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18年到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走过了第一个5年,然而很多地方的农村发展动力依旧薄弱,缺产能、缺资金、缺基础设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把城市的资源——人才,资金,设施——引向农村,而农村就像一个“漏斗”,投入很多,留下的却很少。原因何在呢?
江宇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城市资源难以流动到乡村,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弱,群众散”,经营体制碎片化。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体制已经完全成为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新时代乡村发展振兴。因此,乡村振兴不能就产业论产业、就生产力论生产力,必须首先解决农村经营碎片化这个生产关系问题,把农村分散的资源和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产业和社区发展,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乡村振兴的瓶颈在于组织振兴!
江宇老师的讲座清晰地阐明,组织振兴的关键在于党组织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其核心是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要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建设共同生产,绝不可能单纯依靠指挥和命令群众。组织振兴要求大批党员和干部虚心向群众学习,耐心发动、组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组织振兴要求批判“唯产业论”、“唯经济论”,从单纯依靠龙头企业、种田大户转向组织和依靠广大农村群众;组织振兴要求转变发展目标,发展不等于单纯追求GDP增长,而要追求乡村和农民全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以群众共同富裕、安家乐业、自我解放为目的。
江宇老师理论结合实践,为乡村振兴探索着切实可行道路,更为乡村的未来描述出一幅振奋光明的图景。
主讲人|江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近期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乡村振兴、医疗改革等,主要著作有《大国新路——中国道路的历史和未来》《烟台纪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之路》《A New World is Possible: Modernization of China》等)
描绘集体劳动场面的农民画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同志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7月1号,是党的生日,对每一个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者来说,今天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可能比过年和自己的生日还要重要。所以我也非常感谢在今天这么宝贵的日子来安排我做讲座,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于乡村振兴的问题。
我今天讲的题目叫“不忘初心,坚持乡村振兴的正确政治方向”。
有同学要问,在中国很多事情,首先都要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那么,具体到乡村振兴,“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指什么?它当然是有具体的含义的。我分三个问题来说:
第一个问题,今天是党的生日,我们先来讲一讲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认识,因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导。但党如何领导农村工作?如何领导经济工作?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程序上和台账上,而要真正把党的理想、理论、组织、制度、作风渗透到经济工作方方面面。在这个问题上,目前还有存在着虚无主义、形式主义、“两张皮”的想法和做法。所以,在讲乡村振兴之前,我们要讲清楚如何认识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第二个问题,党的二十大系统提出和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讲讲中国式现代化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新的机遇。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加明确和坚定为什么必须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
第三个问题,讲一讲上面这些要求——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农村具体怎样操作、怎样实现。
一
党的生日说党建
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因为看新闻、看报纸,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道理。但是如果真正从理论上说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搞党的建设、怎样搞党的建设,可能也不是那么容易。
中国共产党要搞党的建设,首先就是因为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是人类历史上的新型政党,只有持续进行党的建设,党才能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实现党的使命。
恩格斯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从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来看,共产党是什么?共产党要干什么?共产党和其他类型的政党、团体有什么区别?答案是:共产党首先要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然后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把无产阶级、工农群众组织起来,再利用这个规律去改造世界,为人类求解放,最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所以,无产阶级政党虽然名字用的也是一个“党”字,但是这个“党”和我们封建社会所说的“君子不党”的“党”,和英语里面party讲的“党”是part加一个y,就只是为一部分人的利益所服务的“党”,在根本上是不一样的。
资产阶级的政党,典型的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首先代表的是部分人的利益,是选举和分赃的工具。这是人的本能,人生下来就会搞利益交换、搞“团团伙伙”,资产阶级政党就要为有强势利益的人服务,所以他不需要搞党的建设,也能够实现那些目标。而我们共产党必须要把握社会进步规律,要代表最大多数人,特别是把无产阶级组织起来。这样一个政党,如果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没有严格的纪律、没有严密的组织,那么就会被资本为代表的各种利益不断地侵蚀自己的目标,瓦解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团结统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要搞党的建设。
顺便说一句,其实恩格斯讲的这段话,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提出的他对于理想政党的标准不谋而合。托克维尔对理想的资产阶级政党的设想是:“被我称为大党的政党,是那些注意原则胜于注意后果,重视一般甚于重视个别,相信思想高于相信人的政党。一般说来,同其它政党相比,它们的行为比较高尚,激情比较庄肃,信念比较现实,举止比较豪爽和勇敢。”它其实就是我们共产党讲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但是资产阶级政党没有实现托克维尔的这些设想。
正因为我们党有特殊的、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属性,所以必须在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制度上、纪律上持续进行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本身就是党进行一切工作——包括经济建设——的最大动力。
举几个例子。比如在思想建设上,大庆油田是“两论”起家。1959年,中央决定抽调解放军的部队去大庆找石油,当时很多解放军干部战士都没有学过科学技术,不会办油田。怎么办呢?首先,余秋里同志号召大家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些原来不懂怎么搞石油的,甚至没有搞过工业的普通的士兵,就学会了要从不同的矛盾中抓主要矛盾,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要通过对比实验,比如说分析石头的硬度是主要矛盾,还是土壤里面的成分是主要矛盾,还是别的什么是主要矛盾,最后突破主要矛盾就是把油打出来。
所以《实践论》和《矛盾论》既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又是把理论通俗化,让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群众、士兵都能够读懂,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的理论的优势。这对于今天做好农村工作,包括一切的基层工作,都是有启发的。
今天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一条条不分轻重地抓,固然也能有所成效,但是也很容易反弹。而只有抓住组织振兴这个主要矛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
1972年天津市建设局设计的学大庆海报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如果不去做理论工作,是做不成基层工作的。共产党为什么理论工作厉害,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共产党的宣传工作,与资产阶级国家的新闻工作是不一样的。
资产阶级的新闻学从本质上说,就是“指鹿为马学”、“颠倒黑白学”,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资产阶级国家,资产阶级执政党的纲领和目标,其宣传的内容和实际,与为人民服务,这两者之间是脱节的。资本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要发展出来一套怎么样把黑的说成白的,怎么样把鹿说成马的这样一套学问,就是新闻学。有些我们引进来的西方新闻学教材,不是在研究怎样实实在在的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跟老百姓说清楚,而是怎么通过语言的修饰、技术的技巧、渠道的设置,让老百姓得到你希望他得到的信息。所以这是资产阶级的新闻学,与我们社会主义的宣传、党委的宣传系统、我们的做法是不一样的。
恰恰相反,我们党的思想理论工作是要真正把社会运行的规律告诉老百姓,把党委政府工作的思路包括难处告诉老百姓,然后像毛主席在《愚公移山》里面讲到的,不只先锋队要觉悟,也要启发老百姓一起觉悟,我们一起去挖山。共产党员首先掌握了规律,但是只有这个还不够,还要让老百姓也去掌握这个规律,这就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集中的体现在毛选第三卷《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
海外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学者,对这篇文章的评价非常高,甚至有学者认为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这篇文章,说的就是怎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
既要一般地号召动员群众,还要通过群众路线去把群众的意见收集起来,又要通过党员干部先进分子去同群众做宣传,化成群众的意见。
所以,今天讲的“坚持农村乡村振兴的正确政治方向”和“组织起来,实现乡村振兴”都不是简单的颁布一道文件、下一道命令就能够做到的,它的前提是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去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工作。为什么要组织起来?为什么小农经济不如组织起来好?因为组织起来有力量。只有把这个道理跟群众说清楚,才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前进动力。
在兰考治风治沙的焦裕禄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再举一个焦裕禄的例子,来说明如何通过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进行领导。大家对焦裕禄的事迹都很熟悉,但是可能主要了解的是他带病工作、艰苦朴素、严格要求自己,这些精神都很可贵,但只有这些是不够的。焦裕禄值得学习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焦裕禄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老黄牛、苦行僧一样的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讲究工作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工作方法的人。
新华社1966年2月7日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B站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当时播送这篇通讯的原声朗读版,非常有感染力,推荐大家去听读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t411j7p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3e4725ec1a4fba8d0e97dfa4bd8e3508)。其中提到,焦裕禄到兰考的时候,第一步先抓思想工作,就是先树立信心,这就是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然后他怎么解决兰考的风沙问题呢?要知道,焦裕禄在兰考当县委书记只有不到一年半时间,他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了根治风沙的办法。他去世之后,很快到1966年整个兰考就已经基本上解决了风沙的问题。
焦裕禄用的办法,就是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干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三结合,组织了120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调查队,这三者之间的经验和知识就可以互补,然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全县发现了四个典型的村庄,他又把这四个村庄群众自发摸索出来的、但又不一定是完整的一些经验,上升到普遍的规律,然后再加以提升,在提升的基础上再去通过群众工作,动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全县。
这个方法就是我们典型的共产党的工作方法,它背后体现的就是我们党的民主集中制。显然,民主集中制背后与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有关系的。如果党代表的阶层和老百姓的阶层,在利益上是对立的,就没法用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的办法做出正确决策,就没法通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来凝聚群众的力量,反而会害怕群众、回避群众。这里我引用一个知乎网友的说法,我觉得他说得非常好:
党的领导,不是指令性要民众服从,而是耐久解释、启蒙觉悟,使得社会运行成为民众自觉的行动。这不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国家形式,而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发动群众,启蒙群众,耐心解释国家政策,让民众认清国家发展方向,让民众以自己的觉悟努力实现国家发展目标,赋与民众的生命以崇高的意义及当家做主的尊严。
其实,启蒙群众、发动群众,有时候是要苦口婆心的,甚至是呕心沥血的,但是你如果不去做这个工作,或者没有一大批党员去做这个工作,那么我们的群众基础就会慢慢的动摇。为什么我们有一些好政策,从主观来说,设计这个政策的人是希望为老百姓谋福利的,而且客观上这个政策本身也是一个好政策,但是为什么有的时候老百姓不支持,甚至有一些敌对的人会利用我们的政策去煽风点火。归根到底,可能是因为我们传统的优势——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没有做好。
毛主席当年评价官僚主义有一句话也说得很好,今天很多卖长沙臭豆腐的,都把毛主席这句话拿出来做广告语,说毛主席说过“长沙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把前面这半句话给删掉了,当年毛主席原话说的是“官僚主义,就像长沙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别人用官僚主义对待你的时候,你就不喜欢;但是你自己搞官僚主义的时候,就觉得当然舒服了,出门前呼后拥、前倨后恭,他人对你唯唯诺诺,你当然觉得很舒服了。
长沙的臭豆腐 | 图片来源:讲者PPT
反对官僚主义,表面上是一个作风问题,但实质上是怎样保持我们党的性质不变色的问题。前些年一直有一种说法,就是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了,已经不是革命党了。后来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这种说法不正确。我们现在既是长期执政的党,同时也是要长期革命的党,要保持革命精神。从理论上来讲,其实就是不能够把党官僚化,不能把党变成了单纯的依靠行政权力、官僚体系和科层制度来进行管理的一个党。
我们讲的向中央看齐,是全党都向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而不是层层看齐。看齐的是什么?看齐的是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发扬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自上而下的集中和自下而上的民主相结合。就党和群众的关系来说,不是党组织单方向的去指挥群众和命令群众。党为人民服务,就是党要做人民的学生、要向人民学习,同时党作为先锋队也要引导群众和教育群众。但是要做人民的先生,要先做人民的学生。要把这两个过程统一起来。
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的区别 | 图片来源:讲者PPT
前面通过一些例子说明了什么是党的建设,什么才是我们党要追求的一种工作方法。实际上这一套工作方法是从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中,慢慢地形成的。
1927年的三湾改编实现了“支部建在连上”。普京的瓦格纳闹事的那一天,很多网友、媒体都在讨论三湾改编,说明大家都意识到了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但仅在形式上实现“支部建在连上”还不够,前苏联一直到解体,它的各级部队也都是有党组织的,但是它的党组织失去政治功能了,或者说它的党组织已经和行政体系、指挥体系这种官僚体系融为一体、僵化了,无法起到领导和监督行政体系、军事体系的功能了,反而成为了行政体系的附属,这就没有办法再去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了,也就慢慢失去了战斗力。
为什么要强化党支部的政治功能?这绝对不是说一个单位的党支部,作为另外一套行政班子,仅仅上传下达发布命令,绝对不是这样。什么叫政治功能?政治功能就是我们党组织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在三湾改编的时候,做的就是成立士兵委员会、在政治上实行官兵平等,这对我们今天是有启示的,就是把党建和业务工作相结合。二者相结合,不是说开一个会,讨论业务工作之前讨论党建工作,就是党建和业务工作相结合,绝对不是这么简单。而是说在做每一项业务工作的时候,都要想一想有没有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有没有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工作结合起来,有没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出现矛盾和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想着通过群众路线的方式来解决,这才是把党建和业务工作相结合。
1927年9月至10月,毛泽东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
进行“三湾改编” | 图片来源:Bing
当年古田会议的决议,其实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
单纯军事观点在红军一部分同志中非常发展。其表现如:
(一)认为军事政治二者是对立的……
(二)以为红军的任务也和白军相仿佛,只是单纯地打仗的。不知道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
古田会议现场 | 图片来源:Bing
这个问题类似于,有一些做农村工作的同志说,我只要把农村的产业搞好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管。如果农村的经济或者说产业或者说GDP短时间内搞上去了,但是把农村搞的两极分化、把村里搞得矛盾重重,有什么意义?这就与古田会议回答的问题一样。如果只自己打仗,不帮助群众建立政权,有什么意义?如果像国民党那样打仗,烧杀抢掠,也能调动士兵积极性,但这样必然会脱离群众,以致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
再进一步,如果不去抓党建,单纯抓军事(今天的单纯抓经济),也是抓不好的。蒋纬国——蒋介石的亲儿子,对国民党的评价:“常常有些长官动不动就打骂官兵。过去部队里面基本态度是很不对的,长官骂干部的时候,不准干部问理由,其实他自己也说不出理由。也因此造成一批干部不知道要做什么,因为不知道目的何在,如此自然会盲目去做,所以训练出来的军官忠勇有余、智谋不足,冤死的人不计其数。”干部不知道要干什么,军队也不知道干什么,只知道跟着走。
前些年有一个电视剧《潜伏》,大家如果看过的话,肯定记得里面有个国民党保密局的叫李涯。如果按我们今天的观点,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打工人”,吃住在办公室,一天到晚都在琢磨工作。电视剧里余则成跟他聊天的时候,问过他一句:“你也希望国家强大,希望孩子都幸福的生活,你这个目标怎么实现呢?”然后李涯的回答是:“这跟我没关系,这是委员长考虑的事情,我就把保密局这摊工作做好就行了,老蒋让我抓谁我就抓谁。”
《潜伏》中的李涯因为缺少政治觉悟,因此只能是没有灵魂的机器|图片来源:知乎
这体现的就是我们共产党和国民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共产党有力量,在什么地方?当年我们能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其实就得益于我们军队里强有力的军事民主、强有力的政治工作。要用民主讨论的方式发动群众,作战前要开会,作战后也要开会。中国足球如果好好学习这一套,把党支部建设好,把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作风建设搞好,肯定比现在会有很大的进步。这就是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现在社会上有一些糊涂的观点,认为现在抓政治抓的太多了,影响经济发展,这只是因为抓的方法不对。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靠组织的力量去弥补经济资源的不足。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应该说与一个现代经济的国家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我们几乎是没有黄金储备的,重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基础。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形势下,只能依附外部大国。为什么我们能够独立自主的实现重工业的发展,能够集中资源发展重工业?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资源、没有投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党把人民组织起来,通过党的组织把人组织起来,组织劳动者共同的劳动,共同的积累资本,同时也共享公有制的收益。
为什么要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因为公有制就是当初党组织老百姓、在很低甚至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奠定了整个公有制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体系。如果按照市场化的条件给报酬,当年在大庆、建大寨的那些人,应该给他多少报酬?为什么必须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实背后就是这样一个理由,因为历史上是有几代人的历史贡献。
宣传画《大寨新貌》(1976)|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今天农村其实也是类似的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村现在是有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的,问题就在于老百姓资源过于分散,还有城市的大工商业和农村的小农相比,是一个不公平的交易、不公平的竞争,导致谷贱伤农等等这些事情,金融也不肯给农村贷款。所以面对这些问题,农村的出路一定是也要组织起来,这与当年历史上的道理是一样的。
二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习总书记已经明确的做出了定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我们研究农村的,这句话要背下来。
对这几句话,大家从政治上都是认可的。但是,社会上也有不同意见。特别是受西方经济学、新自由主义影响的学者,会质疑:西方并没有集体经济、党的领导,农村不一样发展这么好?甚至比我们还先进?
要回答这些质疑,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概括的五个特征特色——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五条,都是西方现代化道路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人类现代化上半场的考试中,我们还是有西方的答案可以借鉴的,比如工业化、城市化、科学技术等。这也符合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应该充分吸收资本主义创造的物质和技术财富。但是,在现代化的下半场考试中,这五个题目要靠我们自己来回答了。
金融危机之后,于2011年爆发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凸显了西方资本道路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 | 图片来源:360百科
这五个问题西方全部都没有答案,因为西方的现代化是少数人的现代化、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是物质虽然发达但是精神颓废的现代化、是人过度透支自然的现代化、也是霸权主义和全球不停战争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的本质是以资本为主导的,所以我们必须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宣传海报(漯河市磷肥厂供稿,1975)|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之所以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特色决定的。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以确保有限的土地和生态容纳大量人口。而不能走西方那种少数人占有土地,把农民赶出土地的道路。通俗地说,为什么我们必须坚持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就是因为我们人多地少,必须要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才能保证有限的土地能容纳大量人口。这是中国,甚至世界上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有60多亿人口的国家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
英国启动工业革命时候,人口还不到1000万;1894年美国首次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人口只有7600多万;当前31个发达国家人口总计10.4亿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72%,这10.4亿人中,农民还不到1亿人。像美国人口3.7亿,农民人口只有350万,美国平均每个农户占地面积是3700亩,美国的农民叫做farmer,实际就是农场主,至少是一个小资本家,但是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没有这样的条件。
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相当于三个欧盟,四个美国
图片来源:讲者PPT
因此,西方有不少国家乡村发展得也很不错,农业也很有竞争力,但是都存在很多我们所没有的,亦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的特殊条件:第一是依靠十分优越的自然条件,比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第二是依靠工业化的先行优势,对农业进行补贴,美国等西方国家工业化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且农业人口占比不到10%,依靠工业补贴农业实施容易,我们国家是大城市、大农村,不可能仅仅依靠城市补贴农村;第三是依靠把大量人口驱离农村,就像巴西农村发展也很好,代价是农村实施的是土地私有制,少数的农场主占据了大量的耕地和农田,驱离农民居住到城市的贫民窟里,这是很多发展中大国面临的巨大问题,这些农民没有生产能力、消费能力,城市的经济就很容易遇到经济危机,必须要依附于全球垄断资本的体系,造成了国家没有办法独立自主。
美国的大规模农场并不符合中国国情
图片来源:知乎
这就是第一个结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只有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才能容纳大量的农村人口。中国不可能主要依赖家庭农场、种田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主体,实现乡村振兴。
在后面的部分我会讲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我们有些文章写到“集体经济的X种形式”,包括土地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劳务合作社、订单农业合作社、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把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和其他企业并列起来,这种表述是不对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不是合作社的一种类型,而是所有的集体经济性质的合作社都应该具备的特征。没有党的领导,集体经济的优势就不能发挥出来。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决定了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而不能走西方那种城乡两极分化、城市剥夺农村、城市化单兵突进的道路。
西方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都是这样的,农村的孩子总说将来学好就可以进城,城市就是比农村好,很多发展中国家走得也是单纯的单兵突进的道路。但是除了美西方少数国家之外,其他的人口大国单纯的走城市化、单纯的走单兵突进的道路,最后出现的问题就是印度化、菲律宾化、巴西化,就是少数的城市可以发展的很大很好,但农村处在边缘化、处在凋敝的状态,国内大循环的范围就非常有限,所以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有限的城市经济只能为国际资本做配套。
2014年,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贫民窟发生火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我们国家已经到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上了,我们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解决好城乡之间的关系。这里我画了一幅图,来说明为什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发展集体经济。
目前的城乡关系 | 图片来源:讲者PPT
现在的城乡关系跟过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农村和城市好比一个家庭里的老大和老二,都吃不饱,家里就让老二(农村)先勒紧裤带少吃点,把资源给老大,老大吃饱了,好出去打工。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剪刀差实现农村支援城市,改革开放之后通过农村劳动力进城支援城市。但2010年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过去的短缺经济转变为过剩经济,城市和工业部门的产能、资金、房地产、人才都过剩,但农村缺产能、缺资金、缺基础设施。
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下,为什么城市的资源无法向农村流动呢?过去一些学者甚至领导干部简单将其归结为城乡二元结构,这是错误的。一切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土地私有制、没有户籍制度的国家,同样存在严重的城乡两极分化。像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放弃一切管制,甚至农村土地搞私有制,允许买卖,农村就繁荣起来了,这是一种幻想。
城市资源无法流向农村,根本原因是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碎片化。我们政府从来没有限制城市资源到农村去,而是城市资源不肯去,因为资本去到农村无利可图,农村尚未形成足够的产业生态;人才到农村去找不到发挥才能的空间;银行去农村去贷款的规模太小了所以它不去干。总之,影响城乡资源流动的最大限制就是农村经营体制的碎片化。我们农村是有大量的产业发展空间的,有大量的潜在的高端农产品,农村的旅游、养老,包括在农村的居住基础设施,甚至在现在很多轻型的工业、服务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包括教育都可以放在农村去。但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这种落后的生产关系已经阻碍了生产发展。
这是我们讲的第二个理由要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前提就是必然要解决农村经营碎片化的问题。这就是我讲的我什么要以党建引领、以组织引领,要组织起来区振兴乡村的原因。
乡村振兴与新的城乡关系 | 图片来源:讲者PPT
中央提了“五个振兴”,文件上的说法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有一些干部和学者这几十年来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单纯从生产力看生产力,从产业看产业。问很多干部:这五个振兴里面哪个最重要,他肯定说,产业最重要。没有产业人才怎么愿意来呢?没有产业组织怎么振兴呢?文化和生态怎么振兴呢?
这些话说的也对,但是我们要反过头思考一下《古田会议决议》里讲的那几段话,单纯的讲军事抓军事,就算打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第二,你单纯的就军事抓军事,不去抓政治,你当时共产党怎么可能打得过国民党呢?今天也是一个同样的道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如果只说前半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1949年我们建国的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于印度,如果只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们现在应该还不如印度。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比印度好那么多,就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一个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更快的发展。
“抓革命促生产”就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的体现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农村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仅仅就产业抓产业,不管是动员大企业援助呀,给农村要项目呀,各种选调生、志愿者呀,要求银行给农村多贷款呀……各种渠道都在努力。但是,为什么农村就像一个“漏斗”?浇上去一点水漏下去一点。用我们农村同志的话来说,投资了很多,硬件的也好,软件的也好,但是没有“用钱生钱”,这些钱都是“死钱”。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先进的生产关系把资源组织起来。
有些观点把组织振兴简单理解为一个政治保障,这点也是很需要的,但是只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党组织的作用是真正的把农村各种资源组织起来,特别是把人、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参与产业发展,才能把农村分散的资源组织起来,把农村产业做大。这样的农村才有力量跟城市资源去对接。乡村振兴不是“大号扶贫攻坚”。扶贫可以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点对点进行“滴灌”,但乡村振兴必须在面上实现,就必须激发内生动力。
通过农村组织振兴,把碎片化的经营体制组织起来,就能把城市的资源转移到农村去,农村的产业也能够得到很快的发展,进而实现了产业和人口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分布,也就解决了我们现在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就是“大城市病”。
1960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针对大跃进期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情况提出:“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
主席说这个话的时候,应该说我们党内理解的人还不多。因为1960年时我们城市化水平还是相当低的,还远远没有出现今天的“大城市病”。后来,毛主席多次阐述过对未来农村发展的设想,认为将来农村也要有自己的小工业,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有养老院,有幼儿园。
大寨新村平面图,可以看到大寨有着完善的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也有农机维修所等工业部门 | 图片来源:《建筑实录大寨新村》
实际上毛主席这样一个设想,就已经突破了西方城市化单兵突进的模式。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就是资本向城市集中,城市成为资源集中的地方,然后把“贫民窟”搞到城市里来。大家想一想,对于人口规模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而不能等工业化、城市化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了再去反过来振兴乡村。实际上,如果不抓乡村振兴,城市化和工业化本身就会产生相当高的社会成本、社会矛盾、包括健康方面的成本、城市治理方面的困难,难以为继。
我这幅图来自于一本叫《未来的田园城市》的小书,是1899年英国的一个工程师霍华德写的,这本书就是批判当时伦敦的大城市病的,他讲的跟毛主席讲的非常相似。小城镇、小集体经济,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城市的周围。小城镇中间有绿地,这样就可以实现城市的人可以享受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田园风光,农村的人也可以享受到城市里现代化的产业、现代化的医院、学校等等设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也说过,他说我们现在搞城镇化不要搞那种连成片的“摊大饼”,而是要搞串联式的卫星城市跳出去。所谓的“搞串联式的卫星城市跳出去”就是这幅图画的,就是当年毛主席讲的农村都要有小的经济中心。
霍华德设想的未来城市 | 图片来源:讲者PPT
做到这一步,我们农民就能做到“离土不离乡”,能够在农村本地就业。我们城市的产业链也会向农村转移,农村的产业链也会延长。其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有很多都可以在农村发展。最近看到有的群里在争论,有人说批评我们搞集体经济,说你们这些人就是坏,表面上给农民说话,实际上就说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其实我们讲乡村振兴,讲农村集体经济,是让农民在农村不光发展一产,不光以种植为目的,是为了促进多种经营,发展二产和发展三产,这个也是很早的时候就说过。
五十年代毛主席就说过“未来我们一定是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人民公社也是为了发展多种经营设置的这样的制度。八十年代时,李先念同志还多次强调:毛主席说的“以粮为纲、多种经营”是正确的,只是我们没有落实好。实际上李先念同志这是谦虚的话,之所以当时没有很好地落实“多种经营”,是我们当时的发展阶段的约束,当时城市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还不发达,还要搞“两弹一星”,要搞重工业化,农村只能拼命搞粮食支持工业化。但我们现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完全可以在农村搞多种经营。农村的多种经营就必须依赖集体经济,才能在村社内部扩大分工、延长产业链。
有一些新自由主义者喜欢用这样的话术:“你们为什么要搞集体经济,不让农民自由地进城,只有自由进城农民才能富裕起来”。实际上,农民自由进城完全是一种幻觉,真正的让农民自由就成为了巴西,农民变为城市里的贫民,成为城市里的失业人口。只有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才能让农村容纳更多的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在农村本地安居乐业。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第三个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这就更要依靠集体经济了。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创造不了高度的精神文明?背后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这个制度本身是不利于创造高度的精神文明。文明这个词其实自诞生以来,就是和集体主义和共同体结合起来的,个人主义是不可能产生文明的。
古人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礼记》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马克思说人类的本质是各种关系的总和。西方的弱肉强食、两极分化,包括各种道德上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它不是人类社会性的一面,而是人类动物性的一面,是人类野蛮性的一面。因为资本主义本身为了剥削的需要,它一定要把社会瓦解成为一个个原子,资本为了自己的逐利,就一定要营造个人主义的意识形态。
带来两极分化与原子化的资本主义
图片来源:WorldAtlas
只要是对农村稍微有些了解的都知道,现在的农村只要是风气好的地方,一定是集体经济强的,一定是集体有力量的。背后的理由就是我们农村的乡村共同体是具有多重功能的组织,既有经济功能、生产功能、销售功能、金融功能,又有政治功能、行政和法治的功能。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干部包括乡镇的干部只有几个是专职的,大部分都是兼职的,一边劳动一边当干部,这就依靠我们农村的基层组织,把大家组织起来,用非常低的运营管理成本实现良好的治理。将来农村要解决养老的问题,单纯地靠专业化的服务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依靠靠社区群众之间的互助来提供。
大家都知道山东烟台的农村集体经济做得好。之所以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在烟台取得突破,是因为整个党建都做得比较好。烟台芝罘区的大海阳社区,可以说已经接近小型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70岁的老人身体健康的,可以去照顾80岁的老人。居民有什么技能的,就会把技能提供出来——会修下水道的去修下水道,会修电器的给人家去修电器,同时作为一个积分,积分又可以享受社区其他人给他提供的服务,所以整个社区的关系也非常融洽。食堂也是这样的模式,办了个集体的食堂,也是本社区的居民出资出股,坚持薄利多销。食堂都是本社区的人参加劳动,也有志愿参加劳动。通过民主座谈的方式,了解本社区的老人喜欢吃什么菜、喜欢什么样的口味。民主监督,如果有盈余就由合作社来分配,总体以收支平衡为目标,不会因为要盈利去缺斤少两。
烟台的市民社区食堂 | 图片来源:大众网烟台
其实我们把集体经济的形式做成这样也是可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包括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为什么没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呢?因为做这些事情不产生GDP。对于资本来说,它不产生利润。但我们老百姓来说,它以比较低的付出,能够享受比较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同时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达到自我解放和自我实现。
大家如果读过列宁写的关于苏联星期六义务劳动的《伟大的创举》。他描述的场面是非常感人的:党员和工人一起经过一天的劳动之后,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大家下工的时候一起唱着歌,一边聊天一边欢笑,都感觉到非常高兴。农村的集体、城市的集体能够给人们提供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建设高水平的集体经济靠什么?我觉得对中国来说,建设高水平的精神文明,一定离不开我们讲的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这是一个高水平的精神文明。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农村要依托集体经济,经营好乡村的生态资产,融开发于保护,让全体农民共享生态价值长期持续的增值。
我们过去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比较年轻的同学,可能不一定有这个经历。像我们80后,在小的时候,河水还是非常清的,随便找一条河,里面都有鱼有虾的。如果那个时候,你说将来这个东西它还可以挣钱,绿水青山还可以转化成金山银山,应该说当时没有或很少有人会理解的。到了今天,我们生态环境已经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也就是从80年代开始,全球的生态足迹深度已经超过1了,意思是人类每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超过大自然一年的自我净化能力,全球生态环境逐年恶化下去,并且“欠账”越来越多。
这当然不是一个好事。但这种情况,对我们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倒是一个机遇。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大部分在农村,包括在西部的农牧区。所以未来我们的绿水青山、牧场、草场甚至深山老林,这些都可以成为重要的资产,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可以开发出来。
大家可以看看这些数据,1/3的农田退化,87%的湿地消失,每年生态系统的损失超过GDP的10%,32亿人受影响,每年700万人因为空气污染早逝······这个是非常令人触目惊心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97%的城市都已经不宜居了。所以乡村振兴是有前途的,我们未来的人越来越追求健康,在这个数据下能到哪里去住?只能到农村去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描述、一个比喻,它是实实在在的。现在有一些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呼伦贝尔的一盒空气就可以卖40多块钱。
出售的呼伦贝尔草原空气 | 图片来源:讲者PPT
所有这些都说明,绿水青山将来是会转化成金山银山的。但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农村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由谁来经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有的地方把土地和生态环境都承包给外面的开发商,这样做的话,第一,农民就没法获得它的未来的升值的分红了;第二,也不利于把绿水青山保护好,因为外来的开发者它一定是只考虑生产的因素,只考虑盈利的因素,不会很好地去保护。真正能够把一个村的面貌保护好的一定是本村的人,一定是本村的集体。
由集体经济来经营绿水青山,把生态资产的价值变为集体经济源源不断的收入,同时让社区共同体的人都来参与经营,实现融开发于保护。这个做法有不少地方已经在实施了。比如说,有的地方就是在一个村里建一个集中养老的区域,然后把老人的宅基地或者住房租出来,这样老人一年就有几千块钱的收入,然后把房子改造之后做成民宿,由集体经济来经营,这些老人还可以拿分红。
我们说农村绿水青山绝对不是说把农民赶走,把绿水青山留下来给有钱的人来消费。我们将来不能走上这样一条路,而一定是要以农村的集体经济为主体,让农民在这个地方安居乐业的同时由他们来经营产业。所以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靠集体经济,其他的途径是实现不了。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最后一个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畅通城乡大循环,为赢得中美斗争打造稳固的战略大后方;而不能走大量发展中国家城乡对立、市场萎缩、对外依附、丧失独立性的道路。
我们要在对美国的斗争、博弈中取得胜利,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我们国内后方要稳住。在帝国主义打压我们的时候,国内的经济要持续发展,有持续的就业,对外贸易受到影响的这些产业的劳动力有地方去转移,这个空间在哪里?这个空间就在农村。所以现在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非常好的一个机遇,因为有大量的企业、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劳动者要去找出路。
这一条其实也是我们三线建设的经验。当年三线建设的时候,其实跟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比较相似的,为什么我们当年要搞三线建设,要搞上山下乡,要在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当时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启动我们内部的大循环——城乡之间的大循环,这样我们就不怕美苏的战争威胁和封锁。那么今天我们跟美国斗争,同样也要把城乡之间的大循环打通,这样就能够应对国际上的任何风险挑战。
六枝矿区“一个战役四个战场”动员大会
图片来源: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第二部分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点,以及这些特点都要求农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第一,因为我们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所以我们只有集体经济才能够容纳这样多的人口。
第二,因为我们是要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所以必须靠农村集体经济做强做大才能够实现城乡之间的循环,把城市的产业转移到农村。
第三,因为我们是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所以必须把农村的共同体建设好。
第四,因为我们要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所以要靠农村的集体经济把农村的生态产业经营好,同时保护好。
第五,因为我们要同美国进行伟大的斗争,所以后方要稳,农村要稳,农村的集体经济也要建设好。
中国式现代化的这5条特征就决定了,中国的农业合作化必然要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结合起来。而不能照搬西方式私有制基础上发展合作经济的道路。
现在有些学者一天到晚陷入“合作化”和“集体化”的概念之争,主张“农业合作化就是西方的那种私营的农民自发起来的合作,跟集体经济没关系。”、“中国搞的是集体经济,它不是合作化。”这些观点是受西方经济学影响的。
实际上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合作化的方向必然就是走向集体化,因为我们农村天然地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从我们的历史传统,从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从今天农村发展的需要来说,都必然要走这条路。
三
组织起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做法和启示
上面讲的这些,在现实中如何落地?下面就介绍实践中出现的成功模式——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里的党组织,包括村党支部,以及乡镇、县级乃至更高级别的党委。
我们前面讲农村发展有很光明的前景,但是回过头来看一看,现在面临的问题依然是很突出的:“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产业衰、合作社乱”。要一揽子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在于做强集体经济。如果没有集体经济作为基础,无论再怎么去抓支部建设,再怎么去抓党支部书记,再怎么去抓产业,最后都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没有办法在农村内部形成循环,形成可持续的动力。
这个问题习总书记在宁德的时候就讲过:
有的同志说,只要农民脱贫了,集体穷一些没有关系。我们说,不对!不是没有关系,而是关系重大。……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很明确地强调:当时中央文件提出要建立统分结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但实践的结果是,“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但“统”怎么适应市场经济、规模经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我看到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录,暗示说当时提“统分结合”是一个政治策略,实际上就是为了“分”。这确实令人深思,反映了当时包产到户时一部分人的观点。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习总书记明确否定了这种观点,而是要坚持统分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绝不是只有分、没有统。
在“分”的潮流中逆流而上保持“统”的南街村
图片来源:去哪儿网
大家如果注意一下,其实90年代以来,党中央已经注意到要重新加强集体经济。1991年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切不可偏离这一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总方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十八大之后,地方上才开始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这种实践,其中比较早的就是贵州省的塘约村。而在一个地市范围内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最早出现在山东省烟台市,模式就叫“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具体做法
图片来源:讲者PPT
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个制度是怎么回事。大家——特别是青年的同学——以后做研究工作或者做政策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党中央提出了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之后,一些本来不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观点,虽然表面上也在讲集体经济,但是却把集体经济概念进行了修正,实际上歪曲了集体经济的概念。这是在复杂的发展道路问题上经常出现的现象。
比如,有人就说:“我们现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国都已经实现了,每个村都有了,不需要再搞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个工作,给农村集体经济“确权”。给每一个村的集体经济都发了一个证,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例如这个村本来有1000亩地,900亩地都承包出去了。村集体手里可以掌控的还有100亩地。那么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确权之后,理论上这个村的1000亩地都是这个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资产,但实际上村集体能够直接经营的只有100亩。农村的生产经营状态仍然是分散的、碎片化的,这样做只是表面上挂了一个“集体经济组织”的牌子,并没有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解决好统的问题”。大部分村发展集体经济仍然停留在书面上、证件上。
所以回到今天开始时我讲的党的工作方法。要发展集体经济,绝对不是下一个文件、发一个证,集体经济就自动建成了。比如说,你这个村要发展一个产业,村集体手里只有100亩地可以直接掌控,900亩地还是分散的。这样一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就很难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统一经营。但是你又不能够一次性地一刀切地让这1000亩地又重新全部交给集体,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向农民承诺了,要保持土地经营关系长久不变。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两难的局面:怎么样要既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又维持30年的承包关系不变,同时我们又不要搞强制性的这种“一刀切”“一风吹”?
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烟台当时想了一个办法,叫“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就是这样操作的:在已经有了颁证确权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基础上,党支部书记或者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再去注册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虽然是村书记去注册的,但合作社并不是村书记或者村书记的兄弟姐妹他们家的,而是注册回来之后,要像当年搞三湾改编、开古田会议一样,村干部要一家一户地去动员农民拿资金、土地或者劳动力入股入社。比如说现在村集体手里有100亩地,其他900亩地都承包出去了,然后经过动员,假如900亩地的承包户里面能够拿出来300亩来参加合作社,那么党支部里面合作社就有400亩地了,而且这400亩地是自愿联合起来的,又符合我们现在讲的“不要强迫命令”的要求。如果你这个村书记非常有能力,班子非常有威信的话,你可以达到接近全村的入社,这样就实现了自愿的集体经营。
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专业合作社的关系
图片来源:责编绘制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的时候要讲,我们党要做群众工作,要讲党的建设。就是因为发展集体经济,不是说我们挂一个牌子,或者村集体那几个人,村委会那几个人去拿一些投资、引一些资产,他就算集体经济了。集体经济一定是去把农民动员起来,要经过动员的过程把群众组织起来,这才叫真正的集体经济。
大家以后出去调研的时候,假如说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县、一个村告诉你,我这地方集体经济发展非常好,你就问他:“你动员群众是怎么动员的?”“你是开会?你是搞宣讲?你是走家串户的谈话?”他说:“我们没这些事,我们挂个牌子这集体经济的公司就成立了。”这种“集体经济”顶多算村干部办的干部经济,它不能叫真正的集体经济。所以这个党支部里面合作社它是要有这样一个过程的,就是村书记去动员,以集体作为“发面引子”,然后让群众在自愿,而不是放任自流的基础上组织起来。
2019年,时任烟台市委组织部长于涛同志在动员乡镇党委书记推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时,在讲话中说:
有些地方推进效果不佳,问其原因,答曰:‘群众积极性不高’。这真是一个完美的借口。
我就问,先别说群众,你自己积极性高不高?你的认识到不到位?你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都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全区性的会议开没开?培训研讨做没做?外出学习搞没搞?扶持政策出没出?这些工作都没做,连乡镇的同志、村书记都不知道,老百姓怎么能知道?干部不深入群众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老百姓怎么能知道合作社的好处?作为操刀者自己都不积极,不去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工作,群众怎么可能一上来就有那么高的认识水平?单纯依赖村庄自我觉醒、自我发展,你不主动作为,听之任之,有也可无也可,怎么可能推得动?继续靠惯性往前走,乡村能在你手上实现振兴吗?作为农民的孩子,作为一级书记,看着农村的现状你能坐得住、你能无动于衷吗?
在动员群众成立合作社的基础之上,又通过股权的设置、分红这些办法,建立一个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可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它是有这样一个过程的,绝对不是说组织上实现了一肩挑(村书记-村主任-合作社理事长)就等于自动的实现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那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党有信用,所以农民对合作社更信任,更愿意来参与。
第二,党的制度和规范能够防止合作社化公为私,防止干部腐败,同时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在集体内部合理分工,老弱病残也可以承担适宜的工作,这是集体经济的优势。
第三,有助于未来扩大合作社的规模,从村与村之间的联合走向乡镇之间的联合,从乡镇之间的联合走到县一级的联合,从县一级的联合再和城市的国有企业对接。由党组织里面的合作社它就有更好的对接基础,因为大家都是相同的所有制,都是党组织领导的。
所以你看这几条它就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怎么样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效能。
烟台做了改革之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但这一招不是那么容易做的,你要起码花半年的时间,因为当时他们是市里到县里,县里到乡镇一级一级地做工作,一级一级地发动群众,村里面还要去发动群众。有的村我在《烟台记事》里面写过,哪个村里面都有几个长期有矛盾的邻居,那就要三顾茅庐,不停地去做工作,然后他才愿意入社,这个是不容易的。
《烟台纪事》书影 | 图片来源:豆瓣网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实践在政治上加强了农村的治理,经济上扭转了农业生产经营的碎片化,分配上倡导共同富裕,所以对农村来说,倡导共同富裕和提高效率是一致的。现在老有的人在造舆论说:“你搞共同富裕会不会影响效率啊?”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观点不对,但是你从道理上怎么去回应这些人?
对我们农村来说,过去它在整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弱势的,或者说我们现在有一些农村的资产没有足够的收益,让以逐利为目标的资本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获得效率。如果党组织把农村组织起来,把集体经济做强做大,一方面你做大了蛋糕,做大蛋糕不就是提高效率吗?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分配,所以在农村共同富裕和提高效率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
从我们整个经济来说它也是不矛盾的,如果你站在资本的视角,共同富裕和提高资本的盈利是有矛盾的,但真正的经济效益是少投入多产出。从我们整个经济效益来说,你实现共同富裕了,大家都有钱消费了,你整个经济都循环起来了,它怎么会降低效率呢?所以这两件事情是一致的。凡是讲共同富裕会影响效率的,必定是他本身就反对共同富裕,他不好明着反对,所以他说共同富裕会影响效率。
在民生上集体经济也可以去兴办教育、医疗、养老这些民生的事业,在生态上也实现发展和保护的统一。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
可能还会有一些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质疑,这里简单回应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党支部有没有责任领办合作社?”——这个答案是“有的”。我们很多党内的法规,我们的支部工作条例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并不违法违规,符合中央政策。
第二个就是“党支部有没有资格领办合作制?”——有人说党支部是政治组织,合作社是经济组织,政治组织能不能够去参与经济组织呢?所以这个问题回答就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不是说党支部代替合作社,而是党支部的成员,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兼任合作社的理事会成员,这个是可以的。就像我们省市委副书记兼任市长,并不是说我们党委代替了市政府,所以这个也是没有矛盾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党支部+合作社’是一回事吗?”——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是党支部加合作社,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不是说形式上合作社里面有党支部了就自动实现了,而是他用必须要有经济的连接,必须要让集体和群众成为经济利益共同体,才算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第四个问题就是“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不是走回头路?”——这个也不是。我们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市场经济当然解决了个人积极性的问题,所以我们新型集体经济是把这两个时期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并不是走回头路。
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当年也反复说过,我们将来还要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990.3.3)
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将来我们还是要走上集约化集体化的道路:1995年3月,江泽民在江西考察农业农村工作时,进一步阐述了“二次飞跃”理论,指出要“逐步走上集约化、集体化道路”。
202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正面肯定了南街村等走集体经济路线的村庄 | 图片来源:讲者PPT
2021年中央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本书里面很大的一个亮点——像南街村、华西村、周家庄这些当时根本没有实行包产到户,但是发展很好、很富裕的村庄,中央给出了明确的说法:“有些集体经济基础比较扎实的地方,继续实行集体统一经营,改革原来的平均主义分配办法,逐渐向高水平的集体化前进,他们的做法也是符合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精神的”。实际很长时间以来,这些村庄的定位非常尴尬,他们发展得很好,但又没有包产到户,媒体也不好去定位、去宣传。但这次中央明确,这些村的做法也是符合中央“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精神的,这就排除了现在思想上的障碍。这是中央一个非常重磅的信号,值得大家品味和深思。
第五个问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种田大户领办合作社有什么区别?前面说过了,龙头企业和种田大户办合作社,它固然对发展产业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没有办法实现共同富裕,没有办法让农民普遍参与,最后规模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现在有不少地方,包括山东烟台、贵州毕节、安徽芜湖、吉林松原,还有安徽宿州的萧县、内蒙古的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在村一级的合作社起来之后,下一步再怎么办?村一级合作社并不是一个终点,做起来之后,还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党支部领班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讲者PPT
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就是两个方向,横向就是打造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体系。什么叫“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生产环节合作起来,可以共同耕作、共同生产;供销环节的合作就是在买农资、卖产品、品牌这些领域的合作;信用合作就是合作社可以自己办银行,农民有了钱就存到合作社自己的银行,然后合作社农民需要钱的就到合作社来贷款。做的规模比较大的,比如日本的综合农协,它的银行都可以办得非常大,可以办成一个专业化的银行,企业都可以到它这里来贷款,所以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过去我们信用合作发展的不好?是因为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发展的不到位,只有生产合作和供销合作发展好了,信用合作才能够掌握每家每户的信息,这样办银行才能了解每家每户的风险,所以未来在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发展好的基础上就能发展信用合作。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过去我们金融体制受西方的影响,走向精英化。金融从业者都认为自己是精英、有很高的收入,实际上是金融部门成为一个特殊利益集团,而农村如果办合作金融,实际上会触动现在金融部门的利益,所以过去金融部门也有一些有意的打压。但现在不一样了,二十大之后,中纪委书记明确说要打破“金融精英论”,中央成立了中央金融委员会,是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国内能做到三位一体的还不多,但是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多。
纵向就是扩大合作的层次。乡村一级的联合,走向乡镇一级的联合,再走向县一级的融合,这样就能够实现产业留在县域,让县域成为一个经济中心。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让农民离土不离乡,这就实现了我们未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县域经济发展也能够缓解大城市的压力,疏解大城市的规模,也能有助于我们建设新型的城镇化、实现共同的富裕。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四
问答环节
主持人
非常感谢江老师,江老师的讲座带领我们认识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集体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必要性,以及我们在这条道路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方向和机遇。在建党102周年的特殊的日子里,今晚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也算是一种庆祝的方式。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留在对话框,然后请江老师来回答。
Q
问题一:江老师能否举个具体例子,讲一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具体创办过程?
江 宇
推荐一些视频,《衣家村的路》,以及东南卫视的“思享2021”第四部分,这两个在b站上都能找到,后者有一段讲烟台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另外还有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第一期,有“烟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专场,里面讲三个村书记、还有几个专家点评,完整的介绍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创办过程。
Q
问题二:现有村集体领导是否具备新型集体组织化过程中要求的能力?有各种方法能够吸引新的成员进入组织中?
江 宇
应该说现在大部分村的干部是不具备的,这也是很多地方发展集体经济有畏难情绪的一个原因。为什么不具备?社会主义的觉悟是需要培养的,不是生下来人天然就有的,是需要后天去培养、去养成的。我们现在在位的村书记基本上是包产到户之后成长起来的,没干过这个事儿,也没看过别人干这个事儿。有的是既没吃过猪肉,也没看过猪跑;有的人是看过的,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既然没有社会实践,你要求他具备这个能力也是不可能的。但这个能力可以培养。
第一,要学习中国当年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包括从延安时期的《组织起来》,1955年中央编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的高潮》,大家读摘要版也行,读全版更好,读毛主席为本书写的按语合集也行,读小说《艳阳天》(浩然)、《创业史》(柳青)等也行,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当年我们是怎么办集体经济的,这些道理在今天都是适用的。
第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带头人,还要有经营的能力、有经营的水平。这需要我们党委的组织部门去选择有能力的人。从实践来看,我们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现在农村有这么多能人出去,包括城市有这么多人可以下乡,只要下功夫去找,可以找到既有经营能力又有公心的人才。上级的职责就是把这些人找出来,然后把他培养成党支部书记,然后让他带头去做事情。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如果这个人的价值观本来就是完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再改造恐怕难度也是很大的,但是哪个地方、哪个村都能够找到有公心的、相对有能力的人。
Q
问题三:咱们的农村新生代人口或者说农村年轻人,在面对城市的高福利待遇时已经不愿意待在农村了。也就是说微观层面讲农村失去了对年轻个人的吸引,农村面临着失去人口的危机,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种困境呢?
江 宇
这个问题我觉得分几点来说,城市的高福利和高待遇它并不是确定的。如果说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他在城市里找不到很满意的工作,只是简单的打工,也买不起房子,租房子住的条件比较差,但是在农村有产业且能够获得自身的价值,农村的居住条件、生活水平又比城市好,我想大部分人会选择愿意回到农村的。
现在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回去?其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当然绝对的生活条件还是城市好,第二从文化上很多人,包括从家长这一辈,觉得好不容易进城当城里人了,怎么又回到农村?第三就是因为长期农村没有抓集体经济这个事儿,所以农村没有吸引力。
不能说是因为人不愿意回农村,农村就发展不好,反过来,农村要主动的去建设集体经济的框架,然后把人才吸引过来。烟台的一个村书记跟我说,两口子如果回来种葡萄,一年纯收入20万是没问题的,但是为什么不肯回来?因为他的朋友、他的社会关系、他的同学都在城里,要看个电影、逛个街只有在城里,但是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
另外,关键还有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与《决裂》这部电影是一个道理,现在农村有大量的机会,但是很多学校里不讲这些东西,现在的文化舆论中,包括新媒体,都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看农村的,所以有很多大学生他对农村不了解,他印象中的农村就是在国际上为迎合西方而获奖的那些电影、纪录片里讲的那些愚昧贫困的农村。
我给做农村工作的同志讲课的时候,就说,你们要主动的出去跟大家宣传,跟城里的这些学生洗脑,要改变他们的观点,农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要让他们树立这种观念,比如农科院的学生大量的精力在写论文、做实验,如果有一部分精力放到研究产品在农村的转化,一定能够在农村找到很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这些事都做下来才能解决这种困境。
Q
问题四:现实中有没有党支部不支持集体经济反而破坏集体经济的?如果有,怎么应对?
江 宇
理论上说是有的,不至于破坏但有可能不积极。为什么不积极?如果这个党支部书记自己有自己的产业,他又不是一个很有公心的人,那么他就会不积极,对这种来说也是有办法的。
第一,我们可以考核他,如果一个党支部书记只想着发展自己的产业,没有公心发展集体经济,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书记,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我们可以去调整,选择一个更愿意发展集体经济的又有能力的人来当书记。
第二,还要设立一个比较规范的制度,真正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财务上也要加强监管。这样怎么破坏集体经济?破坏无非就是要么化公为私,要么不好好干。不好好干就换人,给他考核,纪律、制度跟上,就能够管住他。
Q
问题五:党支部办的合作社是否存在长期雇佣社外人?
江 宇
提这个问题的同志,肯定看过关于南街村的争论。南街村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但有人说,南街村不是还雇了很多外面的人。张文茂老师回答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他说得挺好。他说我们社会主义者不能脱离现实的实际,不能脱离现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南街村虽然雇佣了外村的人,但是总比不搞集体经济的那些村要好,所以不能求全责备。在当前这种环境下能够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就已经是不错的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也有一些村是雇佣外面的人,但是应该优先解决本村人的就业,这应该是党支部办合作社的一个优势,优先解决本地人、本村人的就业。
Q
问题六:讲组织振兴做法道理较完整了,具体的产业战略振兴中如何考虑全面,注重用好资源,农林牧副渔技工贸全面推进?
江 宇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一下也说不全,我觉得这么几点。第一,解决好了生产关系的问题之后,你还要用好生产关系,就是要用好资源。产业的选择,要充分的利用我们现在的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科研院校的指导意见,而且农村集体经济做大了,规模大了就容易有这些资源,他们会来给你指导。
第二,要注意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不要种樱桃都种樱桃,种苹果都种苹果,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村的优势,做足工作是能够找到的。我们现在实验室里,在理论上没有转化的产业是很多的。然后多元化发展,全面的推进农林牧副渔技工贸,这是发展集体经济的优势。实现集体经营,我觉得首先还是得有这个观念,然后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特点。
Q
问题七:烟台党支部领导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
江 宇
刚才说的横向的是三位一体,纵向的是扩大合作的规模。烟台下一步的方向就是县统筹、镇联合、村主体,县级层面进一步的整合资源、统筹安排产业项目。所以要做到农林牧副渔技工贸全面推进,还是乡镇和县级这两级要下功夫,因为真正实现大规模、一体化的,起码得在乡镇一级,或者起码要几个村一起。县级统筹安排产业项目,镇一级成立联合社,或者叫共富公司——共同富裕的公司,然后镇统筹,扩大镇一级的资源,推动联合发展、做大做强,这是打造合作社的升级版。烟台最近在推动这个事儿,因为他们村一级的比较有经验,基础比较好,在县和镇两级的推广应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Q
问题八: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股份合作社后,这个股份如何更好的分配?比如有的人资产多,折成的股份就多,最后分红就很多,而有的可以入股的资产少,最后分红就少。然后合作社成员会觉得收入差距很大。如何更好的平衡和解决这样子的问题呢?
江宇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设置的时候要注意这样一个平衡。真正的合作社和企业不一样的地方就在这里,企业是完全的按股分红的,谁的股份多,谁的分红权就多,股份又是跟资产联系的,一股多少钱,是非常明确的。
这个问题从烟台的经验来看,要解决主要是在入股的形式上进行规定。入股有几种形式,包括劳动入股、资产入股、现金入股、土地入股。资产入股,比如说牧场、草场入股,谁的资产多,谁的股份就多。但是如果真正的、完全的、纯粹的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资产入股应该是不算的,应该是人头入股和劳动入股,劳动入股就是谁干的多,谁股份多,因为每个人的劳动能力不可能差这么多,大家的股份就比较平均。也就是说,按资金入股和按土地入股容易造成比较大的差距。
按人头入股和按劳动入股,是最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是最公平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到可以按照纯粹的社会主义原则入股。所以我觉得可以做一个折中。比如可以设置一个门槛,必须先拿劳动入股,或者拿土地入股,然后才能拿资产入股,劳动入股必须达到多少比例,才能有资产入股,这样就防止他资产多,就可以在合作社里面成为大户。
另外还可以给资产入股设定一个比例,最多以资产入股多少,对老弱病残可以赠送一些股份,或者就跟我们阶梯水价一样,以资产入股再入的多了,就在股份的折算上打个折扣。这些办法总的来说就设置一些规则,就是在不同的入股方式之间设置不同的比例。还有的村规定,如果劳动入股,以比较少的劳动就可以换一个股份,但是要以资产入股或者牛羊入股的,需要以比较多的资产、牛羊才可以换一个股份。这都可以通过章程来规定,不是单纯考虑资产的多少,实现入股的比例平衡。
Q
问题九:之前调研时发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运行的困难:没有资金,前期投资大,收益晚,资金压力大,政府的项目资金迟迟不到位,村集体负债近千万。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困境?
江宇
还是当地政府的政策统筹没有做好。对于一个具体的合作社来说,如果没有资金,最起码的可以靠纯粹的劳动,大家都来劳动、白干活,劳动可以转化成股份,比如通过劳动修了水塘,然后就可以发展相关产业了,这是最穷的一个办法。第二是筹资,就是和企业联营,如果把一个村大部分的资源都整合起来,就可以引进外面的企业。村里出土地、村内的资产,企业出技术、出资金,大家共同经营,这也是一种解决资金的办法。如果前期投资大、收益晚,首先投资的时候要有滚动发展的概念,先做力所能及的、风险比较小的,然后资金慢慢的积累,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如果政府的项目资金不到位,这是大的宏观经济造成的,这不是咱们讨论能解决的。但如果你是在村里工作,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即政府也不是永远可靠的,可能存在政府承诺给你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所以还是要有风险防控的意识。
Q
问题十:介绍一些发展比较好的集体经济案例研究的书籍或者其他资料,以便于我们更深入了解选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江宇
比如《乡村振兴探路者论坛》《走向乡村振兴》《烟台纪事》《周家庄之路》《探路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等。
主持人
今天晚上我们大家都收获满满,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请江老师来我们食物主权进行讲演,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