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印

学术评价谨防唯洋是崇

作者:梁卫国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学术评价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这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学术界陷入的一个误区。诚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因此我们无须逃避与国际接轨,但要避免“一刀切”式的全面接轨。

  在2013年上海书展学术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在会上说,“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有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而“借助国外同行把它发表出来,同时,国家每年还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个成果买回来用于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不仅如此,当前,在国内有许多学术机构把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重要的学术评价指标,甚至在外发表一篇可以抵得上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几篇。在某些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学者如果没有海外经历,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经费待遇、学术声誉等也会受到重大影响。

  学术评价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还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这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学术界陷入的一个误区。诚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文明成果,因此我们无须逃避与国际接轨,但要避免“一刀切”式的全面接轨。接轨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注意区分相同和不同、精华和糟粕、适用和不适用、具体做法和价值理念。我们要汲取外国经验中的精华,但也不是一切精华就能原封不动地照单全收,还要看适合不适合我国的情况;即使是适合我国情况的,也要看是具体做法适合、价值理念适合还是两者都适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学术评价不跳出西方理论框架, 不跳出以西方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就必然会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变成“以夷变夏”,“解放的目标”就会变成“解放的陷阱”。

  人文社会科学由于所涉及的研究主题、内容具有本土特殊的经验,因此,其意义诠释也必然具有民族性。如果一切评价以西方为标准,无疑就等于放弃了学术自立、放弃了本土精神、放弃了拿来主义,而只是拾捡起了西方学者不屑亲为的残杯冷炙,去研究那些迎合外国人猎奇心理却对中国人毫无益处的东西,以期获得学位或者谋求论文在西方刊物上发表,赚取经济的实利或者西方学者的“承认”。但这只是西方价值中心的承认,却不一定能够代表真的国际水准。

  翻开我们的教科书、学术期刊会发现,相当部分的理论依据都来自西方,言必称希腊,离开西方概念,似乎瞬间被抛弃在理论荒漠。越来越多的“海归大家”,对西方理论照抄照搬、亦步亦趋,还自以为站在学术前沿。他们用西方概念来裁剪中国社会现实,削中国之足来适西方之履。在与业绩挂钩的奖惩制度的“促逼”之下,每个学者都变成了不停下蛋的“老母鸡”,在缺乏积累,缺乏理论创新,缺乏现实材料的情况下,催生出来的只是越来越多的“软皮蛋”。比如,凡是在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提交了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获得了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观点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等等,这类怪事不一而足。

  唯洋是崇的学术评价固然与某些科研人员理论素养不足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理论自信。当学界对中西关系的认知是中国仰望西方、崇拜西方时,中国学术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西方何以富强、中国何以贫弱,中国怎么学习西方。当学界对中西关系的认知是洋为中用,是以夷制夷,中国学术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的经验作为主体,把西方的经验作为理解中国的一个有效资源。要变前一种情况为后一种情况,改变理论自信不足的问题,应在构建中国气派话语体系的伟大实践中,从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入手。

  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可喜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教育部不久前也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在评价机制方面,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开放评价和长效评价机制,完善公平、公正、透明的评价规则。

  现在已经到了重新审视我们的学术评价体系,重新审视这套学术评价体系内的中西关系问题的时候。倘若中国学界能够在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反思、探讨、构建出一套适合中国学术情况的科学的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则中国学术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www.oliviahoang.com/wzzx/llyd/wh/2014-02-17/24841.html