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左文学:从塘约实践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

作者:钟  鸣   来源:宏甲文章  

左文学:从塘约实践触摸乡村振兴的脉搏

  

640.webp.jpg

早听说左文学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村支书。刚一见面,记者就发现他手边放着最新一期的《紫光阁》杂志,页码“定格”在第78页,文章标题是《抓实基层党建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寒暄落座后,左文学拿起杂志,用非常认真的口气说:“你们刊发的这篇文章对我很有启发,我正在认真学习……”

新代表有新目标:让农村改革少走冤枉路

左文学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支书”,也是本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新面孔”。对他而言,“人大代表”这个“头衔”,既是特殊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来北京前,左文学给自己设定了明确的任务:“我想以大会为平台,探索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法,寻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路径。”

虽然来自偏远乡村,但左文学满脑子都是“新名词”,他正在盘算如何与各界代表委员建立沟通合作机制,从而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黑科技”引入乡村振兴事业,利用前沿技术实现“三农”整合,最终达到“把人管活、把资源管活”的目标。

左文学坦言:“未来,我们要打造‘智慧塘约’,在村庄管理、村民自治、产业拓展和品牌战略等方面实现现代化。作为人大代表,我既要把广大农民的意愿反馈给政府,也要时刻根据各项新政校准探索方向,让我们农村的改革少走冤枉路。”

先做调研再写提案 这是人大代表的基本素养

产业脱贫、基层统计、农村水利……左文学的提案册上,满是“接地气”的意见建议。谈及人大代表如何履职尽责,左文学反复强调四个字——“调查研究”。他认为,通过观察、总结、思考,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一名人大代表的基本素质。

“前两年,有些村民思想上出现波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左文学抽出一周时间走访了塘约村周边的6个村庄,邀请老中青三代村民代表进行座谈调研。大家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现在这个社会究竟好不好?”结果显示,98%以上的村民都说现在的社会好。好在哪里?村民的回答很朴实:“种地不交税,政府还给村庄接水接电修路,这样的日子最舒心。”但是,还有94%的村民“有怨气”。“怨气”来自哪里?百姓的批评也很直接:“有的干部落实政策不公平、不公开、不公道,我们不满意!”调研结束次日,左文学回到塘约村,立即召集村民代表开会,带领大家议定了“村党小组三项职责”和“村组委会四项职责”,要求所有村干部必须“坚持百姓拥护的好做法,杜绝百姓厌恶的坏做法”,同时建立了组委会和党小组互相监督制度。

现在,左文学把上述实践模式融入了代表履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要实现这个宗旨,就必须围绕社会现象、项目实施、民情民意开展调查研究,只有明白百姓想什么、要什么,我们的工作才能更精准、更有效。”

打造“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确保政策落地

在塘约村脱贫致富的坎坷道路上,各级政府一次次“雪中送炭”让左文学刻骨铭心:洪水过后迅速到位的水泥和沙子、修桥时扶贫工作队筹措的材料费、修路时上级多方腾挪挤出来的专项经费……“要是没有政府的帮助,我们脱贫攻坚的道路肯定更加崎岖艰难。”

然而,胸前鲜红的代表证时刻提醒左文学,他现在不再只是小小塘约村的书记,他必须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度思考乡村振兴问题,必须代表所有投身脱贫攻坚战的干部群众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并且“有些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实不力”。对此,左文学认为,党和政府必须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乡村组织化程度,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打造一支“永远都不走的工作队”,确保政策落地到位。“否则就会出现‘工作队一走,一切都照旧’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各级干部应沉下身子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根据大家的意见制定政策,还要鼓励广大村民去检验、评判政策好坏,并以此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就像毛主席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嘛!”

引智入村巧分身 新媒体让贫困村变智慧村

左文学是个大忙人,基层党建、招商引资、村庄治理……但是千头万绪的工作却丝毫未影响他履行代表职责。谈及此中秘诀,左文学笑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自然就分身有术了!”

2017年1月,塘约村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加盟,成立专门运营团队,负责村庄规划设计、开发运营和品牌战略。5位从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也返乡效力,加入运营团队“拜师学艺”。左文学说:“我只负责提出理念,由运营团队论证实施。”

2018年,左文学给运营团队下达了新任务——开发专属塘约村的手机APP。该大数据平台除了能实现线上销售农特产品外,还可对村庄治理、环境卫生等进行数据监管,从移动端口开展村庄管理服务及政策宣传。“APP投入使用后,消费者通过线上平台就能购买到塘约的无公害农产品,村干部还能了解各村民组实时动态,村民也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办理各种手续,‘智慧塘约’将不再是梦想。”

从供给侧着眼 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发展‘互联网+农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两天,左文学反复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心里很兴奋。近几年,塘约村在上述领域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不少经验。左文学希望能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全国,帮助更多乡村在未来发展中占得先机。

“推动供给侧改革,要瞄准需求侧释放的信号。”左文学说,有条件的乡村在拓展蔬菜市场时,应当注重调查市场需求,并适度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以增加蔬菜销售的附加值。例如,塘约村起初依靠贵州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蔬菜,附加值很低。现在,他们开始针对学校、小区、机关食堂的需求,进行蔬菜分拣、清洗和包装,使蔬菜垃圾不进校园、不进小区、不进机关,既提高了附加值,又深受消费者欢迎。

第二产业方面,塘约村从广州引进了电子加工厂,从事连接轿车车灯的电子线加工。电子厂正式投产后,可带动上百人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今年还会另建三栋标准化车间,为引进其他企业提前“筑巢”。面对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左文学却说:“我们判断,村内现有第二产业只能维持五年。五年后,随着新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线将面临淘汰,原来需要200人的企业可能只需要10个人……”怎么办?向第三产业转型是唯一的出路。

眼下,塘约村正与贵安新区合作,全面开发矿泉水资源。未来,他们将立足村内的温泉资源,打造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养老保健综合平台,并邀请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到村庄内建立研究基地,进而形成一个“田园综合体”。“从工厂里出来的村民,可以转向住宿、餐饮、保洁、保安等第三产业,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将由此迎刃而解。”

左文学表示,塘约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路线,不断深化改革,探索新型农村的发展模式。“塘约村的改革发展走出了第一步,但改革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积累经验,协助更多乡村早日绘就富裕小康的新美景。”

【代表简介】

左文学,男,1971年10月出生,贵州平坝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塘约村党总支书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得主。

左文学大力探索“土地七权同确”、推广“三变改革”以及“众筹联营、村社一体、抱团发展”综合改革新模式,短短两年就使昔日的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华丽转变为安顺市“小康示范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不足4000元增加到2016年的10030元;翻了近两番,村集体经济从2013年不足4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202万元,增长了50倍。“塘约道路”成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典型,备受全国关注并广泛推广。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sn/2018-03-09/49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