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战争的氛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空前浓厚,人们纷纷谈论亚太爆发战争的前景,这的确是一个重要问题,任何一个相关的国家对此都不能不做认真评估,任何一个严肃的观察家都不能不对此认真审视,亚太战争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如果真的爆发,又将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观察战争与否可以有很多视角,但基本的不外两点,一是有无爆发点,因为热点冲突而引发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常见的现象;二是主观动机,相关各方的战略动机是战争与否的内在因素。这两者也有相辅相成的效应,譬如,一个国家可能本来没有战争动机,但由于热点冲突的压迫,因而不得不把战争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就是一个典型,可以说,1840年以来,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中国主动挑起的;一个国家战争动机极其强烈,表现出强烈的军国主义疯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热点冲突,它也要人为地制造各种“事变”,挑动冲突使战争变成现实。近代以来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它不断地制造各种事变,借“事变”扩大危机,直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从上述两点出发,那么,现如今亚太地区战争可能性到底怎样呢?
第一,战争的危险与日俱增,因摩擦冲突可能引发战争的热点众多。
一是朝鲜半岛。这个地区形势持续紧张,曾经发生多起武装冲突。现在,朝鲜方面出现了缓和局势的愿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方案,但韩国并不买账,对此已经予以断然拒绝。现在看来,形势对韩国方面相当有利,中日冲突胶着,各被牵制;朝鲜内部恶斗不已,经济、社会与精神状况持续紧张,但指望朝鲜自动屈服屈膝也绝不可能,所以韩国绝不想给对方以任何喘息的机会,一定要推动局势更加紧张,以此向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以压促变,让朝鲜终有撑不住的那天。在这样的态势下,朝鲜半岛就是一个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危险的战争爆发点。
二是钓鱼岛周边。很明显,中日钓鱼岛争端是一个无解之争,冲突的双方都在向战争边缘政策靠拢,都想从中寻找出路,所以彼此的对峙不断上新台阶,而下一个台阶很可能就是准军事摩擦,越过准军事摩擦阶段,接下来的就是直接的军事冲突,战争危险将达到空前的程度。
三是南沙诸岛。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菲律宾、越南等在南海诸岛上的立场只会越来越顽固,其中危险的是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岛屿争端。如果在美国的支持推动下,菲律宾与相关国家合谋瓜分我南海诸岛,相互间达成妥协,签署协议彼此承认对我岛屿的占领,则中国非被逼出手不可,这里面的战争风险不容低估。
除上述热点以外,潜在的热点还有台湾海峡与印巴之间。台湾的政治走向前途未明,目前的两岸关系根本靠不住;在中国被严重牵制的战略背景下,印度会不会投机取巧借机生事,发起向巴基斯坦挑衅,也有不可忽略的可能。
展望未来,一种更加危险的可能是,上述各个热点大致在同一时期激化到临近战争状态。当然,这种情况不会是一种偶然,而一定是精心策划的结果。但这样的战略策划,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智慧与技能,战略上的入门汉都可到达此等水准。鉴于这种可能性的门槛甚低,所以,这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巨大危险。
第二,战争的动机客观存在,美日韩都有强烈的战争冲动
关于美日的战争动机,一些中国人围绕钓鱼岛争端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他们说,现在的情形是“日本不敢打,美国不愿打,中国不想打”,因而中美日之间的战争无论如何也打不起来。既然中美日之间没有战争的可能,特别是有“美国不愿打仗”这样一个因素的制约,整个亚太地区也绝无烽火燃起的可能,于是,他们得出结论说,中国的战略环境相当宽松,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说,这种断然否定美日战争动机的判断严重失实,是没有根据的想当然。
首先说美国。
判断美国愿不愿意打,依据只能是美国统治当局的政策取向,而不能根据什么专家、学者的议论而望文生义,也不能因为美国的民意中有一些反战倾向就以偏概全。事实上,美国一直在物质、技术、计划等各个方面全面准备进行新的战争。就亚太地区而言,美国正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空海一体战”,已经三番五次地保证介入钓鱼岛冲突、南海冲突、台湾海峡冲突和朝鲜半岛冲突,公开声明绝不会在上述地区爆发战争的时候坐视。种种事实说明,只要需要,美国将随时投入到战争中去,用美国政客的话说,美国愿意为美国和世界的和平而打仗,这一点,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过去是这样,今后还将是这样。怎么能说美国“不愿打”呢?
战争曾经为美国走向霸权提供了多次历史性的契机,由于美洲大陆远隔重洋,不受兵燹,所以欧亚大陆战争总能给美国带来了渔翁得利的机遇。靠战争实现霸权,靠战争维持霸权,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经验,也是美国霸权最可靠的战略手段。就亚太的现实情况而言,一场有相当规模的战争对美国利大于弊,对美国来说,操纵这样一场战争,让亚太地区陷入内斗之中,最低目标是实现遏制所谓的“中国扩张”,进一步努力可以达到重创中国的目的,在美国看来,战争是中止中国挑战、确保美国霸权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干脆和最速效的办法,正因为如此,所以今日的美国对一场新的亚太战争,不是什么“不愿意打”,而是跃跃欲试,加紧前期的各种准备工作,美国的军舰飞机源源不断开往远东,空前活跃地游弋在亚洲大陆边缘,就是突出的表征。
其次说日本。
判断日本“不敢打”同样依据不足。日本真的惧怕中国吗?如果真的惧怕中国,日本不会敢将钓鱼岛冲突挑动起来,比如,对南千岛群岛日本就老实得很;更不会在钓鱼岛冲突出现后变本加厉一再挑衅中国,不但在钓鱼岛问题上根本不理会中国的主张,而且将挑衅的范围扩大到历史认知、推进到南亚印度,拓展到非洲大陆,可以说,当今日本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丝毫没有露出一点惧怕中国的样子,军事上尤其如此,进来日本频繁举行的军演无不以中国为作战对象假想敌,并且公开招摇,如同下战表一般,而中国的军演,日本军舰敢闯进来长时间跟踪监视,这样的日本像是一个“不敢打”的日本吗?
其实,中国的“专家”、“学者”自己就逻辑混乱,他们说中国“不想打”,一个不想打仗的中国,还有让武力狂热之日本惧怕的可能吗?
走怎样大国成长的道路,日本已经别无选择。日本不是德国,没有德国的优越处境,也做不到德国那样能够以经济杠杆实现欧洲一体化。夹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现如今的日本只能重复历史的旧辙,以日美同盟为靠山,以服务美国战略目标为契机,重振军国雄风,而对手只能是朝鲜、中国,核心是中国,这是历史的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战争早晚要来,日本现在所做的不过是早为之计而已。安倍晋三之流不是战略傻子,也不是政治小丑或精神狂人,他们都是些冷峻理智的政客,对战争的吉凶利弊了然于胸。当战争从逻辑上无可避免的时候,全力以赴的确是最佳选择。
最后说韩国。
韩国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在西方舆论的渲染下,在中国一些“专家”、“学者”的积极配合下,朝鲜成了好斗的恶狼,而韩国就是无辜的羔羊,似乎朝鲜半岛战争的危险全部都来源于朝鲜,他们从不认为(或者装作不知道)韩国正在准备发动对北方的战争。
但是,韩国一直觊觎通过战争摧毁朝鲜政权,即使在南北双方往来密切的时候,韩国也没放弃武力统一的选择,这是公开的秘密。近来朝鲜的金正恩频频发起和平攻势,还借春节之机提出建议停止互相攻击,但遭到了韩国的断然拒绝,中国某些媒体对此称令人意外,这其实一点都不意外。,现在,韩国比以往更热切地盼望朝鲜发生内乱,并且判断离这一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所以正在与美国一起组织“占领平壤”的军事演习,准备一有机会就迅猛向北方挺进。更加玩火的是,韩国还在美国的支持下进行“针对性遏制战略”演习,搞所谓“在发现朝鲜有可能或者已经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的军事应对”。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动向,“朝鲜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是一个模棱两可随时可以拿来用的借口,是当年萨达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朝鲜再版。这说明,美韩集团正在寻找机会,只要机会一旦,他们就可能发动一场号称自卫的战争,从“三八线”自卫到平壤,再从平壤自卫到鸭绿江边。总之,因为渴望统一,韩国有强烈的战争动机,其冲动程度很可能并不逊于日本的新军国主义。
第三,中国“不想打”,但战争的扳机并不在中国的手中。
上述“专家”、“学者”对美日韩的判断是错误的,但这不意味他们对中国的判断也一定失误,他们判断说“中国不想打”,可能基本准确。笔者也以为,惧怕战争,是当代中国最大的软肋。
但是,中国“不想打”在现如今亚太战略生态中并不具有主导意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的战略分量压不住亚太的战略天平,而只能被美国、日本甚至韩国、菲律宾牵着鼻子走,简单地说,就是中国说了不算。
这是因为,现今的中国缺少足够的战略威慑力。
尽管“中国威胁论”炒作得甚嚣尘上,但当今世界有谁真的惧怕中国吗?就军事威慑而言,不要说日本、印度对中国没有多少惧心,就算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对中国也不见得有多害怕。尽管中国的新装备近年来层出不穷,不断服役,这是事实,但任何一个清醒的军事观察家都不会被美轮美奂的武器所蒙蔽,他们更要看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勇气、意志与职业水平,中国军事资源丰厚,但资源毕竟并不等于能力,现代中国的军事能力到底怎样,的确是一个未知数,就连中国人自己也不摸底。一个大国,如此这般的威慑水平,当然也就影响不了对手的战争动机,也难以左右冲突热点的具体进程。
这还因为,现今的中国也缺少重塑战略局面的勇气、信心与办法。
改变自身的战略处境,就要改造或者重塑战略环境,推动战略天平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倾斜,这大概是基本的战略常识。但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却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因为这需要变更既有的战略秩序,而中国对美国有一个重要战略承诺,就是不改变现有秩序;这也需要改变过去的战略逻辑,要与对手博弈,进行激烈的斗争较量,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当代中国奉行的是“合作、共赢”,用和平发展的紧箍咒把自己拷了起来,动弹不得;这还需要寻找强大的盟友,俄罗斯现成地摆在那里,但中国社会上层的“精英”们大都带有较多的英美基因遗传,一想到与俄结盟就浑身哆嗦;这还需要尽快改变中国对西方的经贸依赖,变出口贸易型发展为内需驱动型发展,但中国社会的上层“精英”们一想到这点也同样浑身哆嗦……这样一来,中国就只能无奈地面对日趋恶化的战略形势,除了一些“花架子”式的“有所作为”之外,剩下的就是随波逐流。
心神不定地等待别人在某个时候扣动战争的扳机,这就是当代中国“不想打”的真实内涵。
那么,如果亚太战争果然爆发,这场战争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毫无疑问,新的亚太战争必将对地区乃至全球局势产生强大的冲击,冲击波将遍及亚太各个角落,各种战略势力将在这一强大的冲击下重新组合,从而深刻地改变亚太乃至全球的战略秩序。
当然,对中国而言,这些都属于题外话。真正重要的问题在于,这场可能性越来越大的战争,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影响深远而众多,但现在值得讨论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可能会给中国的“公知”们带来深重的精神创伤
众所周知,中国主流的“专家”、“学者”们所信奉的是“和平发展时代主题”论,这是他们对于时代的战略定性。正是在这一定性之下,才演绎出中国“和平崛起”,建设“和谐世界”的战略定位,才有了所谓的“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在上述这些战略层面的定性、定位、判断的共同演绎下,因此才有了中国要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实现一体化、全球化这一惊人的总目标、总方向。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不仅如此,这个庞大的逻辑体系与其说是一种理论思想,还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信仰,因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已然固化成为中国“公知”们不可动摇的信念,已经升华成为中国社会“精英”阶层的精神支柱。
但是,无情的事实正在粉碎中国主流“公知”们的这个精神信仰。亚太战争可能性的日趋增长说明,中国正面临不可忽视的战争危机,因此,世界是否还有“和平发展”的主题不说,关键是中国的霓裳羽衣之曲将被彻底惊散,中国的首要任务将是如何赢得战争,因为只有赢得战争才能赢得和平、赢得发展,否则和平发展就要没有着落。如此严峻的现实令他们的理论不攻自破,也使得他们在理论逻辑上与思想精神上相当难堪。并且一旦战争爆发,“接轨”就如同“见鬼”,“全球化”就是“说屁话”,而一切所谓的普世价值及“韬光养晦”之类的呓语,在战争中必将成为过街老鼠,甚至连老鼠都不如,因为老鼠尚可过街,而届时普世价值恐怕连大街都要不敢过、不能过了。所以,如果问现如今的中国哪一部分群体活得最不耐烦,中国的“公知”们显然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不缺吃穿,不少钱财名利,但精神上却相当难受,而且也将越来越苦闷。这是何等的精神创伤呵!
其二,有对中国造成战略重创的现实危险
对于战争,人们习惯于关注战场上的输赢。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具体战场上,很多时候可能不分胜负也难以分出胜负,更重要的是,有的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却输掉了战略的胜利,简单地说,就是战场胜利战略失败。而所谓完胜或者全胜,就是既要赢得战场上的胜利也同时要赢得战略上的胜利。具体对于中国而言,未来中国不仅需要战场上的胜利,这是必须的,更需要战略上的胜利,即中国必须避免亚太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重创。
就现实情况看,这一可怕的危险客观地摆在哪里。现在,中国的经济有两个危险的依赖,一是依赖西方国家的市场,二是依赖海洋运输。一旦这两个依赖的任何一个出现危机,都足以重创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所以,中国如果对未来可能的战争做认真准备的话,那么一方面需要做军事上的准备,另一方面就要全力解决掉上述两个依赖的问题,否则就难免战略上的重创。普世阵营的“专家”“学者”们经常拿所谓“一旦发生战争,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就要付诸东流”之类的话来恫吓,其玄机就在这里。
其三,中国居安思危还是居危思安
过去讲中国应该“居安思危”,也就是要安不忘危的意思,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是中国很“安”,但现如今这个前提似可商榷,似“安”而实“危”,说居安思危恐怕已经过时,如果换成“居危思安”好像更恰当一些。所谓中国“居危”者,一危相当孤立,不论在哪儿发生战事,中国都将是孤身对群狼。二危临战状态不佳,武装力量远没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水准;三危民心意志不坚,抛开第五纵队不说,战争就意味着封锁、短缺,也意味着流血、牺牲,而宴安鸩毒,当代中国社会艰苦奋斗的精神淡漠,流血牺牲的勇气消沉,一场新的苦日子能否熬过去都难说,在更残酷的流血牺牲面前是否挺得住,在所难言,严重一点说,甚至有造成社会崩溃的危险。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安稳就难说可靠。
应该怎样结束这篇文章的议论呢?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本该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本文显然离此太远,但也不能不勉力为之。谈论亚太战争的可能性,并不是笔者多么热爱它、盼望它,也不想争论谁的观点对错。问题在于,客观形势呼唤中国必须有一个战略上的新生,中国要么顺势而为,要么被痛苦地逼上梁山,二者必居其一。这就是谈论有关“亚太战争的可能与影响”这一话题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