生存标准是“不平凡”,而不平凡的主要指标之一就是金钱或者权势,平凡意味着“不成功”,这是一种主流的导向,央视2套的“对话”栏目、“财富故事会”栏目,林林种种的栏目,其访谈、讲述的对象,大体是富商大贾、权威学阀,而且主持人们开口“成功人士”、闭口“成功人士”。按照这个标准,中国99%的人群是无缘“成功”人士的,那就归入“平凡而不成功的人士”。

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在放大这些“成功”的标准和典型,从而可能会掩盖一个社会逻辑:其实在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不成功”的平凡的人,总拿以金钱、强势为标准的样板来标榜,事实上是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社会思维定势:只要能够捞到钱、成为强势群体中的一员,可以不择手段,不讲道德。不信,可以看看央视访谈的“成功人士”们,有没有把自己的“成功”之路原原本本地、清清楚楚地交待过?

而现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最典型的莫过于前几天的一段新闻,一个老大爷跌倒在地,最先喊的一句话是“我自己跌倒的”,这句话对社会生态的描述,胜过千言万语,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整个社会在“成功人士”们的光辉下,呈现出来的冷漠无情,令人感叹。当然,数十年来关于雷锋精神的传承,也并非完全被湮灭,今天之所以还有“爱心人士”、“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或多或少都能够找到雷锋精神所表达的那种崇高境界的追求。但与“成功人士们”的得意相映衬,雷锋班的战友们的生存状态就寒酸到了极致,这种强烈的对比,也并非没有影响力。

一个这种影响力的体现就是——骗子何其多,3月6日,与“学雷锋”日只差一天,《新闻晨报》有一则消息“短信诈骗活动仍居高不下 银监局曝光五类新骗招”,报道说:去年以来,不法分子利用短信等各种虚假信息,对银行客户实施诈骗的案件持续高发,沪上银行一年内至少拦截了600多起此类诈骗案件,有的“中计”市民甚至已经伸手要按转账的“确定键”,在最后一秒才被银行说服,避免了10万余元的损失。骗子利用“账户被盗用”、“账户受监控”、“亲人受伤”、“客户欠费”、“购车购房退税”等五类新名目骗取市民进行转账操作。有一天央视《法制频道》报道,一位上海的老太太被骗走上百万元。

而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关的新闻还有:“警惕短信诈骗新形式:伪称复制SIM卡”、“12321提醒:警惕又一短信诈骗新形式”、“ 短信诈骗层出不穷 手机被盗后应马上申请停机”、“ 武汉破获300万元特大短信诈骗案”、“ 浙江金华查获短信诈骗团伙缴获800张银行卡”等等等等,诈骗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常态,骗卖妇女、拐骗小孩、骗人入股、骗贷款,几乎无所不骗。

刚才还看到一个更加高明的骗子团伙的消息,“揭密病毒产业链:挂马集团利润达千万”,这是网络诈骗的一种,据懂行的人说,这种骗术的病毒,连新华网、人民网都会中招。就是说专门有人编写挂马病毒,入侵知名网站后,利用知名网站的服务器对访问者传染木马病毒,被传染的计算机会不知不觉中被盗取各种信息,特别是账号信息。这其实就是一种虚拟诈骗,而诈骗的结果是现实的,落实到钱财。据说这种诈骗已经形成产业链,“一般的病毒作者工作室都是一到两人组成,分别扮演项目经理和实施人员角色。”“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是‘带头大哥’,会分得三分之二的收入既180万左右,而即使是‘二线小弟’也能获得百万年薪。”

道德沦丧,信用尽失,与物欲横流,尔虞我诈的形态分不开,但如果那些脑满肠肥、仪表堂堂的“成功者“们背后的肮脏无法追究,无人追究,怎么又能要求榜样的效应不存在呢。

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往往是平平凡凡的、默默无闻的,还往往是与富贵荣华无缘的,从这一点上看,雷锋的战友们没有“成功”,而像“病毒工作室”这样的小骗子已经“成功”了,还有千万、亿万到手的大骗子。



//www.oliviahoang.com/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